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叙事中的唐代民族融合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huai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丝绸之路是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通道。除了沟通道路两端国家的经济往来之外,丝绸之路更是孕育了一个个文化交流的重镇,其中位处河西走廊最西段的敦煌,作为外来文化的入口与中转站,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汉文化之间起到的不容忽视的枢纽作用。本文拟从探寻民族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以仪仗乐器为主要研究对象,图像叙事为主要载体;综合运用图像志、文献学以及社会学的方法,对于唐代西北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在“礼仪”上的文化融合作出分析。
  关键词:敦煌;出行图;乐器;仪仗形制;文化中转站;民族融合
  一.归义军时期的敦煌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贞观之治”拉开了唐王朝的序幕,在唐帝国鼎盛时期,回鹘、渤海、南诏成为唐朝属国,吐蕃、新罗成为唐朝藩国,波斯、五九姓国、阗国成为唐朝府州,一时间,在大唐疆域内形成了众星拱月般的政治经济格局。安史之乱后,吐蕃贵族乘虚攻占河西、陇右地区,当地人民长期对吐蕃贵族的奴役进行反抗。直至唐朝末年,吐蕃统治集团内部连年发生乱事,据罗振玉所作《补唐书张议潮传》{1}中记载:“大中二年,议潮乘隙率众擐甲譟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定沙州。摄州事,复缮甲兵,耕且战。遣押衙高进达等十辈,首操梃内表,其中东北走天德城,因防御使周丕请命于朝。旌其劳,宣宗命持节河西。……帝嘉其忠,命使者赉诏收慰,攫议潮沙州防御使,拜明达河西节度推官兼监察御史,明振凉州司马、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吴安正亦授官武卫有差。十一月,诏于沙州置归义军,领十一州,以议潮为节度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营田支度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特进、食邑二千户,得地四千余里。”自此,沙洲(今敦煌)重新成为唐版图上的西北重镇,维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定繁荣,中原文化与异域文化也始终在互相交流影响着,不同的民族间也悄然发生着融合。经年后,张议潮年老,为表忠心自愿进京为质,节度使一职由侄子张淮深接任,后于莫高窟为夫妻二人开窟画像以作供养。
  《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位于敦煌莫高窟南区崖面的南段第四层第156窟,绘于主室南壁及东壁南侧下部,榜题全文为:“河西节度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张议潮统军□除吐蕃收复河西一道(出)行图”{2};与之相对应的北壁及东壁北侧下部则绘画《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其榜题为:“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3}。作为晚唐时期精美的供养人图像,它们为我们真实再现了当时仪仗、兵制、音乐、舞蹈等诸多方面的社会信息,尤其是将仪仗乐队分别以前导鼓吹、伎乐方队和舞伎方队等不同形式展现,使我们对归义军时期胡汉杂糅的乐舞文化和音乐形制有更加确切的认识。
  二.文化交融中的禮乐形制
  音乐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起到愉悦精神的作用,而且更肩负着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任务,故“礼”“乐”二字常常伴随出现。《礼记·乐记》认为:“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与乐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在一定程度上,音乐为政治等级礼仪做了载体,“使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乐既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又作为封建等级的规范,渗透于统治的各个方面,《大戴礼记·本命》记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4}”在这里,《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体现了典型的军旅之礼,其中仪仗队的乐队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是鼓吹前导,后部分为伎乐队舞,二者均属于前部仪卫序列。具体编制如下:出行仪仗的鼓角前导为鼓吹8人,分左右列队,每列4人,前两人敲击大鼓,后两人吹奏大角。伎乐队舞在衙官队列之后,分为舞伎方队和伎乐方队。舞伎8人,分左右列队,每列4人,呈舞蹈行进状态,作长袖舞;伎乐方队共12人,其中大鼓1对分列左右最外侧位置,1人背鼓,1人敲击,另8人乐伎分前后列队,每排4人,手持乐器,呈演奏行进状态。出行图仪仗乐队所演奏的乐器共计19件,包括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三类,分别置于鼓吹前导和伎乐方队之中。
  (1)鼓吹前导:鼓吹前导为8人编制,包括打击乐器大鼓4面,吹管乐器大角4只,分两列排列,每列为大鼓2面,大角2只。(2)伎乐方队: 12名乐工组成,共11件乐器,乐工分两个声部,呈“[”形排列。第一声部,属低音声部,由前置的2面大鼓组成,每面大鼓由1人背负,1人敲击,分别站在左右最外侧。第二声部,为旋律声部,由9件乐器组成,分前后两排。前排左起,乐器分别为:拍板、横笛、竖笛、琵琶;后排左起依次为:箜篌、笙、鸡娄鼓与鼗鼓、腰鼓。
