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5日 晴
水酒色味
新年伊始,我随妈妈来到滇西南的边陲小镇西县做社会实践,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这里民风纯朴。
老屋被郁郁葱葱的树林埋到了深处,接连不断的鸟鸣与水流声扰了这里的一片宁静,其间偶尔能听到佤家热情奔放的祝酒歌。祝的,自然是客;而这酒,便是佤家的水酒。
佤家最年长的老人,双手颤颤巍巍地拿出瓦罐来,解开了那缠了一圈又一圈的绳。揭开封口的瞬间,罐内小红米发酵后浓郁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老人加快了动作,几勺紫色的红米放入竹筒中,急忙又封住了酿酒的罐口,生怕那“酒气”跑了一分一毫。老人随即把取自山谷带着微甜的清泉灌入竹筒,粒粒小红米伴着泉水的注入自是得了自由,浮到水面,尽情呼吸许久未见的新鲜空气。酿过的小红米泡了一会儿,老人小心翼翼用吸管将浸泡过小红米的泉水收纳到器皿中,一道芳香四溢的佤山“水酒”就已做成。酌饮时再分装到用竹子做成的竹杯中。
杯中的水酒倒是不如我料想的那般被小红米染成了红紫,却似啤酒偏黄,不过啤酒的黄更为鲜亮些,水酒的黄是那种久经风霜的黄,恰好应验了小红米要在瓦罐里久久酝酿气息所经历的沧桑。
入口的水酒因山泉的稀释冲淡了小红米发酵后的醉人气味,或许是用竹杯所盛,倒有了几分翠竹的清新。
老人郑重地端起水酒向我走来,她这是要开始“哈”酒(请客人喝酒),我慌忙仿照前辈伸出右手,打开大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于掌心朝向老者,并回应一声“阿哈”,表示接受邀请。她撕开了嗓子,喑哑的声音唱道:“山青水美,佤家哟,迎来客……”唱出了气氛后,老人头一仰,把杯中水酒喝掉大半,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味道,爽朗与豪迈抚平了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喝罢,老人用拇指抹去自己在竹杯上留下的“唇印”(一种象征性动作),双手恭敬地把杯递与我,我便半躬下腰,如她那般双手接过水酒。
轻抿一口,满口是小红米发酵后的酸味,也带一点和啤酒相似的涩。急忙一咽,水酒顺着食道滑下,余留下了不散的酒香,舌根处也感受到了微微的甜味,夹杂着一丝果香。胸腔内渐渐升起了水酒的烈劲,隐隐约约地辣疼。再举杯,喝尽,口中的甜味更增了几分,胸中的辣意也明显了起来。
喝完后,我也学着老人用拇指抹去了竹杯上的唇印,表示对她的尊敬。再双手将竹杯交还于她,她笑着接过,又斟了一杯,敬向他人。
几杯水酒下肚,老人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与我们更亲热了几分,讲起了故事——关于这水酒,这佤家。
水酒渊源
“这水酒……”老人陷入了回忆。
这水酒本是佤族先人的偶然发现。佤族是山区民族,多以垦山种旱稻为生,小红米因种植方便,无需精耕细作,且产量稳定,而成为佤山人首选的主粮作物。传说,一次,一位老者无意中将放置几天后的小红米泡水后用来解饥,“剩饭”未曾入口,碗中气味已是迷人,轻抿一口泡饭水,顿觉喉内生津,神精气爽,再饮之便不觉得饥肠咕咕。大喜过望的他从此不再日食新鲜小红米饭,而总是如法炮制弄些个泡饭水,即当日常饮品喝,又用于果腹,食用多时还落得个精神焕发。
水酒发展的早期,只有男子和家中最年长的老人才有资格饮用。男子在田中忙碌一上午后,回到家中茅屋,喝上几杯自家私藏的水酒,流的一身汗顿时消失踪迹,满身的疲惫也喝进了肚,落下的只是轻松和无尽的力气,下午干起活来更是浑身带劲。
