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野草》是鲁迅创作生涯中的唯一一部散文诗集,整体意蕴较为沉重,所体现的自我解刨、自我反思的个人勇气,是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因而《野草》依旧延续“反抗绝望”的主题。但《雪》、《风筝》、《好的故事》却在绝望中回忆故乡,带有浓浓的温情与爱意,不仅成为《野草》集中的“异类”,与其他乡土小说也存在巨大差异。而《雪》、《风筝》、《好的故事》内部的共通性以及与《野草》其他文章的互联性,又是《野草》集内在统一性的体现。
关键词:鲁迅;《野草》;故乡;绝望
鲁迅通过《野草》与自我对话,观照内心最隐秘的区域,让我们看到了他孤独、冰冷的内心,文本语言和意象具有复杂性与多义性,增强了文本意蕴容纳量,众多学者对其进行解读,可谓众声喧哗,研究涉及方方面面。
本文基于对《野草》的阅读感受,引发疑问,在整体意蕴较为沉重的《野草》中,《雪》、《风筝》、《好的故事》在绝望中回忆故乡景与人,带有浓浓的温情与爱意,那么,鲁迅为何要用大量字符,极尽琐碎地描写故乡,为何将这三篇文章收入《野草》。因而此次研究将《雪》、《风筝》、《好的故事》视作一个整体,以下简称“三篇文章”,从三篇文章的乡土故事的书写方式以及故事背后的绝望命题的呈现两个方面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一、乡土故事的书写
分析《野草》中乡土故事的书写,从叙事学的角度讲,必然涉及情节、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构成状态。由于其书写重点没有放在人物塑造上,因而这一章节将着重论述三篇文章的乡土故事中关于情节与环境的书写方式以及书写意义。
《野草》在文体分类中,属于散文诗,不以故事情节的高潮或悬念的设置取胜,三篇文章中的情节性较弱。《雪》开篇由“暖国的雨”引出“江南的雪 ”,接着描述江南雪景,突然插入孩童們与父亲一起塑雪罗汉的温馨片段,且占用了两个自然段的字符,另外,在这两自然段中,百分之四十的字符是对雪罗汉外形的描写;《好的故事》不过是“我”睡着进入梦境,醒来梦境破碎,可见《雪》、《好的故事》并没有多少情节因素。而《风筝》被认为是这三篇文章中情节性最强的,人物动作因素比重最大,相反,“故事中非动作因素比重增大是情节淡化的一种极端形式”了。
相反,鲁迅在对乡土故事的书写过程中,环境因素在文本中最重,《雪》、《风筝》、《好的故事》三篇文章中均有大段的环境描写。
那些温润美好的文字时,使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彷徨》、《呐喊》、《朝花夕拾》中的某些篇目,《雪》让我们想到鲁迅坐在故乡酒楼上,远远看到几株赫赫的开着红花的山茶,《风筝》让我们想到我的“小兄弟”少年闰土,《好的故事》让我们想到同样色彩斑斓的百草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人形何首乌、小珊瑚般的覆盆子,这一切都如此美好温馨,乐趣无限。而其他篇目是绝不会产生类似的联想。
情节的简单化处理与大量带有故乡色彩的环境描写,两者互为表里,共同打造了一个别样的带有乡土气息的艺术世界,那都是鲁迅对故乡印象的再次书写,不可避免地加入自我理想家园的模样,加之这个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再创造的过程,细细读来就会觉得鲁迅将现时的生命体验以及希望寄托藏于其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曾处于那不可多得的温暖之中,因而才会不自觉得联想到其他同样书写故乡,带有同样温情色彩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文章。
三篇文章在《野草》整体较为压抑、灰暗的氛围中,对乡土故事的书写成为《野草》中的“异类”。同时,不注重情节的构建和人物的塑造,与他一贯的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区别,这也正是散文诗与小说在文体功能上的区别,因而三篇文章中独特的艺术世界,不仅是《野草》中的“异类”,也是鲁迅文学世界中的“异类”。
二、绝望情感的重现
翻阅鲁迅的书信集,发现鲁迅与萧军的通信中曾提及《野草》:“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差,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在此种创作心理下,使用大量字符,近乎琐碎地描写故乡,有何用意呢?
