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逐渐铺开,新疆作为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要实现地区优化发展,就要结合实际发展诉求,建构更加切实有效的发展框架,确保实现资源的优质化。本文简要分析了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制约条件,并针对阿克苏市种子产业的发展对策展开讨论,旨在为同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 种子产业化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04-01
1 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创新能力是制约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
任何行业想要获得良性发展效果,就要构建有效的创新发展模式,种子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推进行业发展的基本元素,也是核心竞争力。然而,阿克苏市多数种子企业在创新发展项目建构过程中,都无法运行有效的创新经营活动。现阶段,种子品种的同质化已经严重制约了种子的市场竞争力,且企业间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缺乏特色,也就导致企业发展进程受到了影响。
1.2 行业结构松散是制约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外在因素
在阿克苏市种子产业发展模式中,种子行业大小不一,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型较为分散,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种子企业,正是由于项目的分散特点,整体收益并不理想。大型种子企业由于资金较为雄厚,企业式管理部门中研发机制也较为完整,在投资结构和市场规划方面优势比较突出,追求的是利润回报率较高的项目。而对于一些创业型企业来说,在创业开始之初,过于贪图经济回报,在生产规模方面贪多求大,也就导致企业不堪重负。另外,在阿克苏市种子市场中,公司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运营成本较低,没有办法收到切实的经济收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整体运营模式和经济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不仅无法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发展,自身运营环境也是举步维艰。
2 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优化对策
2.1 积极创建专业化育种队伍
在阿克苏市地区种子产业发展进程中,建立一支专业化育种科研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要結合市场需求,结合当地情况,集中选择商品化程度较高且整体市场收益好的种子。并且,选种人员要从根本上建构一种动态化信息捕捉的能力,确保能对科学以及趋势前沿的信息有所认知。推动新品种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融合进程,从市场发展角度分析,要想提升育种效果,就要建立健全科研化育种队伍,实现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2.2 稳定发展产业化基地
在阿克苏市,由于光热资源能为种子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先天条件,因此,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结合温度条件建构稳定的良种培育基地。在项目发展进程中,相关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对种子行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实现规范化种子种植管理目标,也针对非法种子培育项目进行深度追踪和打击。只有从根本上保证亲本纯度,才能减少混杂和退化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发展产业化基地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当地情况,对农民给予系统化的指导和质量意识培养,只有提升整体亲本种子繁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水平,才能进一步推进地区种子产业基地发展的进程。
2.3 优化地区产业化发展设施
地区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更加有效的设备管控标准,按照阿克苏市统一的标准进行种子处理,其中包括烘干操作、精选操作、包装操作以及储藏操作等,从根本上实现整体发展框架的有序性运行目标。并且提高种子标准化的完整度,也进一步优化产品的商品化率,从而从源头提高比重效率和质量,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运行成本。另外,要建构统一化的种子制备标准化流程,提升管理结构的时效性,顺利升级种子的标准化运行流程和标准化管理。
2.4 严格规范产业化市场秩序
在阿克苏市种子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地方实际发展标准,突破传统限制结构,真正实现大联合和大发展的运行目标,切实维护运行机制的完整度和有效性。目前,在新疆地区,多采取以下几种市场运行模式,第一种,地方科研机构和种子行业龙头企业的联合。第二种,私营企业和种子行业的联合,并积极推进股份制种子发展市场,确保优势实体企业能充分发挥其市场作用,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和产业运行发展框架。
也要针对种子市场的实际运行模型,建立健全有效的退出和推广机制,确保种子服务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且品种管理切实有效,真正实现整体作物区域分布结构的优化。也要进一步优化良种补贴的经济杠杆作用,在改善种子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途径项目的良性发展。
2.5 积极落实长效竞争机制
在种子产业实际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地区发展要素,建构更加有效的品牌化产业运行模式,提高产业运行的整体效用,切实维护整体种子行业的市场运行模式,只有不断提升种子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推进新品种发展机制的优化发展,保证种子能占据有效的市场占有率,并且提升产业的市场发展优势。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产业市场有效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有效落实严格执法的项目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净化种子市场,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严格控制假冒伪劣的种子进入市场,优化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氛围。只有保证种子工程项目和产业化发展路径,才能进一步深化种子产业的改革程度,建构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化的项目发展框架,确保管理结构的有效性。要优化结构布局,建立健全体系化运行市场,为新疆阿克苏市种子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框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种子管控项目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新疆阿克苏市的地域特征,确保良种培育模式的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种子生产以及良种引进的综合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产业发展模型的融合,从根本上实现种子企业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要求,为新疆阿克苏市种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秋云. 种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2]钱虎君,洪德林,姜建友,高俊贤,张红生. 种子产业化研究的策略分析[J]. 种子科技,2011,09:1-4.
镇沅县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 裔
(镇沅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云南镇沅 666599)
[摘 要] 针对镇沅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发展优势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就今后镇沅咖啡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咖啡 发展现状 思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3-01
咖啡是镇沅热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的创汇农产品,是镇沅县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推进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1 发展现状
1.1 咖啡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截止2015年底,全县咖啡种植面积达到1160hm2,其中采摘面积733.3hm2,4C认证133.3hm2,有机认证114hm2,咖啡米产量936t,产值达1858万元。
1.2 初步形成了优势区域布局
全县形成了以恩乐、振太、者东、古城为中心的种植基地,同时推动勐大、按板、和平等乡镇种植。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涉及7个乡(镇)22个村民委员会114个村民小组0.15万户0.51万人的热区咖啡产业发展的产业布局。
1.3 培育了一批初加工企业
截至2015年底,有咖啡生产加工企业14户(其中精加工厂1个),农民咖啡专业合作社14个,1家企业获得有机咖啡认证证书。
1.4 基本建立了种植和初加工技术体系
镇沅县茶特局、合作社、企业技术员长期从事咖啡种植、管理、初加工技术研究推广和人才培养。目前,咖啡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和初加工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对提升产品质量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認识不高,体制不顺
虽然县政府早在1998年就已引进咖啡种植,并对咖啡产业进行了相应扶持,但部分乡镇认识不高,落实和支持力度不够,所以没有把咖啡产业作为重要新兴绿色、高效的生物产业予以重视和支持,在基地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品牌市场培育等投入不足。部分乡镇在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甚至无人管理。
2.2 种植基地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低
咖啡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普遍缺水缺肥,亩产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咖啡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3 初加工企业小、散、弱,无品牌、无竞争力
虽然初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较多,但普遍小、散、弱,无规模精深加工企业。初加工企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乏统一的收购和生产质量标准,咖啡生豆品质参差不齐,缺乏可以吞吐咖啡生豆原料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大型综合龙头企业和品牌。由于市场定位不够科学、营销理念落后、咖啡品牌缺失等原因,镇沅咖啡企业在市场上尚处于劣势。
2.4 市场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有效防范措施
各级政府、咖啡企业对国内消费市场和国际销售渠道的培育重视不够,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抗风险机制和承受能力,在市场价格走低时无力维护咖啡种植农户的根本利益,种植农户的利益得不到长期稳定有效保护,影响到种植户的积极性,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
3 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3.1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通过成立咖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和领导的工作,加强宏观调控,统筹资源配置,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联系乡(镇)工作责任制;县茶业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具体负责全县咖啡生产的规划布局、技术指导、措施落实等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健全咖啡产业发展领导机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骨干人员具体负责抓落实,划拨相应的工作经费,建立起“县负责、乡(镇)主抓、村实施”的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乡(镇)咖啡产业的领导和督促,充分调动各级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咖啡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3.2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产业投入
整合县级各部门有关专项资金,从不同环节加大对咖啡产业的支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和农业部门的支持,建立咖啡风险保障机制,启动咖啡种植保险,切实解决咖啡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千方百计筹集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新植咖啡园基地和改造现有咖啡园生产能力;对加工企业建设期间的固定资产贷款、技术设备改造贷款给予贴息支持;金融机构要根据我县咖啡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支持农村发展咖啡种植业。
3.3 抓好咖啡综合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积极整合资源并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聘请咖啡专家,对咖啡企业、咖啡专业合作社、咖啡初加工厂负责人、咖啡种植大户、咖啡技术骨干及部分咖农进行咖啡育苗、种植、管理、初加工技术等培训,不断提高咖农综合技术和应用水平。
3.4 强化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打造产业集群
按照“做大、做强、做精、做特”的原则,对咖啡加工企业,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二是对现有企业鼓励采取兼并、收购、重组、联合、控股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实现跨区域资源配置、优化组合集约经营,打造咖啡企业群体和产业集群,做强做大镇沅咖啡产业;三是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和种植大户带动散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有先进技术、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战略合作伙伴,带动和引领咖啡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的跨越式发展;四是鼓励发展咖啡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股份制、订单生产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 3.5 建立行业管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
在现有基础上,组建咖啡产业协会。再由政府部门进行宏观指导,通过协会负责协调全县咖啡生产、销售,配合政府制定咖啡产业政策,协调和规范种植户市场经营行为;提供科技、市场信息等服务,提供行业交流平台开展技术交流、商务交流、人才交流,传播咖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华,莫丽珍等.关于普洱咖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热带作物科技,2014(2):37.
[2]莫丽珍,陆显荣,赵苗苗.普洱咖啡发展历程[J].云南农业,2014(10):55-56.
[3]海莲.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12(10).
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栾秀芬
(陆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云南陆良 655600)
[摘 要]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从之前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大战略方向,近些年逐渐迈入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也正在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生活的保障,关乎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障制度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革新。在过去20年里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保障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养老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视目前养老保险资金的现状和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保障服务,做到保障民生,共谋发展。作为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系统的的工作人员,本文将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 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4-01
1 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状况
近些年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刚性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养老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本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基本上与全国同步,经過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养老资金的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目前来说,养老保险的资金筹措主要有个人、集体、政府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以及个人组织等形式构成,以城乡居民的缴纳方式来说,大多是以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企业和集体缴费等形式,其特性包含储蓄性、社会性和互助性。
2 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状存在问题
在养老资金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不足和可以改进的空间:首先由于长期以来养老金保值增值困难,没有根据社会资金流动变化和通货膨胀的规律加以管理,加之目前对于县级政府来讲筹集资金压力较大、县级财政负担过重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对于参保人员根据个人缴费不同、参照参保标准不同要分别给予补贴,而且根据近些年出台的丧葬费用制度也要求市县区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和配套。如此一来对于改善养老金的投资管理,研究改进养老金的运营,促进中国养老金投资运营健康发展提出了趋势性改革课题[1]。
在养老资金管理缴纳核算和支出核算上也存在的问题,目前县级养老资金专户管理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缴纳资金和支出资金模糊界定不清,两种性质和用途不同的资金共用一个账户的现象,这给清算和结算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麻烦,也导致了会计核算和业务系统对接出现纰漏和问题,也导致了资金管理缺位和基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部分采用的是差额拨缴的方式,名称为社会统筹,实行的是基金统一管理,但是并没有完全落实和全面开展,部分区域实质上还是企业自行管理,个别存在着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情况,并没有成立真正独立在企业之外的养老保障系统。同时在养老保险的转移续接和制度衔接方面也存在着“跑冒滴漏”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导致了区域性的超出预算,统筹不均衡,甚至是资金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的社会老龄化更是让资金管理雪上加霜[2]。
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随着政府职能的深化改革和行政管理发展的不断推进,养老保险资金管理也同样来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养老保险资金投资方面,政府加大鼓励多元化发展格局,基金的结余资金将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归集和划拨。由于养老资金保值困难,在保障养老金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可采用全方位的管理和投资运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适当的引入投资方式,用来增加养老资金的收益。
参考国外案例经验,首先要有专业第三方机构做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措施,政府对于投资比例做出适当调整和有效监管,并确定对于收益稳定项目的投资比例占主导。多元化投资可保证资金的收益平衡,确保资金能有效流动,在支出和收益上全面调节平衡。对于养老资金的管理核算问题,应该建立财务分账管理制度,首要是有明确的内部管理措施和专款专用分层立账的管理办法。细化养老资金管理的财务核算,严格控制养老资金收支两条线不混淆,确保运用科学管理手段记账核算,对于特殊情况的发生要尽快高效的进行挂账处理。针对养老金收支、运营、下拨等环节严格控制把关,加大调配审批制度,杜绝挪用、占用等现象。养老金财务系统加强动态管理,做到每月填报、按时对账、消除死账隐患,以及对全年资金的运营、使用、结余等情况做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工作。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电子网络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养老金管理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并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保证养老金资金链条的完整性和透明性[3] 。
养老金资金管理还需完善内外部资金监督模式。对养老资金的收缴、养老金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保管,在养老金管理中建立明确的基金监管问责制度、启用监察资金流动档案,确保养老保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由于养老资金收缴发放的信息量大,工作繁复,资金流动性快等特点,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制来制约内部资金管理和走向,避免资金流向偏颇、防止资金被挪作他用。在保证内部审核的基础上启动外部监督审核,必要时应该有效发挥社会的监管措施。努力做好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并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规范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资金的运营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正确指导和监管、部门的高效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政府部门引进多元化筹资方式和优质化分配理念,秉承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是资金保障的基础,加强全套闭合的管理措施和监督程序才能保證养老资金高效利用,同时培养业务过硬、技术精通的工作人员,提高和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的提高养老金保险资金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鹏.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 焦振华. 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杨磊.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5(9):66-70.
