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息学习是常熟市实验小学主动拥抱未来、拥抱变革的教育行动,全息学习之“全”包括全人的目标追求、全覆蓋的课程设置、全方位的课堂结构变革、全支撑的学习空间设置、全员式的主体参与。全息学习的有力推进,使改变学习的面貌成为积极的可能。
关键词:全息学习;意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B-0014-04
全息学习是常熟市实验小学近年来重点建设的教学改革项目,最近喜获第二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丰富的意蕴使我们相信,积极地“改变‘学习’的面貌”,正在成为现实。
一、全人的目标追求
何为全息学习?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金一民带领的团队经过梳理认为,全息学习包含多重意蕴:
一是“全面”的学习。现代社会中,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包围在儿童的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儿童的学习,正是对所处环境中全面信息的选择性接纳、吸收和内化。全息学习让课程向四面八方打开,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让孩子的身心向四面八方打开,让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资源。
二是“全体”的学习。学习是人的生命内涵的充实与扩展。《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人的发展概括为是“随时间的推进在人身上发生的变化”。学习能积极地促进这种变化。人的高贵就在于其生命有双重意义。人不仅有自然生命,还有精神生命;即是精神层面,也有真善美不同的内容,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哪怕仅仅是知识,亦有符号层面的、思维层面的、价值层面的、方法层面的。这样,人的发展才是一种高品位的、复杂而充满动态的变化过程。学习必须是对于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的。
三是“全局”的学习。“全息”最初是物理学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指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每一个局部都关联着全局。“全息学习”包含指向结构性、整体性的学习,指向生命整体的发展,所有部分都是生命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而一个“无时”“无处”不在学习的信息环境,使这种目标追求有可能达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金一民团队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原点问题的透彻理解,对“半人”“残人”教育弊端的深刻批评,对儿童发展本位的学校文化传统的大力弘扬,以及适应信息化浪潮的主动变革。罗马俱乐部报告曾指出,一个新型社会只有在其形成过程中有新人产生时,或更确切地说,只有当今占优势的人类各结构彻底变革时,才能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息学习包含了对新的“全人”的目标追求,其高远的立意是值得激赏的。
二、全覆盖的课程设置
指向全人培养的“全部”信息从哪里来?当然主要是来自课程。常熟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为,全息观念下的课程,不仅仅是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跑道”,更多的还是让学生可以选择在最适合自己的跑道上自由“奔跑”,课程既为学生打基础,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为此,他们构建了三种课程形式:
一是主题式的基础课程。和绝大多数学校一样,常熟市实验小学基础课程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部审教科书,但同时他们又“用教材教”,“超越学科中心”,跨学科设置一系列主题课程,打通学科内部、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构建信息丰富的复杂情境,引导学生创生课程、探究学习。
二是个性化的拓展课程。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更好地适应学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课程滋养。常熟市实验小学构建了“社会与文化领域”“语言与文学领域”“数学与科学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艺术与审美领域”等课程群,采用菜单自选式的选课方式,为孩子们的选择提供了足够的课程资源。
三是开放性的创生课程。学校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趣味性、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的,开设了一系列创生课程,如以主题为中心的创生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创生课程、以自治为中心的创生课程,还有以班级兴趣、需求为中心的班级创生课程。这些丰富的课程形态,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学习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三、全方位的课堂结构变革
全息学习的重要触点是信息化、网络化,但新技术不能代表新思想,更不一定就能带来新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重要表征就是教学结构的变革,它使在行为建模上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得以确立。金一民团队深明此理。
第一,提出“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基本观念。这一观念旨在让学习“全体都有”,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如他们提出“先学”,让学走在教前面,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这就为“在学”“真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建构引导主动思维的学习模型。该模型以问题的发现、解决乃至创新贯彻始终,基本形态是:先学(探究问题,生成问题)—合学(讨论问题,合成问题)—讲学(展示问题、解决问题)—后学(检测问题、升华问题)。这一模式实现了先学和后学的学程融通、合学和讲学的学法融通,以及诊学和导学的学教融通。先学和后学突破了课堂学习的时空限制,让学习走进了学生生活;合学和讲学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无限潜能;诊学和导学始终都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发生了,有价值的课堂交往真正发生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也时常发生了,因此“学习真正发生了”。
第三,以信息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全息学习适时引入真实情境,可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可以以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创造条件,而“问题导向、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包含了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观照。
