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是布罗茨基的成名作,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的哀思与认同感。本文从诗歌的整体意境入手,探讨作品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 灵魂 死亡 希望
美籍俄裔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在《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这首长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深切的哀思之情与强烈的认同感。诗歌语言舒缓,充满想象力与梦幻色彩。同时,全诗贯穿着对于“人的生命”这个主题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死亡的思考,颇富哲理。本文从诗歌的整体意境入手,探讨了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献》一开始便写道:“约翰·邓恩睡了,周围的一切睡了。”给整体的诗境设下了一种安详肃穆的氛围,也使读者抛弃了浮世的喧嚣,静静地守候在诗人身旁,聆听来自他内心的声音。接下来,诗人铺陈了大量事物于读者眼前,墙壁、地板、画像、床铺……一切的一切,都随着约翰·邓恩的离去而睡了。“夜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夜。”物体是安静的,夜也是安静的。诗人的笔端带着读者就在这静静的夜中出发了,邓恩用过的物品依然摆在那里,静静地睡着,尽管斯人已逝,但邓恩生活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邓恩并没有离开。诗人的笔带着我们继续前行,他打开门闩,走过监狱,走过要塞,走过鱼铺……走过整个伦敦,约翰·邓恩无处不在,睡眠也无处不在,他与海天融为了一体。接着它穿过森林,穿越了整个英格兰,走过天堂,走过地狱,掠过诗行,然而,树木、动物、人类、天使、上帝、恶魔、诗句……一切都睡了,唯有轻盈的雪花在这沉睡的深夜静静地飘落人间。“整个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动静。”
突然,你听,在这静谧的深夜忽然传来一阵哭泣声,他“在恐惧地低语”,“有个人在那儿的昏暗里。声音那般纤细!纤细得像一枚针。而线却没有……”那会是谁呢?诗人在询问,读者也在询问,是你们么智慧天使?是你么保罗?是大天使加百利么?都不是。正在我们都在寻找的这一瞬间,诗人心灵猛然一颤“不,这是我,约翰·邓恩,是你的灵魂。”于是,诗人与诗人展开了一场世纪间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两位诗人的灵魂重合在一起,借邓恩的灵魂之口,布罗茨基发出了自己的感慨,他的眼睛不能从人间的苦难中移开:既然他的生命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感情和思想,他如何可能“超越那黑暗的罪愆和热情,更高地翱翔”?他这样安慰邓恩:虽然你已经死去,可是你创造的诗歌和精神世界却永远也不会死去。于是我们看到,年轻的布罗茨基一边对着一个死去已三百年的诗人喋喋不休地说话,一边也在安慰自己。因为他是孤独的,或者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他只能自己对自己说,这一切——流浪,写作——都是有意义的。
他是孤独的,那些启迪、养育了俄罗斯抒情诗歌的高贵女性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他曾经有过女友,但他被捕后就断绝了来往。他有一个儿子,但不知为什么没结过婚。种种迹象表明,爱情(假如有的话)给予他的痛苦远比欢乐多。正因为如此,他才说“精神之爱才是教士的实质”。他为什么选择了一个纵情声色后把余生献祭上帝的三百年前的诗人作自己倾诉的对象,从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这首诗的奇异之处,就是它在不动声色中重叠了两个诗人的灵魂。它看似在两个人物之间展开的对话,实际上是布罗茨基自己对作为诗人的存在的一次确证。这就是布罗茨基向我们描绘的诗人之路:他就像一只鸟,眠宿在自己的窠巢,他对更纯洁的生活的渴求,全都托付给了“被云翳遮没的那颗不灭的星”。
这“星”,隐喻着可能的生活,使布罗茨基在漫长的流亡生涯中不至于绝望,也使他隐忍地相信,生活中的每一次变动,都是在向着更好的方向。
《献》是诗人布罗茨基对约翰·邓恩的挽歌,更确切地说是布罗茨基内心的独白。在这首长诗中,诗人依旧在探讨着自己热衷的主题——“人的生命”,特别是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布罗茨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生命可以与人分享,那么谁愿意和我们分享死亡? ”死亡,作为生存的一个对立面,曾为很多名人志士所探讨,为布罗茨基所欣赏的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就曾就死亡写道:
“死神莫骄妄,虽有人称你蛮横可怖,其实外强中干;你自以为能把众生摧残,但枉然;可怜的死神,我超越你!”