合阳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发展对策
宋 健
(陕西省合阳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办公室,陕西合阳 715399)
[摘 要] 农业经济在国民总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为了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合阳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合阳县农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 合阳县 生态农业 建设模式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5-01
合阳县的第一经济产业为农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建设,近几年合阳县的农业经济总值呈稳步持续上升状态。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和多次增值,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合阳县掀起了建设生态农业的热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1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态农业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之间的关系,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不同生物类型之间的养分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数量。其次,生态农业做到了农业生产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互补,即根据物种的生长习性,选择与季节特点最相适宜的物种进行种植,同时,从空间位置及种植搭配保证物种分布的合理性。最后,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通过合理搭配生态物种,增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结合地域环境特点开发特色生态农业模式。
2 合阳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2.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是根据不同物种在食物链中关系,从物种的产出,物质的生产进行考虑,将上一环节物种产出物质投入到下一环节的生产中,使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能量转换的最大化,同时还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沼气池属于典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并且该项技术已经在合阳县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污染环境的现象,同时还能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2.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也是当前合阳县比较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其基本理念在立体农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发展立体农业时,通过对不同物种的生长习性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合阳县的气候特征、环境特点以及地势地形,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利互惠。同时,在对林木进行管理时,坚持少用化肥和化学药剂,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综合防治,所生产的农产品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
2.3 精准控制型生态农业模式
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控制管理力度,以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前提,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合阳县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在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时候,通过对合阳县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物种分布情况进行全面勘察,并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以及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根据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做到生态农业的精准化控制,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3 合阳县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3.1 建立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
要想保证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就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产业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形成规范和约束作用。县委、县政府应该根据当前生态农业发展形式,制定严格、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以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作为规范,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并由专门的质检机构进行认证,对生态农业生产进行正确引导,形成示范作用,推动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些年合阳县的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是因为起步较晚,与国内先进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群众认识到生态农业的好处,积极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及承担的权责,强化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理念,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引导农业人才到农村中去就业,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保障。 3.3 优化生态农业产业结构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对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合阳县应该对现有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整合、优化,保证产区分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完善农业功能区分。首先,应该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提高对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视力度,对各种现有資源进行整合,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其次,应该结合环境特点、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推进生态农业产区集中建设发展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优势产区或产业带,带动全县生态农业发展。
结束语
生态农业理论中,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以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理念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采用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当前社会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硬性要求,必须坚持不懈的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雪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12):1-1.
[2]黄小洋,邱丹,王海芹.江苏省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1):29-32.
浅谈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席 嫦
(江西省德兴市农业局,江西德兴 334200)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占据绝对优势,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通过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得以体现,因此就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 影响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6-01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其作为重要的农村社会性民生问题,在当前对于农村经济乃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其中农民的收入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1]。从一方面而言,农民收入水平可体现我国农村经济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水平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1 农业产业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结构变化
1.1 结构的变化以及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三大产业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GDP贡献值在全国GDP中所占比例不断减小,尤其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GDP贡献比重不断增加,目前逐渐和第二产业间拉近距离。
根据行业结构变化可知,农业产业的GDP贡献比重不断下降,其在某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出现变化。国家对相关的第二以及第三产业加强了重视,如建筑业、金融业以及旅游业等,其GDP贡献的增幅要比农业更大,从而必然导致农业GDP比重的下降[2]。从就业人员的吸纳视角来看,农业对劳动力吸纳的比例正在逐年的降低,其主要因素不仅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促使大量劳动力流入至城市中,也因为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促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促使农业吸纳劳动力不断减小。
1.2 农民收入结构的现状和变化
根据收入来源可知,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但是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工资收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同时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收入贡献值也逐渐上升,表明农民通过务工增加收入。根据收入形式可知,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主要部分,其中现金收入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实物收入则相反。根据地区差异可知,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导致农业收入性质存在区别。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农业收入比重要明显更大。
2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机制
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经济发展,使农业收入增加
基于经济学角度,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必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可以规划为两点[3]:第一,资源的配置会对产业的结构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资源配置是否高效及合理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优化,促使产业结构效应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管是基于供给角度,或者是需求角度,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从而也导致供给不断增加,造成产业结构中社会资源配置的变化,促使其对社会供给进行调整。这种基于社会供需变动的优化和资源重组,促使产业结构得以升级,也使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基于主导产业角度而言,随着主导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使产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也促进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2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就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可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分别包括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
首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可在边际收益和农民工资收入方面得到体现。如果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将能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产生区域性转移促使非农业收入增加,也使农村家庭收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使其接触到的技术与行业更加丰富,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产业资源利用和产业劳动生产更加高效,农民需要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就需要对就业结构进行优化,促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资源配置等不断得到完善,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新技术设备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促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从而让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在科学生产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农村家庭对传统家庭经营模式进行转变,扩宽以往农业生产的范围,在其他行业的经营中积极参与,其中包括餐饮业、零售业以及运输业等,这些非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家庭收入的增加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目前农村收入结构现状可知,农民主要的收入形式仍然是家庭收入。但是,非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且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所以,今后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农村乡镇企业的扶持,积极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凭借上述等有效措施的实施,促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也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吴开, 王莹莹. 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4,94(13):18-19.
[2]劉松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和节能降耗影响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05(19):113-116.
[3]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J]. 经济经纬, 2014, 31(4):31-36.
山阳茶叶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张 健
(陕西省山阳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陕西山阳 726400)
[摘 要] 茶叶在山阳县经过30余年的引种、试验和推广,目前已成为山阳县岭南部分乡镇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型产业,作者通过深入实地的调查了解,在全面掌握当地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剖析,归纳出存在的8方面原因,提出了山阳茶叶产业今后大发展的6条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茶叶产业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7-01
茶叶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三大健康饮品,茶叶产业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也是山阳县岭南地区群众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为了摸清我县茶叶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认真研究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近期县林业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宽坪、漫川、法官、延坪等镇,就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剖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1 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是南北气候的分水岭,鹘岭以南的宽坪、漫川、法官、延坪等乡镇,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热、光、土壤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早在1974年就有人从浙江引进青茶进行栽植试验并获得成功,1977年开始在鹘岭以南的几个镇进行大面积推广,成功实现了“南茶北移”。多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茶叶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区域特色产业来抓,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使茶叶产业步入了较快的发展轨道。截至目前,基地遍及宽坪、漫川、法官、延坪4个镇,面积发展到3.62万亩,栽植品种以浙江青茶为主,兼有河南信阳青茶、陕西紫阳青茶等,县境内茶叶加工企业达到15家,全县茶叶年产量达到64吨,产值达2145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了公司专营、个体经营、专业合作社联营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茶叶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岭南各镇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阳县茶叶产业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当地的农民增收,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慢,规模小。经过40年的曲折发展,几经反复,现仅有茶园面积3.62万亩,可采摘面积1.78万亩,不足总面积的一半,和毗邻的茶叶主产县相比差距较大,与产业基地规模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管理粗,产量低。茶园栽培管理基本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水平,栽培技术落后,新品种引进滞后,标准化生产管理推广慢,与产业基地的良种化、规范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亩产只有3.59公斤(按可采摘面积计算),远远低于全省平均亩产13.7公斤水平。
三是品牌杂,影响小。全县现有茶叶品牌15个,其中7个(竺仙、延丰、延青、丰源、万福、金桥、青宏)已经注册商标, 另外8个商标尚在试用阶段。所有商标基本上以本县各地的小地名命名,县外知名度差,没有影响力,与产业的商品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四是技术低,产品少。产品加工基本上以小作坊、手工加工为主,没有科技支撑,缺乏产品研发能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以加工青茶为主,加工红茶还处于尝试阶段,难以形成系列产品,产品链条短,与产业的链条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五是包装粗,形象差。包装设计理念落后,不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包装设计水平低,包装大,产品少,实惠小,实用性差,与产业的特色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六是投入少,龙头弱。企业缺乏融资渠道,不具备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能力,全县15家加工企业,其中年产茶在10000公斤以上的企业仅有6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与产业的工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七是经营乱,增收慢。在加工环节,抢收抢购鲜叶现象突出;在销售环节,没有统一营销渠道,基本以各企业自产自销为主,人情茶、关系茶现象严重,甚至有的企业从河南、湖北等地收购茶叶,冒充“山阳当地茶”,造成不良影响,与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八是宣传少,造势小。没有多角度、全方位对外宣传山阳茶叶品牌,县外没有形成山阳茶叶品牌效应,茶叶品质虽好,外界客商了解得少,走不出山阳,打不进外地市场,基本上以本市及县内销售为主,与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 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一是强化管理。成立山阳县茶叶管理站,组建茶叶联营公司和山阳县茶叶协会,积极为茶农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物资供应、储藏加工、运输和市场销售信息等服务。
