因为有梦,我曾经来过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是一个初中刚毕业的学生,还在为选择武校而四处奔波且烦恼。
  我是一个忠实的武术爱好者,对武术无限迷恋与热爱,我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上武校,边练武,边读书,圆我武术梦想。但是面对不理解我、担心我上武校影响学业的父母、亲戚朋友们,我闭门在家,一筹莫展。在这段时间里,我曾给刀锋大哥打过电话写过信,恳请他伸出援救之手,帮我圆梦。热情、真诚的刀锋大哥很快就给我打了电话,并且认真了给我写了一封信。在信中、电话里他认真帮我分析原因后,采取了非常婉转的方式让我能理智的面对目前的进退两难选择,免得将来后悔。同时在杂志上为我发表了两篇文章,既证明了我的能力,同时也表达了我的心愿。借着《搏击》、《中华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倔强的父母最终同意我去武校习武读书,我也最终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
  进入武校后,我首先是练了两个多月的散打,因为我喜欢散打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后来,武校的老师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我腿长动作快的特长,便对我说:“你的脚那么长,身体条件那么好,动作那么快,干嘛不去练习跆拳道呢?”正所谓恭敬不如从命,结果,我又到跆拳道队,改学跆拳道。
  在武校学习期间,教练辛勤培育了我各方面的素质与实战能力,我自己通过努力也不断的进步提高。不到一年时间,终于有机会参加实战了,但是,必须要打败同级别的其他队友,才能获得参加实战的机会,我没有辜负刀锋大哥的期望,没有让自己为当初的选择后悔,没有让机会白白错过。我终于冲出包围,赢得了一张入场券。我终于有机会参加2005年7月5日、6日,在福建泉州举行的“54公斤的泉州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了!我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为迎接比赛,参赛人员比赛前集中训练了两个月。在这段时间,教练先是教我们比赛的一些规定和规则,以及比赛中的一些技巧、心理调整、体力支配、注意事项等等,那个期间,教练教我们学了好多知识,像是一天间要将那相关的知识都传授给我们,让我们一天就能全部领会似的。在那个冲刺的阶段,我深深的体会了武术道路的艰辛,但是从训练中我们也充分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随着比赛日子的一天天临近,我们的训练气氛也被调动起来了。大家都比较主动比较自觉,不时的给自己加大运动量,如跑步、冲刺50米、100米、耐力跑、踢靶、三分钟一回合,两分钟一组。就是这样一天接一天无休止的训练,我感觉得到自己能力素质的提高,较之先前,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因为我的体重还超6公斤,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我还要附加必需攻克减轻体重这个的难关。那段时间都不能大吃大喝。按计划安排在最后四天开始减重的,这样便于我们积蓄更多的力量而重击对手,但是我在最后两天还是无法忍受饥渴,情不自禁的喝了三杯水,结果体重又重了三斤,可谓是雪上加霜啊。
  7月5日,离自己比赛只有一天时间了,由于体重减不下来,而明天就要正式参加比赛了,没有办法,教练带我们四个师兄弟去蒸桑拿,在一间五十度、热得皮肤快要烧焦了一样的房间里,五分钟才能出来一次,直到称过体重才不用进去蒸,熬了一个上午,终于在下午,我通过了体检。明天就要比赛了,我的心还是空虚紧张的,只好想办法去放松心情。在这天晚上,我打电话给刀锋大哥,告诉他我现在情况,他告诉我出现心理紧张是比赛前比较正常的一种现象,明天就要比赛,现在搞突击训练是没有什么用的,只会加重自己的负担。现在可以看看电视,找队友聊聊天、下下棋,把精力转移到别处去,不要一门心思放在比赛上,这样有利于放松心情,然后早点去睡,保证明天参加比赛有充足的精力和充沛体力。我按照刀锋大哥说的去做了,果然很放松,很早就睡着了。
