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得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利用达尔克罗兹节奏运动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1、训练学生学会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结合呼吸来随音乐做动作;2、对学生进行准确时值的训练,利用节奏的变化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和通过身体运动展现音乐表现力。3、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拍律概念。4、运用肢体动作的分离来做相互的适应配合练习。5、在课堂中尝试把老师或他人的体态律动表演用节奏记录下来,反之还可以把节奏用自己设计的动作用体态动作给表现出来。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节奏运动;节奏感;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呼吸;准确时值;节奏细分;节奏的速度变化;休止符中断和想象;肢体动作的分离;节奏记录;体态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79-02
在我们的日常音乐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节奏的时候往往觉得枯燥、机械,很多孩子节奏感缺乏,视谱能力受限制。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得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通过节奏运动这种教育手段,使学生从小就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形成一种自由转换的密切联系,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让学生有兴趣地掌握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能力。我把达尔克罗兹节奏运动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达尔克罗兹节奏运动的基本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节奏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训练学生学会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结合呼吸来随音乐做动作
学生平躺在地板上配合自己的呼吸当听到舒缓的音乐就放松身体,当听到快速和力度强的音乐时蜷缩身体或某一个部位,或者在收缩任意肢体部位时候放松另外一种肢体,让学生跟随音乐的变化来进行身体肌肉的动作训练。通过肌肉的紧张度的控制,随着音响的持续时间而做变化,训练学生动作的空间幅度感,在音响力度的不段变换之下他们的动作做出相应的肌肉长短收缩速度和强度的控制,学生根据音乐的力度、速度、长短做出快速的反应,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肌肉协调性。
如让学生平躺在木板上,先聆听,随音乐的节拍进行呼吸练习,当学生听到指令时,在某一个乐句结尾保持一个动作,之后再放松,以此重复;之后在乐句的开始听指令抬起左手和右腿,在随后的乐句开始抬起右手和左腿,还可以根据指令做出相反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出迅速的身体反应,同时聆听节拍和旋律以及学生的稳定拍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进行准确时值的训练,利用节奏的变化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和通过身体运动展现表现力
让学生对具体的节奏设计动作,如:
四分音符——用右手由下往左后再向右方向划一圈。
二分音符——依照四分音符的动作再划多一圈。
全音符——以此类推划4圈。
还可以是用脚步前进或是不同方向动作后结合膝盖的弯曲,还可以是手臂、手肘等部位。
之后对节奏进行细分和变化的训练,让学生用身体动作再现出音乐节奏。
1.对节奏细分的训练
如:1=C 4/4
3 1 2 5 | 5 2 3 1 |
学生学钟表左右摆动,在四分音符处一个音向左(右)做一个脚步的支撑,在二分音符处保持单腿不动,让学生感受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区别。
1=C 4/4
3 3 1 1 2 2 5 5 | 5 5 2 2 3 3 1 1 |
学生听音乐然后小跑学做秒针的动作,让他们感受八分音符的连续跑动。
1=C 4/4
3 3 3 3 1 1 1 1 2 2 2 2 5 5 5 5 | 5 5 5 5 2 2 2 2 3 3 3 3 1 1 1 1 |
教师在地面设置音高图,学生用小跑的动作跟着路线跑动,可以顺着跑,还可以倒着跑。同时还结合音乐的高低变化来做,我讓学生边动作边结合音乐旋律的音高动态图来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受结合听到的音响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模仿表现力,也是培养学生意识空间和实践的活动。
2.做节奏的速度变化练习
