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罗定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并白天尿失禁患儿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托特罗定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并白天尿失禁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伴白天尿失禁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儿5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了尿动力学检查,并排除了神经源性膀胱、脊髓外伤等因素所致尿失禁。28例患儿接受托特罗定+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27例患儿接受托特罗定治疗,服药疗程依患儿临床症状有无消失来定。治疗开始后根据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评价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分为完全改善、明显改善和未改善或改善极少,完全改善和明显改善定义为有效,未改善或改善极少定义为无效。同时观察有无口干、脸红、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

托特罗定+醋酸去氨加压素组完全改善15例(53.6%,15/28例),明显改善11例(39.3%,11/28例),未改善或改善极少2例(7.1%,2/28例),有效率为92.9%(26/28例);托特罗定组中完全改善9例(33.3%,9/27例),明显改善11例(40.7%,11/27例),未改善或改善极少7例(25.9%,7/27例),有效率为74.1%(20/27例),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P<0.05)。托特罗定+醋酸去氨加压素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21.4%,6/28例),托特罗定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18.5%,5/27例),2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05)。

结论

托特罗定联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并白天尿失禁患儿,能显著改善症状及尿失禁事件,并且安全性及耐受性好,疗效优于托特罗定单药治疗,推荐作为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并白天尿失禁患儿的一种新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鼠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hUCMSCs-ex)对多柔比星致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20只)与DCM组(80只)。采用腹腔注射多柔比星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DCM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 mL/kg氨基酸葡萄糖培养基(DMEM),外泌体20 μ
目的探讨广州市Citrin缺乏症即Citrin缺乏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新生儿筛查的敏感性及人群SLC25A13基因已知致病变异携带率。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技术对广州市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生的124 250例新生儿行NICCD筛查,对疑似NICCD患儿行SLC25A13基因变异分析确诊。回顾分析广州市2 395例健康儿童全外显子测序结果中SLC25A13基因已知致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新生儿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及敦煌、酒泉、静宁、临洮各分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预先排除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或肺部疾病患儿,测定出生12 h内新生儿不同部位的SpO2。对同一地区不同性别新生儿不同部位SpO2及不同地区相同部位SpO2进行统计比较,并获得不同海拔地区新生儿任意下肢与右上肢SpO2值及两
目的总结3例Allgrov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AAAS基因测序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例Allgrov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的外周血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法(NGS)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并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对获选的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并进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年幼喘息患儿的疾病转归特点。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一科诊治的年龄<6岁的首次喘息患儿,随访10年后,根据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及疾病转归将患儿分为早期一过性喘息组、早期持续性喘息组、晚发性喘息组,对3组患儿在喂养史、出生史、被动吸烟、家族史、特应性体质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早期一过性喘息组417例,早期持续性喘息组253例,晚发性喘息组209例,早产
宫内感染是造成围生儿不良结局及远期致残率高的原因之一,每年约100万人次的新生儿死亡由产妇产前或产时感染造成。因此,减少围生期宫内感染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现就宫内感染的病原体、危害、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等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法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在小儿肠套叠复位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通过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辅助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与传统开腹手法复位的肠套叠患儿共68例,其中Foley导尿管组32例,传统开腹组36例。Foley导尿管组实施腹腔镜下Foley导尿管球囊扩张套叠肠管鞘部复位治疗;传统开腹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术中采
目的研究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气管插管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和不良预后。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出生24 h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初次拔管后72 h内是否需要再次插管分为拔管失败组和拔管成功组。采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拔管失败及不良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126例极低或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
回顾性分析2例儿童良性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2例患儿就诊时均为双眼外展神经受累,第2例发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左眼外展受限8 d后又出现右眼外展受限。2例患儿各项辅助检查均未见异常,排除其他病因,诊断儿童良性外展神经麻痹。给予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甲泼尼龙及丙种球蛋白等免疫治疗,患儿在病程5~6周症状稍有好转,在病程12~14周完全恢复,各种症状消失,双眼视物无重影,无外展受
目的总结1例PLPBP基因突变导致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201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1例PDE患儿的临床及基因检测进行分析。以"吡哆醇依赖性癫痫" 、"pyridoxine-dependent epilepsy" 、"PLPBP" 、"PROSC"为关键词查阅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