二是整合资源。按照“公平、协商、互利”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股份联营、兼并、收购、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全县茶叶企业改制重组,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联营公司、优势产品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扩大基地。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把茶园基地面积一次规划到适生区的村、到组、到户。岭南的宽坪、漫川、法官、延坪等4个镇,每镇每年新发展茶园不得少于600亩,积极引导群众栽植无性系优良茶叶品种,逐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茶园,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质量,实现集约化经营。
四是统一品牌。确立“竺仙”牌天竺翠峰为全县唯一的主导品牌,县茶叶联营公司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茶叶的系列飲品,统一加工工艺,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盒样式,统一服务管理,不断提升“竺仙”牌天竺翠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改进包装。在产品包装上要突出体现消费者追求健康、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需求,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以美观大方、携带方便、内涵丰富、新颖别致、富有山阳特色的茶叶精包装促使茶叶上档次、上水平。
六是提高质量。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加快组建规模大、设备先进的茶叶精加工厂,并从各大专院校引进茶叶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推进新工艺、新技术,实行制茶程序化、规范化,提高茶叶加工质量。
七是扩大市场。积极与外县、外地茶庄联系,尽快在省城西安、商州等地开设茶叶专卖店、代销店,以及电商平台多层次构建营销网络,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尽快将山阳茶叶打入县外市场。
浅谈发展特色脆李产业,助推扶贫攻坚
张 娟
(四川省宣汉县茶果站,四川宣汉 636150)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8-01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4271平方千米,总体地貌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辖54个乡镇491个村,77个社区,133万人口,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四川省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基地县。
宣汉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县域海拔高度差2100余米,垂直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6.8度,年均降雨量1230毫米,年均蒸发量1118毫米,年均日照1462小时,水热资源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89.85万亩,占幅员面积的14.04%。耕地中田有55.85万亩、地有34.0万亩,按宣汉县统计耕地面积计算,人均耕地面积0.818亩;土壤质地肥沃,土壤富含硒,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宣汉脆李产量高、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已经远销重庆、成都、贵阳、西安、达州、南充等大中城市。
1 宣汉脆李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 产业发展迅速
1.1.1 脆李基地快速发展。从2006年开始启动发展脆李基地,通过10年来的持续发展建设,基本形成了“政府引路、项目支持、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脆李总面积7.3万亩,其中规模初投产面积3.5万亩,脆李产值占到了水果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已建成庙安、南坝、双河、达陕高速沿线4个万亩脆李示范区,其中:以庙安为核心片区面积1.9万亩,以南坝为核心片区1.65万亩,以双河为核心的210线1.35万亩,达陕高速沿线1.25万亩,零星发展面积约1.15万亩。
1.1.2 产业技术大幅提升。为把宣汉脆李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技术人员以提升产业发展技术和提高产品品质为突破口,加强产业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栽培管理脆李的科技水平,先后培训农民2.45万人,其中有400余人达到了农民技术员水平,有3200余人接受了脆李栽培管理系统培训,完全掌握了脆李生产实用技术,为宣汉脆李产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1.1.3 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宣汉把脆李品牌建设作为拓展脆李销售市场、提升产业效益、做大做强脆李产业的重要抓手。其中“宣汉脆李”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宣汉脆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同时“庙安水果”、“圣墩青脆李”等一批具有地域特点的脆李商标品牌已在工商注册。通过品牌销售,宣汉脆李已成功批量销往成都、重庆、西安、贵阳、达州、南充等大中城市,并通过电子商务销往北京、山东、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市场,2016年销售总量在3万吨以上,宣汉已成为四川名副其实的“脆李之乡”。宣汉脆李果品以其果形美观、汁多肉脆、酸甜可口,口感好,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1.2 产业效益明显
2016年,全县脆李产业规模面积达到7.3万亩,投产面积3.5万亩,产量3.85万吨,产值2.12亿元以上,果农户平收入在1.0万元以上。投产李树亩平产量达到1100公斤,亩平产值实现5500元。全县有脆李果品年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乡镇1个,500万元村6个,万元的果农户3570多户。如庙安乡脆李产业面积1.15万亩,初投产面积0.55亩,总产6875万公斤,产值3850万元,果农人均收入0.5万元以上。南坝镇圣墩村脆李产业面积4500亩,其中,投产面积0.25万亩,总产175万公斤,产值87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0.85万元。
1.3 产业助推扶贫攻坚作用巨大 宣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宣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全县有精准贫困村211个,贫困人口20.79万人,其中2014年、2015年已经先后脱贫6.61万人,预计2016年脱贫3.9万人,尤以贫困农户以山区人口最多,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全县把加强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宣汉脆李产业,促进农户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作为突破口,从“十二五”以来,宣汉充分发挥宣汉脆李产业优势,利用扶贫、退耕还林、农业等项目资金,大力发展脆李基地,为贫困户建立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已经有55.4%的农户是依靠发展宣汉脆李产业实现脱贫目标。如:南坝镇圣墩村1社向仁均家有人口5个,2010栽培宣汉脆李8亩,因脆李收入于2014年实现脱贫,2016年脆李收入5.68余万元,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庙安乡洞子村2社王金明家人口5个,2012年栽培脆李3.7亩,今年脆李收入3.99 万元,仅脆李产业一项就实现了脱贫目标。
2 脆李发展的方向及举措
2.1 发展目标
宣汉县发展脆李产业发展实现“126”建设目标。即:到2020年,全县脆李基地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2亿斤,产值达到6亿元。
2.2 发展举措
2.2.1 明析思路,科学规划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十三五”脆李产业发展规划,仍然按照“三线三片”的规划布局,做大做优3个万亩脆李示范基地,坚持脆李产业向“区域化、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凸显规模效益和特色经济效益。
2.2.2 突出重点,加快基地发展。按照规划布局,结合区域和品种优势,在海拔400—600米区域发展集中连片发展1万亩早熟品种,在海拔600—800米区域发展中熟品种6万亩,在海拔800—1100米区域发展中晚熟品种3万亩,通过成熟期调节脆李果品上市时间,降低集中上市风险。特别是鼓励扶持山区贫困户发展宣汉脆李,促进增产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2.2.3 整合项目,加大产业投入。集中整合扶贫、林业、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脆李产业的投入,夯实脆李产业发展基础。
2.2.4 狠抓科技,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加强产业科技培训,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留得住农民技术员队伍,奠定脆李产业发展的科技基础,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二是加快推进脆李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研究示范,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2.2.5 打造品牌,推进产业升级。一是业务部门积极申报注册打造“宣汉脆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品商标,支持指导水果产业龙头企业、脆李产业协会和水果生产种植大户注册商品品牌,以“地标名”作为商标消费最易接收。二是积极申报认证“绿色、有机”脆李基地,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80%以上的脆李完成“三品”认证;利用党政窗口、新闻媒体、中介机构广泛宣传宣汉县脆李产业,扩大宣汉脆李产业影响力,提高宣汉县脆李的知名度,提升产业形象。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李 柱
(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重庆 402660)
[摘 要]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流有所放缓,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收入的吸引下,放弃原本的务农实现利益追求的现象仍没根本性改变。在当今国内外形势下,留守农村本土只会使得人民的生活与日艰巨。深究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发展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并探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利弊,为此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效应 生产要素
[中图分类号] F323.6;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30-02
1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
1.1 改革开放的制度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各种资源有效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80年代初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给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力,给予农村农民土地的流转权力,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显化,加重劳动力剩余程度;80年代中期,国家放松政策,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到集镇就业落户;粮食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市场逐步放开。这些强化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需求,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生存上的限制逐渐减少,限制一少,进一步加大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另外,特别是近年来,城镇中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和保障体制的改革,又使人们生活中的商品与货币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对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实际制约,也逐步减除。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在政策上得到保证,能够较为自由地向外流动。可以说,一旦农民自身生存的限制条件得到解除,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就开始形成,并与限制解除程度成正比。
1.2 公共服务不完善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
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农民在就业、医疗、劳动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不及城市的政策照顾和扶持,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醫疗等公共产品长期处于低供给状态,一些基本的公共产品都无法得到满足,道路泥泞、文化和娱乐设施缺乏、白色污染等现象在农村比比皆是。对于极个别的农村若是有比较健全的公共产品,要么是作为示范区进行重点筹建,不具有代表性;要么基本上也是农民自己筹资建设,或者私人筹办。但是,私人由于知识、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满足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政府财政有能力将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逐步向农村延伸,如近年来农村道路硬化、卫生池的建设等都属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范畴,而且提供范围也普及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硬公共产品”在近些年来的提供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但是农村“软公共产品”的供给还不够到位,如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等供给的不健全,这些基本上都是农民自行承担。 1.3 生产要素投入的减少造成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农村基础建设差,造成整理投资环境不利,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抑制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投资的实际有效增长。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使非农用途的资金对农业的排挤效应明显加强。根据来自部分农业大省的调查,2006年以来农用资金“非农化”现象严重,资金分流渠道诸多,资金分流非农化比例增大:如农村信用社进城;经商务工人员借贷;分乡镇企业打还贷“时间差”等[1]。还有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中各环节、各渠道的截留和挪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受利益调节造成的趋利分流;农村资金重新流入城市和非农业的逆向式分流等表现形式。特别严重的是农业主要产区的农业投资普遍减少,对农业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农业始终是投资回报率低的产业,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另外,农业生产现代化物资供应的紧缺,旧时代的农业生产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市场竞争,进一步恶化了农业生产的环境。
2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农村劳动力是农村和城市发展最主要的劳动力主力军,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2.1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正面效应
2.1.1 促进农业土地政策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大量劳动力的外出,而且务工收入大于种田收入,使得农村出现大量转包或委托管理责任田的现象,农业集约经营初显规模,土地的再承包使家庭联产责任制受到挑战。据世界银行在中国部分省份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大约7%—8%的农户有土地转包的行为,到21世纪初,上升到15%左右。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央十七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16字方针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由此可见,现阶段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依然是必要坚持的,但是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方式的出现成为可能。“用途管制”的提出使得“责任清单”式的农村规模经营和新生产方式的有了探索的源泉,为今后土地制度改革开辟了空间[2]。
2.1.2 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省市的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成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浦北县农民外出务工所得工资性收入为3570.43元,同比增长35.24%。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48.72%,工资性收入已占浦北农民人均纯收入半壁江山,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根据计量实证分析表明,这种趋势还没有到顶点,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一情况的发生使得农村在外收入提高的条件下能够更好的发展本土经济。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改变了经济格局,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收入比重中工资性收入提高,扣除在外一定的消费之后基本会将收入储存起来,这一部分储存起来的收入一般会过了打工者的打工期之后再行利用,如,工作四五年之后买车、买房或者结婚用,或者为以后孩子读书留着,这些收入都将成为农民当地的经济GDP,有利于带动本地的消费,促进乡镇企业的生产,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经营提供后续动力。
2.2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负面效应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 也形成一些负面效应, 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2.1 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外流,改变了原来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单从人力数量上讲,就减小了农业生产能力,造成部分土地被抛弃闲置,农村经济出现凋零趋势。二是“老弱病残”人员成“留守大军”。外出务工者子女一般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这种隔代教育往往存在代沟教育,任其发展的情况,由此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产生严重问题,如,溺爱过度、管制不足。同时,家庭老年人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比较孤独和寂寞,缺乏必要的儿女挚爱,这些都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4]。此外,“留守大军”的组成结构使得村民缺乏法制观念,也无能力有效应的应对违法犯罪事件和抵制违法犯罪行为,这导致农村治安环境恶化,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2014年,河南省商丘市淮阳区大朱庄村出现偷盗、诈骗案件达14起,造成经济损失达21万余元。三是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由于没有青年一代的阳光与活力,农村易出现精神文化生活凋敝、传统封建观念盛行的局面。
2.2.2 盲目、短期行动效应不利于农民、农村长期发展。一是农村劳动力外流作无法使得农村工业化、产业化成为可能,从长时间发展比较,是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它更主要是牺牲农村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促进城镇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二是劳动力外流创收具有短时间行动性,机会成本后期相对高昂,其影响的不利一面将是长远的。三是现有农村徒弟规模经营缺乏效率。国内实际调查证实,在现有的条件下扩大农业生产范围,农业生产率水平并不高。很多人是靠粗放经营乃至是掠夺性经营取得暂时的高收进的。四是外流劳动力回流创办、领办乡村企业也产生一些短时间行动,部分地方在不具备资金、技术、信息、市场、治理、人才等组合条件的情况下,不斟酌宏观环境因素影响等,一窝蜂上马,盲目发展,上的很多,垮的也很多,酿成的损失也很巨大[5]。
3 弱化农村劳动力外流负面影响的举措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是的劳动力外流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必然趋势,如何减轻农村劳动力外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尋找未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方向与途径,为国家进行政策性引导,对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处理农村劳动力外流,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彻底破除二元结构体制