在练习中将节奏型或者节奏乐句做扩大或缩小的节奏变化,学生根据变化做出跟随表现的动作反应,为学生学习音乐主题做好准备练习,让学生从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中发展身体对音乐变化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如:让学生从听觉到自己的身体同步动作去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具体速度和变化,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做节奏的扩充,体验时值的拉长和紧缩,并产生自己随机的动作频率的变化。
3.结合休止符进行运动中的中断和想象
在练习中先让学生按照固定的节拍和节奏运动,然后让学生动作停止,在自己的脑海里面继续动作的顺序,之后在教师口令下恢复动作,学生继续或根据节奏变化提示做动作的变化。
如学生在4/4拍子的行走运动中,学生边按节拍走步边先做以下动作:
4/4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ⅹ ⅹ |……
拍手 拍腿 拍肩 拍腿 拍手 拍腿 拍肩 拍腿。
之后变化节奏,学生在ⅹⅹ 节奏的地方变化动作。
4/4 ⅹ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ⅹ ⅹ ⅹ |……
拍手 拍腿 拍左肩 拍右肩 拍腿 拍手 拍腿 拍左肩 拍右肩 拍腿
期间还可以提示变化的具体节拍和节奏型,训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与身体的迅速反应和调整。
三、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拍律概念
先让学生在稳定的拍子里行走,用强调的动作(踏步或拍手)做出每小节第1拍的重音,让他们自觉地分辨强拍和弱拍,在指令下变成没有重音的行走,随着老师指令再恢复最初的动作,之后将表现重音的动作部位迅速转换其他部位,反复进行让学生能够自如和迅速地转换;待熟悉之后教师发指令变换重音,学生立即做出反应进行变换拍子的身体运动,如将4/4拍稳定拍的节奏重音增加重音到3拍上面,节拍变成了2拍子,可以一直保持进行4/4与2/4交替表现,学生保持对两个节奏拍律的记忆,在教师的指令下不停变换节奏重音,提示把强和次强的效果分别表现出来。之后还可以进行单拍子和复拍子以及变化拍子的训练。 在训练中学生一旦能够按照稳定拍进行身体运动,跟随老师变化运动之后把各种音乐符号、术语与音响结合并通过一定的音响联系起来,让学生便于理解和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进一步强化,例如在学习波音的时候,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通过一边行走,一边听到波音的演奏做出身体的动作反应:
1=c 2/4
5 4 3 | 4 2 | 4 3 2 | 3 - |
4 3 2 | 3 1 | 2 1 7 | 1 - |
学生从自己视谱看到波音的记号结合听到波音演奏效果再加上自己的手臂、头颈或身体部位的反应,既理解了波音的涵义也模仿了它的实际效果,同时在反复的是挺结合后牢固掌握了它的标记(),比教师让学生单一去听其演奏的效果或是讲解,效果会明显有区别。
四、运用肢体动作的分离来做相互的适应配合练习
在达尔克罗兹律动练习中分离反应是训练学生大脑和身体的协调反应,特别是不同肢体同时表现不同的节奏、力度、节拍的能力,最开始只给较为简单的:如一遍唱出稳定拍一遍唱歌后再一边行走一边唱歌后再一边唱歌一边用身体表演固定节奏型。这个练习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需要针对学习的节奏或节奏型结合歌(乐)曲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
如:全体学生围成1个2排的圆圈,即2人为一组的圆圈,按照 4/4拍子节拍顺时针行走,同时旋律边用手拍奏歌曲的节奏,之后在老师的指令下手脚的动作交替变化,同时大家行走的方向改变而演唱旋律不变,这需要学生马上做出分离的相应反应,学生的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是在基础训练后的较高级的节奏运动学习。
以歌曲《玛丽有只小羊羔》为例
原定动作:
生唱: 2/4 3 2 1 2 | 3 3 3 | 2 2 2 | 3 5 5 |
手拍节奏: 2/4 ⅹⅹ ⅹⅹ | ⅹⅹ ⅹ | ⅹⅹ ⅹ | ⅹⅹ ⅹ|
脚踏步走: 2/4 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这3个步骤同时进行,当听到老师指令后学生的手拍节奏跟脚踏步走的节奏交换,在实际训练中还可以结合乐曲的节拍和情感重音、力度的差别和节奏的艺术处理等等进一步细化,对学生的节奏感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视谱能力。
五、在課堂中尝试把老师或他人的体态律动表演用节奏记录下来,反之还可以把节奏用自己设计的动作用体态动作给表现出来
让节奏变成跟身体、大脑、自创动作在稳定节拍的控制下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和自身身体运动觉,提现除了达尔克罗兹所提出的身体和耳朵感知觉与大脑之间的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过程。学生通过逐步训练,最终达到了对节奏的熟练掌握。这一步也是考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是否掌握了相关节奏的学习及熟练程度的掌握。
