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被打到底要不要还回去?这个问题就像纠结千古的难题: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实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说,无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无论谁先谁后,鸡和蛋都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同理,在孩子被打的问题上,无论孩子还不还手,都有可能从中习得不好的习惯。父母常常会纠结于面对被打时孩子应该怎样做,而忽略了作为孩子榜样的自己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不是判断者,而是观察者
孩子间的打闹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与成人间的打架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间的打闹行为往往带有游戏成分,是一种互动方式,他们正是在打闹中体验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自我保护……由于年龄水平的限制,孩子无法分辨具体情境中他人的行为。他们的打闹行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无意识的、表达情绪的,等等。
案例一:一天,在幼儿园中,孩子A在换鞋子的時候不小心踢到了旁边的孩子B,孩子A立刻对孩子B道歉,孩子B表示没关系。
案例二:孩子C正在认真地玩玩具,孩子D突然伸手打了一下孩子C的手臂,后来经过老师了解,孩子D是想和孩子C一起玩玩具,但是不会表达,所以才打了孩子C一下。孩子对于社交语言和社交行为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进行互动,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无意识的打人行为”。
案例三:孩子们正在排队,孩子E推了一把前面的孩子就跑开了。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会根据一些表象来断定“我的孩子被欺负了”“我看见他打了我的孩子”,或者将“我的孩子说谁打了他”作为判断的依据。那么在幼儿的打闹行为中,“真打”还是“假打”由谁来判断呢?答案是:判断权应该交给孩子。孩子如何看待“打人”这件事,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如何教育。也许只是不小心的碰撞,在父母看来可能是故意打人。如果父母经常询问孩子:“今天有人打你吗?”孩子往往会接收到这种心理暗示,把普通的打闹行为看作是“别人打我”。
不是解决者,而是引导者
我们先来看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2019年4月28日,长沙某大学副院长高某与妻子姜某因为孩子在与同学打闹过程中被同学抓伤,便到学校当众殴打了7岁的孩子同学,致其门牙脱落,左耳中度失聪。
很多父母会这样教导孩子“有麻烦告诉老师和父母,让大人来解决问题”。在孩子被欺负以后,父母往往会代替孩子强出头,先声夺人,不弄清事情缘由,就带着孩子上门兴师问罪,更有甚者做出伤人的不理智行为。父母总是扮演“解决者”的角色,容易导致孩子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家长过早介入只会让孩子在暴力面前束手无策。处理孩子间的打闹问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并不只有“还手与被打”两种结果,应该让孩子学会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学会自我保护。这些是孩子成长路上需要锻炼的能力,不是简单粗暴的“帮忙”就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
不是责备者,而是支持者
有时候孩子被打了以后立刻还手打回去,是孩子在面对暴力时的自我保护机制,是真实的情绪反映。父母不必刻意劝说孩子不要打人,更不必责备孩子,这样反而使孩子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会认为“我被欺负了,爸爸妈妈却不帮助我”。而当孩子被打没有还手的时候,父母也不必责骂孩子“没用、胆小和懦弱”。在有些家庭,无论孩子还不还手,换来的都是父母的责备。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遭遇校园暴力时一声不吭,对家长只字不提,因为他的成长经历告诉他,把事情告诉了父母也没有用,只会换来责备、忽视,而不是安慰。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家,任何时候都是温暖的港湾。在这里,你可以把委屈、恐惧表达出来,可以从这里得到支持和力量。孩子在父母的支持中变得自尊、自信和自主。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蕾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
不是判断者,而是观察者
孩子间的打闹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与成人间的打架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间的打闹行为往往带有游戏成分,是一种互动方式,他们正是在打闹中体验与人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自我保护……由于年龄水平的限制,孩子无法分辨具体情境中他人的行为。他们的打闹行为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无意识的、表达情绪的,等等。
案例一:一天,在幼儿园中,孩子A在换鞋子的時候不小心踢到了旁边的孩子B,孩子A立刻对孩子B道歉,孩子B表示没关系。
案例二:孩子C正在认真地玩玩具,孩子D突然伸手打了一下孩子C的手臂,后来经过老师了解,孩子D是想和孩子C一起玩玩具,但是不会表达,所以才打了孩子C一下。孩子对于社交语言和社交行为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进行互动,因此容易出现一些“无意识的打人行为”。
案例三:孩子们正在排队,孩子E推了一把前面的孩子就跑开了。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会根据一些表象来断定“我的孩子被欺负了”“我看见他打了我的孩子”,或者将“我的孩子说谁打了他”作为判断的依据。那么在幼儿的打闹行为中,“真打”还是“假打”由谁来判断呢?答案是:判断权应该交给孩子。孩子如何看待“打人”这件事,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如何教育。也许只是不小心的碰撞,在父母看来可能是故意打人。如果父母经常询问孩子:“今天有人打你吗?”孩子往往会接收到这种心理暗示,把普通的打闹行为看作是“别人打我”。
不是解决者,而是引导者
我们先来看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2019年4月28日,长沙某大学副院长高某与妻子姜某因为孩子在与同学打闹过程中被同学抓伤,便到学校当众殴打了7岁的孩子同学,致其门牙脱落,左耳中度失聪。
很多父母会这样教导孩子“有麻烦告诉老师和父母,让大人来解决问题”。在孩子被欺负以后,父母往往会代替孩子强出头,先声夺人,不弄清事情缘由,就带着孩子上门兴师问罪,更有甚者做出伤人的不理智行为。父母总是扮演“解决者”的角色,容易导致孩子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家长过早介入只会让孩子在暴力面前束手无策。处理孩子间的打闹问题,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并不只有“还手与被打”两种结果,应该让孩子学会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学会自我保护。这些是孩子成长路上需要锻炼的能力,不是简单粗暴的“帮忙”就能解决的问题,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
不是责备者,而是支持者
有时候孩子被打了以后立刻还手打回去,是孩子在面对暴力时的自我保护机制,是真实的情绪反映。父母不必刻意劝说孩子不要打人,更不必责备孩子,这样反而使孩子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会认为“我被欺负了,爸爸妈妈却不帮助我”。而当孩子被打没有还手的时候,父母也不必责骂孩子“没用、胆小和懦弱”。在有些家庭,无论孩子还不还手,换来的都是父母的责备。很多孩子在长大以后,遭遇校园暴力时一声不吭,对家长只字不提,因为他的成长经历告诉他,把事情告诉了父母也没有用,只会换来责备、忽视,而不是安慰。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是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家,任何时候都是温暖的港湾。在这里,你可以把委屈、恐惧表达出来,可以从这里得到支持和力量。孩子在父母的支持中变得自尊、自信和自主。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蕾幼儿园)
责任编辑:欧阳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