农民转移问题单靠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型,转变上层建筑结构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根本性在于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使得农村居民无法平等分享城市建设带来的一系列成果。只有打破,使束缚在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各种捆绑利益得到化解,使农村居民也可以享受与城市人口相对等同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等各项农村落后公共建设,从而留住农村劳动力为自己的家园建设做一份贡献,促进农村发展。 3.2 增加农民土地收入
结合我国农地经营改革的摸索实践,基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从制度改革角度建立地租的分享机制,从农民和投资经营着双方利益的平衡和博弈中探讨适应市场规律的农地使用权的定价基础,寻求改变现有农地经营模式、促进农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当努力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农地使用权价格,刺激农地投资,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积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在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以促进农业发展。这对外流农村劳动力的回流有很大的吸引作用,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它的外流促进城镇和乡村的发展,但主要是城镇的发展,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回笼”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劳动力本身的素质方面还是经济实力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6]。
3.3 扩大农村生产要素投入
农村生产要素极其匮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甚至到现在地区很多农业都是以人力、畜力为主,机器生产根本不能普及,农业收入十分低微,在外界高收入的吸引下,农民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转而外流进入城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农村生产要素投入,包括政策、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资金等,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留住本土人才。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很大一部分是纯体力劳动者的外流,但是农村缺乏懂知识、懂技术、扎实肯干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单个农民个人资金的局限性使得小农生产无法根除,农民没办法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因此,要着重加大对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农民真正觉得回到自己的家园是有利可图的,至少说比外面打工有利可图,从而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发展农村自身经济。
参考文献
[1]陈红爱.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M].中国农村经济,1995.3
[2]向清成.民工潮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问题[J].衡最师专学报,2015(4)
[3]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J].人口研究,2013(11)
[4]贺永泽,黄晶.金融危机下农村劳动力回流与经济效应[J].中国石油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12)
[5]江智娜.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M].中国农村经济,1994.3
[6]晏莹.关于农村土地改革制度问题的探讨——以岳阳县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6(9)
对陇川县甘蔗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李文丽 邹高成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云南陇川 678700)
[摘 要] 甘蔗生产涉及陇川县87%的农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一旦甘蔗生产发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陇川县经济、社会的稳定。作者通过调查研究陇川县甘蔗生产实际,结合在多年的甘蔗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中积累的资料,提出了陇川县今后发展甘蔗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 甘蔗 生产 现状 对策 陇川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9-01
陇川县作为“云南重要糖料基地县”,有29991户农户130616人涉及甘蔗生产,占陇川县15万农业人口的87%;蔗农户均收入2.5万元。目前,在陇川还没有任何一项产业能达到如此高的覆盖率和影响力,蔗糖生产是解决陇川劳动力就业最多的产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发展,陇川县甘蔗生产又面临各种问题。
1 陇川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1.1 甘蔗生产规模及布局
陇川县甘蔗分布王子树乡、护国乡、清平乡、勐约乡、户撒乡、章凤镇、景罕镇、城子镇、陇把镇在5乡4镇和1个农场管委。2014/2015榨季,陇川县种植面积为2.40万hm2,通过水田蔗与旱地蔗分别占现有甘蔗面积的比例可知,陇川县甘蔗分布在有水灌溉的蔗区,种植条件较好的有59.5%。分布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坡地的甘蔗占40.5%。2014/2015榨季,陇川县甘蔗农业总产量首次突破了200万t,达到207.78万t。平均单产每公顷86.7t。
1.2 现有甘蔗品种结构
陇川县种植的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其中:早熟品种包括粤糖93/159、新台糖16号、新台糖20号、云蔗99/91、云蔗03/103、柳城03/182、川糖79/15、德蔗93/94,占总面积的59.57%;中熟品种有粤糖00/236、闽糖69/421、新台糖10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8号、梁育97/51,占总面积的29.55%;晚熟品种有粤糖86/368、闽糖90/1022,占总面积的10.88%。
2 陇川县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蔗区布局不合理
陇川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不仅要发展甘蔗产业,还要发展粮食、红土晒烟、蚕桑等产业。未来的甘蔗种植面积还可以被其他新兴产业占去一部分,争地矛盾突出。
部分蔗区远离糖厂,35km以外,这就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加上甘蔗种植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收益差,蔗农种蔗的积极性不高。
2.2 基礎设施建设滞后,低产蔗面积大
由于水利化程度低,路、渠等设施建设滞后。冬春种植时缺水,雨季田蔗难排水,排灌不畅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霜冻、暴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甘蔗亩产效能低,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
低产蔗面积大,也是制约着甘蔗单产的提高。据2015年调查,陇川县低产蔗面积(每hm2甘蔗产量低于60t的)有3400 hm2 ,占现有甘蔗面积的14.9%。
2.3 主栽甘蔗品种更新慢,优良品种培育力度不够
目前,陇川县种植的4个主栽品种“粤糖93/159、新台糖20号、柳城03/182、川糖79/15”, 连续种植时间过长,有的种植时间10年以上,种性退化较明显,病虫危害加剧、亩产难提高,种蔗效益下降。 2.4 甘蔗比较效益低,蔗农种蔗积极性降低
据调查,甘蔗亩均纯收入(不计人工成本)1325.6元,烟草、马铃薯亩均纯收入分别达1440元和1836元,新兴产业(大棚蔬菜、烟草)等发展短、平、快,效益明显。而甘蔗一年一收,其他作物至少一年两收,陇川县甘蔗收购价格已是连续四年保持不变,而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砍蔗小工费80至100元/t,1到4月份正值甘蔗砍收,烤烟采收的时期,用工更是紧张,工价涨到120元/t,且劳动力难找,劳动力不足。甘蔗收购价格不涨,但劳动力成本上涨快,无形中降低了种蔗的经济效益,甘蔗种植比较效益低。烟、冬早蔬菜等产业效益显著,蚕桑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制糖企业亏损严重,不能及时兑付蔗款。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作物之间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甘蔗种植从坝区逐渐转向山区、半山区,甘蔗种植逐步被边缘化和贫瘠化,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收益差,蔗农种蔗的积极性更加不高。
2.5 种植管理水平低,机械化种管落后
当前,陇川县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机犁、机靶、机开沟在坝区蔗区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收割应用率极低。陇川县机械化应用情况合计6244.28 hm2,仅占陇川县现有甘蔗面积22854 hm2的27.32%,种植管理水平低,机械化种管还十分落后。
3 陇川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对策
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引导蔗农科学种植
一是甘蔗种要采用上半茎作种,减少用种量。二是要引导蔗农合理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从小家小户的手中集中到合作社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蔗农可以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建立一个大型且具备规模的养牛场,利用甘蔗合作社不要的蔗梢、蔗叶,统一拉运到养牛合作社,养殖肉牛,拉长产业链。
3.2 搞好蔗区规划,协调争地矛盾
陇川县政府要对陇川县甘蔗生产提出目标任务和区域生产布局。按照宜粮则粮、宜烟则烟、宜蔗则蔗的原则,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一是陇川县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要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级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改善项目区水利灌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制糖企业要加大蔗区道路维修、架桥、排灌沟渠修建资金投入力度。
3.4 加快甘蔗新品种更新,做好甘蔗新品种试验示范
一是为进一步推进甘蔗品种更新,防止品种退化,陇川县分别就11个旱地品种和4个水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种植,目前通过甘蔗产量和糖分对比,已筛选出示范品种6个,即:云瑞06-189、云蔗05-49、云蔗05-51、柳城05-136、柳城03-1137、云蔗01-1413等作为后备良种。
3.5 鼓励甘蔗连片种植,推动全程机械化作业进程
陇川甘蔗产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鼓励千家万户的蔗农把自己家的田地拿出来,统一实行甘蔗连片种植,在蔗田整地开沟、甘蔗下种、甘蔗中耕管理等环节运用甘蔗生产实际的机械及作业技术。
3.6 优化甘蔗栽培制度,提高亩综合产值
一是采取合理轮作。甘蔗與水稻轮作,能降低病虫危害,提高产量、提高效益,是提高单产最有效的途径。在有条件的田块,将适当进行轮作。二是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旱地蔗单产和效益。三是开展甘蔗间套种,提高亩综合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蔗糖产业稳步发展。四是推广蔗叶还田技术。
3.7 强化科技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科研机构等部门要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加强甘蔗科技队伍的建设,不断向外引进一批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科研人员,不断提升现有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科研部门要联合国家甘蔗体系、云南省甘蔗产业体系有关科研专家,加大对甘蔗新品种的引进,并进一步作好品种试验示范,加快推进甘蔗品种更新,防止现有品种退化;三是大量通过甘蔗技术培训,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帮助提高蔗农种植水平。与企业、政府通力协作,研究新技术集成应用。
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王雪莲
(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黑龙江绥化 152000)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15-01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省小城镇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迅速崛起,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内需、开拓消费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无疑是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我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我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我省小城镇开发建设较晚,布局分散,规模小
我省1000多个小城镇大多数是80年代后才开发建设的,虽然叫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其建设规模尤如“大屯子”一般,经济总量不高,人口密度小,产业单一,缺少或没有第二、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容量很小,很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解决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1.2 我省小城镇主导产业不明,成为中心镇的不多
各地区小城镇发展速度虽快,但层次偏低,中心镇较少,以哪个镇为中心镇,与其他小城镇有何联系,这些重点都不够明确。同时,在建镇时,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如何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哪些产品,谁为主导产业,谁为龙头企业,如何辐射和带动其他小城镇的发展等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
1.3 我省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建设缺乏后劲
小城镇的经济来源仍依靠当地的农业收入,由于国家和省都缺少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导致招商引资数额不高,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小城镇发展缺乏后劲。有的小城镇尚没有经费编制总体规划,处于盲目建设状态。
[关键词] 种子产业化发展 制约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04-01
1 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创新能力是制约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
任何行业想要获得良性发展效果,就要构建有效的创新发展模式,种子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推进行业发展的基本元素,也是核心竞争力。然而,阿克苏市多数种子企业在创新发展项目建构过程中,都无法运行有效的创新经营活动。现阶段,种子品种的同质化已经严重制约了种子的市场竞争力,且企业间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缺乏特色,也就导致企业发展进程受到了影响。
1.2 行业结构松散是制约种子产业化发展的外在因素
在阿克苏市种子产业发展模式中,种子行业大小不一,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型较为分散,特别是一些中小规模的种子企业,正是由于项目的分散特点,整体收益并不理想。大型种子企业由于资金较为雄厚,企业式管理部门中研发机制也较为完整,在投资结构和市场规划方面优势比较突出,追求的是利润回报率较高的项目。而对于一些创业型企业来说,在创业开始之初,过于贪图经济回报,在生产规模方面贪多求大,也就导致企业不堪重负。另外,在阿克苏市种子市场中,公司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运营成本较低,没有办法收到切实的经济收益,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整体运营模式和经济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不仅无法进一步推进产业化发展,自身运营环境也是举步维艰。
2 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优化对策
2.1 积极创建专业化育种队伍
在阿克苏市地区种子产业发展进程中,建立一支专业化育种科研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人员要結合市场需求,结合当地情况,集中选择商品化程度较高且整体市场收益好的种子。并且,选种人员要从根本上建构一种动态化信息捕捉的能力,确保能对科学以及趋势前沿的信息有所认知。推动新品种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融合进程,从市场发展角度分析,要想提升育种效果,就要建立健全科研化育种队伍,实现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2.2 稳定发展产业化基地
在阿克苏市,由于光热资源能为种子产业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效的先天条件,因此,需要相关研究人员结合温度条件建构稳定的良种培育基地。在项目发展进程中,相关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对种子行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实现规范化种子种植管理目标,也针对非法种子培育项目进行深度追踪和打击。只有从根本上保证亲本纯度,才能减少混杂和退化问题的发生。另外,在发展产业化基地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当地情况,对农民给予系统化的指导和质量意识培养,只有提升整体亲本种子繁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水平,才能进一步推进地区种子产业基地发展的进程。
2.3 优化地区产业化发展设施
地区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需求,建构更加有效的设备管控标准,按照阿克苏市统一的标准进行种子处理,其中包括烘干操作、精选操作、包装操作以及储藏操作等,从根本上实现整体发展框架的有序性运行目标。并且提高种子标准化的完整度,也进一步优化产品的商品化率,从而从源头提高比重效率和质量,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运行成本。另外,要建构统一化的种子制备标准化流程,提升管理结构的时效性,顺利升级种子的标准化运行流程和标准化管理。
2.4 严格规范产业化市场秩序
在阿克苏市种子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地方实际发展标准,突破传统限制结构,真正实现大联合和大发展的运行目标,切实维护运行机制的完整度和有效性。目前,在新疆地区,多采取以下几种市场运行模式,第一种,地方科研机构和种子行业龙头企业的联合。第二种,私营企业和种子行业的联合,并积极推进股份制种子发展市场,确保优势实体企业能充分发挥其市场作用,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和产业运行发展框架。
也要针对种子市场的实际运行模型,建立健全有效的退出和推广机制,确保种子服务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且品种管理切实有效,真正实现整体作物区域分布结构的优化。也要进一步优化良种补贴的经济杠杆作用,在改善种子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途径项目的良性发展。
2.5 积极落实长效竞争机制
在种子产业实际发展进程中,要结合地区发展要素,建构更加有效的品牌化产业运行模式,提高产业运行的整体效用,切实维护整体种子行业的市场运行模式,只有不断提升种子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推进新品种发展机制的优化发展,保证种子能占据有效的市场占有率,并且提升产业的市场发展优势。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产业市场有效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有效落实严格执法的项目运行机制,从根本上净化种子市场,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严格控制假冒伪劣的种子进入市场,优化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氛围。只有保证种子工程项目和产业化发展路径,才能进一步深化种子产业的改革程度,建构政策引导和法律规范化的项目发展框架,确保管理结构的有效性。要优化结构布局,建立健全体系化运行市场,为新疆阿克苏市种子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框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种子管控项目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新疆阿克苏市的地域特征,确保良种培育模式的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种子生产以及良种引进的综合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产业发展模型的融合,从根本上实现种子企业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要求,为新疆阿克苏市种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谢秋云. 种子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2]钱虎君,洪德林,姜建友,高俊贤,张红生. 种子产业化研究的策略分析[J]. 种子科技,2011,09:1-4.