主事的老人,在嘱咐完一天的事物后,坐在老藤编成的摇椅之中,晒着被树荫遮去大半的暖阳,随手拿起一杯水酒独饮,头脑也清醒了几分,想起了那些值得骄傲的岁月,又是一杯下肚。
在佤寨的人们愈来愈与水酒密不可分后,家中哺儿育女织布做衣的女人也慢慢学着喝起来,不过由于女人在家中较低的地位,只能用男人喝过剩余的小红米来冲泡,如此的水酒味道虽不及第一道那么好,却也不失水酒的香醇。
后来,寨子中渐渐有客人来了。佤寨的佤王(寨中地位最高的人)便拿出家中深藏、不舍与他人分享的水酒,用最庄重的仪式,敬向客人。一并迎客的女子会唱起了粗犷的祝酒曲助兴,歌声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回荡,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客人这时便要恭敬地接过,表示自己对佤寨中人们热情的答谢,亦表示自己对佤王的尊敬。有时候遇到不会喝酒的客人,面对佤王那杯香甜的美酒,也会忍不住喝一口。杯中余下的大半水酒,实在无力喝下,解释过后,就要双手端还给佤王,佤王也通情达理,大气地代客一口喝尽。
水酒与“祭谷子”
水酒“哈”过三循,第四泡小红米中又注入了山泉水,宾主三三两两地聊成一片。“想听听‘祭谷子’的事。”老人俏皮地一笑,眼中满是神秘。我们立马缠着老人讲起来。
佤族人自古耕山拾荒的生产方式,使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薄弱。带着对来年能有个好收成的希冀,远古时期佤寨中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谷子”仪式。
也许是深居幽林之中,时常要与各类猛兽搏斗的缘由。佤族人除了英勇无畏外,性格里还带有几分蛮狠。
到了冬春时节,播种季节来临之际,寨子中年轻力壮的小伙就在腰中挂把大约半米来长的弯刀,曲身躲于靠近寨子出口附近的草丛之中,以护卫全寨老小和生灵。山中多雨露,草木长得甚是茂盛,于是这密密匝匝的草丛便成了天然的藏人屏障。若如涉猎不慎越及防线,手持猎器的外寨男子可就遭了殃——举着弯刀的守护男子倏然之间跳入他的眼前,趁他还未反应过来,利落的一刀,他的项上人头便早已成为他人的战胜品——“祭谷子”仪式中所需的祭品。
之所以最早的“祭谷子”是以人头为祭品,有其时代成因。在佤族聚居的崇山峻岭中有无数的佤寨,每个佤寨占着一个或两个山头,并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由于山路崎岖,佤寨之间很少联系;加上地界划分的模糊不清,各寨都对对方怀有或多或少的猜嫉。所以远古的“祭谷子”祭品大都来自于他寨的人(女人和小孩除外)。不过,没多久,祭品由人头演变为牲畜的头,新中国成立后,这样的祭祀活动也被逐步取代。
有了祭品的消息传来,兴奋的佤王匆忙带上水酒找到寨中的“莫叭”(类似于祭司),态度恭敬地请他前往“祭谷子”。莫叭听后,慢慢停下了口中喃喃的经文,睁开那双犀利的眼:“召集全寨的男子来吧。”
全寨的男子接到佤王的指令,就如往年一般,端起满满一碗可以说抵得命根的种子,小心地倒在莫叭身前的木盆中,带着满满的期盼,满满的希望。收完各家的种子,在人们的静候中,莫叭先把祭品放到高高的人头桩上,那桩的顶端是个竹编的倒锥形小篮,不大不小,恰巧能放下祭品;接着,莫叭把一木盆的粮食种子均匀地在人头桩附近撒一圈。与此同时,送谷种的男子纷纷回到家中,擦了擦一年未曾用的木鼓,那是用上好的百年老树做的,中间被掏得全空,一击如雷贯耳;女人则在一旁为男子倒好一杯杯水酒,静静地整理好他的衣襟。此刻,全寨人都只待莫叭一声令下,开始击鼓。
“祭——谷——子——”暗夜之中的一片静寂忽然被撕开了个口,接着,鼓声不断,响彻云霄,惊起了鸟飞,惊起了兽鸣,惊起了急湍: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
