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观看电影纪录片《深呼吸》DVD版本的样片,是在客厅的电视机上。40英寸的屏幕似乎无法承纳那一幕幕太过鲜活的影像,刚刚与我们默别的2010年再次回光返照,跃跃欲试着要冲破电视机的边框;那空灵而幽远的音乐,掷地有声的方言同期声和哀怨的低语,也仿佛要震裂电视机扬声器的纸盆——到大影院去,到大影院去!
这样的电影,一定要在影院中观看。银幕要够大,最好10米以上的宽度;音响要够劲,足以清晰还原那轻声的啜泣和音乐中飘渺的高亢细节;座椅要够多,黑暗中观者可以忽略影院的四壁,跟随摄影机的镜头从万米的高空俯冲到中国的土地上,在兴安岭的雪野或三江源的水面上自由驰骋……
4K,以电影纪录片的名义
《深呼吸》是国内第一部气候环保纪录电影,同时也是国内第一部采用RedOne 4K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纪录长片。回顾1949年后的中国,我们很难寻到电影纪录长片的一席之地。
新影厂风行三十年的《新闻简报》不是电影纪录片,而是胶片版的《新闻联播》。科影厂农影厂用16mm摄影机生产的科学养猪种果树不是电影纪录片,而是胶片版的培训教材。1983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话说长江》是“电视系列片”而不是电影纪录片,虽然前期拍摄全部采用胶片电影摄影机。
从1980年到2000年,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变换着语调和形态。与机动灵活的电视摄像机和成本相对更低的磁带剪辑相比,必须采用胶片工艺生产的电影纪录片意味着投入高,周期长,几乎与观众无缘。2003年田壮壮导演拍摄的《茶马古道:德拉姆》彻底改变了国内电影纪录片的制作工艺。这部采用高清摄像机(也称之为“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纪录长片,前期采用高清磁带记录,后期采用磁带录像机编辑,最终“磁转胶”后以胶片拷贝的方式在全国四大城市的电影院线上映。
付勇导演的电影纪录长片《深呼吸》选择了清晰度更高的4K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前期采用闪存卡和硬盘数字记录,后期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针对数字化影像素材剪辑,合成,校色,成片以数字拷贝直接发行。相对于胶片方式,4K数字电影摄影机既保证了与35mm胶片摄影机相同的清晰度,又节省了胶片和冲印成本,全数字后期制作避免了胶片后期工艺的清晰度下降现象,数字发行也大大降低了胶片拷贝的生产成本。这种全数字、高分辨率拍摄制作发行方式,开创了国内电影纪录片制作发行的崭新形态。
在大银幕上触摸山川和肌肤的质感
透过《深呼吸》剧组的4K数字电影摄影机,在大银幕上,我们与2010年的中国再度相遇。
“中国2010极端气候事件及气象灾难频发,其范围之广受灾之强,损失之大历史罕见,2010年是本世纪气候最异常的一年。”
黑的底色,白的字幕。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再回2010。
空灵的音乐响起,2010年的大地山川雨雪,2010年的大兴安岭上海青藏高原桂林,2010年的林场工人喇嘛渔民农民,2010年的焦虑恐惧激动无奈……因为4K的清晰度,我们甚至能够再度触摸昨日再现的真实质感。
影片简介如是说:“《深呼吸》以最为直观的影像,从,中国人的角度见证了气候在不断恶化的事实。场景触及了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和最偏远的乡村,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到人口稠密的东部海岸;从贫瘠的山区到富庶的城镇;从恶劣天气下平凡生活到气候灾难的第一现场。影片以2010年度气候现状为故事引线,通过每一个不同人物的生存命运,在深藏的忧伤里,让观众看到环境的变化和每个人不能逃离的现实,而气候恶化带来的结果,也将是人类无法承受的巨大灾难……”
山川的质感,地球的肌肤:布满皱纹的,或者有一天将布满皱纹的肌肤,生活在上海或者只听说过“上海”这个名字的男人或女人。广角镜头,强烈的空间透视感,人和生活环境的全景展现。中长焦镜头,大光圈,面部特写,浅景深营造出的唯一视觉中心——画面中,不分民族,年龄和性别,人们的言说自然而真实。在大银幕上,任何伪装的真诚和善良都会原形毕露。