镇沅县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 裔
(镇沅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局,云南镇沅 666599)
[摘 要] 针对镇沅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发展优势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就今后镇沅咖啡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咖啡 发展现状 思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3-01
咖啡是镇沅热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高原特色优势产业和重要的创汇农产品,是镇沅县委、政府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重点推进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1 发展现状
1.1 咖啡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截止2015年底,全县咖啡种植面积达到1160hm2,其中采摘面积733.3hm2,4C认证133.3hm2,有机认证114hm2,咖啡米产量936t,产值达1858万元。
1.2 初步形成了优势区域布局
全县形成了以恩乐、振太、者东、古城为中心的种植基地,同时推动勐大、按板、和平等乡镇种植。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涉及7个乡(镇)22个村民委员会114个村民小组0.15万户0.51万人的热区咖啡产业发展的产业布局。
1.3 培育了一批初加工企业
截至2015年底,有咖啡生产加工企业14户(其中精加工厂1个),农民咖啡专业合作社14个,1家企业获得有机咖啡认证证书。
1.4 基本建立了种植和初加工技术体系
镇沅县茶特局、合作社、企业技术员长期从事咖啡种植、管理、初加工技术研究推广和人才培养。目前,咖啡丰产栽培、病虫害防治和初加工技术体系基本形成,对提升产品质量起到了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2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認识不高,体制不顺
虽然县政府早在1998年就已引进咖啡种植,并对咖啡产业进行了相应扶持,但部分乡镇认识不高,落实和支持力度不够,所以没有把咖啡产业作为重要新兴绿色、高效的生物产业予以重视和支持,在基地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品牌市场培育等投入不足。部分乡镇在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责不清,甚至无人管理。
2.2 种植基地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低
咖啡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普遍缺水缺肥,亩产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咖啡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2.3 初加工企业小、散、弱,无品牌、无竞争力
虽然初加工企业和合作社较多,但普遍小、散、弱,无规模精深加工企业。初加工企业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缺乏统一的收购和生产质量标准,咖啡生豆品质参差不齐,缺乏可以吞吐咖啡生豆原料并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大型综合龙头企业和品牌。由于市场定位不够科学、营销理念落后、咖啡品牌缺失等原因,镇沅咖啡企业在市场上尚处于劣势。
2.4 市场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有效防范措施
各级政府、咖啡企业对国内消费市场和国际销售渠道的培育重视不够,对市场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抗风险机制和承受能力,在市场价格走低时无力维护咖啡种植农户的根本利益,种植农户的利益得不到长期稳定有效保护,影响到种植户的积极性,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
3 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3.1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通过成立咖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担负起组织、协调和领导的工作,加强宏观调控,统筹资源配置,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分工联系乡(镇)工作责任制;县茶业和特色生物产业局具体负责全县咖啡生产的规划布局、技术指导、措施落实等工作。各乡(镇)要进一步健全咖啡产业发展领导机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技术骨干人员具体负责抓落实,划拨相应的工作经费,建立起“县负责、乡(镇)主抓、村实施”的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乡(镇)咖啡产业的领导和督促,充分调动各级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咖啡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3.2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产业投入
整合县级各部门有关专项资金,从不同环节加大对咖啡产业的支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和农业部门的支持,建立咖啡风险保障机制,启动咖啡种植保险,切实解决咖啡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千方百计筹集并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新植咖啡园基地和改造现有咖啡园生产能力;对加工企业建设期间的固定资产贷款、技术设备改造贷款给予贴息支持;金融机构要根据我县咖啡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支持农村发展咖啡种植业。
3.3 抓好咖啡综合技术培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积极整合资源并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聘请咖啡专家,对咖啡企业、咖啡专业合作社、咖啡初加工厂负责人、咖啡种植大户、咖啡技术骨干及部分咖农进行咖啡育苗、种植、管理、初加工技术等培训,不断提高咖农综合技术和应用水平。
3.4 强化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支持,打造产业集群
按照“做大、做强、做精、做特”的原则,对咖啡加工企业,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二是对现有企业鼓励采取兼并、收购、重组、联合、控股等多种形式,推动企业实现跨区域资源配置、优化组合集约经营,打造咖啡企业群体和产业集群,做强做大镇沅咖啡产业;三是采取“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和种植大户带动散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具有先进技术、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战略合作伙伴,带动和引领咖啡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的跨越式发展;四是鼓励发展咖啡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股份制、订单生产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联结机制。 3.5 建立行业管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
在现有基础上,组建咖啡产业协会。再由政府部门进行宏观指导,通过协会负责协调全县咖啡生产、销售,配合政府制定咖啡产业政策,协调和规范种植户市场经营行为;提供科技、市场信息等服务,提供行业交流平台开展技术交流、商务交流、人才交流,传播咖啡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华,莫丽珍等.关于普洱咖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热带作物科技,2014(2):37.
[2]莫丽珍,陆显荣,赵苗苗.普洱咖啡发展历程[J].云南农业,2014(10):55-56.
[3]海莲.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实用技术,2012(10).
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栾秀芬
(陆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云南陆良 655600)
[摘 要] 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从之前单一追求经济增长的大战略方向,近些年逐渐迈入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我国也正在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生活的保障,关乎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养老保障制度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革新。在过去20年里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保障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于养老资金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视目前养老保险资金的现状和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保障服务,做到保障民生,共谋发展。作为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系统的的工作人员,本文将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养老保险 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4-01
1 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状况
近些年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刚性需求的不断增长,对于养老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本地区的养老保障体系基本上与全国同步,经過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养老资金的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目前来说,养老保险的资金筹措主要有个人、集体、政府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以及个人组织等形式构成,以城乡居民的缴纳方式来说,大多是以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企业和集体缴费等形式,其特性包含储蓄性、社会性和互助性。
2 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状存在问题
在养老资金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不足和可以改进的空间:首先由于长期以来养老金保值增值困难,没有根据社会资金流动变化和通货膨胀的规律加以管理,加之目前对于县级政府来讲筹集资金压力较大、县级财政负担过重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对于参保人员根据个人缴费不同、参照参保标准不同要分别给予补贴,而且根据近些年出台的丧葬费用制度也要求市县区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和配套。如此一来对于改善养老金的投资管理,研究改进养老金的运营,促进中国养老金投资运营健康发展提出了趋势性改革课题[1]。
在养老资金管理缴纳核算和支出核算上也存在的问题,目前县级养老资金专户管理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缴纳资金和支出资金模糊界定不清,两种性质和用途不同的资金共用一个账户的现象,这给清算和结算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麻烦,也导致了会计核算和业务系统对接出现纰漏和问题,也导致了资金管理缺位和基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大部分采用的是差额拨缴的方式,名称为社会统筹,实行的是基金统一管理,但是并没有完全落实和全面开展,部分区域实质上还是企业自行管理,个别存在着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情况,并没有成立真正独立在企业之外的养老保障系统。同时在养老保险的转移续接和制度衔接方面也存在着“跑冒滴漏”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导致了区域性的超出预算,统筹不均衡,甚至是资金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的社会老龄化更是让资金管理雪上加霜[2]。
3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随着政府职能的深化改革和行政管理发展的不断推进,养老保险资金管理也同样来到了改革的十字路口。养老保险资金投资方面,政府加大鼓励多元化发展格局,基金的结余资金将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归集和划拨。由于养老资金保值困难,在保障养老金安全的前提下,对于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可采用全方位的管理和投资运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适当的引入投资方式,用来增加养老资金的收益。
参考国外案例经验,首先要有专业第三方机构做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措施,政府对于投资比例做出适当调整和有效监管,并确定对于收益稳定项目的投资比例占主导。多元化投资可保证资金的收益平衡,确保资金能有效流动,在支出和收益上全面调节平衡。对于养老资金的管理核算问题,应该建立财务分账管理制度,首要是有明确的内部管理措施和专款专用分层立账的管理办法。细化养老资金管理的财务核算,严格控制养老资金收支两条线不混淆,确保运用科学管理手段记账核算,对于特殊情况的发生要尽快高效的进行挂账处理。针对养老金收支、运营、下拨等环节严格控制把关,加大调配审批制度,杜绝挪用、占用等现象。养老金财务系统加强动态管理,做到每月填报、按时对账、消除死账隐患,以及对全年资金的运营、使用、结余等情况做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工作。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电子网络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养老金管理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并能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保证养老金资金链条的完整性和透明性[3] 。
养老金资金管理还需完善内外部资金监督模式。对养老资金的收缴、养老金发放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保管,在养老金管理中建立明确的基金监管问责制度、启用监察资金流动档案,确保养老保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由于养老资金收缴发放的信息量大,工作繁复,资金流动性快等特点,需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制来制约内部资金管理和走向,避免资金流向偏颇、防止资金被挪作他用。在保证内部审核的基础上启动外部监督审核,必要时应该有效发挥社会的监管措施。努力做好基金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并如实反映基金收支状况;严格遵守财务纪律,加强监督和检查,以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安全规范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资金的运营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正确指导和监管、部门的高效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政府部门引进多元化筹资方式和优质化分配理念,秉承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是资金保障的基础,加强全套闭合的管理措施和监督程序才能保證养老资金高效利用,同时培养业务过硬、技术精通的工作人员,提高和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才能更好的提高养老金保险资金管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齐鹏. 中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 焦振华. 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杨磊.县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5(9):66-70.