这鼓声一家传一家,一声比一声有劲。这家的男子累了,偃旗息鼓,那家的鼓声又响了起来。这家的男子便拿起身边的那杯水酒,大口一饮,接着深呼吸几次。待恢复了力气,他开始屏息静气,侧耳而听,听到了哪里的鼓声歇了下来,又抓紧手中浸满汗渍的木鼓锤,延续那未完的鼓声。
莫叭在这三天中,都要和着鼓声,一句不断地吟唱着祭词。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天边的一角,看着第一缕阳光破茧而出,看着大地渐渐恢复光明,又看着昏暗一点点占领这里的一切。他不厌其烦,反复看着自然周而复始的变化,同时也祈求着:我敬畏的自然啊,你今年也循着规矩,让我们再得一个丰收年。
天边的朝阳又再次重生,莫叭眼睛一亮,停下了祭词,手里的长杖轻轻一挥,激起一阵微风,耳边的鼓声顿时也停了下来。人头桩上的祭品已露出森森白骨,原本应在它上面的血肉组织洒落一地,与那圈橙黄的种子混在了一起。莫叭用手一点点把这和着血肉的种子拾到器皿中,注目的人们小声躁动着,带着许些欣喜兴奋:“莫叭要分谷子了。”“今年定有是一个好收成呢!”
终于,人们手上空着的碗又盛满了种子,不过这些种子蕴藏了不同的含义——充满了逝者给予生的希望。全寨人都欢呼起来:不论是击鼓后汗流浃背的男人,还是在一旁静默守候已久的女人,或是看着天明的长者。大家都拿起竹杯来,满上一杯水酒,唱着歌,跳着舞,互相“哈”着酒,一饮而尽。佤王此时也兴奋不已,一边答谢着莫叭,一边向在山坡上撒着种子的众人宣布:“午后的镖牛仪式,杰出者可得到我用最好的小红米酿的水酒一坛!”
水酒与“镖牛”
“镖牛?”我们好奇地问,“那是什么?”
“且听我慢慢道来。”老人抿了一口杯中水酒。
佤寨的大门处常挂有牛头骨标识,这牛头骨便是被镖死的牛的残骸。被镖的牛大都非同寻常,通常是牛角弯似月牙,长过半米的成年水牛,且不乏虎口脱险的经历。
镖牛的参与者是佤寨中年轻的小伙子。牛被赶到寨中最宽敞的地界后,寨中有经验的射手就举起手中镖枪(一根细长的木圆柱,头端被削尖,轻巧,便利,是佤寨男子涉猎时常用到的工具),瞄准,射出。几根镖枪同时穿透了牛的身体,血渐渐把它的皮毛染成了殷红,它红了眼,满目凶光,喘着粗气,愤怒地不管不顾向前猛奔。握着弯刀等待已久的佤寨小伙们见状,飞快地冲了上去,在牛的周围围上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一个个地抢着割起牛肉来。霎时间,血光飞溅,割肉声,人的欢庆声,交织成一曲英雄的凯歌。
抢到前头的人快速在牛身上割下一刀,拿着还温热的牛肉,挤身出了战场,跑到家人面前炫耀自已的成功;不幸居后的人,一见有人出了牛的包围圈,便迅速顺着空隙,钻进了宰牛割肉的前线,挑好部位,精准地切下。按例,割下牛肉最多的人即是镖牛的优胜者,也将被众人视为寨中最英勇,最有实力的年轻人。不过,只要割下了牛肉的青年都会成为家中的骄傲;相对的,那些割不到牛肉的青年则会遭到家中长者的无奈叹息:“你呀,没出息!”由于有此前车之鉴,再加上美味水酒的诱惑,参加镖牛的青年个个拼了全力,尽可能地获取最多的战果。于是,不消几分钟,那本还挣扎着的蛮牛顿时变成了一堆空骨。
评比之后,那个夺冠的青年便笑着走到高台上,神采飞扬,对台下的人们扬了扬自己的成果。再接过佤王表示庆贺的那杯酒。他一口灌下,再倒一杯,“哈”向了一同参加的兄弟,台下顿时传来了阵阵欢呼,由衷地祝福他。
傍晚时分,空地里架起了燃得正旺的篝火,锅炉里不断传出“咕噜噜”水沸腾的声音,牛肉的香味弥漫了整个佤寨。女人们围着篝火跳起了“甩发舞”,乌黑的长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手脚上银饰“叮叮当当”的响声若有若无,哼着佤家小调作为伴奏;男人则一口嚼着香嫩的牛肉,一口干下一杯水酒,看着女人曼妙的舞姿,好不自在!