  7月6日,从上午8时到11时,下午14点30时到17时为比赛时间。我的比赛时间是上午预赛,如果取得资格下午便进行决赛。比赛在激烈的进行着,台下观战的我心情就已经有些紧张、发慌,毕竟这种正规的大赛我还是第一次参加。但是,又想想自己在武校已经学了近一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刀锋大哥在昨晚已经对我进行了点拔,所以不应有什么困难。现在的我应该抛弃所有的想法,一心去打比赛。结果,我赢了比赛,顺利出现在决赛场。下午比赛继续进行,不知是自己经验不足的原因,还是自己技术全面、心理压力大的原因,历经千辛万苦,打入了决赛,但在决赛中终究没有继续抒写辉煌,在该出腿时没有出腿,在该进攻时没有进攻,被动的防御让自己丧失了来之不易的大好机会,在对手成功的运用战术、合理支配体力、熟练的技术结合的攻击下,我最终输了比赛,输给了南少林武校的一名老队员。
  后来我进行了总结,大赛的经验、搏击的技能、心理的压力是导致我最终没能继续前进、续写辉煌的主要因素。但是我没有后悔,反而非常的兴奋,因为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如此年纪就有机会参加这样大型的比赛,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通过这次比赛,全面的提高了我对搏击的认识与理解,全面的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同时为我积累了比赛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今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不断的全面的完善自我,在下一次比赛中打出好的成绩。
  但是,打完比赛回到家后,有几次想起这件事情来自己就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毕竟我为了武术“付出了很多”,但是第一次武术比赛送给我的却是大梦初醒、止步不前。可“好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自己,仍然笑容满面的出现在老师、队友和家人的面前,他们并没有批评我。相反,都在赞扬我,能够站在那种比赛场上,就是勇气与实力的最好证明。毕竟我们还年轻,第一次参赛,能闯入决赛已实属难得。在他们的话语中,我如重释放。伤心的泪水虽没有从脸上滑过,但失败的经历却深深的刻入我的脑海,内心也一丝一毫都没有放松过,不断的反思、总结。
  成绩是需要汗水来浇灌,没有辛勤的耕耘,是不可能收获累累硕果的!或许是自己付出的太少了吧,旧梦破碎了,新的理想深埋内心。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我一大早就去家理发店将头发理掉,从“头”开始!全力为明年的赛事进行准备。理完之后的我,一身轻松的走出理发室,面对着冉冉升起的朝阳,微笑积满我的脸庞。我想青年人就如同朝阳一样不断的向最高处升起。我自己通过不懈的努力,明年也将向第一名发起全力的冲刺!为我第一次人生选择写下最好的证明。
  刀锋点评:看到何杰斌给我写来的比赛经历后,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我感觉到他渐渐的走向成熟,同时也无限的接近成功。其实我一直通过电话在关注着他的比赛进程,在比赛前、比赛期间、比赛后我们都通过电话。为什么说他战败而归,我还感到欣慰呢?我想:他一个不足20岁的孩子,因为热爱喜欢武术,而且费了好大的努力才争取到了进武校学习的机会。如今,刚入校不到一年时间,就能脱颖而出争取到正规比赛出场的机会,亲身感受比赛的氛围,这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了。而且在比赛之后仍能很好的去总结自己,这就是一个与去年皆然不同的何杰斌。“不管结果怎样,毕竟曾经来过”。其他又有什么值得在意呢。
  非常感谢何杰斌小兄弟能按我说的去做,将打比赛的经历寄给我。我将他比赛经历进行整理并刊出,目的就是想告诉每一个正向着自己目标努力的朋友们,只要你付出了,经历与风雨的考验后,收获的一定是经验与成功!当你面对坎坷、失败时,请记住《军营武苑》里的有志少年:何杰斌,一个不满20岁的年轻朋友,为武术曾打过无数个“求助”的电话、写了无数封“倾诉初衷”的信件。面对巨大的阻力、顶着巨大的压力,一心向武,历经几年,痴心不改,终于艰难的走过来。他的真诚与炽热感动了苍天,风雨之后,最终取得了成功!!经过不懈努力的朋友-你,也一定会取得成功!祝朋友们成功!