鲁迅倾尽心力将如诗如画的故乡融进三篇文章之中,使得它们呈现出同一个主题——“归乡”。可鲁迅并没有完全留恋故乡的景与物,在《雪》、《风筝》、《好的故事》三篇文章的最后,鲁迅都会把思绪从对故乡记忆的书写中抽离出来,将目光投向现实。
《雪》中的雪罗汉,连续的晴天消释了它的皮肤,终究不能旧存,“雪罗汉的消融,标志着鲁迅精心营造的“故乡”与“童年”记忆又重归虚无,而《雪》之篇章行文的情感气脉似乎也就此戛然而止。”鲁迅紧接着把目光转向朔方的雪,他看到了朔方的雪的蓬勃的生命力:
“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朔方的雪与暖国的雪的状态虽然是完全不同,但无非是雨在低温状态下的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滋润美艳,一种蓬勃奋飞。,鲁迅在这种“斗争式”写作方式中十分关注人的生命状态,来反思人的存在方式、价值与意义,或许他希求的是中国新一代青年的生命也如朔方的雪一般坚韧。
但当他回忆起“‘我’禁止小兄弟玩风筝”一事后,表面上看,他是希求小兄弟对他的宽恕,实际上他希求的是儿童能充分释放天性,得到童年欢乐。就像鲁迅在《雪》中回忆的故乡的孩子堆“雪罗汉”时那样。而“我”则以长子的身份,限制小兄弟玩风筝,对其实施了“精神虐杀”,将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视作笑柄。鲁迅认为孩子要有区别于成人的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成人应承受孤独,直面严寒,而孩童应自由自在的,活泼自然的成长,成年人要主动去保护、支持其发展。
接下来,鲁迅带着这些美好希求,进入到《好的故事》中,他捏着《初学记》,半仰在椅背上,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幻境”,那里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但梦境很快结束,好的故事也随之消失殆尽。
“鲁迅的艺术力量似乎有一种罕见的品行,他能够把一股强烈的生命气息灌注到作品描绘的那些独特而真实的性格和情境中,使他们超越了自身的现实状况而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境界。”。在前两篇文章中,鲁迅被眼前的雪和风筝,勾起儿时故乡的回忆,在故乡景与物的叙写中,渗透着对“人”生命应当如何存在的哲学式理解。但鲁迅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健康的生命的存在,只能在脑海中,虚构一个适宜孩童和青年人生存的幻境,然而就连幻境最终也被撕破了……“至此,作者完成了他的全部的构思和命意:昏暗的现实给予他的只有绝望和虚无,孤独和寂寞。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短暂的梦境中。” 在鲁迅“乡土回归”主题的最底层,我们看到的却是深深的恐惧与绝望,“在虚无的过去与虚无的将来之间,用现实的生命活动(‘走’)筑成了‘现在’的长堤,从而使自己成为生命和时间的主宰,诞生出‘反抗绝望’的哲学主题”。
因此,“希望—绝望”所形成的张力一直存在于《雪》、《风筝》、《好的故事》三篇文章中,其实这也是整个《野草》的内核所在,从开篇之作《秋夜》开始,鲁迅就进入到了一个悲伤凄凉的夜晚,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在绝望中苦苦寻求光明。因而《雪》、《风筝》、《好的故事》不仅在这三篇文章中存在内在连贯性,与整个《野草》也存在了一定的内在联系。
结语
《野草》是魯迅在中年时期与自我对话、自我反思的结晶,是“独语体”的代表之作,语言较为隐晦,多义性强,因而此次研究,更加注重文本的分析和整合,发现《雪》、《风筝》、《好的故事》以故乡为底色进行书写,故将其视作一个整体,纳入到鲁迅一贯的“乡土回归”的主题创作之中。但这三篇文章与散文诗集《野草》的关系并不是割裂,这三篇文章的存在反而使得《野草》的主题“反抗绝望”的主题更加深刻、完整。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M],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胡亚敏.《叙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汪晖.《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与“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M],《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5] 李哲.“雨雪之辩”与精神重生鲁迅《雪》笺释[J].文学评论,2017(1):171-185.
[6] 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连载六)──鲁迅《野草》重释[J].鲁迅研究月刊,1996(6):17-29.
[7] 李玉明.鲁迅生命的两种形态及底色——《雪》新论[J].东方论坛,2018(2).