熬的稀饭是每家都有的,煮的牛肉每家也都可以分到,滑糯的稀饭就美味的牛肉下肚是佤家人绝对的佳肴。有时候,刚分完牛肉恰巧有客人来了,佤王便这家的稀饭弄几勺,那家的牛肉割一点,硬是为客“凑”足了吃的份,再对客“哈”一杯水酒表示招待不周的歉意。
面对一片喧嚣,一旁的莫叭利索地洗净牛头骨,待次日佤王亲自挂在寨门前。
水酒趣事
“对了,我还想起一件趣事呢!”杯中水酒一仰而尽,老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新中国成立后,佤寨也有了新的面貌:世代相传的佤王成了普通民众,寨中一直受人们敬畏的莫叭也许久消失了踪迹,“祭谷子”不再被人们期待。唯有佤家的水酒还亘古不变地保留下来。每逢乐事,寨中的人还是会欢聚一堂,共饮水酒。
大概在五六十年代,在佤寨中,一直深居幽山,不问世事的一人得到一次去临近城镇的机会。
到了相对发达的城镇,他见识了很多山中没有的“高科技”。不过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光芒四射的电灯泡。他是在宾馆中看到的:那只是个再简单不过的40瓦的电灯泡,被一根电线吊着,悬于屋子的正中。可是对于从小只识煤油灯昏暗的灯光照明的他来说,这可是件很神奇的事——即使到了夜晚,在它的照耀下,屋中依然宛若白天,屋子里的每一样事物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他回去的时日,他向宾馆的人要了一只灯泡,一路行程中都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回家后,他找了根与那电线差不多细长的细藤,细心地把灯泡系上,吊在了主屋中。在完成了这项繁杂的工程后,他准备了一桌的水酒,叫上了寨中大部分的人到家中,说是有“奇观”。在满满一屋子人面前,他吹嘘了走城镇一遭下来的见闻奇观,最后指指挂在屋梁上的灯泡,一脸神秘地说:“这可是黑夜中的太阳。有了它,屋子在晚上也能和白天一般亮。”满屋人听后都瞪大了眼,满脸期待地看着那被树藤缠着的灯泡。
日落之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中人的期待转为了疑惑,接着完全变成了嬉笑:“哪会发光啊?骗我们?你这屋的水酒可归我们了!”那人也着了急,边看着灯泡,边解释:“不会的!一定会亮——我亲眼所见!”,时不时还被旁边人灌下几杯水酒。
一夜过去,那半假半真的电灯泡自是没亮,屋里的人倒是喝个酩酊大醉,当然,也少不了主角他自己。后来,当时在场的人常以这件事戏谑他,他也觉得十分懊恼,自己私藏的“佳酿”被喝得不剩半滴不说,还成就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不老话题。
“呵呵……”我们的笑声传遍了山谷,老人则在一旁笑而不语。
结语
离别之时,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子送我们出了山谷,塞给我们一坛发酵的小红米:“我在这山里生,山里长,这把老骨头定是也要归了这山林。可惜的是,佤家的水酒还很少为人知道。我虽没有机会亲自为山外的朋友斟上一杯,你们却可以把佤家的水酒,佤家的这些事,传到更远的地方。”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09级高二(5)班
水酒色味
新年伊始,我随妈妈来到滇西南的边陲小镇西县做社会实践,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这里民风纯朴。
