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一座还在建造中的世界第一村级高楼、中国排名第八的摩天大楼,将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推向了舆论中心。
华西人为何如此?是简单炫富,还是发展的要求?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样板”,华西人此举会否增大其与周边地区的差距,甚至让“共同富裕”走了样……
“面子”还是“里子”?
走进华西村,远远就可看到这座被称作是“空中华西村”的大楼,在华西村的西南角,和原先的华西村标志建筑——金塔呈对角线分布。按计划,这座总投资25亿元、高328米的大楼,将在明年6月试运行,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昔日这个曾因建设五层文化大楼而被陈永贵振臂高呼“咱农民也能建大楼”的苏南小村庄内,这次显然要有更大的气度。然而,在这座摩天大楼不断增高的过程中,华西村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有人认为,华西村是追求“面子”,建一座中国排名第八的高楼来彰显其作为“第一村”的地位;也有人担忧华西村的“里子”,目前华西村旗下的企业多集中在钢铁、纺织、有色等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这些较为落后的产能进行升级改造才是当务之急;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增大华西村和周边村民的差距,甚至“共同富裕”的模式会改变等等。
一次城镇化意识的“交锋”
面对争议,华西村副书记孙海燕显得很淡定,“要说起来,华西村此前也遭遇了不少的争议。比如以前建金塔的时候,就有反对的声音。如果这座大楼建在上海、北京会有这样的争议吗?”孙海燕突然反问道,“还是因为华西是农村,尽管是中国第一村。”
在孙海燕看来,很多人都在说着农村要城镇化,但是当农村真正实现城镇化,甚至超越一些城市的时候,有些人就有点坐不住了,“其实以后这样的事情或许会很平常,在这方面,华西只是走在其他中国农村前面而已。”
对于城市化,老书记吴仁宝的说法或许更直接,“什么叫城市化?就是让城里的人,到农村来花钱,就是城市化!”
走在前面,也是华西村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什么10年前,不建这样的大楼呢?因为10年前没有条件,不建是务实,是实事求是,但是有能力做而不做,则是对于自己和社会的不负责任。”“还有关键一点,这座大楼的建设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某些地方政府可以为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去好大喜功,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亏了,那也只能自己承担,我们做事情不用给别人看。”孙海燕最后说道。
一项经济转型的探索
谈到大楼用途,孙海燕用当初的华西金塔举了个例子,“目前每年到华西村参观访问的游客达到200万左右,华西金塔的门票是20元,仅此一项的收益就很可观,而金塔当年仅仅是1个多亿的投资。如果‘新农村大楼’盖好之后,200万游客是基础的数字,大楼的效应带动游客数量上升到300万~500万也是有可能的,此外影视、观光、旅游、商务都会有很大的有形、无形收益。”
孙海燕颇有点神秘地透露:“老书记曾经说过,‘华西应该是全社会的华西,全世界的华西。’如果全球化的公司能够入驻大楼设立办事处,那么将极大地提升华西人的视野。”对于这项听起来有点玄乎的事情,孙海燕颇为认真,“事情已在推动之中,一方面是华西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华西村的进出口贸易额在整个无锡地区排名第一,他们将联系相关的外贸机构、企业等入驻;另一方面,目前华西下属有十大公司,大约60~70家企业,对外有很多的业务往来,在周边地区有很多的办事机构,现在可以趁此机会,将此类机构请到大楼里来。”但是显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对此孙海燕也不否认。
现在的华西正在从传统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孙海燕表示,“成为一个区域的金融贸易中心,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在华西的收入当中已经占到3成以上了。3年内,华西旗下还将可能上市一家主营沪、港、澳三地贸易的公司。”
一轮“公”“私”发展的反思
华西村因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共同富裕的旗帜而出名,富裕程度已经众所周知,仅在2009年,华西村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450亿元。
登上高达98米的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的观景台,眼前的一片片别墅群可谓尽情张扬着华西人的幸福。在华西村一般的家庭都有一套别墅,两辆20万元到30万元的车子。事实上,这次引起争议的“新农村大楼”就是200个在华西村最富有的村民每人出资1000万元来兴建的。然而在1961年建村时,华西人曾相当窘迫,那时年分配收入只有五六十元。
除了富裕,华西村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或许就是“集体经济”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淡忘了。当你真正走进华西,会感受到这里是集体经济“味道”最浓的地方,甚至会产生一种“朝圣”的冲动。“集体经济”四个大字几乎出现在华西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的门头当中。而走在华西村的村中长廊上,耳边回响着的《社会主义好》,都在提醒着到访者这里的不同。
1978年的安徽小岗村,闯出一条土地承包的中国农村改革之路;华西村在当年则坚决地顶住了来自各方面分田单干的巨大压力,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30年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村集体欠债数万元,而华西村的集体企业年产值已超过450亿元,净利润35亿元。
一个发展模式的期待
在很多报道当中,都将华西村的经验称为“华西模式”,很多到华西村考察的人也都会关心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华西村的经验能不能复制?
此前,吴仁宝曾说:“最好不要讲模式。”他最怕模式。他实际上也在告诫所有来华西村学习的人:华西的模式是不能复制的。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华西村仍然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金饭碗”还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
共同富裕的梦想仍是大家的期待。就“新农村大楼”来看,如果争论能够激发世人思考,实事求是地探索出“共同富裕”的道路,或许“新农村大楼”就不只是海拔上的世界农村第一高楼了!