在这里,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并不代表着结束,恰恰相反,死亡只是一场短睡,人们醒来后获得的将是永生,死亡已经死亡。也就是说,尽管肉体已经停止了在世间的劳作,然而,人类的灵魂是永生的,它不会被死亡所禁锢。
布罗茨基对于死亡的理解,有其独特之处。他不把死亡当成个体的终结,而将它当成所有的人所面临的“命运的剪刀”;他不把死亡当成一种意外和突然,而将其视为一种时刻与生命纠缠在一起的渐变;他不把生命和死亡当作截然的对立,而将它们视为一种相互的依存和自然的转换。布罗茨基认为:“死亡,这只是平原。生命,是丘陵,丘陵。”丘陵代表着起伏,代表着变化;平原代表着单调,代表着空旷。通过这两种有着必然联系的意象,布罗茨基进而把生命与死亡转化成了存在与虚无,转化成了时间与空间。从而,在对生命过程的观察上,布罗茨基获得了某种泰然与超然。这也恰恰是与约翰·邓恩精神的一种契合。
布罗茨基对于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在对诗歌的欣赏中得到鉴证。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约翰·邓恩的悼亡词,然而通篇出现最多的词汇是“睡了”,接着就是大量名词的叠加,很少哀怨之词,更多的是一种足迹的追寻。同时我们也看到,诗歌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天使、上帝、恶魔的字眼,我们发现布罗茨基似乎对这约定的生命彼岸并不感兴趣,而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上帝睡了。大地此刻显得陌生。眼睛不再观看,听觉不再接受痛苦。恶魔在睡。敌意与他一同沉睡在英格兰原野的积雪里。”“一切都在酣睡:圣徒,恶魔,上帝。他们凶恶的仆人们。他们的友人和子孙。”布罗茨基认为无论是天堂還是地狱,这些所谓的彼岸所向都是空旷,是虚无。可以说他对于生命的思考是超越生命,超越死亡,在语言中忘却时间,达到一种永生。
最后要谈到的是对于诗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一颗星”的理解。在这首长达200多行的诗歌中,这颗“星”先后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一颗星在闪耀,一只老鼠在忏悔。”第二次:“像只鸟……都永远地托付给了那颗星星,那星星此刻正被乌云遮挡。”第三次,也就是诗的结尾处:“你看,有颗星在云层里闪亮,是她在久久地把你的世界守望。”这三次出现,各有所指。第一次出现的“一颗星”象征着约翰·邓恩这个生活充满磨难而又有着杰出贡献的玄学派诗人,在布罗茨基的心目中,邓恩是自己的灵魂导师,精神益友,他的光芒普照着自己,并为自己的生活指引着道路。因此,在万籁俱寂,陷于睡域之中时,这颗星在闪耀,并接受着他人的忏悔。第二次出现的被乌云遮挡着的星星,是邓恩“纯净的道路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诗人布罗茨基的精神依托。然而,由于世事的不近人情与阻挠,这颗星星被遮盖住了,邓恩与诗人也陷入了生活的泥淖之中。最后出现的这颗星,实际上就是被乌云遮住的那颗星,它虽被云层所遮挡,然而它依旧在闪亮着,为诗人将世界守望。同时,我认为布罗茨基在这里也是想告诉我们乌云终究遮挡不住寻求真理的希望,每个人都要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刘文飞.布罗茨基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2]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3][美]约瑟夫·布罗茨基著.王希苏,常晖译.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关键词: 《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 灵魂 死亡 希望