合阳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发展对策
宋 健
(陕西省合阳县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管理办公室,陕西合阳 715399)
[摘 要] 农业经济在国民总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为了协调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从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合阳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学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合阳县农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 合阳县 生态农业 建设模式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5-01
合阳县的第一经济产业为农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建设,近几年合阳县的农业经济总值呈稳步持续上升状态。为了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循环利用和多次增值,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合阳县掀起了建设生态农业的热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1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态农业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在食物链之间的关系,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不同生物类型之间的养分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数量。其次,生态农业做到了农业生产在时间和空间层面的互补,即根据物种的生长习性,选择与季节特点最相适宜的物种进行种植,同时,从空间位置及种植搭配保证物种分布的合理性。最后,在发展生态农业的时候,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通过合理搭配生态物种,增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结合地域环境特点开发特色生态农业模式。
2 合阳县生态农业建设模式
2.1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
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是根据不同物种在食物链中关系,从物种的产出,物质的生产进行考虑,将上一环节物种产出物质投入到下一环节的生产中,使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能量转换的最大化,同时还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沼气池属于典型的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模式,并且该项技术已经在合阳县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中人畜粪便、生活污水污染环境的现象,同时还能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沼气和有机肥料,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2.2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
时空搭配型生态农业模式也是当前合阳县比较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其基本理念在立体农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发展立体农业时,通过对不同物种的生长习性进行全面分析,结合合阳县的气候特征、环境特点以及地势地形,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利互惠。同时,在对林木进行管理时,坚持少用化肥和化学药剂,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综合防治,所生产的农产品属于无公害绿色食品。
2.3 精准控制型生态农业模式
要想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加强控制管理力度,以生态经济学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前提,协调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合阳县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始终坚持这一基本原则。在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时候,通过对合阳县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物种分布情况进行全面勘察,并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以及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根据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采取种养结合的形式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做到生态农业的精准化控制,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3 合阳县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3.1 建立生态农业标准化体系
要想保证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就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产业体系,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形成规范和约束作用。县委、县政府应该根据当前生态农业发展形式,制定严格、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以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作为规范,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并由专门的质检机构进行认证,对生态农业生产进行正确引导,形成示范作用,推动生态农业的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真正实现农产品的绿色无公害,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近些年合阳县的生态农业发展迅速,但是因为起步较晚,与国内先进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充分挖掘生态农业的发展潜力,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群众认识到生态农业的好处,积极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条文形式明确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方式及承担的权责,强化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转变农民的传统生产理念,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引导农业人才到农村中去就业,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保障。 3.3 优化生态农业产业结构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对于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合阳县应该对现有生态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整合、优化,保证产区分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完善农业功能区分。首先,应该在全县范围内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提高对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视力度,对各种现有資源进行整合,优先发展生态农业。其次,应该结合环境特点、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推进生态农业产区集中建设发展模式,形成特色鲜明的、水平较高的优势产区或产业带,带动全县生态农业发展。
结束语
生态农业理论中,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以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理念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采用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当前社会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硬性要求,必须坚持不懈的走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雪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12):1-1.
[2]黄小洋,邱丹,王海芹.江苏省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2,(1):29-32.
浅谈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席 嫦
(江西省德兴市农业局,江西德兴 334200)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加上我国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对居民收入水平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占据绝对优势,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可通过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性得以体现,因此就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结构调整 农民收入 影响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6-01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其作为重要的农村社会性民生问题,在当前对于农村经济乃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其中农民的收入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1]。从一方面而言,农民收入水平可体现我国农村经济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民的消费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等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综合考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水平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1 农业产业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结构变化
1.1 结构的变化以及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三大产业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GDP贡献值在全国GDP中所占比例不断减小,尤其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GDP贡献比重不断增加,目前逐渐和第二产业间拉近距离。
根据行业结构变化可知,农业产业的GDP贡献比重不断下降,其在某方面表明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出现变化。国家对相关的第二以及第三产业加强了重视,如建筑业、金融业以及旅游业等,其GDP贡献的增幅要比农业更大,从而必然导致农业GDP比重的下降[2]。从就业人员的吸纳视角来看,农业对劳动力吸纳的比例正在逐年的降低,其主要因素不仅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促使大量劳动力流入至城市中,也因为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促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减少了对人力的依赖,促使农业吸纳劳动力不断减小。
1.2 农民收入结构的现状和变化
根据收入来源可知,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但是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工资收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同时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的收入贡献值也逐渐上升,表明农民通过务工增加收入。根据收入形式可知,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主要部分,其中现金收入所占比例不断增加,实物收入则相反。根据地区差异可知,各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导致农业收入性质存在区别。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农业收入比重要明显更大。
2 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机制
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经济发展,使农业收入增加
基于经济学角度,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必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其作用主要可以规划为两点[3]:第一,资源的配置会对产业的结构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资源配置是否高效及合理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优化,促使产业结构效应能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管是基于供给角度,或者是需求角度,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从而也导致供给不断增加,造成产业结构中社会资源配置的变化,促使其对社会供给进行调整。这种基于社会供需变动的优化和资源重组,促使产业结构得以升级,也使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基于主导产业角度而言,随着主导产业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使产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也促进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2.2 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就业结构变化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可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分别包括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
首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可在边际收益和农民工资收入方面得到体现。如果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将能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产生区域性转移促使非农业收入增加,也使农村家庭收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使其接触到的技术与行业更加丰富,从而实现劳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其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使产业资源利用和产业劳动生产更加高效,农民需要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就需要对就业结构进行优化,促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资源配置等不断得到完善,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新技术设备也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促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从而让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在科学生产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农村家庭对传统家庭经营模式进行转变,扩宽以往农业生产的范围,在其他行业的经营中积极参与,其中包括餐饮业、零售业以及运输业等,这些非农业经营模式,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家庭收入的增加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根据目前农村收入结构现状可知,农民主要的收入形式仍然是家庭收入。但是,非农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且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所以,今后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加强农村乡镇企业的扶持,积极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凭借上述等有效措施的实施,促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也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参考文献
[1]吴开, 王莹莹. 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4,94(13):18-19.
[2]劉松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和节能降耗影响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05(19):113-116.
[3]王爱民, 李子联.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J]. 经济经纬, 2014, 31(4):31-36.
山阳茶叶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张 健
(陕西省山阳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陕西山阳 726400)
[摘 要] 茶叶在山阳县经过30余年的引种、试验和推广,目前已成为山阳县岭南部分乡镇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型产业,作者通过深入实地的调查了解,在全面掌握当地茶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剖析,归纳出存在的8方面原因,提出了山阳茶叶产业今后大发展的6条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茶叶产业 调查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7-01