老屋被郁郁葱葱的树林埋到了深处,接连不断的鸟鸣与水流声扰了这里的一片宁静,其间偶尔能听到佤家热情奔放的祝酒歌。祝的,自然是客;而这酒,便是佤家的水酒。
佤家最年长的老人,双手颤颤巍巍地拿出瓦罐来,解开了那缠了一圈又一圈的绳。揭开封口的瞬间,罐内小红米发酵后浓郁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老人加快了动作,几勺紫色的红米放入竹筒中,急忙又封住了酿酒的罐口,生怕那“酒气”跑了一分一毫。老人随即把取自山谷带着微甜的清泉灌入竹筒,粒粒小红米伴着泉水的注入自是得了自由,浮到水面,尽情呼吸许久未见的新鲜空气。酿过的小红米泡了一会儿,老人小心翼翼用吸管将浸泡过小红米的泉水收纳到器皿中,一道芳香四溢的佤山“水酒”就已做成。酌饮时再分装到用竹子做成的竹杯中。
杯中的水酒倒是不如我料想的那般被小红米染成了红紫,却似啤酒偏黄,不过啤酒的黄更为鲜亮些,水酒的黄是那种久经风霜的黄,恰好应验了小红米要在瓦罐里久久酝酿气息所经历的沧桑。
入口的水酒因山泉的稀释冲淡了小红米发酵后的醉人气味,或许是用竹杯所盛,倒有了几分翠竹的清新。
老人郑重地端起水酒向我走来,她这是要开始“哈”酒(请客人喝酒),我慌忙仿照前辈伸出右手,打开大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于掌心朝向老者,并回应一声“阿哈”,表示接受邀请。她撕开了嗓子,喑哑的声音唱道:“山青水美,佤家哟,迎来客……”唱出了气氛后,老人头一仰,把杯中水酒喝掉大半,颇有几分女中豪杰的味道,爽朗与豪迈抚平了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喝罢,老人用拇指抹去自己在竹杯上留下的“唇印”(一种象征性动作),双手恭敬地把杯递与我,我便半躬下腰,如她那般双手接过水酒。
轻抿一口,满口是小红米发酵后的酸味,也带一点和啤酒相似的涩。急忙一咽,水酒顺着食道滑下,余留下了不散的酒香,舌根处也感受到了微微的甜味,夹杂着一丝果香。胸腔内渐渐升起了水酒的烈劲,隐隐约约地辣疼。再举杯,喝尽,口中的甜味更增了几分,胸中的辣意也明显了起来。
喝完后,我也学着老人用拇指抹去了竹杯上的唇印,表示对她的尊敬。再双手将竹杯交还于她,她笑着接过,又斟了一杯,敬向他人。
几杯水酒下肚,老人的脸上也泛起了红晕,与我们更亲热了几分,讲起了故事——关于这水酒,这佤家。
水酒渊源
“这水酒……”老人陷入了回忆。
这水酒本是佤族先人的偶然发现。佤族是山区民族,多以垦山种旱稻为生,小红米因种植方便,无需精耕细作,且产量稳定,而成为佤山人首选的主粮作物。传说,一次,一位老者无意中将放置几天后的小红米泡水后用来解饥,“剩饭”未曾入口,碗中气味已是迷人,轻抿一口泡饭水,顿觉喉内生津,神精气爽,再饮之便不觉得饥肠咕咕。大喜过望的他从此不再日食新鲜小红米饭,而总是如法炮制弄些个泡饭水,即当日常饮品喝,又用于果腹,食用多时还落得个精神焕发。
水酒发展的早期,只有男子和家中最年长的老人才有资格饮用。男子在田中忙碌一上午后,回到家中茅屋,喝上几杯自家私藏的水酒,流的一身汗顿时消失踪迹,满身的疲惫也喝进了肚,落下的只是轻松和无尽的力气,下午干起活来更是浑身带劲。
主事的老人,在嘱咐完一天的事物后,坐在老藤编成的摇椅之中,晒着被树荫遮去大半的暖阳,随手拿起一杯水酒独饮,头脑也清醒了几分,想起了那些值得骄傲的岁月,又是一杯下肚。
在佤寨的人们愈来愈与水酒密不可分后,家中哺儿育女织布做衣的女人也慢慢学着喝起来,不过由于女人在家中较低的地位,只能用男人喝过剩余的小红米来冲泡,如此的水酒味道虽不及第一道那么好,却也不失水酒的香醇。