相对于成熟便携的高清摄像机制作工艺,用Red One 4K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电影纪录长片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像所有的35mm胶片摄影机一样,笨重的机身,附件和脚架,聚焦甚至要拉皮尺,曝光甚至要用测光表;而在冬季大兴安岭零下50度的低温中拍摄时,甚至要动用棉被和热水袋才能让摄影机正常工作。
与高清摄像机轻松拍摄电视节目相比,4K数字电影摄影机让《深呼吸》摄制组回到纪录片的原点:把摄影机架设在三脚架上,定焦镜头,没有推拉摇移,没有复杂的画面调度,老老实实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
然而,与胶片摄影机相比,数字电影摄影机没有胶片运行长度的限制和胶片成本的藩篱。海量素材的拍摄过程,就是人物熟悉摄影机的过程,从陌生好奇到习以为常,镜头和话筒,抓住了更接近真实的一颦一笑和举手投足。
我们在大屏幕上认识了这样一些人:大兴安岭林场工人,在林场无树可伐的时候,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大山里尝试种草莓谋生;由于无鱼可打,漓江渔民黄能第和他的四只鸬鹚,做起了和游客合影的“模特”;珠穆朗玛峰脚下,格桑顿珠是最有经验的登山向导,他也明显的感觉到气候变的越来越糟糕了,进入到2010年的冬天,珠峰竟然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
4K清晰度,固定机位,固定构图,远超影片片长数倍的素材拍摄——这种近乎笨拙的纪录片创作方法,为我们带来了大银幕上的山川与肌肤的真实质感。因着这种笨拙,我们还能在成片中看到个别焦点并不精确,个别色彩失真的镜头,但是同期声仍然是清晰的,导演并没有因为害怕“露怯”而丢弃这些真实的生活碎片;因着这份国守,我们还能在成片中看到个别使用标清摄像机拍摄的清晰度不足的镜头,那是在长达一年的拍摄期中,经费告急的一个注脚。
拒绝代入,直接观照我们的身心
同样是大银幕,电影剧情片与电影纪录片不同之处在哪里?
我曾经写过一篇《陌生感与角色扮演》的短文,分析了一部电影剧情片成功的秘密:一部电影剧情片“是由规定顺序,规定长度的多个镜头组成的。导演通过精心控制这些充满‘陌生感’的镜头的长度、不同镜头之间的顺序,进一步提升陌生感。通过密集的陌生感镜头组合,以及音效,音乐的渲染,使观众的逻辑判断力在规定时间内彻底失守,大脑完全感性化,被导演预设的人物和故事控制。一部剧情片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开场几分钟内,让观众的理智和逻辑判断力缴械投降,把观众变成导演用画面和声音驱使的彻头彻尾的‘情感动物’,与影片中的角色出生入死,同悲共喜,在这种角色扮演过程中经历一种新的人生,获得一 次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如果90分钟的电影,开场半个小时后还无法俘获观众,无法让观众完成‘角色扮演’,那注定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我文中提到的“角色扮演”,与当下更流行的“代入”、“代入感”这个源自电脑真人游戏的说法相同。从这个层面上分析,《深呼吸》是一部甚至拒绝“代入”和“代入感”的纪录片。
这是一部没有一句旁白的电影纪录片,导演一直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2010年在中国大地上天南海北几十个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不煽情的音乐,不煽情的字幕,不煽情的画面——面对这个真实的视听空间,身为观众,我们足以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保持90分钟的清醒,冷静地“观照”我们生存的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观照”本为佛教用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第一次观看《深呼吸》,这种赤裸裸的真实可能会让习惯“代入感”的我们无所适从。一个个生活在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的起居作息,他们的只言片语,甚至没有我们习惯的旁白把这些细节的碎片连缀为“自圆其说”的故事。就像摄制组前往青海拍摄计划中的“挖虫草”时,突遇无人可以预测的玉树地震,摄影机只是一个纪录者。