美籍俄裔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在《献给约翰·邓恩的大哀歌》这首长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深切的哀思之情与强烈的认同感。诗歌语言舒缓,充满想象力与梦幻色彩。同时,全诗贯穿着对于“人的生命”这个主题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死亡的思考,颇富哲理。本文从诗歌的整体意境入手,探讨了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献》一开始便写道:“约翰·邓恩睡了,周围的一切睡了。”给整体的诗境设下了一种安详肃穆的氛围,也使读者抛弃了浮世的喧嚣,静静地守候在诗人身旁,聆听来自他内心的声音。接下来,诗人铺陈了大量事物于读者眼前,墙壁、地板、画像、床铺……一切的一切,都随着约翰·邓恩的离去而睡了。“夜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夜。”物体是安静的,夜也是安静的。诗人的笔端带着读者就在这静静的夜中出发了,邓恩用过的物品依然摆在那里,静静地睡着,尽管斯人已逝,但邓恩生活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仿佛邓恩并没有离开。诗人的笔带着我们继续前行,他打开门闩,走过监狱,走过要塞,走过鱼铺……走过整个伦敦,约翰·邓恩无处不在,睡眠也无处不在,他与海天融为了一体。接着它穿过森林,穿越了整个英格兰,走过天堂,走过地狱,掠过诗行,然而,树木、动物、人类、天使、上帝、恶魔、诗句……一切都睡了,唯有轻盈的雪花在这沉睡的深夜静静地飘落人间。“整个世界上再没有别的动静。”
突然,你听,在这静谧的深夜忽然传来一阵哭泣声,他“在恐惧地低语”,“有个人在那儿的昏暗里。声音那般纤细!纤细得像一枚针。而线却没有……”那会是谁呢?诗人在询问,读者也在询问,是你们么智慧天使?是你么保罗?是大天使加百利么?都不是。正在我们都在寻找的这一瞬间,诗人心灵猛然一颤“不,这是我,约翰·邓恩,是你的灵魂。”于是,诗人与诗人展开了一场世纪间的对话。在这场对话中,两位诗人的灵魂重合在一起,借邓恩的灵魂之口,布罗茨基发出了自己的感慨,他的眼睛不能从人间的苦难中移开:既然他的生命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感情和思想,他如何可能“超越那黑暗的罪愆和热情,更高地翱翔”?他这样安慰邓恩:虽然你已经死去,可是你创造的诗歌和精神世界却永远也不会死去。于是我们看到,年轻的布罗茨基一边对着一个死去已三百年的诗人喋喋不休地说话,一边也在安慰自己。因为他是孤独的,或者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他只能自己对自己说,这一切——流浪,写作——都是有意义的。
他是孤独的,那些启迪、养育了俄罗斯抒情诗歌的高贵女性在他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出现过。他曾经有过女友,但他被捕后就断绝了来往。他有一个儿子,但不知为什么没结过婚。种种迹象表明,爱情(假如有的话)给予他的痛苦远比欢乐多。正因为如此,他才说“精神之爱才是教士的实质”。他为什么选择了一个纵情声色后把余生献祭上帝的三百年前的诗人作自己倾诉的对象,从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这首诗的奇异之处,就是它在不动声色中重叠了两个诗人的灵魂。它看似在两个人物之间展开的对话,实际上是布罗茨基自己对作为诗人的存在的一次确证。这就是布罗茨基向我们描绘的诗人之路:他就像一只鸟,眠宿在自己的窠巢,他对更纯洁的生活的渴求,全都托付给了“被云翳遮没的那颗不灭的星”。
这“星”,隐喻着可能的生活,使布罗茨基在漫长的流亡生涯中不至于绝望,也使他隐忍地相信,生活中的每一次变动,都是在向着更好的方向。
《献》是诗人布罗茨基对约翰·邓恩的挽歌,更确切地说是布罗茨基内心的独白。在这首长诗中,诗人依旧在探讨着自己热衷的主题——“人的生命”,特别是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布罗茨基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生命可以与人分享,那么谁愿意和我们分享死亡? ”死亡,作为生存的一个对立面,曾为很多名人志士所探讨,为布罗茨基所欣赏的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就曾就死亡写道:
“死神莫骄妄,虽有人称你蛮横可怖,其实外强中干;你自以为能把众生摧残,但枉然;可怜的死神,我超越你!”
