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终身体育视野中的发展要求进一步认知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终身体育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塑造学生在自身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上的终身运动习惯。同时,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同样刻不容缓,在终身体育视野中意义重大。本文即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出发,探讨在终身体育视野中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关键词:终身体育; 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2
高校体育教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时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正在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界的共识。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更加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这种全面素质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就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
终身体育,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人终其一生都能经常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实现提升身体素质、愉悦身心的效果。这是一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故而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欢迎。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大都属于学校体育的“终结阶段”,且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都安排在大一、大二年级,导致很多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后就很少自主参加体育运动。在终身体育的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成为衔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让学生在高校体育学习中培养起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从而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还能够自主参加社会和个人的体育活动。
一、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辨正
(一)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差异性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由于在开展目标与具体内容方面的属性特征呈现出较为可观的先天差异性。从二者的开展目标来看,终身体育是以推动个体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为主旨从而推动人们在体育运动中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品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终身体育具有高校体育所不具备的全民性、普及性。高校体育的开展是以系统的教学体系作为依托,以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目标是在一段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并逐步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因而高校体育具有终身体育所不具有的系统性、全面性。从二者的开展的具体内容方面来看,终身体育给予参与者极大的自主性,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时间、经济条件等自主选择要开展的体育项目,且参与者不受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的内容是以教学大纲和学校自身的教育条例为依据,制定严格的课程标准与严密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一般较为固定,参与者也全都是高校大学生。
(二)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统一性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能够统一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等环节上。高校体育教学环节属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受到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正在逐渐重视学生终身化的取向,而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能够为其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阶段打下的体育基础能够为学生走入社会后参与社会体育运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很容易在社会体育运动中失去兴趣,影响其树立起正确的健身理念。终身体育意识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扮演起重要角色,缺乏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很容易成为无根之水,从而出现与社会体育脱节的问题。因此,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不可偏废,更不能厚此薄彼。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而终身体育的开展又需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作为保障。
二、终身体育视野中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中纳入终身体育理念
我国深入推进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正在沿着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取得新的成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能够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产生良好效果。更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先决条件,将终身体育理念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改革的长效性,为学生培养起牢固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还要将终身体育的理念与教育改革的目标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从课程设置到方法创新都要体现终身体育的要求。终身体育要求参与者能够保证体育运动的频率与时间,而不能停留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状态。终身体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还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还要承担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职责,因而必须要将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放得长远,从长远乃至终身的角度思考学生的体育健身问题。大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后能够坚持在学校里养成的运动习惯与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而独立地、科学地、长期地坚持体育健身活动,正是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的要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就是要实现体育运动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推动大学生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展体育运动。
(二)在实际课程改革中推进终身体育理念落实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更新教育理念只是第一步,在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推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引入新兴的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进入课堂,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推进终身体育理念落实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组织的多样性。选取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并认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要和课程安排结合起来,设置更多兼具教育性、娱乐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方法的创新依托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就是要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方法,尽可能追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体育运动兴趣不断加深,运动能力不断加强,继而培养起坚定地终身体育意识。再次,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还要求不断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强化终身体育理念在教学评价环节的渗透。教学评价环节是推进体育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学评价理念与方法就是要转变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终身体育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评价环节至关重要,需要推动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终身体育理念落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实处,实现终身体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全面着手,综合考虑,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海金. 从终身体育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0(10): 141-142.
[2] 郑重.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6(3): 67-68.
[3] 舒钧. 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 体育研究, 2013, 10: 405-406.
关键词:终身体育; 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5-000-02
高校体育教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新时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改革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正在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界的共识。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更加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这种全面素质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就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和谐统一发展。
终身体育,顾名思义指的是一个人终其一生都能经常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从而实现提升身体素质、愉悦身心的效果。这是一种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故而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欢迎。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大都属于学校体育的“终结阶段”,且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都安排在大一、大二年级,导致很多学生在体育课结束后就很少自主参加体育运动。在终身体育的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成为衔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让学生在高校体育学习中培养起良好的体育运动兴趣,从而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还能够自主参加社会和个人的体育活动。
一、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关系辨正
(一)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差异性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由于在开展目标与具体内容方面的属性特征呈现出较为可观的先天差异性。从二者的开展目标来看,终身体育是以推动个体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终身体育习惯为主旨从而推动人们在体育运动中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品质,从这个角度来说,终身体育具有高校体育所不具备的全民性、普及性。高校体育的开展是以系统的教学体系作为依托,以大学生为教学对象,目标是在一段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并逐步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因而高校体育具有终身体育所不具有的系统性、全面性。从二者的开展的具体内容方面来看,终身体育给予参与者极大的自主性,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时间、经济条件等自主选择要开展的体育项目,且参与者不受年龄、性别、学历等因素的影响。高校体育的内容是以教学大纲和学校自身的教育条例为依据,制定严格的课程标准与严密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一般较为固定,参与者也全都是高校大学生。
(二)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的统一性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能够统一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等环节上。高校体育教学环节属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受到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正在逐渐重视学生终身化的取向,而大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能够为其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大学阶段打下的体育基础能够为学生走入社会后参与社会体育运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如果基础打得不牢,很容易在社会体育运动中失去兴趣,影响其树立起正确的健身理念。终身体育意识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扮演起重要角色,缺乏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高校体育教学很容易成为无根之水,从而出现与社会体育脱节的问题。因此,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之间不可偏废,更不能厚此薄彼。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终身体育理念的指导,而终身体育的开展又需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作为保障。
二、终身体育视野中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理念中纳入终身体育理念
我国深入推进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正在沿着健康第一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取得新的成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能够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产生良好效果。更新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先决条件,将终身体育理念纳入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改革的长效性,为学生培养起牢固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运动习惯打下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还要将终身体育的理念与教育改革的目标相结合,把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作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从课程设置到方法创新都要体现终身体育的要求。终身体育要求参与者能够保证体育运动的频率与时间,而不能停留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状态。终身体育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还要求实现教学目标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结合。高校体育教学不仅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运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还要承担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职责,因而必须要将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放得长远,从长远乃至终身的角度思考学生的体育健身问题。大学生在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后能够坚持在学校里养成的运动习惯与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而独立地、科学地、长期地坚持体育健身活动,正是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的要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领域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就是要实现体育运动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推动大学生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展体育运动。
(二)在实际课程改革中推进终身体育理念落实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更新教育理念只是第一步,在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推进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引入新兴的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进入课堂,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推进终身体育理念落实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新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组织的多样性。选取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并认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要和课程安排结合起来,设置更多兼具教育性、娱乐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方法的创新依托于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就是要探索不同教学内容的不同方法,尽可能追求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在此过程中,体育运动兴趣不断加深,运动能力不断加强,继而培养起坚定地终身体育意识。再次,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还要求不断创新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强化终身体育理念在教学评价环节的渗透。教学评价环节是推进体育教学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新教学评价理念与方法就是要转变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原则。终身体育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评价环节至关重要,需要推动实现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和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终身体育理念落到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实处,实现终身体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创新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全面着手,综合考虑,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海金. 从终身体育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10(10): 141-142.
[2] 郑重.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6(3): 67-68.
[3] 舒钧. 基于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 体育研究, 2013, 10: 4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