  《宋国河内郡夫人宋氏出行图》中宋国夫人车舆之前的是百戯伎人,这恰好与《张议潮统军出行图》相反,乐伎方队和乐舞方队位于整个出行队伍的前部分,可以做以出行性质的区分,显然这是一次以游赏为目的的出行。马车前方6名仪仗人员分列两侧,一面3人,分别手持一根长杆状物;仪仗前方有一组7人伎乐方队,由右至左分别演奏笙、拍板、横笛、鼗鼓、琵琶、筚篥、腰鼓,后一人终止了演奏,向后顾盼伸出左手,似乎在与身后的人交流什么;伎乐方队前的舞伎方队共4人,基本呈矩形分布,随音乐作长袖舞;中央6人作高跷杂耍;舞蹈队列左上方4名乐伎由左至右呈弧形排列,分别演奏横笛、大鼓(一人负之,一人击之)、拍板。
  《乐记》曰:“乐者,非谓黄锺、大吕、弦歌、干杨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6}”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舞蹈往往是带有巫术神秘色彩的仪式,在汉族文化中,则如上文所说乃“乐之末节也”;但在后一图中舞蹈杂戏者却居于队列前端,据依稀可辨的字迹看,在舞队上方仅写了“音樂”二字。音乐之所以重于舞蹈者,在其之“音”,“音”最直接的意思便是指发音,进一步可代指语言,而语言是沟通的关键。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需要以某种信息交换的形式来交流,彼此间的差异也自然通过交流方式而显现出来。来自西域的草原游牧文化因为地理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形成和中原一样大一统、等级分明、注重礼仪的文化,故其在音乐方面往往形制规范性较弱;季节性迁徙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极不稳定,那些形体较大、分量较重的乐器便被淘汰;当狩猎或两个部落发生战争时,则需要使用音色洪亮的、节奏分明的击打型乐器;这些所有的环境因子都使得西域乐器的礼仪性远不如中原乐器。   据悉,当张议潮准备起义反抗吐蕃贵族政权时,其起义军阵容中不仅有被吐蕃族奴役的汉族人民,还有部分对贵族残酷统治不满的其他吐蕃势力。起义胜利后,吐蕃人与汉人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缓和,在大唐统一管辖之下的河西地区恢复了在汉文化为主导下,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局面,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持续繁荣,这时西域乐器独特的风格和便携的形体优势显然。
  三.《出行图》的特殊性
  现将《出行图》中乐器与胡乐乐器做以比较如下表:
  (表5)《出行图》中乐器与胡乐乐器对照表{7}
  从以上表格资料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在整个唐朝发展过程中,中原汉族的音乐已经有机地和少数民族音乐融合在一起,唐王朝以兼容并包的恢弘气度,容纳了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而《出行图》由于其发生在特殊的地域政治环境中,一方面,中央政府的地方行政机构需要汉化的仪轨制度;一方面,河西地区的民族状况又及其复杂;进一步考虑到张议潮出行显然具有持节巡察的性质,目的在于勤于教化、醇正民风,以巩固建立不久的统治。此时采用更多的胡乐作为礼乐的组成部分,更有利于被接纳和被理解。
  四.宫廷燕乐中的外来因素
  较定居民族而言,游牧民族没有书写历史的民族习惯,故二者音乐融合的文献信息只有回到中原发掘,据《新唐书·卷十一·礼乐十一》记载:“高祖即位,仍隋制设九部乐:《燕乐伎》,乐工舞人无变者。《西凉伎》,有编钟,编磬皆一;弹筝、chou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五弦笙、萧、觱篥、小筚篥、笛、横笛、腰鼓、齐鼓、檐鼓皆一;铜钹二,贝一。《天伎》,有铜鼓,羯鼓、都昙鼓、毛员鼓,觱篥,横笛,凤首箜篌,琵琶、五弦,贝,皆一;铜钹二。《高丽伎》,有弹筝、chou筝、凤首箜篌、卧箜篌、竖箜篌、琵琶,又有五弦、义觜笛、笙、葫芦笙、箫、小觱篥、桃皮觱篥、腰鼓、齐鼓、檐鼓、龟头鼓、铁版、贝、大觱篥。《龟兹伎》,有弹筝、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笙、箫、觱篥、答腊鼓、毛员鼓、都昙鼓,侯提鼓、鸡娄鼓、腰鼓、齐鼓、檐鼓、贝,皆一;铜钹二。……《安国伎》,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箫、觱篥、正鼓、和鼓、铜钹,皆一。《疏勒伎》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箫、横笛、觱篥、答腊鼓、羯鼓、侯提鼓、腰鼓、鸡娄鼓,皆一。《康国伎》,有正鼓、和鼓,皆一;笛、铜钹,皆二。舞者二人……”{8}
  著名乐舞曲《霓裳羽衣》可以说是唐代燕乐的经典代表作。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也记述了霓裳羽衣舞表演时的盛大场景,《霓裳》既可以作为音乐来演奏,又可以作为舞蹈来表演,兼具两方面艺术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其中对音乐的描述有如下几处:
  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迤逦。
  ······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
  ······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篥沈平笙。
  从以上记载中大概可以得知“燕乐”概貌,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燕乐做出了精炼的概括:“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胜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9}