后来,寨子中渐渐有客人来了。佤寨的佤王(寨中地位最高的人)便拿出家中深藏、不舍与他人分享的水酒,用最庄重的仪式,敬向客人。一并迎客的女子会唱起了粗犷的祝酒曲助兴,歌声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中回荡,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客人这时便要恭敬地接过,表示自己对佤寨中人们热情的答谢,亦表示自己对佤王的尊敬。有时候遇到不会喝酒的客人,面对佤王那杯香甜的美酒,也会忍不住喝一口。杯中余下的大半水酒,实在无力喝下,解释过后,就要双手端还给佤王,佤王也通情达理,大气地代客一口喝尽。
水酒与“祭谷子”
水酒“哈”过三循,第四泡小红米中又注入了山泉水,宾主三三两两地聊成一片。“想听听‘祭谷子’的事。”老人俏皮地一笑,眼中满是神秘。我们立马缠着老人讲起来。
佤族人自古耕山拾荒的生产方式,使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薄弱。带着对来年能有个好收成的希冀,远古时期佤寨中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谷子”仪式。
也许是深居幽林之中,时常要与各类猛兽搏斗的缘由。佤族人除了英勇无畏外,性格里还带有几分蛮狠。
到了冬春时节,播种季节来临之际,寨子中年轻力壮的小伙就在腰中挂把大约半米来长的弯刀,曲身躲于靠近寨子出口附近的草丛之中,以护卫全寨老小和生灵。山中多雨露,草木长得甚是茂盛,于是这密密匝匝的草丛便成了天然的藏人屏障。若如涉猎不慎越及防线,手持猎器的外寨男子可就遭了殃——举着弯刀的守护男子倏然之间跳入他的眼前,趁他还未反应过来,利落的一刀,他的项上人头便早已成为他人的战胜品——“祭谷子”仪式中所需的祭品。
之所以最早的“祭谷子”是以人头为祭品,有其时代成因。在佤族聚居的崇山峻岭中有无数的佤寨,每个佤寨占着一个或两个山头,并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由于山路崎岖,佤寨之间很少联系;加上地界划分的模糊不清,各寨都对对方怀有或多或少的猜嫉。所以远古的“祭谷子”祭品大都来自于他寨的人(女人和小孩除外)。不过,没多久,祭品由人头演变为牲畜的头,新中国成立后,这样的祭祀活动也被逐步取代。
有了祭品的消息传来,兴奋的佤王匆忙带上水酒找到寨中的“莫叭”(类似于祭司),态度恭敬地请他前往“祭谷子”。莫叭听后,慢慢停下了口中喃喃的经文,睁开那双犀利的眼:“召集全寨的男子来吧。”
全寨的男子接到佤王的指令,就如往年一般,端起满满一碗可以说抵得命根的种子,小心地倒在莫叭身前的木盆中,带着满满的期盼,满满的希望。收完各家的种子,在人们的静候中,莫叭先把祭品放到高高的人头桩上,那桩的顶端是个竹编的倒锥形小篮,不大不小,恰巧能放下祭品;接着,莫叭把一木盆的粮食种子均匀地在人头桩附近撒一圈。与此同时,送谷种的男子纷纷回到家中,擦了擦一年未曾用的木鼓,那是用上好的百年老树做的,中间被掏得全空,一击如雷贯耳;女人则在一旁为男子倒好一杯杯水酒,静静地整理好他的衣襟。此刻,全寨人都只待莫叭一声令下,开始击鼓。
“祭——谷——子——”暗夜之中的一片静寂忽然被撕开了个口,接着,鼓声不断,响彻云霄,惊起了鸟飞,惊起了兽鸣,惊起了急湍: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