这种从始至终的清醒成就了《深呼吸》。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我甚至没有看到付勇导演在开机之前给我描述过的那一组“抒情镜头”: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难得的清新空气中深深吸入一口气。我们看到的只是从长时间拍摄中的某个瞬间,是人们未经导演的真实无奈和期盼。这不禁让我对付勇——这位曾拍摄了大量广告和形象宣传片的导演刮目相看。
《深呼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不可替代的电影纪录片样本,以大银幕上毫不掩饰的高清晰度的真实,让我们零距离观照自己生存的世界,观照自己患难与共的伙伴,观照自己的身心。
电影纪录片的“前繁荣时代”
毋容置疑,在2011年,人们趋之若骛前往电影院观看纪录片的年代并没有到来。刚刚发布的《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共生产16部纪录电影,总投资约5亿元,总收入约7亿元,13部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电影中。没有一部通过票房收回成本,与2010年故事片一百亿元的票房进账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些纪录片中,我在北京的影院看过贾樟柯导演的《海上传奇》,虽然60万元的票房成绩与贾导的声望,以及影片相关的上海世博会的轰轰烈烈并不相称,但是已经比之前我在影院中观看的贾导的另外一部纪录片《二十四城记》的票房要好得多,而在2010年年尾,我在电影院观看孙宪导演的鸟类纪录片《天赐》时,竟然发现除了自己一家人外,座位上还零星散布着另外几组观众,
付勇导演对于《深呼吸》在电影院大银幕上映的前景洞若观火。在这个观众刚刚学会从看盗版DVD转变为到影院观看电影剧情片的国度,让他们花钱买票去电影院看一部没有明星,没有打鸡血般铺天盖地宣传的电影纪录片,难比登天,这也是电影纪录片《深呼吸》同时套拍十集电视纪录片的缘由。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处在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前繁荣时代”,在过去的十年,电影制作经历了从胶片到数字的技术变革,胶片,高清,4K,更低的技术和投资门槛让更多的导演有机会尝试电影创作。而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让更多的中国观众开始感受“电影纪录片”的精工细作与常规电视纪录片的不同。而《深呼吸》这种电影与电视套拍的方式,也至少让大量电视观众了解在2010年。曾经有这样一群人,带着沉重的摄影机,奔波于珠穆朗玛峰、玉树、舟曲,三江源、漓江、上海、北京、大兴安岭之间。
为了《茶马古道:德拉姆>,为了<海上传奇>,为了<深呼吸》,为了自愿在大多数人们沉迷于“代入感”时断喝一声的中国电影纪录片导演们,我愿意在电影院中等待,等待奇迹来临。
这样的电影,一定要在影院中观看。银幕要够大,最好10米以上的宽度;音响要够劲,足以清晰还原那轻声的啜泣和音乐中飘渺的高亢细节;座椅要够多,黑暗中观者可以忽略影院的四壁,跟随摄影机的镜头从万米的高空俯冲到中国的土地上,在兴安岭的雪野或三江源的水面上自由驰骋……
4K,以电影纪录片的名义
《深呼吸》是国内第一部气候环保纪录电影,同时也是国内第一部采用RedOne 4K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纪录长片。回顾1949年后的中国,我们很难寻到电影纪录长片的一席之地。
新影厂风行三十年的《新闻简报》不是电影纪录片,而是胶片版的《新闻联播》。科影厂农影厂用16mm摄影机生产的科学养猪种果树不是电影纪录片,而是胶片版的培训教材。1983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话说长江》是“电视系列片”而不是电影纪录片,虽然前期拍摄全部采用胶片电影摄影机。
从1980年到2000年,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变换着语调和形态。与机动灵活的电视摄像机和成本相对更低的磁带剪辑相比,必须采用胶片工艺生产的电影纪录片意味着投入高,周期长,几乎与观众无缘。2003年田壮壮导演拍摄的《茶马古道:德拉姆》彻底改变了国内电影纪录片的制作工艺。这部采用高清摄像机(也称之为“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电影纪录长片,前期采用高清磁带记录,后期采用磁带录像机编辑,最终“磁转胶”后以胶片拷贝的方式在全国四大城市的电影院线上映。
