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意义和它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状,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提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化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意义 现状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32-02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它在我们的中学课堂教学中起步较晚,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力度影响。同时,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新课改以来,它对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1.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伟大号召,这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一直在践行着的铁律和教育目标。美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杜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这也强调了教育是为了未来而服务的特征。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哥顿·布朗则进一步指出,教师要做一名预言家,其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要为学生想象不到的未来而做准备。
2.现代信息技术能助力于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社会参与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创新是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之一,而在今天的历史背景下,想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技术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学习理论来看,中学阶段是个体学习能力和记忆的巅峰期,在这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降低对于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同时,其学习独立性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可借助信息技术获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在解决问题中的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3.这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师生也不是隐士,而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在今天的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变成了当前中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道路上,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关键辅助工具和助力之一。
鉴于以上理由,我们认为趁早对于中学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和应用,不应该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情,更应该是各学科教师共同的使命和责任。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前的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或融合现状并不乐观。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信息技术应用尚未真正走出学科藩篱
毋庸置疑,在中学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同时,秉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和目标,要求学生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和契机,实现基于知识和课堂的自主学习。然而,理想和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至少在当前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的功能实在有限,从教师的“教”来看,除了信息技术学科外,绝大多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仅限于展示搜索结果或者播放课件;从学生的“学”方面来看,只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才能通过练习来实践信息技术知识,而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参与率几乎为零。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尚未打破学科藩篱。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倾向于形式化
除了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本身以外,在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倾向于形式化。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他们往往将在课堂上播放课件或视频等同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又有相当部分教师连课件都不是自己做的,而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后使用,形式主义严重。
3.对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把握不准
从理论上来说,在除了信息技术课堂本身以外的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更多应该充当的是辅助工具的角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科知识本身是“主”,是“本”,信息技术是“辅”,是“末”;而在目前的中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存在本末倒置问题。
三、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鉴于以上理由和现状,我们认为在当前的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在不断加强,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对于中学课堂教学的助力作用尚未得到更好的发挥,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现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简单说明。
1.教师方面
根据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当发挥“脚手架”功能,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助力和引导者。而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至少得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的水。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就能成为教师变得更加强大,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强大助力。
首先,各学科教师一定要加强和提升自身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教师是专业技术岗位,我们的专业性一定要通过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体现出来。凡是问“度娘”的时代已经过去,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为时代所淘汰。教师一定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和技能的重要工具和助力。而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就能够助力我们课堂教学,体现我们作为教师的专业性。
其次,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非知識或方法论层面的简单对接,应该是有机整合,甚至是融合。这需要认知层面的修正,更应该从实践层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如在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借助PPT简单地展示几张图片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反,基于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基于学科知识本身和学生学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一套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有深度、有广度,重难点适宜,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课件成为促进学生继续发展的积极助力,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运用。 再次,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自我教育的惯性手段。在今天这样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需要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这样的方法和工具。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之下,教师奔着终身发展的目标坚持学习,这样的行为必将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毕竟榜样的力量才是无穷大的。长此以往,当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变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助力和天然的一部分的时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习惯的养成必然指日可待。这个时候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强调是否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2.学生方面
教和学本为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目前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他们往往将现代信息技术等同于“上网”,而对中学生而言,“上网”行为又总是以“玩游戏”、“网络聊天”等形式呈现。显然,中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全面的认知,且他们的上述片面认知往往来自于社会外界的看法和他们这个群体自身的有限的直接或者间接经验。教是为了不教,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首要因素在于改变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片面刻板印象。而改变刻板印象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其总体思路是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好”处,让他们知道除了消遣,现代信息技术还能让我们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学习等。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學中的运用优化还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部分家长的眼里,他们往往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不务正业联系起来,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实际上是功利主义教育。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中,现代信息技术都不会直接被考核,但是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看,我们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视目标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为了不教,从较长时段看,教师存在的意义更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降低学生对于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最终使得学生成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家长也应适当支持和鼓励学生依靠信息技术的力量获得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有帮助的。
3.学校方面
良好的氛围是学习质量的保障之一。我们认为部分学校或者班级就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践行不到位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的不重视。当学校从教学评价层面重视起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时,人往高处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然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该原理类似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总之,之所以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真正有机整合起来主要归功于国家对于国民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限制,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助力作用还有进一步发挥和优化的空间,这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甚至是社会各方面的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贾雪枫.《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年04期.
[2]尹睿.《“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03期.
[3]李秀萍.《课堂教学文化:教学转型的内在机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年04期.
[4]田宝军,康许培.《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教学与管理》,2017年28期.
[5]何克抗.《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三》,《开放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6]杨雪,姜强,赵蔚.《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年04期.