这鼓声一家传一家,一声比一声有劲。这家的男子累了,偃旗息鼓,那家的鼓声又响了起来。这家的男子便拿起身边的那杯水酒,大口一饮,接着深呼吸几次。待恢复了力气,他开始屏息静气,侧耳而听,听到了哪里的鼓声歇了下来,又抓紧手中浸满汗渍的木鼓锤,延续那未完的鼓声。
莫叭在这三天中,都要和着鼓声,一句不断地吟唱着祭词。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天边的一角,看着第一缕阳光破茧而出,看着大地渐渐恢复光明,又看着昏暗一点点占领这里的一切。他不厌其烦,反复看着自然周而复始的变化,同时也祈求着:我敬畏的自然啊,你今年也循着规矩,让我们再得一个丰收年。
天边的朝阳又再次重生,莫叭眼睛一亮,停下了祭词,手里的长杖轻轻一挥,激起一阵微风,耳边的鼓声顿时也停了下来。人头桩上的祭品已露出森森白骨,原本应在它上面的血肉组织洒落一地,与那圈橙黄的种子混在了一起。莫叭用手一点点把这和着血肉的种子拾到器皿中,注目的人们小声躁动着,带着许些欣喜兴奋:“莫叭要分谷子了。”“今年定有是一个好收成呢!”
终于,人们手上空着的碗又盛满了种子,不过这些种子蕴藏了不同的含义——充满了逝者给予生的希望。全寨人都欢呼起来:不论是击鼓后汗流浃背的男人,还是在一旁静默守候已久的女人,或是看着天明的长者。大家都拿起竹杯来,满上一杯水酒,唱着歌,跳着舞,互相“哈”着酒,一饮而尽。佤王此时也兴奋不已,一边答谢着莫叭,一边向在山坡上撒着种子的众人宣布:“午后的镖牛仪式,杰出者可得到我用最好的小红米酿的水酒一坛!”
水酒与“镖牛”
“镖牛?”我们好奇地问,“那是什么?”
“且听我慢慢道来。”老人抿了一口杯中水酒。
佤寨的大门处常挂有牛头骨标识,这牛头骨便是被镖死的牛的残骸。被镖的牛大都非同寻常,通常是牛角弯似月牙,长过半米的成年水牛,且不乏虎口脱险的经历。
镖牛的参与者是佤寨中年轻的小伙子。牛被赶到寨中最宽敞的地界后,寨中有经验的射手就举起手中镖枪(一根细长的木圆柱,头端被削尖,轻巧,便利,是佤寨男子涉猎时常用到的工具),瞄准,射出。几根镖枪同时穿透了牛的身体,血渐渐把它的皮毛染成了殷红,它红了眼,满目凶光,喘着粗气,愤怒地不管不顾向前猛奔。握着弯刀等待已久的佤寨小伙们见状,飞快地冲了上去,在牛的周围围上一堵密不透风的墙,一个个地抢着割起牛肉来。霎时间,血光飞溅,割肉声,人的欢庆声,交织成一曲英雄的凯歌。
抢到前头的人快速在牛身上割下一刀,拿着还温热的牛肉,挤身出了战场,跑到家人面前炫耀自已的成功;不幸居后的人,一见有人出了牛的包围圈,便迅速顺着空隙,钻进了宰牛割肉的前线,挑好部位,精准地切下。按例,割下牛肉最多的人即是镖牛的优胜者,也将被众人视为寨中最英勇,最有实力的年轻人。不过,只要割下了牛肉的青年都会成为家中的骄傲;相对的,那些割不到牛肉的青年则会遭到家中长者的无奈叹息:“你呀,没出息!”由于有此前车之鉴,再加上美味水酒的诱惑,参加镖牛的青年个个拼了全力,尽可能地获取最多的战果。于是,不消几分钟,那本还挣扎着的蛮牛顿时变成了一堆空骨。
评比之后,那个夺冠的青年便笑着走到高台上,神采飞扬,对台下的人们扬了扬自己的成果。再接过佤王表示庆贺的那杯酒。他一口灌下,再倒一杯,“哈”向了一同参加的兄弟,台下顿时传来了阵阵欢呼,由衷地祝福他。
傍晚时分,空地里架起了燃得正旺的篝火,锅炉里不断传出“咕噜噜”水沸腾的声音,牛肉的香味弥漫了整个佤寨。女人们围着篝火跳起了“甩发舞”,乌黑的长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手脚上银饰“叮叮当当”的响声若有若无,哼着佤家小调作为伴奏;男人则一口嚼着香嫩的牛肉,一口干下一杯水酒,看着女人曼妙的舞姿,好不自在!