摘自《华商报》2010.1.25
华西人为何如此?是简单炫富,还是发展的要求?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样板”,华西人此举会否增大其与周边地区的差距,甚至让“共同富裕”走了样……
“面子”还是“里子”?
走进华西村,远远就可看到这座被称作是“空中华西村”的大楼,在华西村的西南角,和原先的华西村标志建筑——金塔呈对角线分布。按计划,这座总投资25亿元、高328米的大楼,将在明年6月试运行,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昔日这个曾因建设五层文化大楼而被陈永贵振臂高呼“咱农民也能建大楼”的苏南小村庄内,这次显然要有更大的气度。然而,在这座摩天大楼不断增高的过程中,华西村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有人认为,华西村是追求“面子”,建一座中国排名第八的高楼来彰显其作为“第一村”的地位;也有人担忧华西村的“里子”,目前华西村旗下的企业多集中在钢铁、纺织、有色等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这些较为落后的产能进行升级改造才是当务之急;也有人担心此举会增大华西村和周边村民的差距,甚至“共同富裕”的模式会改变等等。
一次城镇化意识的“交锋”
面对争议,华西村副书记孙海燕显得很淡定,“要说起来,华西村此前也遭遇了不少的争议。比如以前建金塔的时候,就有反对的声音。如果这座大楼建在上海、北京会有这样的争议吗?”孙海燕突然反问道,“还是因为华西是农村,尽管是中国第一村。”
在孙海燕看来,很多人都在说着农村要城镇化,但是当农村真正实现城镇化,甚至超越一些城市的时候,有些人就有点坐不住了,“其实以后这样的事情或许会很平常,在这方面,华西只是走在其他中国农村前面而已。”
对于城市化,老书记吴仁宝的说法或许更直接,“什么叫城市化?就是让城里的人,到农村来花钱,就是城市化!”
走在前面,也是华西村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什么10年前,不建这样的大楼呢?因为10年前没有条件,不建是务实,是实事求是,但是有能力做而不做,则是对于自己和社会的不负责任。”“还有关键一点,这座大楼的建设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某些地方政府可以为了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去好大喜功,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亏了,那也只能自己承担,我们做事情不用给别人看。”孙海燕最后说道。
一项经济转型的探索
谈到大楼用途,孙海燕用当初的华西金塔举了个例子,“目前每年到华西村参观访问的游客达到200万左右,华西金塔的门票是20元,仅此一项的收益就很可观,而金塔当年仅仅是1个多亿的投资。如果‘新农村大楼’盖好之后,200万游客是基础的数字,大楼的效应带动游客数量上升到300万~500万也是有可能的,此外影视、观光、旅游、商务都会有很大的有形、无形收益。”
孙海燕颇有点神秘地透露:“老书记曾经说过,‘华西应该是全社会的华西,全世界的华西。’如果全球化的公司能够入驻大楼设立办事处,那么将极大地提升华西人的视野。”对于这项听起来有点玄乎的事情,孙海燕颇为认真,“事情已在推动之中,一方面是华西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华西村的进出口贸易额在整个无锡地区排名第一,他们将联系相关的外贸机构、企业等入驻;另一方面,目前华西下属有十大公司,大约60~70家企业,对外有很多的业务往来,在周边地区有很多的办事机构,现在可以趁此机会,将此类机构请到大楼里来。”但是显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对此孙海燕也不否认。
现在的华西正在从传统工业向第三产业转型。孙海燕表示,“成为一个区域的金融贸易中心,不是没有可能的,现在金融服务业的产值在华西的收入当中已经占到3成以上了。3年内,华西旗下还将可能上市一家主营沪、港、澳三地贸易的公司。”
一轮“公”“私”发展的反思
华西村因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共同富裕的旗帜而出名,富裕程度已经众所周知,仅在2009年,华西村的销售收入已经超过450亿元。
登上高达98米的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的观景台,眼前的一片片别墅群可谓尽情张扬着华西人的幸福。在华西村一般的家庭都有一套别墅,两辆20万元到30万元的车子。事实上,这次引起争议的“新农村大楼”就是200个在华西村最富有的村民每人出资1000万元来兴建的。然而在1961年建村时,华西人曾相当窘迫,那时年分配收入只有五六十元。
除了富裕,华西村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或许就是“集体经济”这个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淡忘了。当你真正走进华西,会感受到这里是集体经济“味道”最浓的地方,甚至会产生一种“朝圣”的冲动。“集体经济”四个大字几乎出现在华西任何一个经济实体的门头当中。而走在华西村的村中长廊上,耳边回响着的《社会主义好》,都在提醒着到访者这里的不同。
1978年的安徽小岗村,闯出一条土地承包的中国农村改革之路;华西村在当年则坚决地顶住了来自各方面分田单干的巨大压力,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30年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村集体欠债数万元,而华西村的集体企业年产值已超过450亿元,净利润35亿元。
一个发展模式的期待
在很多报道当中,都将华西村的经验称为“华西模式”,很多到华西村考察的人也都会关心一个热点话题,就是华西村的经验能不能复制?
此前,吴仁宝曾说:“最好不要讲模式。”他最怕模式。他实际上也在告诫所有来华西村学习的人:华西的模式是不能复制的。不过,值得欣喜的是,华西村仍然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金饭碗”还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
共同富裕的梦想仍是大家的期待。就“新农村大楼”来看,如果争论能够激发世人思考,实事求是地探索出“共同富裕”的道路,或许“新农村大楼”就不只是海拔上的世界农村第一高楼了!
摘自《华商报》20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