付勇导演的电影纪录长片《深呼吸》选择了清晰度更高的4K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前期采用闪存卡和硬盘数字记录,后期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针对数字化影像素材剪辑,合成,校色,成片以数字拷贝直接发行。相对于胶片方式,4K数字电影摄影机既保证了与35mm胶片摄影机相同的清晰度,又节省了胶片和冲印成本,全数字后期制作避免了胶片后期工艺的清晰度下降现象,数字发行也大大降低了胶片拷贝的生产成本。这种全数字、高分辨率拍摄制作发行方式,开创了国内电影纪录片制作发行的崭新形态。
在大银幕上触摸山川和肌肤的质感
透过《深呼吸》剧组的4K数字电影摄影机,在大银幕上,我们与2010年的中国再度相遇。
“中国2010极端气候事件及气象灾难频发,其范围之广受灾之强,损失之大历史罕见,2010年是本世纪气候最异常的一年。”
黑的底色,白的字幕。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再回2010。
空灵的音乐响起,2010年的大地山川雨雪,2010年的大兴安岭上海青藏高原桂林,2010年的林场工人喇嘛渔民农民,2010年的焦虑恐惧激动无奈……因为4K的清晰度,我们甚至能够再度触摸昨日再现的真实质感。
影片简介如是说:“《深呼吸》以最为直观的影像,从,中国人的角度见证了气候在不断恶化的事实。场景触及了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和最偏远的乡村,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到人口稠密的东部海岸;从贫瘠的山区到富庶的城镇;从恶劣天气下平凡生活到气候灾难的第一现场。影片以2010年度气候现状为故事引线,通过每一个不同人物的生存命运,在深藏的忧伤里,让观众看到环境的变化和每个人不能逃离的现实,而气候恶化带来的结果,也将是人类无法承受的巨大灾难……”
山川的质感,地球的肌肤:布满皱纹的,或者有一天将布满皱纹的肌肤,生活在上海或者只听说过“上海”这个名字的男人或女人。广角镜头,强烈的空间透视感,人和生活环境的全景展现。中长焦镜头,大光圈,面部特写,浅景深营造出的唯一视觉中心——画面中,不分民族,年龄和性别,人们的言说自然而真实。在大银幕上,任何伪装的真诚和善良都会原形毕露。
相对于成熟便携的高清摄像机制作工艺,用Red One 4K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电影纪录长片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像所有的35mm胶片摄影机一样,笨重的机身,附件和脚架,聚焦甚至要拉皮尺,曝光甚至要用测光表;而在冬季大兴安岭零下50度的低温中拍摄时,甚至要动用棉被和热水袋才能让摄影机正常工作。
与高清摄像机轻松拍摄电视节目相比,4K数字电影摄影机让《深呼吸》摄制组回到纪录片的原点:把摄影机架设在三脚架上,定焦镜头,没有推拉摇移,没有复杂的画面调度,老老实实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
然而,与胶片摄影机相比,数字电影摄影机没有胶片运行长度的限制和胶片成本的藩篱。海量素材的拍摄过程,就是人物熟悉摄影机的过程,从陌生好奇到习以为常,镜头和话筒,抓住了更接近真实的一颦一笑和举手投足。
我们在大屏幕上认识了这样一些人:大兴安岭林场工人,在林场无树可伐的时候,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留在大山里尝试种草莓谋生;由于无鱼可打,漓江渔民黄能第和他的四只鸬鹚,做起了和游客合影的“模特”;珠穆朗玛峰脚下,格桑顿珠是最有经验的登山向导,他也明显的感觉到气候变的越来越糟糕了,进入到2010年的冬天,珠峰竟然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
4K清晰度,固定机位,固定构图,远超影片片长数倍的素材拍摄——这种近乎笨拙的纪录片创作方法,为我们带来了大银幕上的山川与肌肤的真实质感。因着这种笨拙,我们还能在成片中看到个别焦点并不精确,个别色彩失真的镜头,但是同期声仍然是清晰的,导演并没有因为害怕“露怯”而丢弃这些真实的生活碎片;因着这份国守,我们还能在成片中看到个别使用标清摄像机拍摄的清晰度不足的镜头,那是在长达一年的拍摄期中,经费告急的一个注脚。
拒绝代入,直接观照我们的身心
同样是大银幕,电影剧情片与电影纪录片不同之处在哪里?