   《隋书·音乐志》中记载“今曲项琵琶、竖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12}《乐府杂录》中提到“笛者,羌樂也。”“觱篥,本龜兹國樂。”{13}《新唐书·礼乐志》中提到“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國所出。”{14}南卓《羯鼓録》中记载;“羯鼓出外夷,以戎羯之鼓,故曰羯鼓。”《旧唐书·音乐二》中记载“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15}《鸡肋编》卷下记载“筚篥本名悲篥出於边地,其声悲亦然,边人吹之,以惊中国马云。”{16}由此可见,地域与民族间的交流融合非一日之功。
   五.结语
   当一缕苏合香随胡旋舞的衣带升腾而起,当一声羌笛飘过玉门关传入大明宫,带着豪爽与奔放的异域音律就此与中原正统雅乐碰撞交融。从胡乐入华到胡乐入雅再到胡乐入俗,唐朝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为音乐交流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系列敦煌莫高窟《出行图》壁画中,唐音胡韵的特质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由于莫高窟特殊的地理位置,其中出行图多以唐朝大员与藩国联姻或节度使出行宣威为主要内容,故在仪仗伎乐中更能凸显民族融合对音乐乐器的影响。《出行图》系列除了本篇中提到的《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圖》外还有第94窟《张淮深夫妇出行图》、第100窟有五代时期东壁《曹议金出行图》北壁的《回鹘公主出行图》、榆林12窟《慕容归盈夫妇出行图》等。但皆因壁画脱落严重无法识别详细内容,唯有遗憾作罢。不过好在盛世音律已流传后世,昨日的飘然转旋嫣然纵送,今日依旧能轻回雪惊游龙。
  注解:
   {1}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重庆出版社2009年3月版。
   {2} (唐)李林甫著,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2页。
   {3}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敦煌壁画(下)》,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9月,第45页。
   {4} 《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前人据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所引郑玄《六艺论》 “戴德传《记》八十五篇,则《大戴礼》是也”之语,多谓其书成于西汉末礼学家戴德(世称大戴)之手。现代学者经过深入研究,推翻传统之说,论定成书时间应在东汉中期。它很可能是当时大戴后学为传习《士礼》(即今《仪礼》前身)而编定的参考资料汇集。
   {5} 朱晓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仪仗乐队乐器考》,《敦煌研究》2015年第4期。
   {6}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第十九》:中华书局2017年11月1日版。
   {7} 陈明:《《张议潮出行图中的乐舞》,载《敦煌研究》2003年第5 期。
   {8}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著:《新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87页。
   {9} (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2016年9月1日版。
   {10} 朱晓峰:《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仪仗乐队乐器考》,《敦煌研究》 2015年第4期。
   {11} 罗希:《唐代胡乐入华及审美问题研究》, 2012年。
   {12} (唐)魏征等著:《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04页。
   {13} (唐)段安節著,亓娟莉校注:《乐府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015年10月第1版,第210页。
   {14}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著:《新唐书》,中华书局 1975年版,第115页。
   {15} (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卷二十九·志第九·音乐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79页
   {16}  (宋)庄绰著:《鸡肋编》,中华书局 2009年版,第67页。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在生活的多个领域均有所体现,因此通过培养高数的环艺设计人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我们生活的整体质量。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提高对学生的空间意识培养的重视,使学生明代环艺设计的重要意义,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意识的应用于理解,可以提高作用的实用性与稳定性,增强整体的审美性。但是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环艺教育中空间意识培养的主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影视动画被看作是“最有前景的专业”,而影视动画后期特效合成在影视动画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在虚拟空间的三维动画制作,二维空间的动作水平外,后期特效合成也是不能缺少的。隨着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传统的动画已经不能满足公众对于动画设计、动作以及动画播放形式的需求。影视动画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跟进时代的发展,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就需要多媒体技术对影视动画后期特效
