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以陶渊明诗文误导学生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品行及诗文,历来被后人所推崇,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行为尤为后人津津乐道,一直被视作清高。称其诗为田园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可笔者每次教学陶渊明的诗文,无不产生疑惑,且随着对陶渊明性格及诗文的进一步了解,这疑惑越来越大。我总觉得长期来以正面肯定陶渊明品行及诗文来熏陶感染学生有误人子弟之嫌。
  目前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选陶渊明的诗文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普通高中语文还有《归去来兮辞》。这些作品给我们的学生究竟带来了哪些信息,给学生以怎样的熏陶呢?我们不妨根据陶渊明的行为及诗文作一番分析。
  
  一、官不官
  
  陶渊明与他的老祖宗陶侃正好相反。陶侃从县吏做起,后做刺史,再做将军,屡建奇功,终成一代名将。他精勤吏职,珍惜分阴,从不饮酒,为人所称。可曾孙陶渊明嗜酒成性,其实他根本就不会做官。做官难,做好官更难。难就难在做官必须处理好上下左右各种关系,还要利国利民,有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而陶渊明出任彭泽令的起由是:“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归去来兮辞并序》)机会来了又不珍惜,彭泽令只做了八十多天就要辞官。那天郡上督邮下来视察,督邮是郡太守派到各县检查公务的官员,县令称职与否,往往系于其口。陶渊明对这样一位权重一时的督邮,竟不穿官服,不去公堂迎接,只顾自己饮酒作诗。这种傲慢无礼对待上司的态度,可谓严重渎职。当文吏催急了,他就干脆前去辞官回家[1]875。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每个人既属于自己的,又是属于社会的,做官的人更是如此,哪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呢?要是大家都那么任性使性子,每个人都由着自己性子来,整个社会不就乱套了吗。置个人、家庭利益于不顾,置百姓、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样的人岂能做好官。
  可悲的是他碰壁之后仍不思悔改,每当别人劝他出门做官先解决经济困境时,总是话不投机。他说“我的志向在田园不在朝廷”[1]877。可事实上他也不是不想做官,在他五十岁时写的《杂诗》中还说:“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他对自己未被重用、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竟彻夜难眠。如此看来他当初辞彭泽令的真正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嫌官职太小,“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晋书·陶潜传》)那么,如果换作一千石、两千石的大官,他也许就愿意折腰了。难怪他对祭酒、参军之类小官都做不长,原来是他对这类小官根本不感兴趣。长期来陶渊明蒙骗了多少人,大家都以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彭泽令是清高。
  小官都做不好,又怎能做大官。陶渊明的性格是有严重缺陷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其情商也许是十分低下的。他根本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会与人合作。幸亏他没有做大官,否则于国于民都不利。也许有人要说,陶渊明写诗不是很有才能吗。是的,南唐后主李煜写词不也很有才能吗,可他政治昏庸,当了亡国之君。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画画的才能都很佳,都是画家,可都做了金国的俘虏。可见艺术才能不等于政治才能。
  
  二、民不民
  
  再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晨兴”、“戴月”,他起早摸黑地干,似乎真的像农民了,可从“草盛豆苗稀”来看,完全是个不合格的农民。他为何种不好地?原因可能是他断断续续在外做官时间一长对农活生疏了,若是如此倒也情有可原。只要他以后虚心学习,认真耕种,种地的本领自然就会好起来的。可事实并非如此,在以后的农耕岁月中,他种地的技能毫无长进,因此生活水平自然也就不断下降。在他后来的诗中写有“夏日抱长饥,寒冬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种地种得去讨饭了,可见种地的技能有多拙。这与他当初辞官回家,决心农耕的《归去来兮辞》中所表现出来的喜悦欢快神气活现的情景一对照,显得有多么滑稽啊。农民以种地为生,作为农民种不好地是不应该的。
  陶渊明种不好地,完全在于自己主观不努力,他的土地肯定都是肥沃的。据有关史书记载,他的曾祖陶侃是晋代名将,官至荆江两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马。他的祖父和他的父亲也都做过大官,都是风云人物;就连他的母亲也是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嘉的女儿[2]。这样的家庭其经济基础如何可想而知。陶渊明辞官回家的当初也许想建一个农庄,东晋末年士族地主庄园经济盛行。他也许想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基础上,通过“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归园田居》其二),来渐渐实现他的“愿望”,才来躬耕垄亩的。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那么他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呢?他的人生理想就是想过上《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中所描绘的那种生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这种人人劳动,个个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无阶级、无政府、无国家的自然的原生态社会,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他的思想明显有《老子》“小国寡民”的影子,这种愿望完全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在现实面前非碰壁不可。如此胡思乱想之人,岂能一心一意耕作当好农民。
  陶渊明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内心世界非常痛苦而又无法倾诉。因此,他只好经常关起门来饮酒,麻醉自己,封闭自己,躲避世人,可又不能完全远离世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归园田居》其二)。他一做不来官从不来政,二种不来地务不来农,所谓的理想全是好高骛远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他的思想是矛盾的,他的人格是分裂的,他的心理是不健全的。世俗皆浑,唯我独清;高傲起来藐视一切,自卑起来又不如一切,成了一个集“不肯折腰”与“宁愿乞食”于一体的怪物。
  