  编后语: 借这个机会,我想谈谈什么是成功。为什么我突然间想起来谈这个话题呢?是因为我在编一个执着的武者不断努力但却暂时失败的故事。
  现在是物质被高度重视的社会,人们仿佛不再注重讨论关于成功与失败这样的老掉牙的话题了。看着那些社会大老板们住着洋房、穿着洋装、开着洋车、出入高档场所,尽显一掷千金的潇洒,还用说什么是成功吗?那些搜尽民脂民膏、以金钱堆积起来"一帆风顺"的仕途、步步登高的官场伪君子们也将此视为成功。是的,对于那些只追求金钱至上的社会大款们而言,这就是成功,对于那些只追求加官晋级的利已主义者们而言,这就是他们的成功。但是,我们不同,我们是跨跃世纪的年轻的天之骄子,我们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有志青年,怎么可能如此定义成功呢?
  成功不是我们取得哪些成绩与荣耀,也不是我们攀上了哪家的富贵高枝,首先我觉得他是一种勇气。选择了我们喜欢的事件,并一直坚持做下去。在面对阻力、面对困难时,我们敢于排除万难,敢于面对的这种勇气,就是我们的成功。因为没有迈出这关键的一步的勇气,那么就不会有曲折、困苦、委屈、跌倒、爬起来、迎接成功的奋斗经历,当然也就不会有我们最终获取的成功。
  在2003年第九期的《军营武苑》专栏里,我曾写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札记,我觉得专栏里介绍的刘源波朋友是成功的:他不畏艰难,直面失败,敢于重头再来;我觉得这期编辑的何杰斌朋友也是成功,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定追求不为外力所动,几经风雨,终于梦圆武术;还有2005年娱乐界最为引人注目、倍受粉丝们关注的“超级女声”节目,我觉得前三甲是人们所追求的,但是那些没有获取具体名次的超级女声同样也是成功,她们敢于走出小天地、面向社会这个大舞台,舒展自己美丽的画卷,设计自己的美丽的人生,尽管没有走到最后,执着而充满活力的她们一样为人们所想念、所敬佩,她们也是成功的。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成功同时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智者不断用失败积累的过程。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因斯坦为了灯泡灯蕊的选材,把自己关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失败了千百次,一次次的失败并没有阻止他前进的脚步,他以坚定无悔的信念、废寝忘食的精神最终找到了最为合适的金属材料-钨丝;专栏里的何杰斌小朋友,两年向父母提出学武的愿望受阻,但他没有放弃。他参加武术比赛,最终在决赛中失败,但他没有灰心,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计划下次东山再起。他的教练、他的队员、他的朋友,相信没有人会嘲笑他,相反会敬重他的坚强,他的执着,更期待着他的成功,因为他已经有了失败的经验。
  什么是成功。成功就是面对失败仍然有勇气执着的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不畏艰难险阻、万水千山;成功就是面对一次次失败的积累,一次次不断的总结的过程。希望他们的事例能给那些面对失败而犹豫不前、面对艰难困苦仍望而却步的朋友们一些启示。
  刀锋:各位朋友,大家好!当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知你们是否发现这期的专栏有些变化呢?为了更好把专栏办成你们的愉悦、我们无悔的“精品栏目”,我一直在努力。这一期从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与改版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不知朋友们对这期专栏是否满意?还需要做哪些的调整和改动,在我努力的同时,也真诚的期待您对专栏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下面先回答近段时间朋友们的来信。
  朋友们,大家好!这期的刀锋信箱仍由我来回答朋友的提问。欢迎朋友就武术、军警格斗或军营的相关内容来信来电,我将一一回复,一些专业的知识我会请我们院校的专业老师来回答,敬请朋友们放心。
  第一个问题:最近还有不少读得朋友来信说,我们只看到了你的信箱,但是我们有的还不具备与您进行网上沟通,专栏有了信箱之后,我们还能与您进行书信联系吗,请问你现在的通信地址?
