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英国央行宣布将于2017年9月正式发行面值为10英镑的塑料钞票,并会在未来把发行范围扩大到面值更大的钞票。
目前,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塑料钞票,其中7个国家的流通货币已经全部由纸币更换为塑料钞票,分别是澳大利亚、百慕大、文莱、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罗马尼亚和越南。据美国权威机构预测,塑料钞票代替纸钞流通已是大势所趋,塑料基材的市场空间会高达200亿美元。
实际上,中国早在2000年就发行过“迎接新世纪”100元塑料纪念钞票。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官员曾表示,中国对发行塑料钞票已经有了技术基础,也都做好了准备,但具体时间尚不确定。
塑料钞票比纸钞有更多优点
塑料钞票最早由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墨尔本大学联合开发,于1988年在澳大利亚使用。
塑料钞票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钞票,它在材质上有着比纸钞更优越的特点。首先,材质结实,使用寿命是纸钞的4倍;其次,具有无纤维、无毛细孔、无异味、不吸潮、不易沾染细菌、不粘连、易回收、变形小、耐高温等特点;再次,塑料钞票比纸钞更难伪造和仿制。从外观上看,塑料钞票区别于纸钞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票面上有透明视窗,每张塑料钞票一般设有1至2个透明视窗,最多的有4 个,内置各種防伪装置,可防止复印;最后,塑料钞票有利于自动提款机使用,可减少新钞的投放量,降低旧钞回收成本,综合经济效益更好,由于可以回收,塑料钞票又被称为“绿色钞票”。
当然,塑料钞票也有缺点。塑料钞票的制造成本是纸钞的两倍,而且,银行推出塑料钞票需要对系统内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比如自动提款机、验钞机等,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塑料钞票碰到高温易融化,一些已经流通塑料钞票的国家时常发生钞票融化的现象,目前,暂时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支付宝剑指新零售 打造无现金消费
一日千里的科技如同一场完美风暴席卷了中国的各行各业,使原本坚固不催的东西瞬间变得脆弱不堪。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商业领域的广泛运用,彻底打破了人类原有的思维模式,这就意味着,大批的售货员、服务员、翻译、记者、司机、保安、助理、操作工……都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失去工作。
8月份的第一周,支付宝就携手多个城市及无现金联盟共同打造了全球首个“无现金消费周”。杭州、武汉、天津、福州、贵阳等都采用多种方式来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无现金消费的建设中来。这些城市计划在今年内,实现公交、地铁、停车付费、高速通行、客运等的支付宝支付,另外,在医保、养老金等领域也将开始试点。
按照支付宝的规划,未来,城市居民的商业消费、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这三大领域90%的场景都将使用支付宝支付。
实际上,支付宝的“无现金消费”计划还吸引到一些国家纷纷效仿。目前,马来西亚、摩纳哥、俄罗斯、瑞典都表示要学习中国基于移动支付的“无现金”经验。
无现金消费能在中国快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理的移动支付业务达257.10亿笔,金额为157.55万亿元;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达1639.02亿笔,金额为99.27万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兴起,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让大多数产生支付行为的领域都能采用手机付款,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移动支付占了支付场景的近80%。由此可见,中国的“无现金消费”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并领先于全球。
中国的“无现金化”发展速度之快,一方面得益于民众已经习惯 “扫一扫”的“无现金”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则归因于成熟商业机构的市场化行为,如支付宝、微信等在人群中以商业的力量实现了较大范围的覆盖,并培育了消费习惯。
前段时间,有调查机构专门针对在华留学生做调查,要求评选出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名列其中,另外三个分别是高铁、共享单车和网购。
另外,根据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有357个城市(含县级市和直辖县)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包括车主服务、政务办事、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9个类别的共380项服务,为超过1.5亿的用户提供服务体验。同时,2016年还有超过10亿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务”,比2015年增长218%。另外,以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100万门店的30多个行业,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来看病、购物、吃饭、旅游、交水电费等。
有相关专家表示,中国实现“无现金消费”的路径一定会与欧美发达国家不一样。欧美发达国家的“无现金消费”更多依靠信用卡,而中国消费者则更倚重手机。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领域,中国有更广大的市场空间与普惠需求。
