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兀自买菜,拎着一篮不轻不重的俗缘。极爱游走在这一方小小天地间,人多嘈杂,烟火味浓,心也慢慢燃起来。像是无师自通的插花工作者,春葱一把,西红柿两枚,红肉剔骨包好,捡几个还算体面的洋芋,末了搓搓指尖的薄灰,让师傅随手捆个极漂亮的花结。横斜交织,错落有致,方才顿悟这其中的真善美。
早些回去吧,沿着来时的小径折返。饱满水亮的蔬果再润一润污浊多时的双眸,人情世故的买卖再濯一濯麻木不仁的眉眼。尘心未尽,山空月明,这入世与出世之间啊,哪能一手掂得清?
刀刃和砧板的合奏曲最是美妙,伴着电唱机里徐徐传来的《天涯歌女》,还有孩子清浅平缓的呼吸。一根纤长的竹筷静静撩拨着时光,撇去血沫,大火炖煮,锅中海沸波翻,好似能吐纳山河。婆婆嗜甜,丈夫喜辣,一双青葱玉手就这样在春蒸秋尝中蹉跎蹂躏着。要想尝尽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总要有些取舍作陪。
也有偶尔闲暇的时候,不如找些事做吧?粉艳的小水萝卜在水里轻轻揉搓几下,切片码好,几粒粗盐,几滴香醋,浇一圈香飘四溢的麻油。樱桃萝卜,就图个砸吧嘴的新鲜爽脆,这小菜啊,也就只能勾勾馋虫,解解乏了。
松垮垮绾个髻,好尝尝汤头的咸淡。呷一嘴,口腔里热辣滚烫,百转千回,缺了几味即刻便知。轻柔地翻搅几勺,两颊许是被热气熏的,竟慢慢浮出了笑容,仿佛已听到一家人饱食之时的汤水喧闹。
待到饭时,孩子是一碗清汤牛腩面,碗边搭几缕水汆的油菜,面堆上的圆葱碧绿喜人;丈夫是红烧牛腩,现炒的干辣椒全让酱汤驯得服帖,只留颜色鲜亮如火;至于婆婆,酸甜可口的西红柿牛腩,瞧着就令人食指大动。
谈不上犒劳自己,取削皮的洋芋炸至金黄,炒了糖色做个拔丝土豆。一家人各吃各,兴味来了也互尝几嘴。满室萦香,幸福静静流淌。
过了些时日,不知谁先知晓了,“牛腩三做”在只图大锅炖菜的邻里间传得沸沸扬扬。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唏嘘着,叫来自家媳妇不免说教一番;同辈的媳妇却羡慕这一身好手艺,纷纷赶来取经,说门庭若市不为过,就连逛早市也勤了许多。
然而生活也不尽是柴米油盐,暗香浮动之时,读些纳兰容若悼亡妻的哀词,沾沾这西凉秋风,想起人去世后体重减少的二十一克,说是灵魂的重量,之于容若,怕是轻薄了些。偶然撷了书架的一本杂书,里头一句话偏生入了眼,久久挥之不去。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正是我啊!”心中不免轻叹一句,这话妙极,好像是振聋发聩的捶问,只是天地不应,只好自己作答。
估摸着十几年的油烟浸染,也算酿得一点小小的智慧,不如出本食书,书名不要冗长,给自己做一回主,就叫《厨娘物语》。
(指导老师:孙亮)
点评
好一篇饶有兴味的写人抒情散文。作者以灵动翻飞、舒展闲逸的文字,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等表现形式(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通晓诗词、人情练达的厨娘形象。作者并没有点明“厨娘”究竟是何人,但其对“厨娘”的喜爱之情却跃然纸上。文章词句典雅、韵味绵长,是一篇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
早些回去吧,沿着来时的小径折返。饱满水亮的蔬果再润一润污浊多时的双眸,人情世故的买卖再濯一濯麻木不仁的眉眼。尘心未尽,山空月明,这入世与出世之间啊,哪能一手掂得清?
刀刃和砧板的合奏曲最是美妙,伴着电唱机里徐徐传来的《天涯歌女》,还有孩子清浅平缓的呼吸。一根纤长的竹筷静静撩拨着时光,撇去血沫,大火炖煮,锅中海沸波翻,好似能吐纳山河。婆婆嗜甜,丈夫喜辣,一双青葱玉手就这样在春蒸秋尝中蹉跎蹂躏着。要想尝尽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总要有些取舍作陪。
也有偶尔闲暇的时候,不如找些事做吧?粉艳的小水萝卜在水里轻轻揉搓几下,切片码好,几粒粗盐,几滴香醋,浇一圈香飘四溢的麻油。樱桃萝卜,就图个砸吧嘴的新鲜爽脆,这小菜啊,也就只能勾勾馋虫,解解乏了。
松垮垮绾个髻,好尝尝汤头的咸淡。呷一嘴,口腔里热辣滚烫,百转千回,缺了几味即刻便知。轻柔地翻搅几勺,两颊许是被热气熏的,竟慢慢浮出了笑容,仿佛已听到一家人饱食之时的汤水喧闹。
待到饭时,孩子是一碗清汤牛腩面,碗边搭几缕水汆的油菜,面堆上的圆葱碧绿喜人;丈夫是红烧牛腩,现炒的干辣椒全让酱汤驯得服帖,只留颜色鲜亮如火;至于婆婆,酸甜可口的西红柿牛腩,瞧着就令人食指大动。
谈不上犒劳自己,取削皮的洋芋炸至金黄,炒了糖色做个拔丝土豆。一家人各吃各,兴味来了也互尝几嘴。满室萦香,幸福静静流淌。
过了些时日,不知谁先知晓了,“牛腩三做”在只图大锅炖菜的邻里间传得沸沸扬扬。上了年纪的老阿姨唏嘘着,叫来自家媳妇不免说教一番;同辈的媳妇却羡慕这一身好手艺,纷纷赶来取经,说门庭若市不为过,就连逛早市也勤了许多。
然而生活也不尽是柴米油盐,暗香浮动之时,读些纳兰容若悼亡妻的哀词,沾沾这西凉秋风,想起人去世后体重减少的二十一克,说是灵魂的重量,之于容若,怕是轻薄了些。偶然撷了书架的一本杂书,里头一句话偏生入了眼,久久挥之不去。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正是我啊!”心中不免轻叹一句,这话妙极,好像是振聋发聩的捶问,只是天地不应,只好自己作答。
估摸着十几年的油烟浸染,也算酿得一点小小的智慧,不如出本食书,书名不要冗长,给自己做一回主,就叫《厨娘物语》。
(指导老师:孙亮)
点评
好一篇饶有兴味的写人抒情散文。作者以灵动翻飞、舒展闲逸的文字,通过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等表现形式(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通晓诗词、人情练达的厨娘形象。作者并没有点明“厨娘”究竟是何人,但其对“厨娘”的喜爱之情却跃然纸上。文章词句典雅、韵味绵长,是一篇值得反复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