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农民自己管理、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五大基础工程之一,是一项惠及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办在农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其目的在于增强农村文化活动,改善服务方式,让更多基层群众接收到先进文化教育。
县级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级图书事业的中心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中心,担负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因此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必然要肩负重要的职责和义务。下面就我县“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及县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挥导向和辐射作用。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我县农家书屋发展的现状
自2007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我县建成农家书屋165个,已达到每个行政村一个的目标,覆盖率100%。每个书屋面积都在50平方米以上,平均图书拥有量达到2000册,有固定的兼职管理员,有一定的读者群,基本能满足附近村民阅读学习的需要。书屋的主要图书种类包括政治法律、中国古典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实用农业技术、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民俗文化等。
农家书屋的全面实施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新型农民;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各村农家书屋的设备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但在如何提高农民的读书意识,如何为书屋不断充实高质量的图书,如何使书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不让农家书屋因管理问题而成为“面子”工程,如何实现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献资源不足,内容缺乏针对性
农家书屋是以图书阅览为主要服务项目,这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上级部门除了赠送书刊外还配送一些电子音像制品。由于各村的实际情况不同,大部分农家书屋藏书量都达不到要求。另外,由于对阅读需求的调查研究不全面,对农民阅读需求把握不准,配送的书刊缺乏针对性,不少是农民看不懂,用不上的,有关养殖、种植类书刊偏少。农家书屋成了捐赠单位积压书刊的库存点,必然会造成”藏而无用”和”有书无人读”的现象。书屋的新书少、好书少、适合农民阅读的书少,这样的藏書结构很难引起广大农民的阅读兴趣和满足农民阅读需求。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农村读者群的严重萎缩,农家书屋将成为”花架子”工程。
2.服务形式单一,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落后是限制农家书屋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农家书屋是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助读书场所,一般会建在村委会、文化中心,所以书屋的选址不尽相同,管理员配置、服务方式也不同,管理员一般由村干部、热心的老人兼任,书屋管理员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书屋的书籍未按图书类别摆放,征订的报纸随意堆放,未按要求整理上架;借阅记录登记不规范,一些好书、实用书损毁、丢失现象严重。由于农家书屋都是兼职管理员,大部分农家书屋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多半为村民有需要时才开放。而且管理人员对书只注重收藏而不注重推广,只限于一般的借还,没有充分利用书刊资源开展各种读者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导致书屋服务形式单一,不能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书屋的好处和乐趣,广大农民群众读书热情不高。
3.领导重视不够
农家书屋属于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应地还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用来购买书刊,支付管理人员工资。由于各级领导一直把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导致部分干部对文化工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与管理体系,无法保证书屋规章制度的实施,有些地方只把它作为村里的形象工程摆在那里,严重影响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二、县级图书馆的作用
县图书馆必须加强对农家书屋指导,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尤其是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农家书屋提供高质量的业务指导,这是任何组织机构都无法替代的。
1.帮助农家书屋建章立制,推行图书馆式的管理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农家书屋的生命力在于建立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县图书馆应协助农家书屋制定出在开放时间、图书借阅、图书管理、流通服务等方面符合农村实际的有关制度。农家书屋规模虽小,但已具有新型农村图书馆的特色和基本职能,是图书馆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各类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因此,农家书屋应在县级图书馆的帮助下采用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来进行管理。
2.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为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增加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把书屋建好、管好、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图书馆必须主动承担起对口帮扶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可从图书分类、排架上架、图书登记造册、制度建设、服务读者等方面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同时还可组织书屋管理员到图书馆实地参观学习,为管好用好书屋奠定基础。县图书馆还应该组织专人编写适合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使用手册,以便管理员随时翻阅。我们知道,农家书屋管理员都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图书馆专业教育的,他们需要一定的通俗易懂的指导性资料。图书馆负责编写人员应深入调研,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图书馆专业知识,围绕农家书屋管理员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编写,使其手册具有可操作性,且对书屋管理员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