当然,中国的政府在力推“无现金消费”的同时,也应着力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并激励移动支付企业充分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让“无现金消费”运转得更有效率和更加可靠。
目前,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塑料钞票,其中7个国家的流通货币已经全部由纸币更换为塑料钞票,分别是澳大利亚、百慕大、文莱、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罗马尼亚和越南。据美国权威机构预测,塑料钞票代替纸钞流通已是大势所趋,塑料基材的市场空间会高达200亿美元。
实际上,中国早在2000年就发行过“迎接新世纪”100元塑料纪念钞票。中国人民银行相关官员曾表示,中国对发行塑料钞票已经有了技术基础,也都做好了准备,但具体时间尚不确定。
塑料钞票比纸钞有更多优点
塑料钞票最早由澳大利亚联邦储备银行、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和墨尔本大学联合开发,于1988年在澳大利亚使用。
塑料钞票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钞票,它在材质上有着比纸钞更优越的特点。首先,材质结实,使用寿命是纸钞的4倍;其次,具有无纤维、无毛细孔、无异味、不吸潮、不易沾染细菌、不粘连、易回收、变形小、耐高温等特点;再次,塑料钞票比纸钞更难伪造和仿制。从外观上看,塑料钞票区别于纸钞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票面上有透明视窗,每张塑料钞票一般设有1至2个透明视窗,最多的有4 个,内置各種防伪装置,可防止复印;最后,塑料钞票有利于自动提款机使用,可减少新钞的投放量,降低旧钞回收成本,综合经济效益更好,由于可以回收,塑料钞票又被称为“绿色钞票”。
当然,塑料钞票也有缺点。塑料钞票的制造成本是纸钞的两倍,而且,银行推出塑料钞票需要对系统内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换代,比如自动提款机、验钞机等,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塑料钞票碰到高温易融化,一些已经流通塑料钞票的国家时常发生钞票融化的现象,目前,暂时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支付宝剑指新零售 打造无现金消费
一日千里的科技如同一场完美风暴席卷了中国的各行各业,使原本坚固不催的东西瞬间变得脆弱不堪。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商业领域的广泛运用,彻底打破了人类原有的思维模式,这就意味着,大批的售货员、服务员、翻译、记者、司机、保安、助理、操作工……都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失去工作。
8月份的第一周,支付宝就携手多个城市及无现金联盟共同打造了全球首个“无现金消费周”。杭州、武汉、天津、福州、贵阳等都采用多种方式来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到无现金消费的建设中来。这些城市计划在今年内,实现公交、地铁、停车付费、高速通行、客运等的支付宝支付,另外,在医保、养老金等领域也将开始试点。
按照支付宝的规划,未来,城市居民的商业消费、交通出行和公共服务这三大领域90%的场景都将使用支付宝支付。
实际上,支付宝的“无现金消费”计划还吸引到一些国家纷纷效仿。目前,马来西亚、摩纳哥、俄罗斯、瑞典都表示要学习中国基于移动支付的“无现金”经验。
无现金消费能在中国快速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理的移动支付业务达257.10亿笔,金额为157.55万亿元;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达1639.02亿笔,金额为99.27万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兴起,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让大多数产生支付行为的领域都能采用手机付款,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移动支付占了支付场景的近80%。由此可见,中国的“无现金消费”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并领先于全球。
中国的“无现金化”发展速度之快,一方面得益于民众已经习惯 “扫一扫”的“无现金”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则归因于成熟商业机构的市场化行为,如支付宝、微信等在人群中以商业的力量实现了较大范围的覆盖,并培育了消费习惯。
前段时间,有调查机构专门针对在华留学生做调查,要求评选出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移动支付名列其中,另外三个分别是高铁、共享单车和网购。
另外,根据蚂蚁金服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有357个城市(含县级市和直辖县)入驻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包括车主服务、政务办事、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9个类别的共380项服务,为超过1.5亿的用户提供服务体验。同时,2016年还有超过10亿人次使用“指尖上的城市公共服务”,比2015年增长218%。另外,以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100万门店的30多个行业,用户可以使用微信支付来看病、购物、吃饭、旅游、交水电费等。
有相关专家表示,中国实现“无现金消费”的路径一定会与欧美发达国家不一样。欧美发达国家的“无现金消费”更多依靠信用卡,而中国消费者则更倚重手机。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领域,中国有更广大的市场空间与普惠需求。
当然,中国的政府在力推“无现金消费”的同时,也应着力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并激励移动支付企业充分发挥作用。这样才能让“无现金消费”运转得更有效率和更加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