茶叶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三大健康饮品,茶叶产业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绿色产业,也是山阳县岭南地区群众致富增收的特色产业。为了摸清我县茶叶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认真研究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近期县林业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宽坪、漫川、法官、延坪等镇,就全县茶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剖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1 山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是南北气候的分水岭,鹘岭以南的宽坪、漫川、法官、延坪等乡镇,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水、热、光、土壤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早在1974年就有人从浙江引进青茶进行栽植试验并获得成功,1977年开始在鹘岭以南的几个镇进行大面积推广,成功实现了“南茶北移”。多年来,山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茶叶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区域特色产业来抓,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使茶叶产业步入了较快的发展轨道。截至目前,基地遍及宽坪、漫川、法官、延坪4个镇,面积发展到3.62万亩,栽植品种以浙江青茶为主,兼有河南信阳青茶、陕西紫阳青茶等,县境内茶叶加工企业达到15家,全县茶叶年产量达到64吨,产值达2145万元以上,初步形成了公司专营、个体经营、专业合作社联营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茶叶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岭南各镇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山阳县茶叶产业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带动了当地的农民增收,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慢,规模小。经过40年的曲折发展,几经反复,现仅有茶园面积3.62万亩,可采摘面积1.78万亩,不足总面积的一半,和毗邻的茶叶主产县相比差距较大,与产业基地规模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二是管理粗,产量低。茶园栽培管理基本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水平,栽培技术落后,新品种引进滞后,标准化生产管理推广慢,与产业基地的良种化、规范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亩产只有3.59公斤(按可采摘面积计算),远远低于全省平均亩产13.7公斤水平。
三是品牌杂,影响小。全县现有茶叶品牌15个,其中7个(竺仙、延丰、延青、丰源、万福、金桥、青宏)已经注册商标, 另外8个商标尚在试用阶段。所有商标基本上以本县各地的小地名命名,县外知名度差,没有影响力,与产业的商品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四是技术低,产品少。产品加工基本上以小作坊、手工加工为主,没有科技支撑,缺乏产品研发能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以加工青茶为主,加工红茶还处于尝试阶段,难以形成系列产品,产品链条短,与产业的链条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五是包装粗,形象差。包装设计理念落后,不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包装设计水平低,包装大,产品少,实惠小,实用性差,与产业的特色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六是投入少,龙头弱。企业缺乏融资渠道,不具备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能力,全县15家加工企业,其中年产茶在10000公斤以上的企业仅有6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与产业的工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七是经营乱,增收慢。在加工环节,抢收抢购鲜叶现象突出;在销售环节,没有统一营销渠道,基本以各企业自产自销为主,人情茶、关系茶现象严重,甚至有的企业从河南、湖北等地收购茶叶,冒充“山阳当地茶”,造成不良影响,与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八是宣传少,造势小。没有多角度、全方位对外宣传山阳茶叶品牌,县外没有形成山阳茶叶品牌效应,茶叶品质虽好,外界客商了解得少,走不出山阳,打不进外地市场,基本上以本市及县内销售为主,与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3 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一是强化管理。成立山阳县茶叶管理站,组建茶叶联营公司和山阳县茶叶协会,积极为茶农和企业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物资供应、储藏加工、运输和市场销售信息等服务。
二是整合资源。按照“公平、协商、互利”的原则,鼓励和引导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股份联营、兼并、收购、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全县茶叶企业改制重组,促进中小茶叶企业向联营公司、优势产品集中,形成集约化生产经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三是扩大基地。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县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把茶园基地面积一次规划到适生区的村、到组、到户。岭南的宽坪、漫川、法官、延坪等4个镇,每镇每年新发展茶园不得少于600亩,积极引导群众栽植无性系优良茶叶品种,逐步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茶园,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高基地质量,实现集约化经营。
四是统一品牌。确立“竺仙”牌天竺翠峰为全县唯一的主导品牌,县茶叶联营公司要加大研发力度,开发茶叶的系列飲品,统一加工工艺,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包装盒样式,统一服务管理,不断提升“竺仙”牌天竺翠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是改进包装。在产品包装上要突出体现消费者追求健康、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需求,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以美观大方、携带方便、内涵丰富、新颖别致、富有山阳特色的茶叶精包装促使茶叶上档次、上水平。
六是提高质量。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加快组建规模大、设备先进的茶叶精加工厂,并从各大专院校引进茶叶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推进新工艺、新技术,实行制茶程序化、规范化,提高茶叶加工质量。
七是扩大市场。积极与外县、外地茶庄联系,尽快在省城西安、商州等地开设茶叶专卖店、代销店,以及电商平台多层次构建营销网络,全方位拓宽销售渠道,尽快将山阳茶叶打入县外市场。
浅谈发展特色脆李产业,助推扶贫攻坚
张 娟
(四川省宣汉县茶果站,四川宣汉 636150)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8-01
宣汉县地处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4271平方千米,总体地貌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辖54个乡镇491个村,77个社区,133万人口,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四川省现代粮油产业示范基地县。
宣汉县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县域海拔高度差2100余米,垂直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6.8度,年均降雨量1230毫米,年均蒸发量1118毫米,年均日照1462小时,水热资源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89.85万亩,占幅员面积的14.04%。耕地中田有55.85万亩、地有34.0万亩,按宣汉县统计耕地面积计算,人均耕地面积0.818亩;土壤质地肥沃,土壤富含硒,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宣汉脆李产量高、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已经远销重庆、成都、贵阳、西安、达州、南充等大中城市。
1 宣汉脆李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1 产业发展迅速
1.1.1 脆李基地快速发展。从2006年开始启动发展脆李基地,通过10年来的持续发展建设,基本形成了“政府引路、项目支持、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脆李总面积7.3万亩,其中规模初投产面积3.5万亩,脆李产值占到了水果产业总产值的50%以上。已建成庙安、南坝、双河、达陕高速沿线4个万亩脆李示范区,其中:以庙安为核心片区面积1.9万亩,以南坝为核心片区1.65万亩,以双河为核心的210线1.35万亩,达陕高速沿线1.25万亩,零星发展面积约1.15万亩。
1.1.2 产业技术大幅提升。为把宣汉脆李产业做大做强,农业技术人员以提升产业发展技术和提高产品品质为突破口,加强产业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栽培管理脆李的科技水平,先后培训农民2.45万人,其中有400余人达到了农民技术员水平,有3200余人接受了脆李栽培管理系统培训,完全掌握了脆李生产实用技术,为宣汉脆李产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技术基础。
1.1.3 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宣汉把脆李品牌建设作为拓展脆李销售市场、提升产业效益、做大做强脆李产业的重要抓手。其中“宣汉脆李”已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宣汉脆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商标”,同时“庙安水果”、“圣墩青脆李”等一批具有地域特点的脆李商标品牌已在工商注册。通过品牌销售,宣汉脆李已成功批量销往成都、重庆、西安、贵阳、达州、南充等大中城市,并通过电子商务销往北京、山东、上海等全国大中城市市场,2016年销售总量在3万吨以上,宣汉已成为四川名副其实的“脆李之乡”。宣汉脆李果品以其果形美观、汁多肉脆、酸甜可口,口感好,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1.2 产业效益明显
2016年,全县脆李产业规模面积达到7.3万亩,投产面积3.5万亩,产量3.85万吨,产值2.12亿元以上,果农户平收入在1.0万元以上。投产李树亩平产量达到1100公斤,亩平产值实现5500元。全县有脆李果品年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乡镇1个,500万元村6个,万元的果农户3570多户。如庙安乡脆李产业面积1.15万亩,初投产面积0.55亩,总产6875万公斤,产值3850万元,果农人均收入0.5万元以上。南坝镇圣墩村脆李产业面积4500亩,其中,投产面积0.25万亩,总产175万公斤,产值87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0.85万元。
1.3 产业助推扶贫攻坚作用巨大 宣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宣汉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全县有精准贫困村211个,贫困人口20.79万人,其中2014年、2015年已经先后脱贫6.61万人,预计2016年脱贫3.9万人,尤以贫困农户以山区人口最多,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全县把加强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宣汉脆李产业,促进农户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目标作为突破口,从“十二五”以来,宣汉充分发挥宣汉脆李产业优势,利用扶贫、退耕还林、农业等项目资金,大力发展脆李基地,为贫困户建立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取得了良好效果,已经有55.4%的农户是依靠发展宣汉脆李产业实现脱贫目标。如:南坝镇圣墩村1社向仁均家有人口5个,2010栽培宣汉脆李8亩,因脆李收入于2014年实现脱贫,2016年脆李收入5.68余万元,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庙安乡洞子村2社王金明家人口5个,2012年栽培脆李3.7亩,今年脆李收入3.99 万元,仅脆李产业一项就实现了脱贫目标。
2 脆李发展的方向及举措
2.1 发展目标
宣汉县发展脆李产业发展实现“126”建设目标。即:到2020年,全县脆李基地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2亿斤,产值达到6亿元。
2.2 发展举措
2.2.1 明析思路,科学规划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十三五”脆李产业发展规划,仍然按照“三线三片”的规划布局,做大做优3个万亩脆李示范基地,坚持脆李产业向“区域化、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模式转变,凸显规模效益和特色经济效益。
2.2.2 突出重点,加快基地发展。按照规划布局,结合区域和品种优势,在海拔400—600米区域发展集中连片发展1万亩早熟品种,在海拔600—800米区域发展中熟品种6万亩,在海拔800—1100米区域发展中晚熟品种3万亩,通过成熟期调节脆李果品上市时间,降低集中上市风险。特别是鼓励扶持山区贫困户发展宣汉脆李,促进增产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2.2.3 整合项目,加大产业投入。集中整合扶贫、林业、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脆李产业的投入,夯实脆李产业发展基础。
2.2.4 狠抓科技,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加强产业科技培训,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留得住农民技术员队伍,奠定脆李产业发展的科技基础,通过科学管理,提高基地建设水平。二是加快推进脆李贮藏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研究示范,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2.2.5 打造品牌,推进产业升级。一是业务部门积极申报注册打造“宣汉脆李”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品商标,支持指导水果产业龙头企业、脆李产业协会和水果生产种植大户注册商品品牌,以“地标名”作为商标消费最易接收。二是积极申报认证“绿色、有机”脆李基地,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80%以上的脆李完成“三品”认证;利用党政窗口、新闻媒体、中介机构广泛宣传宣汉县脆李产业,扩大宣汉脆李产业影响力,提高宣汉县脆李的知名度,提升产业形象。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李 柱
(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重庆 402660)
[摘 要]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流有所放缓,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收入的吸引下,放弃原本的务农实现利益追求的现象仍没根本性改变。在当今国内外形势下,留守农村本土只会使得人民的生活与日艰巨。深究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发展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并探析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利弊,为此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外流现象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效应 生产要素
[中图分类号] F323.6;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30-02
1 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原因
1.1 改革开放的制度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各种资源有效配置(其中包括劳动力的有效配置)。80年代初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又给农民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力,给予农村农民土地的流转权力,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使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显化,加重劳动力剩余程度;80年代中期,国家放松政策,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到集镇就业落户;粮食生产的发展,使粮食市场逐步放开。这些强化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需求,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生存上的限制逐渐减少,限制一少,进一步加大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另外,特别是近年来,城镇中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和保障体制的改革,又使人们生活中的商品与货币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对农民在城镇中就业和居住的实际制约,也逐步减除。从而使农村劳动力外流在政策上得到保证,能够较为自由地向外流动。可以说,一旦农民自身生存的限制条件得到解除,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就开始形成,并与限制解除程度成正比。
1.2 公共服务不完善导致农村劳动力外流
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服务还不够完善,农民在就业、医疗、劳动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不及城市的政策照顾和扶持,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醫疗等公共产品长期处于低供给状态,一些基本的公共产品都无法得到满足,道路泥泞、文化和娱乐设施缺乏、白色污染等现象在农村比比皆是。对于极个别的农村若是有比较健全的公共产品,要么是作为示范区进行重点筹建,不具有代表性;要么基本上也是农民自己筹资建设,或者私人筹办。但是,私人由于知识、资金、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满足农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政府财政有能力将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逐步向农村延伸,如近年来农村道路硬化、卫生池的建设等都属于公共产品的提供范畴,而且提供范围也普及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硬公共产品”在近些年来的提供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但是农村“软公共产品”的供给还不够到位,如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等供给的不健全,这些基本上都是农民自行承担。 1.3 生产要素投入的减少造成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农村基础建设差,造成整理投资环境不利,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抑制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投资的实际有效增长。同时,经济的高速增长使非农用途的资金对农业的排挤效应明显加强。根据来自部分农业大省的调查,2006年以来农用资金“非农化”现象严重,资金分流渠道诸多,资金分流非农化比例增大:如农村信用社进城;经商务工人员借贷;分乡镇企业打还贷“时间差”等[1]。还有在资金分配和使用中各环节、各渠道的截留和挪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受利益调节造成的趋利分流;农村资金重新流入城市和非农业的逆向式分流等表现形式。特别严重的是农业主要产区的农业投资普遍减少,对农业的持续发展非常不利。随着国家投资体制的改革,农业始终是投资回报率低的产业,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另外,农业生产现代化物资供应的紧缺,旧时代的农业生产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市场竞争,进一步恶化了农业生产的环境。
2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
农村劳动力是农村和城市发展最主要的劳动力主力军,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2.1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正面效应
2.1.1 促进农业土地政策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近年来,大量劳动力的外出,而且务工收入大于种田收入,使得农村出现大量转包或委托管理责任田的现象,农业集约经营初显规模,土地的再承包使家庭联产责任制受到挑战。据世界银行在中国部分省份的一项跟踪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大约7%—8%的农户有土地转包的行为,到21世纪初,上升到15%左右。2008年10月召开的中央十七届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土地政策调整的16字方针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由此可见,现阶段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依然是必要坚持的,但是农村劳动力外流,农村耕地规模化经营方式的出现成为可能。“用途管制”的提出使得“责任清单”式的农村规模经营和新生产方式的有了探索的源泉,为今后土地制度改革开辟了空间[2]。