3.帮助书屋搞好资源配置 配好书,是农家书屋能否发挥实效,能否吸引农民读者的关键。第一,针对农村居民的多元需求,要将专业类、大众类、教育类图书兼顾配置。我们在指导农家书屋时发现,借阅较多的图书集中在小说类和农业科技类方面,所以县图书馆应该指导农家书屋搞好资源配置,在配置图书产品时,要调查研究农民的需要,不仅要讲科学性、实用性,还要讲娱乐性、信息性。具体而言,在配置农家书屋的图書产品时,应该将适合农村读者阅读的农业科技类、大众娱乐类、教育类图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这样可以兼顾多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增加农家书屋的人气,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和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第二,针对本地农民的阅读能力,协助书屋适当调整出版物的配置比例。目前我国农民的阅读水平相对而言是较低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尚待养成,在农村,农民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是电视,其次是期刊,最后才是图书。农家书屋建设,图书是必要的,但期刊和音像制品也是不可缺少的。从这样一个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农家书屋的群众最易于接受的出版物还是电子音像类产品。在配置农家书屋的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实际的文化水平、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有区别地配置。第三,加快配置更新速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家书屋对读者的吸引力在于有无”活水”上。县图书馆应将农家书屋视为自己的一个馆外服务点,定期为其输送,调换,补充适合农民的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实现各书屋之间书刊音像互换互流,保证书屋文献的及时更新。
4.协助组织开展活动,增加书屋读者人气
农家书屋可以说是农村文化信息中心,承担着文化交流、信息传播和社会教育的职责,县图书馆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农家书屋为延伸服务的平台,除传统的书刊借阅外,还应协助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既可以增加书屋的人气,又扩大了书屋的社会影响,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群众健康文化导向的窗口。
第一,开展知识讲座。讲座是直接传播文化,交流思想,陶冶情操的一种知识服务,有利于人们有效地获得某一专题的相关资讯。县图书馆可利用农家书屋做场地,不定期组织一些优秀农业科技专家、律师或道德模范等深入农家书屋基地,举办农业科技、疾病预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各种讲座。此外,一些关乎百姓生活常识的讲座,也颇受青睐。还可邀请一些当地的致富能人,与村民现场交流,让村民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切实好处,从而由被动走进农家书屋变成主动“我要来”,培养了村民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既增添了农家书屋的特色服务功能,也增强了县图书馆的辐射功能和基层服务能力。
第二,开设各种培训班,发挥书屋教育职能。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教育阵地,教育培训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县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主动联系并邀请有关专家讲学授课,协助书屋举办农业实用技术、计算机技术、手工技术等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民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科技致富,把农民的文化需求与发家致富结合起来,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实惠。例如,村民在种植考烟时遇到了困难,组织农业局的技术员到当地农家书屋开办了关于考烟种植专题培训班,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让原来不屑于书屋的村民真实体会到了书屋的作用,扩大了书屋的影响。联系扶贫办、人社局、农业局到农家书屋开展外出务工农民工专业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就业竞争中的能力。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协助农家书屋举办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班,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的氛围,还可增强农民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拓展文化休闲娱乐功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渐多元化。然而,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活动较少。大部分农民的休闲方式仅限于打牌、搓麻将等。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开展普遍较少,群众参与面窄,参与率低,农家书屋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休闲平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为此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开展读书休闲活动的经验,协助农家书屋开展一系列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比如,可在寒暑假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讲故事比赛,针对中青年农民开展多种主题的有奖征文比赛,针对老年人举办一些棋类比赛等,还可以开展如十佳书香家庭评选等,通过各种方式把广大农民吸引到农家书屋来,齐心协力把农家书屋办成一个集农民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民俱乐部。把农家书屋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文明新风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功用。
总之,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系统民心工程,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倡导“全民阅读”的保障工程。农家书屋的建成可以拉近农民与图书馆的距离,改善农民读书条件,逐步提高农民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县图书馆必须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自身服务体系的延伸,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率,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我深信农村书屋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533300广西田林县图书馆)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的五大基础工程之一,是一项惠及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办在农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其目的在于增强农村文化活动,改善服务方式,让更多基层群众接收到先进文化教育。