  刀锋回答:亲爱的各位读者朋友,自从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的交流更加的方便快捷了,我们可以网上聊天,可以互发邮件,让我们受益匪浅。专栏有了信箱是方便朋友们更好的来稿、更好的交流,当然我们这样也不是说就取消了传统的书信方式来往。我还是热忱的欢迎朋友们通过你们喜欢的力所能及的方式与我进行沟通。前几年,我写稿也有手书的时候,尽管现在都是通过电脑打印或直接发送邮件了,但是谁又能忘记最初的时候呢?朋友们不用犹豫,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刀锋一定会真诚的回复你的。欢迎朋友们打电话或用短信的方式提出问题与建议。朋友们,我在热切的期待你各种方式的“信息”。
  第二个问题:江苏南京的李闯、河北宣化的王天一、辽宁大连的姜春国等朋友来信说:刀锋编辑你好!我们曾经通过专栏公布的手机号码与你进行短信联系,询问武术的有关问题和其他的一些事情,但是时间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没有等到你的回音,又试过你的手机,发现你仍然在用这号码,不知何故?同时请问你:只能写信或打你的手机才能与你联系吗?你收到短信会不会回复我们?
  刀锋回答:三位朋友,你们好!在回答你们问题之前,首先向各位表示歉意。前段时间确实有些朋友通过短信与我进交行交流,但是没有来得及将你们的问题进行记录,随着大量信息的涌入,前面的便自动的被清除了。而且,关于编辑与读者间进行短信交流这种方式,我从来没有经历过,所以有些“突然”。这种方式受事物的干扰性强,很容易被遗忘掉。在这种情况下,我又不知如何联系你们,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是我工作做不到位,诚挚地向朋友们表示歉意。同时,我还想说,我们尽可能的以打电话、写信或发邮件的方式进行沟通。省钱便捷的方式可以采取发邮件的方式。
  非常感谢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杂志、专栏的支持,非常欢迎朋友们写来稿件与体会让大家一起分享。如果条件允许,不论是给专栏还是给杂志写的稿件,请大家尽可能采取发送邮件的方式寄发(其他方式我们一样欢迎),这样有利于节约时间,便于及我们及时进行修改刊发。
  刀锋:朋友们,这期就到这里了。欢迎你们下期继续关注专栏。
其他文献
伤痕小说是在革命伦理和人道伦理的冲突下孕育产生的,对“背叛”情节的刻画最能体现出伤痕的内涵。作为故事出现的伤痕小说和有所指归的伤痕小说具有不同的含义,作者要想在故事
各级档案部门。活动开展以来,很多公众通过参观,了解到档案馆保存有丰富档案,纷纷前来查阅,公众利用档案的意识明显提升;不少公众看到档案馆对档案实施的专业化、现代化管理,主动将
期刊
目前,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低效的现象,急需解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问题.缺乏兴趣是制约当前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问题.而我发现如何调动、提高学习兴趣,是当今思
舞台音响是从事调音工作的调音师的一种职业武器。但是很多调音师却并不了解自己手中的武器性能,缺少感知和领悟。并不完全熟悉舞台音响的性能和特点,只是当作一种机器和设备而
期刊
一组音同音近、语义相关并且有同一语源的词,叫做同源词。音义关系对同源词尤为重要。有一批形声字和语源有关。形声字的声旁可以表音,还可以表意,揭示语源。本文就从语音关系出
本刊讯6月9日上午,北京市档案法制知识有奖竞赛活动在市档案馆举行颁奖仪式,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吕和顺、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杜梅、市司法局法宣处处长赵菁、市档案局(馆)副
“文学场”是法国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布迪厄的重要文学理论,在他的理论观点中社会是由众多遵循特定逻辑的小世界组成的,即由一个个的“场域”构成的。而“文学场”则是在在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