期刊
论文上写上:本论文为2016年保定市社科联课题“保定市优秀文化融入高职大学生践行‘中国梦’教育工作研究”课题论文,课题编号为2016218。  摘要: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理,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美术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审美意识、道德品质、健全人格和创新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专业课程;道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领域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戏剧影视类高校逐渐兴起。基于这种发展趋势下,教师应采取多元思维来开展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结合实际需求,培养专业化表演人才。本文将对戏剧影视表演多元思想下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多元思维;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策略;创新  戏剧表演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戏剧创造性,同时也赋予了音乐、文字等新的生命力,因此在戏剧表演中对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艺术设计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设计人才的的重要基地,然而,在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发展。本文主要对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职艺术设计教育;为社会服务;改革与发展  前言:中职艺术设计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东南亚汉语文化艺术传播的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我们提出了要多加举办世界大学生汉语类文化艺术促进赛,加强本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加强对东南亚汉语共时地理分布的调查研究等加强东南亚汉语文化艺术传播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东南也;传播汉语;文化艺术;表现;影响  0前言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与基本表现形式,其是构成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历史上,我国的汉字文化也走出了国门,对东亚以及
期刊
摘要:现阶段高职学校和专科学校的大多数专业因为专业需要设立了素描、色彩基础课程。即使该课程被认为是最为基础的课程,不过在详细的课程定位过程中有着一系列的缺陷问题,文章针对该问题展开剖析与讨论。  关键词:非艺术类专业;素描;色彩;基础课程;定位  现阶段高职学校和专科学校非艺术类专业设立了素描、色彩基础课程。不过因为这些学生对于该课程的认知有所差别,造成学生对于该课程没有那么重视。其实所说的素描与
期刊
摘要:动漫角色形态各异,有迟钝的、怪癖的、聪明机灵的、天真活泼的、浪漫风趣的等等。一部优秀的动漫作品,角色的作用是万万不可忽视的,在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了作品的成败。如我们所熟悉的米老鼠、加菲猫、机器猫、喜羊羊、史努比等等,哪个造型不是独具魅力,深入人心?这些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都与艺术家对这些动漫角色的别具匠心的设计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角色;角色外貌;性格特点  一、动漫角色
期刊
摘要: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建筑物进行三维重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古建筑不比现代建筑,可以采用大规模的数据采集与三维建模,相反,它们的每一部分都需要非常精细地模拟,这也说明了必须有高水平的技术支撑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古建筑场景复杂难以匹配特征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形网格的建模方法,并且从中获取古建筑图像序列信息,采用OPENGL软件接口,将影像数据与模型数据结合,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在我国不断开展教育改革、高校扩招等建设后,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中职教学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舞蹈教学成为了主要学科之一,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中职舞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职舞蹈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相关策略方面的内容,以及如何在中职舞蹈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