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之所以能够传情依靠的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仔细分析这一概念,我们就会发现它实际包含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意境这个概念有如下特征:(一)从表现上看,它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二)从结构上看,它包含虚实两部分。(三)从审美上看,它具有韵味无穷的特点。总体上来说,这个概念包含虚实两部分,而且虚实互相作用。一实即可触之景也,一虚即情和情景互动而产生的想象空间。
这虚和实的相互作用即情和景的相互融合又产生了另一个概念——意象。意象即指包含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我们比较意象与意境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二者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除情和景之外,意境还要讲求情和景的交融和由此引发的审美想象),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我们要想把握诗歌的意境可以从把握诗歌意象入手。
我们的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有许多此类包含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即意象的。
如“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一直受到文人的偏爱。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同时也感受了菊花的高洁之气。唐代诗人元稹《菊花》中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句从菊花在四季中凋谢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还比如古诗中常用的内涵丰富的“月”这个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这是思乡怀远之月;“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这是美好、纯洁的象征;“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是饱含悲伤和愁苦之绪的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柳”含惜别之意,“红豆”含相思之情,“大鹏”含志向高远之意……
并且这些意象在诗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内涵。例如《说“木叶”》一文中提到的“木叶”这个意象。从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开始使用这个意象开始,后来的诗人陆续运用了这个意象:谢庄在《月赋》中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在《临江王节士歌》中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普云歇山”;柳恽在《捣衣诗》中说:“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沈俭期在《古意》中说:“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木叶”这个意象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内涵:以秋风当中枯黄的树叶往下凋零的情景表达一种悲秋之意。与此类似的很多意象都经过了这样一个由具体情况下的使用到最后固定成具有一般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很多古诗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情感内涵。
正是这些具有相对稳定意义的诗歌意象在诗歌写作中的运用,使我们的诗歌语言更具暗示性,内涵更加丰富。也正是因为这使我们在准确解读诗歌的时候碰到一定的阻碍。怎样化解意象这一障碍,正是我们进行诗歌鉴赏的关键,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到此,我们已经阐释清楚了诗歌意境和意象这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要想由意象推及意境的话就必须有如下的环节:(一)正确理解具有相对稳定的情感内涵的意象。(二)在意象所包含的景和情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三)通过联想,把原有意象中的景、原有意象中的情和由此引发的审美想象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诗歌的意境。理解了诗歌的意境,也就理解了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据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训练寻求到解读鉴赏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的方法:(一)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搜集和整理古诗中常用的一些具有固定情感内涵的意象,并牢记。(二)通过欣赏优美的情景交融的现代散文等容易接受的语段来训练学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的想象能力。我想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学生是可以寻求到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的。
[作者通联:湖北宜昌第二中学]
这虚和实的相互作用即情和景的相互融合又产生了另一个概念——意象。意象即指包含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
我们比较意象与意境这两个概念可以看出二者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除情和景之外,意境还要讲求情和景的交融和由此引发的审美想象),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我们要想把握诗歌的意境可以从把握诗歌意象入手。
我们的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有许多此类包含主观情感的客观形象即意象的。
如“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一直受到文人的偏爱。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一位至诚至静的自在之人陶然于田园之乐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情态,同时也感受了菊花的高洁之气。唐代诗人元稹《菊花》中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一句从菊花在四季中凋谢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深微的道理,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
还比如古诗中常用的内涵丰富的“月”这个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这是思乡怀远之月;“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这是美好、纯洁的象征;“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是饱含悲伤和愁苦之绪的月。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柳”含惜别之意,“红豆”含相思之情,“大鹏”含志向高远之意……
并且这些意象在诗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情感内涵。例如《说“木叶”》一文中提到的“木叶”这个意象。从屈原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开始使用这个意象开始,后来的诗人陆续运用了这个意象:谢庄在《月赋》中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在《临江王节士歌》中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普云歇山”;柳恽在《捣衣诗》中说:“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沈俭期在《古意》中说:“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木叶”这个意象在逐渐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内涵:以秋风当中枯黄的树叶往下凋零的情景表达一种悲秋之意。与此类似的很多意象都经过了这样一个由具体情况下的使用到最后固定成具有一般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很多古诗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情感内涵。
正是这些具有相对稳定意义的诗歌意象在诗歌写作中的运用,使我们的诗歌语言更具暗示性,内涵更加丰富。也正是因为这使我们在准确解读诗歌的时候碰到一定的阻碍。怎样化解意象这一障碍,正是我们进行诗歌鉴赏的关键,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到此,我们已经阐释清楚了诗歌意境和意象这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要想由意象推及意境的话就必须有如下的环节:(一)正确理解具有相对稳定的情感内涵的意象。(二)在意象所包含的景和情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三)通过联想,把原有意象中的景、原有意象中的情和由此引发的审美想象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诗歌的意境。理解了诗歌的意境,也就理解了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据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训练寻求到解读鉴赏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的方法:(一)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搜集和整理古诗中常用的一些具有固定情感内涵的意象,并牢记。(二)通过欣赏优美的情景交融的现代散文等容易接受的语段来训练学生由景及情、由情及景的想象能力。我想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学生是可以寻求到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的。
[作者通联:湖北宜昌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