我曾经写过一篇《陌生感与角色扮演》的短文,分析了一部电影剧情片成功的秘密:一部电影剧情片“是由规定顺序,规定长度的多个镜头组成的。导演通过精心控制这些充满‘陌生感’的镜头的长度、不同镜头之间的顺序,进一步提升陌生感。通过密集的陌生感镜头组合,以及音效,音乐的渲染,使观众的逻辑判断力在规定时间内彻底失守,大脑完全感性化,被导演预设的人物和故事控制。一部剧情片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在开场几分钟内,让观众的理智和逻辑判断力缴械投降,把观众变成导演用画面和声音驱使的彻头彻尾的‘情感动物’,与影片中的角色出生入死,同悲共喜,在这种角色扮演过程中经历一种新的人生,获得一 次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如果90分钟的电影,开场半个小时后还无法俘获观众,无法让观众完成‘角色扮演’,那注定这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我文中提到的“角色扮演”,与当下更流行的“代入”、“代入感”这个源自电脑真人游戏的说法相同。从这个层面上分析,《深呼吸》是一部甚至拒绝“代入”和“代入感”的纪录片。
这是一部没有一句旁白的电影纪录片,导演一直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2010年在中国大地上天南海北几十个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不煽情的音乐,不煽情的字幕,不煽情的画面——面对这个真实的视听空间,身为观众,我们足以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保持90分钟的清醒,冷静地“观照”我们生存的世界和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内心。
“观照”本为佛教用语,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第一次观看《深呼吸》,这种赤裸裸的真实可能会让习惯“代入感”的我们无所适从。一个个生活在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们,他们的起居作息,他们的只言片语,甚至没有我们习惯的旁白把这些细节的碎片连缀为“自圆其说”的故事。就像摄制组前往青海拍摄计划中的“挖虫草”时,突遇无人可以预测的玉树地震,摄影机只是一个纪录者。
这种从始至终的清醒成就了《深呼吸》。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我甚至没有看到付勇导演在开机之前给我描述过的那一组“抒情镜头”:不同地域的人们,在难得的清新空气中深深吸入一口气。我们看到的只是从长时间拍摄中的某个瞬间,是人们未经导演的真实无奈和期盼。这不禁让我对付勇——这位曾拍摄了大量广告和形象宣传片的导演刮目相看。
《深呼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不可替代的电影纪录片样本,以大银幕上毫不掩饰的高清晰度的真实,让我们零距离观照自己生存的世界,观照自己患难与共的伙伴,观照自己的身心。
电影纪录片的“前繁荣时代”
毋容置疑,在2011年,人们趋之若骛前往电影院观看纪录片的年代并没有到来。刚刚发布的《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给出这样一组数据:2010年中国共生产16部纪录电影,总投资约5亿元,总收入约7亿元,13部进入院线放映的纪录电影中。没有一部通过票房收回成本,与2010年故事片一百亿元的票房进账形成鲜明对比,
在这些纪录片中,我在北京的影院看过贾樟柯导演的《海上传奇》,虽然60万元的票房成绩与贾导的声望,以及影片相关的上海世博会的轰轰烈烈并不相称,但是已经比之前我在影院中观看的贾导的另外一部纪录片《二十四城记》的票房要好得多,而在2010年年尾,我在电影院观看孙宪导演的鸟类纪录片《天赐》时,竟然发现除了自己一家人外,座位上还零星散布着另外几组观众,
付勇导演对于《深呼吸》在电影院大银幕上映的前景洞若观火。在这个观众刚刚学会从看盗版DVD转变为到影院观看电影剧情片的国度,让他们花钱买票去电影院看一部没有明星,没有打鸡血般铺天盖地宣传的电影纪录片,难比登天,这也是电影纪录片《深呼吸》同时套拍十集电视纪录片的缘由。
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处在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前繁荣时代”,在过去的十年,电影制作经历了从胶片到数字的技术变革,胶片,高清,4K,更低的技术和投资门槛让更多的导演有机会尝试电影创作。而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让更多的中国观众开始感受“电影纪录片”的精工细作与常规电视纪录片的不同。而《深呼吸》这种电影与电视套拍的方式,也至少让大量电视观众了解在2010年。曾经有这样一群人,带着沉重的摄影机,奔波于珠穆朗玛峰、玉树、舟曲,三江源、漓江、上海、北京、大兴安岭之间。
为了《茶马古道:德拉姆>,为了<海上传奇>,为了<深呼吸》,为了自愿在大多数人们沉迷于“代入感”时断喝一声的中国电影纪录片导演们,我愿意在电影院中等待,等待奇迹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