第四,重构教学要素的内部结构。在传统的教学那里,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最后一个常常是忽略不计的;而“互联网 教育”,让教学环境的地位大大提升。借用吴康宁教授的说法,信息技术不是“塞入式点缀”,不是“加入式弥补”,不是“嵌入式提升”,而是“融入式重构”。技术与人构成“亲人”般的关系,常熟市实验小学重构教学环境,使教材(教学内容)这个要素也在不断丰富,环境设施有时成为过程性资源,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正在进一步凸显。
关键词:全息学习;意蕴;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B-0014-04
全息学习是常熟市实验小学近年来重点建设的教学改革项目,最近喜获第二届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丰富的意蕴使我们相信,积极地“改变‘学习’的面貌”,正在成为现实。
一、全人的目标追求
何为全息学习?常熟市实验小学校长金一民带领的团队经过梳理认为,全息学习包含多重意蕴:
一是“全面”的学习。现代社会中,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包围在儿童的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儿童的学习,正是对所处环境中全面信息的选择性接纳、吸收和内化。全息学习让课程向四面八方打开,让课堂向四面八方打开,让孩子的身心向四面八方打开,让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学习的资源。
二是“全体”的学习。学习是人的生命内涵的充实与扩展。《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把人的发展概括为是“随时间的推进在人身上发生的变化”。学习能积极地促进这种变化。人的高贵就在于其生命有双重意义。人不仅有自然生命,还有精神生命;即是精神层面,也有真善美不同的内容,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维度;哪怕仅仅是知识,亦有符号层面的、思维层面的、价值层面的、方法层面的。这样,人的发展才是一种高品位的、复杂而充满动态的变化过程。学习必须是对于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的。
三是“全局”的学习。“全息”最初是物理学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指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间紧密关联的整体,任何一部分都包含整体的信息。每一个局部都关联着全局。“全息学习”包含指向结构性、整体性的学习,指向生命整体的发展,所有部分都是生命整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构成。而一个“无时”“无处”不在学习的信息环境,使这种目标追求有可能达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金一民团队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原点问题的透彻理解,对“半人”“残人”教育弊端的深刻批评,对儿童发展本位的学校文化传统的大力弘扬,以及适应信息化浪潮的主动变革。罗马俱乐部报告曾指出,一个新型社会只有在其形成过程中有新人产生时,或更确切地说,只有当今占优势的人类各结构彻底变革时,才能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息学习包含了对新的“全人”的目标追求,其高远的立意是值得激赏的。
二、全覆盖的课程设置
指向全人培养的“全部”信息从哪里来?当然主要是来自课程。常熟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们认为,全息观念下的课程,不仅仅是为学生设计不同的“跑道”,更多的还是让学生可以选择在最适合自己的跑道上自由“奔跑”,课程既为学生打基础,又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为此,他们构建了三种课程形式:
一是主题式的基础课程。和绝大多数学校一样,常熟市实验小学基础课程主要依据课程标准和部审教科书,但同时他们又“用教材教”,“超越学科中心”,跨学科设置一系列主题课程,打通学科内部、学科之间、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构建信息丰富的复杂情境,引导学生创生课程、探究学习。
二是个性化的拓展课程。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更好地适应学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课程滋养。常熟市实验小学构建了“社会与文化领域”“语言与文学领域”“数学与科学领域”“体育与健康领域”“艺术与审美领域”等课程群,采用菜单自选式的选课方式,为孩子们的选择提供了足够的课程资源。
三是开放性的创生课程。学校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趣味性、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基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目的,开设了一系列创生课程,如以主题为中心的创生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创生课程、以自治为中心的创生课程,还有以班级兴趣、需求为中心的班级创生课程。这些丰富的课程形态,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学习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三、全方位的课堂结构变革
全息学习的重要触点是信息化、网络化,但新技术不能代表新思想,更不一定就能带来新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的重要表征就是教学结构的变革,它使在行为建模上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得以确立。金一民团队深明此理。
第一,提出“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基本观念。这一观念旨在让学习“全体都有”,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如他们提出“先学”,让学走在教前面,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这就为“在学”“真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第二,建构引导主动思维的学习模型。该模型以问题的发现、解决乃至创新贯彻始终,基本形态是:先学(探究问题,生成问题)—合学(讨论问题,合成问题)—讲学(展示问题、解决问题)—后学(检测问题、升华问题)。这一模式实现了先学和后学的学程融通、合学和讲学的学法融通,以及诊学和导学的学教融通。先学和后学突破了课堂学习的时空限制,让学习走进了学生生活;合学和讲学让学习成为学生的社会交往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无限潜能;诊学和导学始终都在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发生了,有价值的课堂交往真正发生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也时常发生了,因此“学习真正发生了”。
第三,以信息技术支持个性化学习。借助信息技术,全息学习适时引入真实情境,可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可以以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学习创造条件,而“问题导向、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包含了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观照。
第四,重构教学要素的内部结构。在传统的教学那里,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最后一个常常是忽略不计的;而“互联网 教育”,让教学环境的地位大大提升。借用吴康宁教授的说法,信息技术不是“塞入式点缀”,不是“加入式弥补”,不是“嵌入式提升”,而是“融入式重构”。技术与人构成“亲人”般的关系,常熟市实验小学重构教学环境,使教材(教学内容)这个要素也在不断丰富,环境设施有时成为过程性资源,学生学习的主要地位正在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