在我的实验研究课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游戏性环境或情境性的环境来让学生记录或表现。如我结合节奏ⅹⅹⅹⅹ 、 ⅹⅹ 、ⅹⅹⅹ 、 ⅹ 、0 来创作一段小马过河的节奏片段,期间呈现小马过河的场面,让学生发挥想象自行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在指导时提示学生把动作与情境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课堂实践,学生对节奏学习不再觉得无味,而是会配合教师的提示全身心地投入到节奏运动学习中去,进而发展学生的稳定拍感和对节奏(旋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和运动觉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此,我将进一步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杨丽梅 蔡觉民 上海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达尔克罗兹节奏运动;节奏感;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呼吸;准确时值;节奏细分;节奏的速度变化;休止符中断和想象;肢体动作的分离;节奏记录;体态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179-02
在我们的日常音乐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节奏的时候往往觉得枯燥、机械,很多孩子节奏感缺乏,视谱能力受限制。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得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通过节奏运动这种教育手段,使学生从小就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形成一种自由转换的密切联系,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让学生有兴趣地掌握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能力。我把达尔克罗兹节奏运动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达尔克罗兹节奏运动的基本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节奏感,具体做法如下:
一、训练学生学会肌肉的紧张和放松,结合呼吸来随音乐做动作
学生平躺在地板上配合自己的呼吸当听到舒缓的音乐就放松身体,当听到快速和力度强的音乐时蜷缩身体或某一个部位,或者在收缩任意肢体部位时候放松另外一种肢体,让学生跟随音乐的变化来进行身体肌肉的动作训练。通过肌肉的紧张度的控制,随着音响的持续时间而做变化,训练学生动作的空间幅度感,在音响力度的不段变换之下他们的动作做出相应的肌肉长短收缩速度和强度的控制,学生根据音乐的力度、速度、长短做出快速的反应,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肌肉协调性。
如让学生平躺在木板上,先聆听,随音乐的节拍进行呼吸练习,当学生听到指令时,在某一个乐句结尾保持一个动作,之后再放松,以此重复;之后在乐句的开始听指令抬起左手和右腿,在随后的乐句开始抬起右手和左腿,还可以根据指令做出相反的方向,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出迅速的身体反应,同时聆听节拍和旋律以及学生的稳定拍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进行准确时值的训练,利用节奏的变化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知和通过身体运动展现表现力
让学生对具体的节奏设计动作,如:
四分音符——用右手由下往左后再向右方向划一圈。
二分音符——依照四分音符的动作再划多一圈。
全音符——以此类推划4圈。
还可以是用脚步前进或是不同方向动作后结合膝盖的弯曲,还可以是手臂、手肘等部位。
之后对节奏进行细分和变化的训练,让学生用身体动作再现出音乐节奏。
1.对节奏细分的训练
如:1=C 4/4
3 1 2 5 | 5 2 3 1 |
学生学钟表左右摆动,在四分音符处一个音向左(右)做一个脚步的支撑,在二分音符处保持单腿不动,让学生感受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区别。
1=C 4/4
3 3 1 1 2 2 5 5 | 5 5 2 2 3 3 1 1 |
学生听音乐然后小跑学做秒针的动作,让他们感受八分音符的连续跑动。
1=C 4/4
3 3 3 3 1 1 1 1 2 2 2 2 5 5 5 5 | 5 5 5 5 2 2 2 2 3 3 3 3 1 1 1 1 |
教师在地面设置音高图,学生用小跑的动作跟着路线跑动,可以顺着跑,还可以倒着跑。同时还结合音乐的高低变化来做,我讓学生边动作边结合音乐旋律的音高动态图来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感受结合听到的音响相结合,锻炼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模仿表现力,也是培养学生意识空间和实践的活动。
2.做节奏的速度变化练习
在练习中将节奏型或者节奏乐句做扩大或缩小的节奏变化,学生根据变化做出跟随表现的动作反应,为学生学习音乐主题做好准备练习,让学生从动作与音乐的配合中发展身体对音乐变化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如:让学生从听觉到自己的身体同步动作去感受和表现音乐节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具体速度和变化,然后根据教师的提示做节奏的扩充,体验时值的拉长和紧缩,并产生自己随机的动作频率的变化。
