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提出:“被压抑了的潜意识和本能促进了艺术家进入思考和创作,成为艺术作品诞生的源泉。”文章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阐述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中的被潜意识所主导的艺术思维,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当代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油画作品充斥着暴力、性冲动、恐怖与愤怒,以至于其作品长时间来成为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市场上争论不休的焦点。 他在长达4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坚持着自己的具象表现主义创作,始终尊崇对内心的最直接的、最纯粹的表现。
关键词: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潜意识;本能
一、潜意识中幼年产生的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曾说过:“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暂的时间内使心灵遭受非常高度的刺激,以致无论用接纳吸收的方式或调整改变的方式,都不能以正常态的方法来适应,结果最后又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遭受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之为创伤的经验。 ”
培根并非學院派出身,离开家门后,他做过推销员、家具设计师等等,但他那压抑的艺术中的源动力却是幼年时的不幸遭遇以及在那个战乱下的特殊时代,这些创伤性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儿时的培根患有严重的哮喘,身体非常虚弱且对动物都过敏,即使这样只有年幼的培根也并未感受到如普通孩子童年来自父爱的关怀,而是父亲时常的训斥和责骂。他的父亲是退役军官,以驯马为生,父亲希望他继承驯马师的意志自然也就无望,因此,父亲经常异常粗暴地对待培根,对其大发雷霆,在发火时用马鞭狠狠抽打培根更是常事, 疼痛成为其幼时的意识固化。父亲的种种行为使得幼年不幸的经历成为创伤映射到了他的潜意识里,对他之后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神分析研究中提到孩子在三岁至五岁期间需要经历一个“幼儿性研究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好奇心会被重要的事情留下的印象唤醒,比如被受到暴力威胁的恐惧所唤起。苦痛的记忆驱使好奇心在潜意识里对痛苦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也展现在日后培根绘画作品扭曲畸形的形态中,其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被蹂躏、剥离、重组。培根在访谈录中也表达出他对于苦痛强烈的兴趣,“我(培根)喜欢伤口、事故、难受,现实抛弃其幽灵的那些地方”。
培根并没有普通孩子正常上学的经历,因为他没有在学校待过一天,都是母亲为他请家教在家学,极少接触外界,孤独与无助侵袭着他无助的灵魂。 羸弱的身体加上高压下的家庭状态,这些在儿童时期的生理痛苦使培根的潜意识里对女性温柔的形象产生强烈的依赖, 他唯一母亲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但对于母亲的性冲动在“超我”的意识中得到抑制,孩子对母亲的爱被压制而不能继续向前发展,在屈服和压抑下得到了控制。1914年,5岁的培根随父母来到伦敦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一次父亲在偶然之下看到培根竟然在镜子前试穿母亲的内衣,这种行为在粗暴的父亲眼里自然是不被准许的,以至培根与父亲多次发生激烈争吵,最后绝望的培根不得不离家出走。
培根接触到艺术世界正是在这次离家出走之后。从 1927 年起,培根用一年多的时间游历了罗马、巴黎、柏林等一些欧洲的主要城市,并于1929返回到伦敦。在游历的这段时间里培根被当时的艺术和各种时尚潮流吸引住了,新兴的各种事物不断吸引着培根,培根大受影响,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二、力比多与培根艺术创作
弗洛伊德“性欲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力比多学说,它对本能有着清晰的表述,尤其是性本能。像是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所表述的:“我们所说的性本能力比多,相当于诗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又像是他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中写道:“力比多是从情绪理论中借来的一个语词,我们用它来称呼那种包含‘爱’这个词下的所有东西有关的本能的力量。”并且,在此之前弗洛伊德有过这么一句话:“我们还没有一个类似的‘力比多’的术语来描述破坏本能的能量。”由此说明,在弗洛伊德看来,能量转化是力比多的基本概念,它可以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进人类情感、情绪的相互转化。他认为艺术之所以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而是发泄创作者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将“性欲的冲动”进行了升华,创作者成为艺术家。在培根的作品中他直接将性转化为对绘画的最原始的个人情感冲动,剖析出笔下事物的极为真实的面貌。
