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县级医院单病种定额付费的实施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发挥单病种付费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省当阳市某县医院2010—2012年实行单病种定额付费病种(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的相关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结果 2010—2012年单病种定额付费的自付金额标准逐年下降,胆囊结石及胆囊炎手术治疗的自付费用标准从1 500元下降到1 070元,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自付费用标准从2 150元下降到1 310元;病种纳入到单病种定额付费管理的比例不断提高,从75.00%增加到82.03%,其中2012年纳入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比例达97.44%;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住院天数由9.21 d下降到8.24 d,补偿比从50.55%提高到61.30%,自付费用从2 199.55元下降到1 777.62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总费用高于定额标准的比例从90.91%下降到25.00%,腹腔镜手术治疗总费用高于定额标准的比例从74.56%下降到32.24%,但患者实际支付的费用高于规定的标准。结论按病种付费制度应继续贯彻执行,需要探索合理的付费标准,加大对医院执行的监管,加强对医生的引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