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教师从参加工作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一个适应教学的过程。另外,刚从学校到社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如何真正融入社会等现实问题,也是新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能力;教学技能;教学研究
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因此,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高校一般有有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层层落实。要注意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提高和培养,并且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业务进修,大力培养并尽快形成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其中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又與新教师的能力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新教师
新教师一般也称初任教师,根据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新教师就是教师进入教师职业的最初几年。
新教师阶段,共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新手教师阶段、熟练的新手教师阶段和胜任的教师阶段。所有教师师都是从新手开始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经过二到三年新手教师阶段逐渐成为熟练的教师,其中大多数新教师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新手教师阶段一般存在以下特点。
1.1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
由于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新教师通常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培训,教学经验是十分欠缺的。
1.2缺乏对现实教学活动的体验。
他们中大多数的教学经验都局限于学生时代,或者对社会感知的模糊认识和记忆,对于以后的各种工作都处于一个适应过程。
1.3有热情和激情但也有失落的地方
由于新教师通常怀有一腔饱满的热情,但是由于能力的不足,现实总与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
2 教学能力
2.1教师的一般能力
2.1.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可分为两类,即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两者都是教师传道授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非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姿势,眼神接触挡其它方式等。
2.1.2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现代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管理能力,学生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被管理对象,而是应该把学生组织起来,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的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可以自由发展的集体,每个人在他们的集体中都应该是平等的,能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能从集体中实现自我、感受温暖、学会合作,制定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2.1.3处理教材的能力
处理教材的能力,主要指教师要有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充分理解教材体系吃透教材里的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掌握和自己的了解,分析教材的内涵并结合实际做出正确的选择,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等特点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加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为基础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2.1.4了解学生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是教师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的能力,在社会多元化的影响下,学生的道德和精神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了解学生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生活背景等客观条件也使学生的内心思想和学习方法千差万别,所以了解学生在当下社会变得非常重要。能否有效地了解学生是教学效果能否达到最大化的前提,现代教育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潜能,是要求具有不同程度、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人才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应该有多种评价体系和多元的人才观,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七种能力,比如语言、数学、逻辑、音乐、空间、人际交往、体育自我认识等,由于不同的能力组合形式,在学习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益,所以怎样构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让学生拥有发展自己长处的空间才是能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关键。
2.1.5与人交流的能力
现在教学人员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若没有交流互动,教学也就无从谈起,会沦为只有教学形式而无教学实质的教学,都属于空中楼阁而没有真正的生命力。激发对学生对生命的尊重。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适应环境、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教师不仅要有要有理解学生的能力和有效与学生沟通能力,而且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并相互支持。
2.1.6自我监控的能力
自我监控的能力是指为保证成功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自身进行积极的调查、评价、调整和反馈的能力,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科学进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积极的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对未完成的教育活动进行调整和校正。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是确保能否从容灵活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的进行的基础。
2.2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病态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只有教学技能方面而且应该从教室的人格侧面来进行分析。
2.1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 从表面上看,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几个方面。
2.2人格侧面
人格侧面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有些教师会对他们学生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他们与学生相处的更融洽,在教学方面做的更成功,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加影响并且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支持和鼓励学生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们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在課堂下甚至对学生的影响更多。他们被称为有效教师。有效教师拥有以下两种人格。一个是激励性人格,有效的教师拥有激励鼓励型的人格,他们通常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也很支持,值得学生去依靠。
二是以成功为导向,教师对学生怀有很高的期望能鼓励和支持学生,并能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态度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3 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育是一个需要充满创造的职业,因此教师要有以下能力。
3.1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现代教师应保持对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并有探索研究的愿望。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表面到事物的本质。
3.2现代教师要有勇气来解决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带来的问题,传统教师是按照规定的教育顺序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但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勇于面新出现的问题,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只有这样才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渐养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认真研究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和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但研究方法必须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科学的方法是研究活动具有针对性和严谨性的前提。
3.4在教育实践中经常进行教育教学的批判性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的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包括思想和实践,通过不断提炼自己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践。这个过程是一个批判性阶段。批判性反思是一种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总结的一种思维,它将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5主动与同事和学生沟通,针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教师自身的出发点和认识角度等因素的限制,会经常出现当局者迷的局面,在此种状态下解决问题不一定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教师必须以谦虚的态度,经常邀请同事或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批评,尝试解决矛盾找到问题的症结。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在此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的大量研究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展开的。因此,科研能力也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世界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在此意义上,教师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一种生存方式,是其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对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自己已积累的经验与对教育的思索,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而且也利于教师的创造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形成,对教育问题尤其是教育实践中问题的不断思索会使教师有一个相对科学的教育理念,有一个对教育的新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1999.
[3]叶澜.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马健生.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文斌.高校考试管理改革与素质教育[J].广州:广州师院学报,2000.