县级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级图书事业的中心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中心,担负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因此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必然要肩负重要的职责和义务。下面就我县“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及县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挥导向和辐射作用。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我县农家书屋发展的现状
自2007年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以来。我县建成农家书屋165个,已达到每个行政村一个的目标,覆盖率100%。每个书屋面积都在50平方米以上,平均图书拥有量达到2000册,有固定的兼职管理员,有一定的读者群,基本能满足附近村民阅读学习的需要。书屋的主要图书种类包括政治法律、中国古典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实用农业技术、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民俗文化等。
农家书屋的全面实施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新型农民;传播科技文化知识,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缩小城乡文化差距;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各村农家书屋的设备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但在如何提高农民的读书意识,如何为书屋不断充实高质量的图书,如何使书屋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不让农家书屋因管理问题而成为“面子”工程,如何实现书屋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献资源不足,内容缺乏针对性
农家书屋是以图书阅览为主要服务项目,这与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近年来,上级部门除了赠送书刊外还配送一些电子音像制品。由于各村的实际情况不同,大部分农家书屋藏书量都达不到要求。另外,由于对阅读需求的调查研究不全面,对农民阅读需求把握不准,配送的书刊缺乏针对性,不少是农民看不懂,用不上的,有关养殖、种植类书刊偏少。农家书屋成了捐赠单位积压书刊的库存点,必然会造成”藏而无用”和”有书无人读”的现象。书屋的新书少、好书少、适合农民阅读的书少,这样的藏書结构很难引起广大农民的阅读兴趣和满足农民阅读需求。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农村读者群的严重萎缩,农家书屋将成为”花架子”工程。
2.服务形式单一,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落后是限制农家书屋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农家书屋是农民自己管理、自我服务的自助读书场所,一般会建在村委会、文化中心,所以书屋的选址不尽相同,管理员配置、服务方式也不同,管理员一般由村干部、热心的老人兼任,书屋管理员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书屋的书籍未按图书类别摆放,征订的报纸随意堆放,未按要求整理上架;借阅记录登记不规范,一些好书、实用书损毁、丢失现象严重。由于农家书屋都是兼职管理员,大部分农家书屋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多半为村民有需要时才开放。而且管理人员对书只注重收藏而不注重推广,只限于一般的借还,没有充分利用书刊资源开展各种读者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导致书屋服务形式单一,不能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书屋的好处和乐趣,广大农民群众读书热情不高。
3.领导重视不够
农家书屋属于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应地还要投入一定的经费用来购买书刊,支付管理人员工资。由于各级领导一直把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农村干部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导致部分干部对文化工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再加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与管理体系,无法保证书屋规章制度的实施,有些地方只把它作为村里的形象工程摆在那里,严重影响了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
二、县级图书馆的作用
县图书馆必须加强对农家书屋指导,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尤其是丰富的管理经验,为农家书屋提供高质量的业务指导,这是任何组织机构都无法替代的。
1.帮助农家书屋建章立制,推行图书馆式的管理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农家书屋的生命力在于建立一种长效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县图书馆应协助农家书屋制定出在开放时间、图书借阅、图书管理、流通服务等方面符合农村实际的有关制度。农家书屋规模虽小,但已具有新型农村图书馆的特色和基本职能,是图书馆的一种形式,也是我国各类图书馆在农村的延伸与拓展。因此,农家书屋应在县级图书馆的帮助下采用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来进行管理。
2.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
为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增加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把书屋建好、管好、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农家书屋作用,图书馆必须主动承担起对口帮扶农家书屋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可从图书分类、排架上架、图书登记造册、制度建设、服务读者等方面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同时还可组织书屋管理员到图书馆实地参观学习,为管好用好书屋奠定基础。县图书馆还应该组织专人编写适合农家书屋管理员的使用手册,以便管理员随时翻阅。我们知道,农家书屋管理员都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图书馆专业教育的,他们需要一定的通俗易懂的指导性资料。图书馆负责编写人员应深入调研,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图书馆专业知识,围绕农家书屋管理员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编写,使其手册具有可操作性,且对书屋管理员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