熬的稀饭是每家都有的,煮的牛肉每家也都可以分到,滑糯的稀饭就美味的牛肉下肚是佤家人绝对的佳肴。有时候,刚分完牛肉恰巧有客人来了,佤王便这家的稀饭弄几勺,那家的牛肉割一点,硬是为客“凑”足了吃的份,再对客“哈”一杯水酒表示招待不周的歉意。
面对一片喧嚣,一旁的莫叭利索地洗净牛头骨,待次日佤王亲自挂在寨门前。
水酒趣事
“对了,我还想起一件趣事呢!”杯中水酒一仰而尽,老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
新中国成立后,佤寨也有了新的面貌:世代相传的佤王成了普通民众,寨中一直受人们敬畏的莫叭也许久消失了踪迹,“祭谷子”不再被人们期待。唯有佤家的水酒还亘古不变地保留下来。每逢乐事,寨中的人还是会欢聚一堂,共饮水酒。
大概在五六十年代,在佤寨中,一直深居幽山,不问世事的一人得到一次去临近城镇的机会。
到了相对发达的城镇,他见识了很多山中没有的“高科技”。不过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那光芒四射的电灯泡。他是在宾馆中看到的:那只是个再简单不过的40瓦的电灯泡,被一根电线吊着,悬于屋子的正中。可是对于从小只识煤油灯昏暗的灯光照明的他来说,这可是件很神奇的事——即使到了夜晚,在它的照耀下,屋中依然宛若白天,屋子里的每一样事物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到了他回去的时日,他向宾馆的人要了一只灯泡,一路行程中都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回家后,他找了根与那电线差不多细长的细藤,细心地把灯泡系上,吊在了主屋中。在完成了这项繁杂的工程后,他准备了一桌的水酒,叫上了寨中大部分的人到家中,说是有“奇观”。在满满一屋子人面前,他吹嘘了走城镇一遭下来的见闻奇观,最后指指挂在屋梁上的灯泡,一脸神秘地说:“这可是黑夜中的太阳。有了它,屋子在晚上也能和白天一般亮。”满屋人听后都瞪大了眼,满脸期待地看着那被树藤缠着的灯泡。
日落之后,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中人的期待转为了疑惑,接着完全变成了嬉笑:“哪会发光啊?骗我们?你这屋的水酒可归我们了!”那人也着了急,边看着灯泡,边解释:“不会的!一定会亮——我亲眼所见!”,时不时还被旁边人灌下几杯水酒。
一夜过去,那半假半真的电灯泡自是没亮,屋里的人倒是喝个酩酊大醉,当然,也少不了主角他自己。后来,当时在场的人常以这件事戏谑他,他也觉得十分懊恼,自己私藏的“佳酿”被喝得不剩半滴不说,还成就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不老话题。
“呵呵……”我们的笑声传遍了山谷,老人则在一旁笑而不语。
结语
离别之时,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子送我们出了山谷,塞给我们一坛发酵的小红米:“我在这山里生,山里长,这把老骨头定是也要归了这山林。可惜的是,佤家的水酒还很少为人知道。我虽没有机会亲自为山外的朋友斟上一杯,你们却可以把佤家的水酒,佤家的这些事,传到更远的地方。”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09级高二(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