  三、人不人
  
  其实陶渊明对自己的形象也很不满意,《五柳先生传》正是他嘲讽自己的一幅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我们不妨剖析一下这幅自画像。开头与一般的人物传记写法完全不同。古代人物传记通常首先是交代人物身份,什么地方人,姓什么、名什么、字什么,哪个世族,祖、父辈是谁,尤其是名门望族非交代不可,且往往把家世籍贯置于姓氏前以突出其身份来历。而且东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士庶等级分明。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故意将自己的真实身份一一隐去呢?其实他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不愿做官宁愿乞食,像他这样没出息的糊涂虫,写得太明太白有辱祖宗门楣,有损家族光彩,这才是他不愿意明写的真正原因。何许人也?不告诉你,难为情。姓什么字什么?也不告诉你,不好意思。这么没用的东西,要什么姓字,随便称他什么都可以,宅边有五棵柳树,就称他五柳先生吧。
  “不慕荣利”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过分争荣夺利自然不好,可过分不慕荣利同样不好。试想一下,要是世上所有的人对“荣利”都不感兴趣了,执政者又将如何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社会又怎能发展前进?一个对个人荣利、集体荣利、国家荣利统统不感兴趣的人,会是怎样一个人?陶渊明不明白这个道理,才成为五柳先生这副熊相。
  别人请客,招呼一声就来,喝酒一定要喝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喝醉了就走,连个招呼也不打,毫无感谢之意。可见这位五柳先生连最起码的基本礼节都不懂,将礼仪之邦的传统美德抛到了九霄云外。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住的是简陋破屋,穿的是粗布破衣,吃的经常脱空,竟能安然自若,无事一般。问题就出在这“晏如也”,他要是不“晏如”,住的穿的吃的现状也许就能一一改变。我们说就是吃的穿的都有了,也还得储备一点,以备荒年或战争。难怪鲁迅先生说“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3]。常言道“穷则思变”,可他不“思变”,那自然就要落到乞食的地步了。
  五柳先生除了会饮酒写诗空谈志向,别无长处,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难怪他最后以嘲讽口吻怀疑自己是古人“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其实像五柳先生这样的人生活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有好日子过的,任何时代都不欢迎这类人,他根本就做不来人。这就难怪他活得人不像人。
  综上所述,结论如下:
  陶渊明是古代隐士的典型,我们不能再以古代隐士的性格来熏陶感染今天的青少年学生。隐士者,隐居之人也。《现代汉语词典》“隐居”词条解释:由于对统治者不满或有厌世思想而住在偏僻地方,不出来做官。可见这种逃避现实、回避问题、不肯合作的处世态度,与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新一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4]背道而驰,与当今倡导的积极进取、抓住机遇、共同发展的时代风貌格格不入。因此我敢说,陶渊明的市场越大,社会问题就会越多。就个体而言,像陶渊明的成分越多,那他产生悲剧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以为,对陶渊明性格及诗文的负面影响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宜再以正面肯定的态度来误导学生,如说《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描绘理想社会以衬托黑暗现实;说“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诗人的清高,不愿同流合污;说《五柳先生传》体现了陶渊明的高风亮节,等等。而应该将陶渊明性格及诗文作为反面例子来教学。■
  
  参考文献:
  [1] 冯克诚,田晓娜.中国通史[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
  [2] 姜书阁.中国文学史纲要[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207.
  [3] 王士菁.鲁迅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1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
其他文献
涵咏是我国文学教育的传统。古人有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涵咏,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用著名红学专家周汝昌的话来说就是“渐悟”,是“积功既久,忽一旦开窍,洞彻
本文以四则寓言为例,简单论述了庄子美学中的四种审美类型:形式美、生命美、自由美和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