3.帮助书屋搞好资源配置 配好书,是农家书屋能否发挥实效,能否吸引农民读者的关键。第一,针对农村居民的多元需求,要将专业类、大众类、教育类图书兼顾配置。我们在指导农家书屋时发现,借阅较多的图书集中在小说类和农业科技类方面,所以县图书馆应该指导农家书屋搞好资源配置,在配置图书产品时,要调查研究农民的需要,不仅要讲科学性、实用性,还要讲娱乐性、信息性。具体而言,在配置农家书屋的图書产品时,应该将适合农村读者阅读的农业科技类、大众娱乐类、教育类图书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置,这样可以兼顾多层次读者的不同需要,增加农家书屋的人气,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和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第二,针对本地农民的阅读能力,协助书屋适当调整出版物的配置比例。目前我国农民的阅读水平相对而言是较低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尚待养成,在农村,农民接触最为频繁的媒体是电视,其次是期刊,最后才是图书。农家书屋建设,图书是必要的,但期刊和音像制品也是不可缺少的。从这样一个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农家书屋的群众最易于接受的出版物还是电子音像类产品。在配置农家书屋的产品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实际的文化水平、阅读能力、阅读兴趣,有区别地配置。第三,加快配置更新速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家书屋对读者的吸引力在于有无”活水”上。县图书馆应将农家书屋视为自己的一个馆外服务点,定期为其输送,调换,补充适合农民的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实现各书屋之间书刊音像互换互流,保证书屋文献的及时更新。
4.协助组织开展活动,增加书屋读者人气
农家书屋可以说是农村文化信息中心,承担着文化交流、信息传播和社会教育的职责,县图书馆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农家书屋为延伸服务的平台,除传统的书刊借阅外,还应协助农家书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用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既可以增加书屋的人气,又扩大了书屋的社会影响,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村群众健康文化导向的窗口。
第一,开展知识讲座。讲座是直接传播文化,交流思想,陶冶情操的一种知识服务,有利于人们有效地获得某一专题的相关资讯。县图书馆可利用农家书屋做场地,不定期组织一些优秀农业科技专家、律师或道德模范等深入农家书屋基地,举办农业科技、疾病预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各种讲座。此外,一些关乎百姓生活常识的讲座,也颇受青睐。还可邀请一些当地的致富能人,与村民现场交流,让村民看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切实好处,从而由被动走进农家书屋变成主动“我要来”,培养了村民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既增添了农家书屋的特色服务功能,也增强了县图书馆的辐射功能和基层服务能力。
第二,开设各种培训班,发挥书屋教育职能。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文化教育阵地,教育培训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县图书馆可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农民群众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主动联系并邀请有关专家讲学授课,协助书屋举办农业实用技术、计算机技术、手工技术等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民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科技致富,把农民的文化需求与发家致富结合起来,使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知识带来的实惠。例如,村民在种植考烟时遇到了困难,组织农业局的技术员到当地农家书屋开办了关于考烟种植专题培训班,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让原来不屑于书屋的村民真实体会到了书屋的作用,扩大了书屋的影响。联系扶贫办、人社局、农业局到农家书屋开展外出务工农民工专业实用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在就业竞争中的能力。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协助农家书屋举办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班,不仅可以营造一种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的氛围,还可增强农民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成为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拓展文化休闲娱乐功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渐多元化。然而,大多数农村地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活动较少。大部分农民的休闲方式仅限于打牌、搓麻将等。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开展普遍较少,群众参与面窄,参与率低,农家书屋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休闲平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为此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开展读书休闲活动的经验,协助农家书屋开展一系列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比如,可在寒暑假针对留守儿童开展讲故事比赛,针对中青年农民开展多种主题的有奖征文比赛,针对老年人举办一些棋类比赛等,还可以开展如十佳书香家庭评选等,通过各种方式把广大农民吸引到农家书屋来,齐心协力把农家书屋办成一个集农民学习、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民俱乐部。把农家书屋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文明新风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功用。
总之,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系统民心工程,是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倡导“全民阅读”的保障工程。农家书屋的建成可以拉近农民与图书馆的距离,改善农民读书条件,逐步提高农民阅读兴趣,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县图书馆必须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自身服务体系的延伸,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率,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我深信农村书屋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它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533300广西田林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