弗洛伊德的理论让我们得知,虽然性欲力比多作为一种特殊的力比多能量天生就存在人的身体里, 但这份能量在后天的贯注对象并不受限定,是可转化的。恋父情节或恋母情结是一个人把力比多贯注于父亲或母亲时导致的;自恋是当一个人把力比多贯注于自身而导致的;同理,当一个人于某项事业上注入力比多,他的思想和行为就能得到一定的升华。由此可得,培根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就是力比多。
三、培根创作的本能欲望
在培根的访谈中,他表示时常是在某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了创作,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意外。在他随心所欲完成的作品中我们能发现他童年时期的创伤以及对这场经历的执著。 他说:“我的画是喜悦的,没有暴力。”“……我喜欢以喜悦和恐惧看生命。 ”培根顺从内心用画笔进行宣泄,在他作品中充斥着各种暴力,这些暴力或是可见的或是不可见的。正是因为顺从了内心,他认为他从创作中获得的是一种快感和喜悦。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能欲望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来源,而这种动力因素在个人成长的压抑下存在于人心底深处的无意识中。 培根一直感觉他年幼时的生活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阴暗面,之后的亲身经历更加剧了他的这一感觉。美国批评家萨姆·亨特看到培根的画后评论道:“战后的当代伦敦,它饱受摧残的神经,独有的心灵氛围……逐渐加深成为恐惧的不详的幽闭意味。”
由于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培根的艺术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遭受过战争摧残而出现的精神恐慌,以及对世界的深刻怀疑。在他的作品中,对精神孤独的恐惧几乎无处不在,人类个体,甚至整个人类族群都带有崩溃后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现代人心中。培根笔下大量的肖像并不直接呈现,而是借助镜子或者是画中画的形式,这些肖像总是用一副洞察一切的冷漠表情注视着观者。这种表现形式将人类的孤独感强化到了极致,如此可怕的孤独感使人无法直面只能是遮掩和逃避。这个时候揭露真相的往往都是艺术家,他们通过手中的画笔丝毫不留余地地挖掘、暴露人性当中的阴暗面,让遮掩和逃避的一切摊开在世人面前。培根作品以疯狂而粗暴的笔触揭开蒙蔽世人的假象,将一个真实的“野蛮人”还原于人前。
“教皇”系列绘画就很强烈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教皇”主题绘画中,培根将英诺森十世的形象变形得极为夸张,教皇强烈可怕的面部形象反映了培根对宗教、社会对教皇形象这三者的理解以及态度。培根出生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激烈斗争时期的爱尔兰都柏林,这个时期,爱尔兰社会中的宗教冲突频繁发生,当时人们普遍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这种环境下营造出的紧张而危险的气氛伴随了培根的整个童年。在这种童年经历下,培根借鉴传统绘画和经典图像再创造出了新的“教皇”。他融汇了所处时代的生活中的各种图像、信息、资料以及社会环境和普遍社会情绪,与传统保持紧密联系,并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呈现和诠释自己的观念,像是对人类、生命、生活等这样一些涉及人类本质命题的理解。
四、结语
弗洛伊德认为:深入理解人类的心灵的人普遍是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家,只有这些艺术家才会去深挖人类的本质存在。“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讲故事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处理个人经历的方式;有创造性的作家可以将这种经历转化为他们的作品。”弗朗西斯·培根作为现代艺术中极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社会的视觉文化在他的画面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从培根的作品中,我们看的不仅是艺术的绘画性还有一个艺术家对社会时局变化的关注,和不同背景下人们思想文化发展的印迹。在他的创作中呈现出了个人感觉的真实和意识的在场,强烈地表达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欲望,以及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M].罗生,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2]艾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M].陆杰荣,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3]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侬,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1994.