[8] 李玉明.《风筝》:寻找精神家园[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50-152.
[9] 李玉明.《好的故事》:心灵上的“回乡”[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53-154.
作者简介:
张晓晗(1997-8)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关键词:鲁迅;《野草》;故乡;绝望
鲁迅通过《野草》与自我对话,观照内心最隐秘的区域,让我们看到了他孤独、冰冷的内心,文本语言和意象具有复杂性与多义性,增强了文本意蕴容纳量,众多学者对其进行解读,可谓众声喧哗,研究涉及方方面面。
本文基于对《野草》的阅读感受,引发疑问,在整体意蕴较为沉重的《野草》中,《雪》、《风筝》、《好的故事》在绝望中回忆故乡景与人,带有浓浓的温情与爱意,那么,鲁迅为何要用大量字符,极尽琐碎地描写故乡,为何将这三篇文章收入《野草》。因而此次研究将《雪》、《风筝》、《好的故事》视作一个整体,以下简称“三篇文章”,从三篇文章的乡土故事的书写方式以及故事背后的绝望命题的呈现两个方面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一、乡土故事的书写
分析《野草》中乡土故事的书写,从叙事学的角度讲,必然涉及情节、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构成状态。由于其书写重点没有放在人物塑造上,因而这一章节将着重论述三篇文章的乡土故事中关于情节与环境的书写方式以及书写意义。
《野草》在文体分类中,属于散文诗,不以故事情节的高潮或悬念的设置取胜,三篇文章中的情节性较弱。《雪》开篇由“暖国的雨”引出“江南的雪 ”,接着描述江南雪景,突然插入孩童們与父亲一起塑雪罗汉的温馨片段,且占用了两个自然段的字符,另外,在这两自然段中,百分之四十的字符是对雪罗汉外形的描写;《好的故事》不过是“我”睡着进入梦境,醒来梦境破碎,可见《雪》、《好的故事》并没有多少情节因素。而《风筝》被认为是这三篇文章中情节性最强的,人物动作因素比重最大,相反,“故事中非动作因素比重增大是情节淡化的一种极端形式”了。
相反,鲁迅在对乡土故事的书写过程中,环境因素在文本中最重,《雪》、《风筝》、《好的故事》三篇文章中均有大段的环境描写。
那些温润美好的文字时,使人不自觉地联想到《彷徨》、《呐喊》、《朝花夕拾》中的某些篇目,《雪》让我们想到鲁迅坐在故乡酒楼上,远远看到几株赫赫的开着红花的山茶,《风筝》让我们想到我的“小兄弟”少年闰土,《好的故事》让我们想到同样色彩斑斓的百草园,那里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人形何首乌、小珊瑚般的覆盆子,这一切都如此美好温馨,乐趣无限。而其他篇目是绝不会产生类似的联想。
情节的简单化处理与大量带有故乡色彩的环境描写,两者互为表里,共同打造了一个别样的带有乡土气息的艺术世界,那都是鲁迅对故乡印象的再次书写,不可避免地加入自我理想家园的模样,加之这个书写的过程本身就是再创造的过程,细细读来就会觉得鲁迅将现时的生命体验以及希望寄托藏于其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情感曾处于那不可多得的温暖之中,因而才会不自觉得联想到其他同样书写故乡,带有同样温情色彩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等文章。
三篇文章在《野草》整体较为压抑、灰暗的氛围中,对乡土故事的书写成为《野草》中的“异类”。同时,不注重情节的构建和人物的塑造,与他一贯的乡土小说的叙事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区别,这也正是散文诗与小说在文体功能上的区别,因而三篇文章中独特的艺术世界,不仅是《野草》中的“异类”,也是鲁迅文学世界中的“异类”。
二、绝望情感的重现
翻阅鲁迅的书信集,发现鲁迅与萧军的通信中曾提及《野草》:“我的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差,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在此种创作心理下,使用大量字符,近乎琐碎地描写故乡,有何用意呢?