2.1.2 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省市的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成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浦北县农民外出务工所得工资性收入为3570.43元,同比增长35.24%。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达48.72%,工资性收入已占浦北农民人均纯收入半壁江山,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且,根据计量实证分析表明,这种趋势还没有到顶点,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这一情况的发生使得农村在外收入提高的条件下能够更好的发展本土经济。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推动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改变了经济格局,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3]。收入比重中工资性收入提高,扣除在外一定的消费之后基本会将收入储存起来,这一部分储存起来的收入一般会过了打工者的打工期之后再行利用,如,工作四五年之后买车、买房或者结婚用,或者为以后孩子读书留着,这些收入都将成为农民当地的经济GDP,有利于带动本地的消费,促进乡镇企业的生产,为乡镇企业的进一步经营提供后续动力。
2.2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的负面效应
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发展影响在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 也形成一些负面效应, 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2.1 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外流,改变了原来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单从人力数量上讲,就减小了农业生产能力,造成部分土地被抛弃闲置,农村经济出现凋零趋势。二是“老弱病残”人员成“留守大军”。外出务工者子女一般由爷爷奶奶负责照顾,这种隔代教育往往存在代沟教育,任其发展的情况,由此对下一代的早期教育产生严重问题,如,溺爱过度、管制不足。同时,家庭老年人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比较孤独和寂寞,缺乏必要的儿女挚爱,这些都将成为新的社会问题[4]。此外,“留守大军”的组成结构使得村民缺乏法制观念,也无能力有效应的应对违法犯罪事件和抵制违法犯罪行为,这导致农村治安环境恶化,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2014年,河南省商丘市淮阳区大朱庄村出现偷盗、诈骗案件达14起,造成经济损失达21万余元。三是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由于没有青年一代的阳光与活力,农村易出现精神文化生活凋敝、传统封建观念盛行的局面。
2.2.2 盲目、短期行动效应不利于农民、农村长期发展。一是农村劳动力外流作无法使得农村工业化、产业化成为可能,从长时间发展比较,是不利于农村地区的,它更主要是牺牲农村的长远发展为代价促进城镇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二是劳动力外流创收具有短时间行动性,机会成本后期相对高昂,其影响的不利一面将是长远的。三是现有农村徒弟规模经营缺乏效率。国内实际调查证实,在现有的条件下扩大农业生产范围,农业生产率水平并不高。很多人是靠粗放经营乃至是掠夺性经营取得暂时的高收进的。四是外流劳动力回流创办、领办乡村企业也产生一些短时间行动,部分地方在不具备资金、技术、信息、市场、治理、人才等组合条件的情况下,不斟酌宏观环境因素影响等,一窝蜂上马,盲目发展,上的很多,垮的也很多,酿成的损失也很巨大[5]。
3 弱化农村劳动力外流负面影响的举措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是的劳动力外流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一个必然趋势,如何减轻农村劳动力外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尋找未来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的方向与途径,为国家进行政策性引导,对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处理农村劳动力外流,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1 彻底破除二元结构体制
农民转移问题单靠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原理。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型,转变上层建筑结构从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根本性在于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使得农村居民无法平等分享城市建设带来的一系列成果。只有打破,使束缚在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各种捆绑利益得到化解,使农村居民也可以享受与城市人口相对等同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等各项农村落后公共建设,从而留住农村劳动力为自己的家园建设做一份贡献,促进农村发展。 3.2 增加农民土地收入
结合我国农地经营改革的摸索实践,基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从制度改革角度建立地租的分享机制,从农民和投资经营着双方利益的平衡和博弈中探讨适应市场规律的农地使用权的定价基础,寻求改变现有农地经营模式、促进农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应当努力促进农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农地使用权价格,刺激农地投资,特别是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积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在我国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低的情况下,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以促进农业发展。这对外流农村劳动力的回流有很大的吸引作用,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它的外流促进城镇和乡村的发展,但主要是城镇的发展,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回笼”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劳动力本身的素质方面还是经济实力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6]。
3.3 扩大农村生产要素投入
农村生产要素极其匮乏,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甚至到现在地区很多农业都是以人力、畜力为主,机器生产根本不能普及,农业收入十分低微,在外界高收入的吸引下,农民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转而外流进入城市。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大对农村生产要素投入,包括政策、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资金等,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留住本土人才。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很大一部分是纯体力劳动者的外流,但是农村缺乏懂知识、懂技术、扎实肯干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单个农民个人资金的局限性使得小农生产无法根除,农民没办法获得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因此,要着重加大对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使农民真正觉得回到自己的家园是有利可图的,至少说比外面打工有利可图,从而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发展农村自身经济。
参考文献
[1]陈红爱.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M].中国农村经济,1995.3
[2]向清成.民工潮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问题[J].衡最师专学报,2015(4)
[3]陈浩.中国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村发展[J].人口研究,2013(11)
[4]贺永泽,黄晶.金融危机下农村劳动力回流与经济效应[J].中国石油大学(社会科学版),2015(12)
[5]江智娜.关于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的初步研究[M].中国农村经济,1994.3
[6]晏莹.关于农村土地改革制度问题的探讨——以岳阳县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6(9)
对陇川县甘蔗生产发展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李文丽 邹高成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甘蔗技术推广站,云南陇川 678700)
[摘 要] 甘蔗生产涉及陇川县87%的农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一旦甘蔗生产发生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直接影响陇川县经济、社会的稳定。作者通过调查研究陇川县甘蔗生产实际,结合在多年的甘蔗生产技术推广工作中积累的资料,提出了陇川县今后发展甘蔗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 甘蔗 生产 现状 对策 陇川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29-01
陇川县作为“云南重要糖料基地县”,有29991户农户130616人涉及甘蔗生产,占陇川县15万农业人口的87%;蔗农户均收入2.5万元。目前,在陇川还没有任何一项产业能达到如此高的覆盖率和影响力,蔗糖生产是解决陇川劳动力就业最多的产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产业的发展,陇川县甘蔗生产又面临各种问题。
1 陇川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1.1 甘蔗生产规模及布局
陇川县甘蔗分布王子树乡、护国乡、清平乡、勐约乡、户撒乡、章凤镇、景罕镇、城子镇、陇把镇在5乡4镇和1个农场管委。2014/2015榨季,陇川县种植面积为2.40万hm2,通过水田蔗与旱地蔗分别占现有甘蔗面积的比例可知,陇川县甘蔗分布在有水灌溉的蔗区,种植条件较好的有59.5%。分布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坡地的甘蔗占40.5%。2014/2015榨季,陇川县甘蔗农业总产量首次突破了200万t,达到207.78万t。平均单产每公顷86.7t。
1.2 现有甘蔗品种结构
陇川县种植的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其中:早熟品种包括粤糖93/159、新台糖16号、新台糖20号、云蔗99/91、云蔗03/103、柳城03/182、川糖79/15、德蔗93/94,占总面积的59.57%;中熟品种有粤糖00/236、闽糖69/421、新台糖10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8号、梁育97/51,占总面积的29.55%;晚熟品种有粤糖86/368、闽糖90/1022,占总面积的10.88%。
2 陇川县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蔗区布局不合理
陇川县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不仅要发展甘蔗产业,还要发展粮食、红土晒烟、蚕桑等产业。未来的甘蔗种植面积还可以被其他新兴产业占去一部分,争地矛盾突出。
部分蔗区远离糖厂,35km以外,这就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加上甘蔗种植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收益差,蔗农种蔗的积极性不高。
2.2 基礎设施建设滞后,低产蔗面积大
由于水利化程度低,路、渠等设施建设滞后。冬春种植时缺水,雨季田蔗难排水,排灌不畅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霜冻、暴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致使甘蔗亩产效能低,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
低产蔗面积大,也是制约着甘蔗单产的提高。据2015年调查,陇川县低产蔗面积(每hm2甘蔗产量低于60t的)有3400 hm2 ,占现有甘蔗面积的14.9%。
2.3 主栽甘蔗品种更新慢,优良品种培育力度不够
目前,陇川县种植的4个主栽品种“粤糖93/159、新台糖20号、柳城03/182、川糖79/15”, 连续种植时间过长,有的种植时间10年以上,种性退化较明显,病虫危害加剧、亩产难提高,种蔗效益下降。 2.4 甘蔗比较效益低,蔗农种蔗积极性降低
据调查,甘蔗亩均纯收入(不计人工成本)1325.6元,烟草、马铃薯亩均纯收入分别达1440元和1836元,新兴产业(大棚蔬菜、烟草)等发展短、平、快,效益明显。而甘蔗一年一收,其他作物至少一年两收,陇川县甘蔗收购价格已是连续四年保持不变,而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砍蔗小工费80至100元/t,1到4月份正值甘蔗砍收,烤烟采收的时期,用工更是紧张,工价涨到120元/t,且劳动力难找,劳动力不足。甘蔗收购价格不涨,但劳动力成本上涨快,无形中降低了种蔗的经济效益,甘蔗种植比较效益低。烟、冬早蔬菜等产业效益显著,蚕桑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制糖企业亏损严重,不能及时兑付蔗款。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作物之间争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甘蔗种植从坝区逐渐转向山区、半山区,甘蔗种植逐步被边缘化和贫瘠化,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收益差,蔗农种蔗的积极性更加不高。
2.5 种植管理水平低,机械化种管落后
当前,陇川县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机犁、机靶、机开沟在坝区蔗区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收割应用率极低。陇川县机械化应用情况合计6244.28 hm2,仅占陇川县现有甘蔗面积22854 hm2的27.32%,种植管理水平低,机械化种管还十分落后。
3 陇川县甘蔗产业持续发展对策
3.1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引导蔗农科学种植
一是甘蔗种要采用上半茎作种,减少用种量。二是要引导蔗农合理进行土地流转,使土地从小家小户的手中集中到合作社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蔗农可以建立养牛专业合作社,建立一个大型且具备规模的养牛场,利用甘蔗合作社不要的蔗梢、蔗叶,统一拉运到养牛合作社,养殖肉牛,拉长产业链。
3.2 搞好蔗区规划,协调争地矛盾
陇川县政府要对陇川县甘蔗生产提出目标任务和区域生产布局。按照宜粮则粮、宜烟则烟、宜蔗则蔗的原则,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甘蔗种植效益
一是陇川县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要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级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改善项目区水利灌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制糖企业要加大蔗区道路维修、架桥、排灌沟渠修建资金投入力度。
3.4 加快甘蔗新品种更新,做好甘蔗新品种试验示范
一是为进一步推进甘蔗品种更新,防止品种退化,陇川县分别就11个旱地品种和4个水田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种植,目前通过甘蔗产量和糖分对比,已筛选出示范品种6个,即:云瑞06-189、云蔗05-49、云蔗05-51、柳城05-136、柳城03-1137、云蔗01-1413等作为后备良种。
3.5 鼓励甘蔗连片种植,推动全程机械化作业进程
陇川甘蔗产业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鼓励千家万户的蔗农把自己家的田地拿出来,统一实行甘蔗连片种植,在蔗田整地开沟、甘蔗下种、甘蔗中耕管理等环节运用甘蔗生产实际的机械及作业技术。
3.6 优化甘蔗栽培制度,提高亩综合产值
一是采取合理轮作。甘蔗與水稻轮作,能降低病虫危害,提高产量、提高效益,是提高单产最有效的途径。在有条件的田块,将适当进行轮作。二是推广全膜覆盖栽培技术,提高旱地蔗单产和效益。三是开展甘蔗间套种,提高亩综合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蔗糖产业稳步发展。四是推广蔗叶还田技术。
3.7 强化科技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科研机构等部门要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加强甘蔗科技队伍的建设,不断向外引进一批高素质、高学历、高能力的科研人员,不断提升现有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科研部门要联合国家甘蔗体系、云南省甘蔗产业体系有关科研专家,加大对甘蔗新品种的引进,并进一步作好品种试验示范,加快推进甘蔗品种更新,防止现有品种退化;三是大量通过甘蔗技术培训,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帮助提高蔗农种植水平。与企业、政府通力协作,研究新技术集成应用。
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
王雪莲
(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黑龙江绥化 152000)
[中图分类号] F29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15-01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我省小城镇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一大批颇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迅速崛起,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转移农村劳动力、扩大内需、开拓消费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无疑是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我省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 我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我省小城镇开发建设较晚,布局分散,规模小
我省1000多个小城镇大多数是80年代后才开发建设的,虽然叫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小城镇,其建设规模尤如“大屯子”一般,经济总量不高,人口密度小,产业单一,缺少或没有第二、第三产业,乡镇企业容量很小,很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解决农民进镇务工经商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1.2 我省小城镇主导产业不明,成为中心镇的不多
各地区小城镇发展速度虽快,但层次偏低,中心镇较少,以哪个镇为中心镇,与其他小城镇有何联系,这些重点都不够明确。同时,在建镇时,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如何立足本地资源,发展哪些产品,谁为主导产业,谁为龙头企业,如何辐射和带动其他小城镇的发展等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
1.3 我省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建设缺乏后劲
小城镇的经济来源仍依靠当地的农业收入,由于国家和省都缺少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小城镇功能不完善,导致招商引资数额不高,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小城镇发展缺乏后劲。有的小城镇尚没有经费编制总体规划,处于盲目建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