关键词:教学能力;教学技能;教学研究
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师水平的高低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因此,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建立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和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高校一般有有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层层落实。要注意培养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重点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提高和培养,并且要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不断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学第一线。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和业务进修,大力培养并尽快形成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其中教师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又與新教师的能力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新教师
新教师一般也称初任教师,根据专业发展阶段的理论,新教师就是教师进入教师职业的最初几年。
新教师阶段,共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新手教师阶段、熟练的新手教师阶段和胜任的教师阶段。所有教师师都是从新手开始的,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经过二到三年新手教师阶段逐渐成为熟练的教师,其中大多数新教师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新手教师阶段一般存在以下特点。
1.1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
由于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新教师通常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没有经过专门的教师培训,教学经验是十分欠缺的。
1.2缺乏对现实教学活动的体验。
他们中大多数的教学经验都局限于学生时代,或者对社会感知的模糊认识和记忆,对于以后的各种工作都处于一个适应过程。
1.3有热情和激情但也有失落的地方
由于新教师通常怀有一腔饱满的热情,但是由于能力的不足,现实总与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
2 教学能力
2.1教师的一般能力
2.1.1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可分为两类,即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能力,两者都是教师传道授业的重要工具,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主导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非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姿势,眼神接触挡其它方式等。
2.1.2组织和管理能力
在现代教育视野下的教师管理能力,学生不只是一个被动的被管理对象,而是应该把学生组织起来,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的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可以自由发展的集体,每个人在他们的集体中都应该是平等的,能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也能从集体中实现自我、感受温暖、学会合作,制定详细周密的教学计划,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以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2.1.3处理教材的能力
处理教材的能力,主要指教师要有全面把握和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充分理解教材体系吃透教材里的重点难点,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掌握和自己的了解,分析教材的内涵并结合实际做出正确的选择,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等特点来对教材进行科学的组织和加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形式为基础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2.1.4了解学生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是教师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素质、道德行为、学习能力和身体状况的能力,在社会多元化的影响下,学生的道德和精神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了解学生的能力变得非常重要,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生活背景等客观条件也使学生的内心思想和学习方法千差万别,所以了解学生在当下社会变得非常重要。能否有效地了解学生是教学效果能否达到最大化的前提,现代教育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潜能,是要求具有不同程度、不同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人才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应该有多种评价体系和多元的人才观,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至少拥有七种能力,比如语言、数学、逻辑、音乐、空间、人际交往、体育自我认识等,由于不同的能力组合形式,在学习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益,所以怎样构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让学生拥有发展自己长处的空间才是能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关键。
2.1.5与人交流的能力
现在教学人员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若没有交流互动,教学也就无从谈起,会沦为只有教学形式而无教学实质的教学,都属于空中楼阁而没有真正的生命力。激发对学生对生命的尊重。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适应环境、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教师不仅要有要有理解学生的能力和有效与学生沟通能力,而且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并相互支持。
2.1.6自我监控的能力
自我监控的能力是指为保证成功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自身进行积极的调查、评价、调整和反馈的能力,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科学进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积极的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对未完成的教育活动进行调整和校正。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是确保能否从容灵活的处理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的进行的基础。
2.2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病态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只有教学技能方面而且应该从教室的人格侧面来进行分析。
2.1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对外表现为成功地、创造性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卓有成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和获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内表现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技巧、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功能体系、是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 从表面上看,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方式。从深层剖析,它是教师职业个性品格和专业修养外化的表征,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能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几个方面。
2.2人格侧面
人格侧面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是非常关键的,所有的教师都会对他们的学生产生一定影响。有些教师会对他们学生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他们与学生相处的更融洽,在教学方面做的更成功,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加影响并且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支持和鼓励学生有着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们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在課堂下甚至对学生的影响更多。他们被称为有效教师。有效教师拥有以下两种人格。一个是激励性人格,有效的教师拥有激励鼓励型的人格,他们通常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也很支持,值得学生去依靠。
二是以成功为导向,教师对学生怀有很高的期望能鼓励和支持学生,并能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态度来感染和影响学生。
3 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教育是一个需要充满创造的职业,因此教师要有以下能力。
3.1教师要有科学研究的意识,现代教师应保持对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的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并有探索研究的愿望。有意识地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使自己的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表面到事物的本质。
3.2现代教师要有勇气来解决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带来的问题,传统教师是按照规定的教育顺序和模式在课堂教学。但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勇于面新出现的问题,勇于接受学生的挑战,只有这样才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渐养成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认真研究科学的教育理论、方法和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但研究方法必须符合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科学的方法是研究活动具有针对性和严谨性的前提。
3.4在教育实践中经常进行教育教学的批判性反思,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的自我总结和自我批评,包括思想和实践,通过不断提炼自己新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践。这个过程是一个批判性阶段。批判性反思是一种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总结的一种思维,它将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5主动与同事和学生沟通,针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教师自身的出发点和认识角度等因素的限制,会经常出现当局者迷的局面,在此种状态下解决问题不一定是科学的、正确的。因此,教师必须以谦虚的态度,经常邀请同事或学生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批评,尝试解决矛盾找到问题的症结。这对于教师开阔视野,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在此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能力。教师的大量研究是结合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展开的。因此,科研能力也是高质量教育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世界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在此意义上,教师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一种生存方式,是其在专业工作中自主性和自主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对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自己已积累的经验与对教育的思索,综合地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而且也利于教师的创造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形成,对教育问题尤其是教育实践中问题的不断思索会使教师有一个相对科学的教育理念,有一个对教育的新认识。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1999.
[3]叶澜.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马健生.现代教育制度与思想[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文斌.高校考试管理改革与素质教育[J].广州:广州师院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