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闯黄灯扣6分”的公共讨论仍在继续。针对大家关注的四大疑问,《人民日报》的记者日前采访了公安部、地方交管部门和相关法学专家。他们表示,黄灯的功能并未变化;处罚“抢黄灯”不会易致追尾事故;是否设置或者改建倒计时信号灯,公安交管部门将认真听取意见,积极采纳、不断改进;而各地关于抢黄灯的处罚应该是一致的。
“闯黄灯扣6分”规定引发的沸腾争议,其实是顺理成章的结果,或者也可以说,它是某种不适应症状的体现。比起以往对闯黄灯的不究不罚,扣6分,的确会令驾驶人群体产生心理上的下意识不适应感,进而体现出抵触或者是难以认同的情绪来。事实上,正如有网站调查所显现出的,行人对该规定多持肯定态度,而驾驶人群体相反。
我们该如何来看待“闯黄灯扣6分”的严厉规定?无论如何,有一个讨论主题是不能偏离的,那就是公共安全。并不难看出,严罚闯黄灯举措出台的一个现实背景是:许多驾驶人对信号灯的设置目的认识模糊,未意识到黄灯是驾驶减速的提醒,日常中他们习惯性地进行黄灯加速,这就相应增加了公共道路的不安全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闯黄灯扣6分”不仅是对危险驾驶习惯的矫正,更是对汽车社会中某些文明共识的提醒。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们正在跑步进入一个“车轮上的中国”,机动车的保有量在一日千里地增加,成为几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与此同时,驾驶人的行车素养和更大空间里的汽车文明,却显然“落后了一步”。早有论者指出,我国有95%的交通危险情况,是由驾驶陋习造成的;而交通拥堵,很多时候也是陋习造成的,提升汽车文明的举动刻不容缓。勿庸置疑,“闯黄灯扣6分”正是类似提升举动的一种。
附加于“闯黄灯扣6分”之上的意见交锋,本质上体现出的是基本汽车文明共识的短期难以形成。期待从讨论“闯黄灯”中重拾公共安全之重,提升驾驶人乃至整个社会对公共安全意识的关注,尊重斑马线,尊重生命安全。更期待职能部门继续努力,以多样化的举措来孕育汽车文明,使我们不至于生活在跛足的汽车社会中。
(淑媛摘自《人民日报》,作者系该报记者)
“闯黄灯扣6分”规定引发的沸腾争议,其实是顺理成章的结果,或者也可以说,它是某种不适应症状的体现。比起以往对闯黄灯的不究不罚,扣6分,的确会令驾驶人群体产生心理上的下意识不适应感,进而体现出抵触或者是难以认同的情绪来。事实上,正如有网站调查所显现出的,行人对该规定多持肯定态度,而驾驶人群体相反。
我们该如何来看待“闯黄灯扣6分”的严厉规定?无论如何,有一个讨论主题是不能偏离的,那就是公共安全。并不难看出,严罚闯黄灯举措出台的一个现实背景是:许多驾驶人对信号灯的设置目的认识模糊,未意识到黄灯是驾驶减速的提醒,日常中他们习惯性地进行黄灯加速,这就相应增加了公共道路的不安全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闯黄灯扣6分”不仅是对危险驾驶习惯的矫正,更是对汽车社会中某些文明共识的提醒。
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们正在跑步进入一个“车轮上的中国”,机动车的保有量在一日千里地增加,成为几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与此同时,驾驶人的行车素养和更大空间里的汽车文明,却显然“落后了一步”。早有论者指出,我国有95%的交通危险情况,是由驾驶陋习造成的;而交通拥堵,很多时候也是陋习造成的,提升汽车文明的举动刻不容缓。勿庸置疑,“闯黄灯扣6分”正是类似提升举动的一种。
附加于“闯黄灯扣6分”之上的意见交锋,本质上体现出的是基本汽车文明共识的短期难以形成。期待从讨论“闯黄灯”中重拾公共安全之重,提升驾驶人乃至整个社会对公共安全意识的关注,尊重斑马线,尊重生命安全。更期待职能部门继续努力,以多样化的举措来孕育汽车文明,使我们不至于生活在跛足的汽车社会中。
(淑媛摘自《人民日报》,作者系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