鲁迅倾尽心力将如诗如画的故乡融进三篇文章之中,使得它们呈现出同一个主题——“归乡”。可鲁迅并没有完全留恋故乡的景与物,在《雪》、《风筝》、《好的故事》三篇文章的最后,鲁迅都会把思绪从对故乡记忆的书写中抽离出来,将目光投向现实。
《雪》中的雪罗汉,连续的晴天消释了它的皮肤,终究不能旧存,“雪罗汉的消融,标志着鲁迅精心营造的“故乡”与“童年”记忆又重归虚无,而《雪》之篇章行文的情感气脉似乎也就此戛然而止。”鲁迅紧接着把目光转向朔方的雪,他看到了朔方的雪的蓬勃的生命力:
“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
朔方的雪与暖国的雪的状态虽然是完全不同,但无非是雨在低温状态下的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滋润美艳,一种蓬勃奋飞。,鲁迅在这种“斗争式”写作方式中十分关注人的生命状态,来反思人的存在方式、价值与意义,或许他希求的是中国新一代青年的生命也如朔方的雪一般坚韧。
但当他回忆起“‘我’禁止小兄弟玩风筝”一事后,表面上看,他是希求小兄弟对他的宽恕,实际上他希求的是儿童能充分释放天性,得到童年欢乐。就像鲁迅在《雪》中回忆的故乡的孩子堆“雪罗汉”时那样。而“我”则以长子的身份,限制小兄弟玩风筝,对其实施了“精神虐杀”,将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视作笑柄。鲁迅认为孩子要有区别于成人的独特的生命存在方式,成人应承受孤独,直面严寒,而孩童应自由自在的,活泼自然的成长,成年人要主动去保护、支持其发展。
接下来,鲁迅带着这些美好希求,进入到《好的故事》中,他捏着《初学记》,半仰在椅背上,不自觉地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幻境”,那里有“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但梦境很快结束,好的故事也随之消失殆尽。
“鲁迅的艺术力量似乎有一种罕见的品行,他能够把一股强烈的生命气息灌注到作品描绘的那些独特而真实的性格和情境中,使他们超越了自身的现实状况而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境界。”。在前两篇文章中,鲁迅被眼前的雪和风筝,勾起儿时故乡的回忆,在故乡景与物的叙写中,渗透着对“人”生命应当如何存在的哲学式理解。但鲁迅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健康的生命的存在,只能在脑海中,虚构一个适宜孩童和青年人生存的幻境,然而就连幻境最终也被撕破了……“至此,作者完成了他的全部的构思和命意:昏暗的现实给予他的只有绝望和虚无,孤独和寂寞。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短暂的梦境中。” 在鲁迅“乡土回归”主题的最底层,我们看到的却是深深的恐惧与绝望,“在虚无的过去与虚无的将来之间,用现实的生命活动(‘走’)筑成了‘现在’的长堤,从而使自己成为生命和时间的主宰,诞生出‘反抗绝望’的哲学主题”。
因此,“希望—绝望”所形成的张力一直存在于《雪》、《风筝》、《好的故事》三篇文章中,其实这也是整个《野草》的内核所在,从开篇之作《秋夜》开始,鲁迅就进入到了一个悲伤凄凉的夜晚,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在绝望中苦苦寻求光明。因而《雪》、《风筝》、《好的故事》不仅在这三篇文章中存在内在连贯性,与整个《野草》也存在了一定的内在联系。
结语
《野草》是魯迅在中年时期与自我对话、自我反思的结晶,是“独语体”的代表之作,语言较为隐晦,多义性强,因而此次研究,更加注重文本的分析和整合,发现《雪》、《风筝》、《好的故事》以故乡为底色进行书写,故将其视作一个整体,纳入到鲁迅一贯的“乡土回归”的主题创作之中。但这三篇文章与散文诗集《野草》的关系并不是割裂,这三篇文章的存在反而使得《野草》的主题“反抗绝望”的主题更加深刻、完整。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M],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胡亚敏.《叙事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 汪晖.《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与“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M],《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第1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5] 李哲.“雨雪之辩”与精神重生鲁迅《雪》笺释[J].文学评论,2017(1):171-185.
[6] 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连载六)──鲁迅《野草》重释[J].鲁迅研究月刊,1996(6):17-29.
[7] 李玉明.鲁迅生命的两种形态及底色——《雪》新论[J].东方论坛,2018(2).
[8] 李玉明.《风筝》:寻找精神家园[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50-152.
[9] 李玉明.《好的故事》:心灵上的“回乡”[J].山东社会科学,2011(1):153-154.
作者简介:
张晓晗(1997-8)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