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跑酷”,很多人可能都不是很熟悉,但提起电影《暴力街区》,大卫•贝利扮演的孤胆英雄从围追堵截中死里逃生的场面堪称经典,从高楼纵身一跃,或健步如飞,翻越各种障碍物等的高难度动作,估计会有一部分喜欢刺激的人了解了什么是跑酷。没错,就是电影里无处不在的惊险动作和我们从小就向往的“飞檐走壁”功夫。如果没有看过《暴力街区》,那就回忆一下电影《警察故事》里成龙大哥在繁华的闹市区、在疾驰的车上做出的各种危险动作吧!
跑酷是一项以跑跳为主的极限运动,结合了动物的一些本能动作,比如翻滚、攀爬、抓壁等。从事这项运动不受任何环境的限制,整个城市都可以被当作一个大的游乐场,一切屋顶、围墙都可以成为训练的设施,特别是废弃的房屋,更适合飞檐走壁似的速降、跳升和飞跃。可以想象,不费吹灰之力便飞上屋顶的感觉,那叫一个“拉风”!
“跑酷”,不只为酷
“跑酷”运动是一门极具危险的运动,对此,呼声不断,当然,争议也不断。作为“跑酷”运动创始人的大卫•贝利却不以为然:“许多人认为‘跑酷’只是一些不要命的年轻人在哗众取宠,说这些话的人误解了这项运动的本质。”大卫•贝利说,“生命中危险无处不在。即使走在街上,也可能随时面临不测。练习‘跑酷’可以加强自己控制危险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自从2006年“跑酷”运动传入中国以来,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并在全国各地组织了“跑酷”团体。他们,是城市里的运动精灵,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超级个性:没有固定的训练场,公园、围墙、工地,都是他们展现身姿的舞台。他们被称为“跑酷一族”。
在沈阳,“跑酷一族”由一群平均年龄为18岁的年轻人组成,他们没有教练,只因心中存有追求自然、与众不同的运动方式而走到一起。想象一下,不借助任何外力,仅凭身体的速度与柔韧,他们就能在墙上疾走,或者原地做出空翻、腾跃等高难动作。看过他们训练或表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天哪,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哇,好酷!”但热爱“跑酷”的这群年轻人深知,在这些炫丽动作的背后,却是汗水与伤痛的坚强支撑。在这群年轻人中,没有能力的高低,没有年龄的长幼,只有对每个动作的共同探讨与经验介绍。
“跑酷”,是一门艺术
“跑酷”的动作追求的是自由、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超出常人的想象,具有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它那崇尚自由、冲破障碍的精神也被看作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广州陈家祠广场的某个寂静角落,你偶尔能看到这样的一群年轻人,高低错落的建筑之间的所有障碍成了他们征服的对象,他们跑、跳、撑、攀爬,以迅疾的动作穿越一切障碍,一连串眼花缭乱的动作让你目不暇接。
阿亮是广州“跑酷”的发起人,“我们不叫‘跑酷’,这个名字太肤浅而且容易产生误解。”阿亮一上来就为这项运动“正本清源”。 “‘跑酷’这个叫法很容易让人觉得这项运动就是‘边跑边酷’。”“跑酷”和体操一样需要长年累月的训练积累,不能随随便便玩难度,更不是简单地耍酷,它是一门艺术,是移动的艺术,有着有效、流畅、快和良好的视觉效果特点,是一项让人感觉自由自在、放飞自己心灵、释放自己潜能的运动。这是阿亮对这项运动的描述,他觉得“艺术”二字才是它的内涵所在,他甚至觉得港台地区将“跑酷”称作“位移术”都比叫作“跑酷”好得多。现在阿亮领导的广州最大的“跑酷”团体“city spanke”特意避开了“跑酷”二字,准确的叫法是“城市疾走”。
“跑酷”背后的艰辛
从开始兴起“跑酷”运动到现在,参与的人一拨又一拨,但是铁杆粉丝却屈指可数。很多人冲着“酷”字而来,却又因为它的“苦”而去。除了身体上的“苦”,“跑酷”在国内还是一项很小众的运动,而且这些年轻人被误解甚至是遭遇尴尬的事也时有发生。
平时在公园或广场练习的时候,经常遭到周围居民的白眼,在公园里练习的时候,那些阿姨们见到他们就会说“敢死队来了!”这让阿亮很不好意思。
另外一位队员阿吉遇到的事就更离谱了。有一天傍晚,他一人在大学校园里找了个寂静的角落独自练习翻越动作,练得正high的时候却看到一辆警车疾驶而来。原来,有人看到他“飞檐走壁”以为小贼来临,便打110报警。好在阿吉的家在附近,校园保安也认识他,一番解释之后,才被警察放行。
对于真正的跑酷队员来说,“跑酷”已经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为此而奋斗,因此而积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来,他们也会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