在这里,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并不代表着结束,恰恰相反,死亡只是一场短睡,人们醒来后获得的将是永生,死亡已经死亡。也就是说,尽管肉体已经停止了在世间的劳作,然而,人类的灵魂是永生的,它不会被死亡所禁锢。
布罗茨基对于死亡的理解,有其独特之处。他不把死亡当成个体的终结,而将它当成所有的人所面临的“命运的剪刀”;他不把死亡当成一种意外和突然,而将其视为一种时刻与生命纠缠在一起的渐变;他不把生命和死亡当作截然的对立,而将它们视为一种相互的依存和自然的转换。布罗茨基认为:“死亡,这只是平原。生命,是丘陵,丘陵。”丘陵代表着起伏,代表着变化;平原代表着单调,代表着空旷。通过这两种有着必然联系的意象,布罗茨基进而把生命与死亡转化成了存在与虚无,转化成了时间与空间。从而,在对生命过程的观察上,布罗茨基获得了某种泰然与超然。这也恰恰是与约翰·邓恩精神的一种契合。
布罗茨基对于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在对诗歌的欣赏中得到鉴证。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约翰·邓恩的悼亡词,然而通篇出现最多的词汇是“睡了”,接着就是大量名词的叠加,很少哀怨之词,更多的是一种足迹的追寻。同时我们也看到,诗歌中出现了很多关于天使、上帝、恶魔的字眼,我们发现布罗茨基似乎对这约定的生命彼岸并不感兴趣,而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上帝睡了。大地此刻显得陌生。眼睛不再观看,听觉不再接受痛苦。恶魔在睡。敌意与他一同沉睡在英格兰原野的积雪里。”“一切都在酣睡:圣徒,恶魔,上帝。他们凶恶的仆人们。他们的友人和子孙。”布罗茨基认为无论是天堂還是地狱,这些所谓的彼岸所向都是空旷,是虚无。可以说他对于生命的思考是超越生命,超越死亡,在语言中忘却时间,达到一种永生。
最后要谈到的是对于诗中的一个独特的意象“一颗星”的理解。在这首长达200多行的诗歌中,这颗“星”先后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一颗星在闪耀,一只老鼠在忏悔。”第二次:“像只鸟……都永远地托付给了那颗星星,那星星此刻正被乌云遮挡。”第三次,也就是诗的结尾处:“你看,有颗星在云层里闪亮,是她在久久地把你的世界守望。”这三次出现,各有所指。第一次出现的“一颗星”象征着约翰·邓恩这个生活充满磨难而又有着杰出贡献的玄学派诗人,在布罗茨基的心目中,邓恩是自己的灵魂导师,精神益友,他的光芒普照着自己,并为自己的生活指引着道路。因此,在万籁俱寂,陷于睡域之中时,这颗星在闪耀,并接受着他人的忏悔。第二次出现的被乌云遮挡着的星星,是邓恩“纯净的道路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也是诗人布罗茨基的精神依托。然而,由于世事的不近人情与阻挠,这颗星星被遮盖住了,邓恩与诗人也陷入了生活的泥淖之中。最后出现的这颗星,实际上就是被乌云遮住的那颗星,它虽被云层所遮挡,然而它依旧在闪亮着,为诗人将世界守望。同时,我认为布罗茨基在这里也是想告诉我们乌云终究遮挡不住寻求真理的希望,每个人都要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刘文飞.布罗茨基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2]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3][美]约瑟夫·布罗茨基著.王希苏,常晖译.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