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围绕“语言文字运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认读生字、熟读课文、积累语言、想象说话、书写练习,最终落实教学重点,凸显低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画风;教学设计;语用环境;教学重点
中图分类号:G658.4;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32-0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宋”“涛”等7个生字,会读“杆”“转”两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积累课文中的短语,会写“丹”“艺”等6个字。
二、教学重点
在读文中学字、学词,加强语言积累,凸显语言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激趣,自读课文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画下来。小朋友,你们想知道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吗?今天就我们学习第15课《画风》(板书课题)。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把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圈出来。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桌,把字音读正确。(生自由读课文)【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生词,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集中认读生字。课文中讲了哪几位小朋友画风呢?(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宋涛”“陈丹”“赵小艺”)(生多种形式认读)。师:除了三个小朋友外,还有一个生字宝宝(出示带音节的“显”字),你们会认吗?(生认读)师:“艺”字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可以组成哪些词?(艺术、手艺、艺体)“涛”还可以和哪些字结为伙伴?(波涛、涛声)请仔细观察“涛”字,我们在写“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边板书边提示。)(生练习)【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姓名,是由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组成,正确认读三个小朋友的姓名,落实了对认读生字的教学,同时指导学生练习写“涛”“丹”和“艺”,将写字指导与练习融入识字教学中,增强了写字教学的实效性。】(2)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师: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画了些什么呢?(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指导读,齐读,引导学生读通顺、读连贯。(3)指导学生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师: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呢?(出示语段)语段(一):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生自由读,指导读,抽生读)师:旗杆的“杆”是多音字,表示直立的、细长的、上端较细的木头或物体时,读“ɡān”,【旗杆、电线杆】(生读词语);表示物体上像棍子一样的细长部分或量词,读“ɡǎn”【钢笔杆、秤杆、枪杆、一杆枪。】(生读词语)语段(二):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语段(三):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语段(四):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指导学生把上述语段读通、读顺。师:“风车在呼呼地转”的“转”读“zhuàn”【转动、转来转去、转圈子】(生读词语);它还有一个音,读“zhuǎn”【转身、转变、转换、展播】(生读词语)【课文篇幅较长,人物对话较多,所以,指导学生读好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在此,出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以及他们的对话,引导学生多形式地读,并对多音字“杆”和“转”的读音加以指导,落实了正确朗读的目的。】
3. 熟读语段,积累语言
(1)熟读句子,感知“画风”。比如:“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是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是风把小树吹弯了”“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是风把雨丝吹斜了”“赵小艺还画了一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是风把风车吹转的”。(指导学生熟读上述句子,在读中感知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2)提炼语言,练说句子。学生熟读上述语句,引导学生在提炼、概括的基础上板书,随后集中出示下列短语,引导学生诵读。空中旗子飘扬,风来了;路旁小树弯弯,风来了;天空乌云翻滚,风来了;雨中雨丝斜斜,风来了;风车呼呼转,风来了…… 师:你还能从什么地方可以知道风来了?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生练习说)。【把课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语言,叫内化。该环节是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把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进行提炼,引导学生通过读加以概括,进而达到积累,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4.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读音。出示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学生多形式认读生字,巩固字音)(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杆、陈、眨。师: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写这三个,哪些笔画是关键?(学生分析后,教师加以总结。)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领,随后学生练习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平均分配在两课时完成。在集中认读生字时指导学生写了三个,此时指导学生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实现了读文识字与书写练习同步,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本设计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运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认读生字、熟读课文、积累语言、想象说话、书写练习,最终落实教学重点,凸显了低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林平福.导之有法提升阅读教学实效[J].新课程研究,2010(11).
[2]刘莉.“于细微处做文章”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9).
关键词:画风;教学设计;语用环境;教学重点
中图分类号:G658.4;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5-0032-0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宋”“涛”等7个生字,会读“杆”“转”两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积累课文中的短语,会写“丹”“艺”等6个字。
二、教学重点
在读文中学字、学词,加强语言积累,凸显语言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激趣,自读课文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画下来。小朋友,你们想知道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吗?今天就我们学习第15课《画风》(板书课题)。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把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圈出来。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桌,把字音读正确。(生自由读课文)【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生词,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 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集中认读生字。课文中讲了哪几位小朋友画风呢?(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宋涛”“陈丹”“赵小艺”)(生多种形式认读)。师:除了三个小朋友外,还有一个生字宝宝(出示带音节的“显”字),你们会认吗?(生认读)师:“艺”字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它可以组成哪些词?(艺术、手艺、艺体)“涛”还可以和哪些字结为伙伴?(波涛、涛声)请仔细观察“涛”字,我们在写“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边板书边提示。)(生练习)【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姓名,是由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组成,正确认读三个小朋友的姓名,落实了对认读生字的教学,同时指导学生练习写“涛”“丹”和“艺”,将写字指导与练习融入识字教学中,增强了写字教学的实效性。】(2)指导学生读好第一自然段。师: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画了些什么呢?(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指导读,齐读,引导学生读通顺、读连贯。(3)指导学生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师: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呢?(出示语段)语段(一):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生自由读,指导读,抽生读)师:旗杆的“杆”是多音字,表示直立的、细长的、上端较细的木头或物体时,读“ɡān”,【旗杆、电线杆】(生读词语);表示物体上像棍子一样的细长部分或量词,读“ɡǎn”【钢笔杆、秤杆、枪杆、一杆枪。】(生读词语)语段(二):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语段(三):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语段(四):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指导学生把上述语段读通、读顺。师:“风车在呼呼地转”的“转”读“zhuàn”【转动、转来转去、转圈子】(生读词语);它还有一个音,读“zhuǎn”【转身、转变、转换、展播】(生读词语)【课文篇幅较长,人物对话较多,所以,指导学生读好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在此,出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以及他们的对话,引导学生多形式地读,并对多音字“杆”和“转”的读音加以指导,落实了正确朗读的目的。】
3. 熟读语段,积累语言
(1)熟读句子,感知“画风”。比如:“赵小艺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是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是风把小树吹弯了”“宋涛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是风把雨丝吹斜了”“赵小艺还画了一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是风把风车吹转的”。(指导学生熟读上述句子,在读中感知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2)提炼语言,练说句子。学生熟读上述语句,引导学生在提炼、概括的基础上板书,随后集中出示下列短语,引导学生诵读。空中旗子飘扬,风来了;路旁小树弯弯,风来了;天空乌云翻滚,风来了;雨中雨丝斜斜,风来了;风车呼呼转,风来了…… 师:你还能从什么地方可以知道风来了?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生练习说)。【把课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语言,叫内化。该环节是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把三个小朋友画风的语句进行提炼,引导学生通过读加以概括,进而达到积累,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4.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生字读音。出示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学生多形式认读生字,巩固字音)(2)出示本节课要写的字:杆、陈、眨。师: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写这三个,哪些笔画是关键?(学生分析后,教师加以总结。)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领,随后学生练习写字。【本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平均分配在两课时完成。在集中认读生字时指导学生写了三个,此时指导学生写三个左右结构的字,实现了读文识字与书写练习同步,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本设计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运用”,引导学生感知课文、认读生字、熟读课文、积累语言、想象说话、书写练习,最终落实教学重点,凸显了低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林平福.导之有法提升阅读教学实效[J].新课程研究,2010(11).
[2]刘莉.“于细微处做文章”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