[4]邵奕杨.穿越后现代:当代西方视觉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何政广.培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6]叶源成.试论弗朗西斯·培根绘画创作心理[M].神州,2013(4).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关键词: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弗朗西斯·培根;潜意识;本能
一、潜意识中幼年产生的心理创伤
弗洛伊德曾说过:“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暂的时间内使心灵遭受非常高度的刺激,以致无论用接纳吸收的方式或调整改变的方式,都不能以正常态的方法来适应,结果最后又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遭受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之为创伤的经验。 ”
培根并非學院派出身,离开家门后,他做过推销员、家具设计师等等,但他那压抑的艺术中的源动力却是幼年时的不幸遭遇以及在那个战乱下的特殊时代,这些创伤性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儿时的培根患有严重的哮喘,身体非常虚弱且对动物都过敏,即使这样只有年幼的培根也并未感受到如普通孩子童年来自父爱的关怀,而是父亲时常的训斥和责骂。他的父亲是退役军官,以驯马为生,父亲希望他继承驯马师的意志自然也就无望,因此,父亲经常异常粗暴地对待培根,对其大发雷霆,在发火时用马鞭狠狠抽打培根更是常事, 疼痛成为其幼时的意识固化。父亲的种种行为使得幼年不幸的经历成为创伤映射到了他的潜意识里,对他之后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精神分析研究中提到孩子在三岁至五岁期间需要经历一个“幼儿性研究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好奇心会被重要的事情留下的印象唤醒,比如被受到暴力威胁的恐惧所唤起。苦痛的记忆驱使好奇心在潜意识里对痛苦进行更深入的探索,这也展现在日后培根绘画作品扭曲畸形的形态中,其作品中的人物面部被蹂躏、剥离、重组。培根在访谈录中也表达出他对于苦痛强烈的兴趣,“我(培根)喜欢伤口、事故、难受,现实抛弃其幽灵的那些地方”。
培根并没有普通孩子正常上学的经历,因为他没有在学校待过一天,都是母亲为他请家教在家学,极少接触外界,孤独与无助侵袭着他无助的灵魂。 羸弱的身体加上高压下的家庭状态,这些在儿童时期的生理痛苦使培根的潜意识里对女性温柔的形象产生强烈的依赖, 他唯一母亲成为了他的精神寄托,但对于母亲的性冲动在“超我”的意识中得到抑制,孩子对母亲的爱被压制而不能继续向前发展,在屈服和压抑下得到了控制。1914年,5岁的培根随父母来到伦敦开始了新的生活。有一次父亲在偶然之下看到培根竟然在镜子前试穿母亲的内衣,这种行为在粗暴的父亲眼里自然是不被准许的,以至培根与父亲多次发生激烈争吵,最后绝望的培根不得不离家出走。
培根接触到艺术世界正是在这次离家出走之后。从 1927 年起,培根用一年多的时间游历了罗马、巴黎、柏林等一些欧洲的主要城市,并于1929返回到伦敦。在游历的这段时间里培根被当时的艺术和各种时尚潮流吸引住了,新兴的各种事物不断吸引着培根,培根大受影响,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二、力比多与培根艺术创作
弗洛伊德“性欲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力比多学说,它对本能有着清晰的表述,尤其是性本能。像是弗洛伊德在《超越快乐原则》中所表述的:“我们所说的性本能力比多,相当于诗人和哲学家眼中的那种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聚合在一起的爱的本能。”又像是他在《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中写道:“力比多是从情绪理论中借来的一个语词,我们用它来称呼那种包含‘爱’这个词下的所有东西有关的本能的力量。”并且,在此之前弗洛伊德有过这么一句话:“我们还没有一个类似的‘力比多’的术语来描述破坏本能的能量。”由此说明,在弗洛伊德看来,能量转化是力比多的基本概念,它可以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促进人类情感、情绪的相互转化。他认为艺术之所以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而是发泄创作者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将“性欲的冲动”进行了升华,创作者成为艺术家。在培根的作品中他直接将性转化为对绘画的最原始的个人情感冲动,剖析出笔下事物的极为真实的面貌。
弗洛伊德的理论让我们得知,虽然性欲力比多作为一种特殊的力比多能量天生就存在人的身体里, 但这份能量在后天的贯注对象并不受限定,是可转化的。恋父情节或恋母情结是一个人把力比多贯注于父亲或母亲时导致的;自恋是当一个人把力比多贯注于自身而导致的;同理,当一个人于某项事业上注入力比多,他的思想和行为就能得到一定的升华。由此可得,培根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就是力比多。
