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上止跌回升,但未来增长的动力仍未清晰。
中国股市平地起惊雷,似乎佐证了外界的评价:中国经济已经软着陆了。
更有分析称,2012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止跌回升,是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增长低迷与中国外需不振环境下实现的。再次显示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中国经济,在发掘内需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特殊潜力。
谈起中国的特殊潜能众人皆知,但存在的软肋恐怕也是无人不晓。
2013年1月23日,美国基金公司GMO发表分析报告《喂食巨龙:中国信贷系统看似脆弱的理由》,指出:中国经济过度依赖于信贷扩张,不但在过去几年、也将在未来让人有理由恐惧泡沫经济破灭的危险。
GMO分析总结了10个显示中国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指标。分别是:
信贷狂潮和巨大的地产泡沫相结合;
道德风险,例如,市场预计中央政府最终将会为信贷风险买单;
关联方借贷,国有银行支持地方政府发展项目放出的贷款;
贷款展期,又称作“永不到期”的地方政府贷款;
影子银行快速发展;
“庞氏”财政(Ponzi finance),为了使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不至于违约,中国土地价格必须持续上升;
银行表外系统风险攀升,杠杆率不断升高;
理财产品期限错配和继续融资的风险,归因于理财产品融短资、贷长债;
风险传染,主要源于错综复杂的担保系统;
广泛的金融欺诈和金融腐败,从担保物的虚假估值到金融产品的骗售。
GMO从温州的企业主资金链断裂外逃,讨论至各地的“鬼城”,从次贷海啸后的中国“信贷海啸”解析中国地方信贷平台的潜在风险,并警告称,中国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且中央政府看似无能为力,一切似乎正处于失控的边缘。
应该说,从大环境看,目前全球都弥漫着经济回暖的气息,如果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无论是基金还是散户,2013年都展现出从固定收益向股市回流的趋势。
从全球观察,Lipper数据显示,2013年前两周内,美国股票基金净流入资金113亿美元,为2000年4月以来净流入最大的两周。包括股票型上市交易基金(ETF)在内,净流入规模超过180亿美元,比流入可比债券基金的两倍还高出不少。
路透综合报道称,全球各地都有类似的大趋势。因为过去几年资金从股市流出严重,Mercer2012年对欧洲退休基金调查显示,规模在25亿欧元以上的最大型基金中,股票策略性配比最低可见仅24%,2010年时还有接近40%的水准。
而伴随经济回暖、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投资向股票回归似成大势。
中国和中国股市虽然处身大海的暖流,但如GMO同时指出的,中国居民存款正从国有的、低收益的银行存款账户流失到较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中去;同时,富人也越来越愿意、并越来越有能力绕开资本管制,将资金转移到国外。这样的结果是,银行系统的存款将越来越少,越来越不稳定,这可能意味着:政府将中国曾经庞大的居民存款直接用于指定用途的能力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而乐观派特别指出,2012年,中国经济迎来周期拐点,是在避免大手笔刺激,仅采用温和宽松政策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否真的是如此呢?笔者就此存疑。
在4万亿引发巨大的舆论反弹后,中国经济究竟是开始避免“大手笔”,还是避免“大张旗鼓”?目前看似着陆的中国经济的大车主要靠什么拉动,至少在这一刻,答案恐怕仍未确知。
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现旅居美国旧金山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国股市平地起惊雷,似乎佐证了外界的评价:中国经济已经软着陆了。
更有分析称,2012年底中国宏观经济止跌回升,是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增长低迷与中国外需不振环境下实现的。再次显示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中国经济,在发掘内需推进经济增长方面具有特殊潜力。
谈起中国的特殊潜能众人皆知,但存在的软肋恐怕也是无人不晓。
2013年1月23日,美国基金公司GMO发表分析报告《喂食巨龙:中国信贷系统看似脆弱的理由》,指出:中国经济过度依赖于信贷扩张,不但在过去几年、也将在未来让人有理由恐惧泡沫经济破灭的危险。
GMO分析总结了10个显示中国经济系统“脆弱性”的指标。分别是:
信贷狂潮和巨大的地产泡沫相结合;
道德风险,例如,市场预计中央政府最终将会为信贷风险买单;
关联方借贷,国有银行支持地方政府发展项目放出的贷款;
贷款展期,又称作“永不到期”的地方政府贷款;
影子银行快速发展;
“庞氏”财政(Ponzi finance),为了使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不至于违约,中国土地价格必须持续上升;
银行表外系统风险攀升,杠杆率不断升高;
理财产品期限错配和继续融资的风险,归因于理财产品融短资、贷长债;
风险传染,主要源于错综复杂的担保系统;
广泛的金融欺诈和金融腐败,从担保物的虚假估值到金融产品的骗售。
GMO从温州的企业主资金链断裂外逃,讨论至各地的“鬼城”,从次贷海啸后的中国“信贷海啸”解析中国地方信贷平台的潜在风险,并警告称,中国系统性风险不断加大,且中央政府看似无能为力,一切似乎正处于失控的边缘。
应该说,从大环境看,目前全球都弥漫着经济回暖的气息,如果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无论是基金还是散户,2013年都展现出从固定收益向股市回流的趋势。
从全球观察,Lipper数据显示,2013年前两周内,美国股票基金净流入资金113亿美元,为2000年4月以来净流入最大的两周。包括股票型上市交易基金(ETF)在内,净流入规模超过180亿美元,比流入可比债券基金的两倍还高出不少。
路透综合报道称,全球各地都有类似的大趋势。因为过去几年资金从股市流出严重,Mercer2012年对欧洲退休基金调查显示,规模在25亿欧元以上的最大型基金中,股票策略性配比最低可见仅24%,2010年时还有接近40%的水准。
而伴随经济回暖、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投资向股票回归似成大势。
中国和中国股市虽然处身大海的暖流,但如GMO同时指出的,中国居民存款正从国有的、低收益的银行存款账户流失到较高收益的金融工具中去;同时,富人也越来越愿意、并越来越有能力绕开资本管制,将资金转移到国外。这样的结果是,银行系统的存款将越来越少,越来越不稳定,这可能意味着:政府将中国曾经庞大的居民存款直接用于指定用途的能力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而乐观派特别指出,2012年,中国经济迎来周期拐点,是在避免大手笔刺激,仅采用温和宽松政策的基础上取得的。是否真的是如此呢?笔者就此存疑。
在4万亿引发巨大的舆论反弹后,中国经济究竟是开始避免“大手笔”,还是避免“大张旗鼓”?目前看似着陆的中国经济的大车主要靠什么拉动,至少在这一刻,答案恐怕仍未确知。
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现旅居美国旧金山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