3.结合休止符进行运动中的中断和想象
在练习中先让学生按照固定的节拍和节奏运动,然后让学生动作停止,在自己的脑海里面继续动作的顺序,之后在教师口令下恢复动作,学生继续或根据节奏变化提示做动作的变化。
如学生在4/4拍子的行走运动中,学生边按节拍走步边先做以下动作:
4/4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ⅹ ⅹ |……
拍手 拍腿 拍肩 拍腿 拍手 拍腿 拍肩 拍腿。
之后变化节奏,学生在ⅹⅹ 节奏的地方变化动作。
4/4 ⅹ ⅹ ⅹ ⅹ ⅹ | ⅹ ⅹ ⅹ ⅹ ⅹ |……
拍手 拍腿 拍左肩 拍右肩 拍腿 拍手 拍腿 拍左肩 拍右肩 拍腿
期间还可以提示变化的具体节拍和节奏型,训练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与身体的迅速反应和调整。
三、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拍律概念
先让学生在稳定的拍子里行走,用强调的动作(踏步或拍手)做出每小节第1拍的重音,让他们自觉地分辨强拍和弱拍,在指令下变成没有重音的行走,随着老师指令再恢复最初的动作,之后将表现重音的动作部位迅速转换其他部位,反复进行让学生能够自如和迅速地转换;待熟悉之后教师发指令变换重音,学生立即做出反应进行变换拍子的身体运动,如将4/4拍稳定拍的节奏重音增加重音到3拍上面,节拍变成了2拍子,可以一直保持进行4/4与2/4交替表现,学生保持对两个节奏拍律的记忆,在教师的指令下不停变换节奏重音,提示把强和次强的效果分别表现出来。之后还可以进行单拍子和复拍子以及变化拍子的训练。 在训练中学生一旦能够按照稳定拍进行身体运动,跟随老师变化运动之后把各种音乐符号、术语与音响结合并通过一定的音响联系起来,让学生便于理解和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进一步强化,例如在学习波音的时候,教师弹奏旋律,学生通过一边行走,一边听到波音的演奏做出身体的动作反应:
1=c 2/4
5 4 3 | 4 2 | 4 3 2 | 3 - |
4 3 2 | 3 1 | 2 1 7 | 1 - |
学生从自己视谱看到波音的记号结合听到波音演奏效果再加上自己的手臂、头颈或身体部位的反应,既理解了波音的涵义也模仿了它的实际效果,同时在反复的是挺结合后牢固掌握了它的标记(),比教师让学生单一去听其演奏的效果或是讲解,效果会明显有区别。
四、运用肢体动作的分离来做相互的适应配合练习
在达尔克罗兹律动练习中分离反应是训练学生大脑和身体的协调反应,特别是不同肢体同时表现不同的节奏、力度、节拍的能力,最开始只给较为简单的:如一遍唱出稳定拍一遍唱歌后再一边行走一边唱歌后再一边唱歌一边用身体表演固定节奏型。这个练习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需要针对学习的节奏或节奏型结合歌(乐)曲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
如:全体学生围成1个2排的圆圈,即2人为一组的圆圈,按照 4/4拍子节拍顺时针行走,同时旋律边用手拍奏歌曲的节奏,之后在老师的指令下手脚的动作交替变化,同时大家行走的方向改变而演唱旋律不变,这需要学生马上做出分离的相应反应,学生的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是在基础训练后的较高级的节奏运动学习。
以歌曲《玛丽有只小羊羔》为例
原定动作:
生唱: 2/4 3 2 1 2 | 3 3 3 | 2 2 2 | 3 5 5 |
手拍节奏: 2/4 ⅹⅹ ⅹⅹ | ⅹⅹ ⅹ | ⅹⅹ ⅹ | ⅹⅹ ⅹ|
脚踏步走: 2/4 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这3个步骤同时进行,当听到老师指令后学生的手拍节奏跟脚踏步走的节奏交换,在实际训练中还可以结合乐曲的节拍和情感重音、力度的差别和节奏的艺术处理等等进一步细化,对学生的节奏感培养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视谱能力。
五、在課堂中尝试把老师或他人的体态律动表演用节奏记录下来,反之还可以把节奏用自己设计的动作用体态动作给表现出来
让节奏变成跟身体、大脑、自创动作在稳定节拍的控制下相结合,发展学生的内心听觉和自身身体运动觉,提现除了达尔克罗兹所提出的身体和耳朵感知觉与大脑之间的循环往复的信息传递过程。学生通过逐步训练,最终达到了对节奏的熟练掌握。这一步也是考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是否掌握了相关节奏的学习及熟练程度的掌握。
在我的实验研究课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游戏性环境或情境性的环境来让学生记录或表现。如我结合节奏ⅹⅹⅹⅹ 、 ⅹⅹ 、ⅹⅹⅹ 、 ⅹ 、0 来创作一段小马过河的节奏片段,期间呈现小马过河的场面,让学生发挥想象自行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教师在指导时提示学生把动作与情境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课堂实践,学生对节奏学习不再觉得无味,而是会配合教师的提示全身心地投入到节奏运动学习中去,进而发展学生的稳定拍感和对节奏(旋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和运动觉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此,我将进一步在课堂实践中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杨丽梅 蔡觉民 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