三、培根创作的本能欲望
在培根的访谈中,他表示时常是在某种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了创作,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意外。在他随心所欲完成的作品中我们能发现他童年时期的创伤以及对这场经历的执著。 他说:“我的画是喜悦的,没有暴力。”“……我喜欢以喜悦和恐惧看生命。 ”培根顺从内心用画笔进行宣泄,在他作品中充斥着各种暴力,这些暴力或是可见的或是不可见的。正是因为顺从了内心,他认为他从创作中获得的是一种快感和喜悦。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能欲望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来源,而这种动力因素在个人成长的压抑下存在于人心底深处的无意识中。 培根一直感觉他年幼时的生活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阴暗面,之后的亲身经历更加剧了他的这一感觉。美国批评家萨姆·亨特看到培根的画后评论道:“战后的当代伦敦,它饱受摧残的神经,独有的心灵氛围……逐渐加深成为恐惧的不详的幽闭意味。”
由于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培根的艺术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是遭受过战争摧残而出现的精神恐慌,以及对世界的深刻怀疑。在他的作品中,对精神孤独的恐惧几乎无处不在,人类个体,甚至整个人类族群都带有崩溃后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现代人心中。培根笔下大量的肖像并不直接呈现,而是借助镜子或者是画中画的形式,这些肖像总是用一副洞察一切的冷漠表情注视着观者。这种表现形式将人类的孤独感强化到了极致,如此可怕的孤独感使人无法直面只能是遮掩和逃避。这个时候揭露真相的往往都是艺术家,他们通过手中的画笔丝毫不留余地地挖掘、暴露人性当中的阴暗面,让遮掩和逃避的一切摊开在世人面前。培根作品以疯狂而粗暴的笔触揭开蒙蔽世人的假象,将一个真实的“野蛮人”还原于人前。
“教皇”系列绘画就很强烈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教皇”主题绘画中,培根将英诺森十世的形象变形得极为夸张,教皇强烈可怕的面部形象反映了培根对宗教、社会对教皇形象这三者的理解以及态度。培根出生于新教和天主教之间激烈斗争时期的爱尔兰都柏林,这个时期,爱尔兰社会中的宗教冲突频繁发生,当时人们普遍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这种环境下营造出的紧张而危险的气氛伴随了培根的整个童年。在这种童年经历下,培根借鉴传统绘画和经典图像再创造出了新的“教皇”。他融汇了所处时代的生活中的各种图像、信息、资料以及社会环境和普遍社会情绪,与传统保持紧密联系,并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呈现和诠释自己的观念,像是对人类、生命、生活等这样一些涉及人类本质命题的理解。
四、结语
弗洛伊德认为:深入理解人类的心灵的人普遍是极具创造性的艺术家,只有这些艺术家才会去深挖人类的本质存在。“在清醒的意识状态下讲故事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处理个人经历的方式;有创造性的作家可以将这种经历转化为他们的作品。”弗朗西斯·培根作为现代艺术中极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社会的视觉文化在他的画面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从培根的作品中,我们看的不仅是艺术的绘画性还有一个艺术家对社会时局变化的关注,和不同背景下人们思想文化发展的印迹。在他的创作中呈现出了个人感觉的真实和意识的在场,强烈地表达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欲望,以及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性学与爱情心理学[M].罗生,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2]艾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M].陆杰荣,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3]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M].邹德侬,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1994.
[4]邵奕杨.穿越后现代:当代西方视觉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何政广.培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6]叶源成.试论弗朗西斯·培根绘画创作心理[M].神州,2013(4).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