[7]唐晓勇.《“互联网+”时代重新思考学习方式》,《人民教育》,2016年02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意义 现状 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32-02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它在我们的中学课堂教学中起步较晚,这主要是由于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国家对于教育的投资力度影响。同时,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新课改以来,它对于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1.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伟大号召,这也成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教学一直在践行着的铁律和教育目标。美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杜威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这也强调了教育是为了未来而服务的特征。麻省理工学院院长哥顿·布朗则进一步指出,教师要做一名预言家,其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要为学生想象不到的未来而做准备。
2.现代信息技术能助力于培养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社会参与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实践创新是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之一,而在今天的历史背景下,想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技术应用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根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相关学习理论来看,中学阶段是个体学习能力和记忆的巅峰期,在这个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降低对于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同时,其学习独立性逐渐增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可借助信息技术获得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在解决问题中的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3.这也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
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师生也不是隐士,而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在今天的互联网+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变成了当前中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及未来的学习生活道路上,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关键辅助工具和助力之一。
鉴于以上理由,我们认为趁早对于中学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对于信息技术的重视和应用,不应该仅仅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事情,更应该是各学科教师共同的使命和责任。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前的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整合或融合现状并不乐观。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信息技术应用尚未真正走出学科藩篱
毋庸置疑,在中学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学科,它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同时,秉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和目标,要求学生能真正掌握和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以此为基础和契机,实现基于知识和课堂的自主学习。然而,理想和现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至少在当前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的功能实在有限,从教师的“教”来看,除了信息技术学科外,绝大多数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仅限于展示搜索结果或者播放课件;从学生的“学”方面来看,只有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才能通过练习来实践信息技术知识,而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参与率几乎为零。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尚未打破学科藩篱。
2.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倾向于形式化
除了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本身以外,在当前中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倾向于形式化。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他们往往将在课堂上播放课件或视频等同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其中又有相当部分教师连课件都不是自己做的,而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后使用,形式主义严重。
3.对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把握不准
从理论上来说,在除了信息技术课堂本身以外的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更多应该充当的是辅助工具的角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向学生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学科知识本身是“主”,是“本”,信息技术是“辅”,是“末”;而在目前的中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存在本末倒置问题。
三、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鉴于以上理由和现状,我们认为在当前的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在不断加强,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对于中学课堂教学的助力作用尚未得到更好的发挥,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现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简单说明。
1.教师方面
根据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当发挥“脚手架”功能,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助力和引导者。而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至少得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的水。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就能成为教师变得更加强大,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强大助力。
首先,各学科教师一定要加强和提升自身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教师是专业技术岗位,我们的专业性一定要通过自身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来体现出来。凡是问“度娘”的时代已经过去,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为时代所淘汰。教师一定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升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和技能的重要工具和助力。而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就能够助力我们课堂教学,体现我们作为教师的专业性。
其次,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非知識或方法论层面的简单对接,应该是有机整合,甚至是融合。这需要认知层面的修正,更应该从实践层面进行反思和总结。如在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借助PPT简单地展示几张图片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反,基于中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结合,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基于学科知识本身和学生学情,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出一套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有深度、有广度,重难点适宜,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课件成为促进学生继续发展的积极助力,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的运用。 再次,让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师自我教育的惯性手段。在今天这样的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学习具体的知识,更需要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和工具。现代信息技术就是这样的方法和工具。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之下,教师奔着终身发展的目标坚持学习,这样的行为必将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毕竟榜样的力量才是无穷大的。长此以往,当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变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助力和天然的一部分的时候,对于帮助学生养成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习惯的养成必然指日可待。这个时候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强调是否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
2.学生方面
教和学本为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目前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他们往往将现代信息技术等同于“上网”,而对中学生而言,“上网”行为又总是以“玩游戏”、“网络聊天”等形式呈现。显然,中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缺乏全面的认知,且他们的上述片面认知往往来自于社会外界的看法和他们这个群体自身的有限的直接或者间接经验。教是为了不教,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优化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首要因素在于改变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片面刻板印象。而改变刻板印象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其总体思路是教师通过生活化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各种“好”处,让他们知道除了消遣,现代信息技术还能让我们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学习等。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學中的运用优化还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部分家长的眼里,他们往往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不务正业联系起来,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实际上是功利主义教育。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在中考还是高考中,现代信息技术都不会直接被考核,但是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看,我们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视目标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为了不教,从较长时段看,教师存在的意义更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降低学生对于教材和教师的依赖性,最终使得学生成为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人。从这个角度看,家长也应适当支持和鼓励学生依靠信息技术的力量获得知识和技能。这对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有帮助的。
3.学校方面
良好的氛围是学习质量的保障之一。我们认为部分学校或者班级就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践行不到位的原因主要在于学校的不重视。当学校从教学评价层面重视起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时,人往高处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必然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该原理类似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总之,之所以能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真正有机整合起来主要归功于国家对于国民教育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强,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限制,现代信息技术对于课堂教学的助力作用还有进一步发挥和优化的空间,这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甚至是社会各方面的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贾雪枫.《信息技术背景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年04期.
[2]尹睿.《“互联网+”时代学习环境重构:技术后现象学的视角》,《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03期.
[3]李秀萍.《课堂教学文化:教学转型的内在机理》,《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年04期.
[4]田宝军,康许培.《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回顾与反思》,《教学与管理》,2017年28期.
[5]何克抗.《促进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三》,《开放教育研究》,2017年02期.
[6]杨雪,姜强,赵蔚.《大数据学习分析支持个性化学习研究——技术回归教育本质》,《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年04期.
[7]唐晓勇.《“互联网+”时代重新思考学习方式》,《人民教育》,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