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形势所需的合格人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高校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优势,把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西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06-02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英语已成为"地球村"的通用语言,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在碰撞中相互交汇与融合。多元、多变的社会形势使得道德价值取向也趋向多元。大学生对知识的自主追求,使传统的单纯正面灌输做法无法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为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播知识外,也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政治素质。
一、语言学习和思想政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思想的表现,反映着个人或集体的意识和行为。陆云指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制度文化,包括各种体制法规、社会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等;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社会心态、思维方式、审美习惯等等。文化需要语言来传承。"尽管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可应用语言却受到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且为一定政治和经济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必须面对英语文化的学习,都不可避免地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传统习俗等。学习英语,意味着更广泛地接触西方文化,更深入地了解西方传统。纵观西方文明的发展,精华与糟粕共存,高尚与低俗同在。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西方思想和文化思潮源源不断涌入我国。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阅读英文原版书刊,收听国外英语广播,或通过网络接触到国外以英语为载体的各种信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可是"国外媒体所发表的文章、发布的信息和资料,大多都是站在维护西方社会利益的立场上的,以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来反映世界、看待事物和分析评价问题…带有阶级的偏见。"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明确的政治立场,就很容易不加分辨地全盘吸收,重蹈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过的覆辙。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在今日看来,依然具有实用价值。而事实上,目前已有很多学生出现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他们在菁菁校园的"象牙塔"中遭遇着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如何正确分辨是非,明确真伪,合理接收人类文明的知识财富;如何培养政治思想的敏感性和判断力,这是摆在新世纪高校学子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的语言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在于英语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价值体系。英语教师教授英语不是局限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表层结构,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英语的文化范畴,了解并掌握英语所承载的文化。高校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追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使思想政治教育"触及心灵深处","润物无声"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道德意识,使他们依据社会主义思想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从而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质。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师说》名句一直是对教师职业功能的经典阐释。教师行为言传身教的作用会比刻板的说教更具有可信性、感染性和可行性。教师首先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职业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先进的思想、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与学生平等交流。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教师的权威不是特权而是学生给予的责任;教师的威信来自于对学生的尊重。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的接触中,教师的良好行为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Thank you"常挂嘴边;"I'm sorry"随时出口。列宁曾说:"如果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可以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为人师表和人格魅力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
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活动中正日益凸显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大学英语课堂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有着课时多、跨度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并且具有从听说读写译全方位、多层次对学生进行传授和教导的功能。彼得斯说: "不管你是否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正如牧师是上帝的解释者一样,教师也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伟大道德观念的解释者"。
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对反映西方文化成果、奋斗理想、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健康积极的素材加以评析,剔除当中的糟粕,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比如在用短语"be proud of"造句时,如:" We should not only be proud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make our country be proud of us."(我们应不仅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而且要让祖国因为我们而自豪)。又如在学习关于Helen Keller的事迹时,教师应着重强调主人公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胸怀,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活上的苦难与挫折,激励学生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品格;而在学习关于西方文化渊源的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全球视域去关注希腊罗马的神话与哲学,犹太基督的教义与经典,同时关注华夏文明、埃及文明等其他文明的古老与精彩。《圣经》虽是不朽的著作,可宗教的面目却是可圈可点。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使他们认同人类共同具有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构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魅力。
当然,英语课程的内容涉及西方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要使学生从深层次上了解西方人的心态,道德,伦理及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评判,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单单依靠教师的说明和教导。英语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时刻不忘英语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坚信"积跬步,致千里":通过有计划的安排,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都得到关怀和重视;从集体性和互动性出发,使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例如安排一些游戏或集体类项目的活动和竞赛,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朝一个目标共同探索、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交际策略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与人共事相处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高校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作用。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他山之石,助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张晓琳.高校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9):21-23.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
[3]任燕.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西方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5-0106-02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英语已成为"地球村"的通用语言,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在碰撞中相互交汇与融合。多元、多变的社会形势使得道德价值取向也趋向多元。大学生对知识的自主追求,使传统的单纯正面灌输做法无法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为此,高校英语教学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播知识外,也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政治素质。
一、语言学习和思想政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思想的表现,反映着个人或集体的意识和行为。陆云指出,"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制度文化,包括各种体制法规、社会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等;精神文化,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社会心态、思维方式、审美习惯等等。文化需要语言来传承。"尽管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可应用语言却受到一定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且为一定政治和经济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必须面对英语文化的学习,都不可避免地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传统习俗等。学习英语,意味着更广泛地接触西方文化,更深入地了解西方传统。纵观西方文明的发展,精华与糟粕共存,高尚与低俗同在。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使西方思想和文化思潮源源不断涌入我国。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阅读英文原版书刊,收听国外英语广播,或通过网络接触到国外以英语为载体的各种信息。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可是"国外媒体所发表的文章、发布的信息和资料,大多都是站在维护西方社会利益的立场上的,以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来反映世界、看待事物和分析评价问题…带有阶级的偏见。"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明确的政治立场,就很容易不加分辨地全盘吸收,重蹈鲁迅先生笔下所描述过的覆辙。鲁迅先生所提倡的"拿来主义"在今日看来,依然具有实用价值。而事实上,目前已有很多学生出现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思想活跃,可塑性强的他们在菁菁校园的"象牙塔"中遭遇着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如何正确分辨是非,明确真伪,合理接收人类文明的知识财富;如何培养政治思想的敏感性和判断力,这是摆在新世纪高校学子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的语言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在于英语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思想价值体系。英语教师教授英语不是局限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表层结构,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进入英语的文化范畴,了解并掌握英语所承载的文化。高校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追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使思想政治教育"触及心灵深处","润物无声"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道德意识,使他们依据社会主义思想标准及道德规范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从而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质。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师说》名句一直是对教师职业功能的经典阐释。教师行为言传身教的作用会比刻板的说教更具有可信性、感染性和可行性。教师首先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职业态度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先进的思想、高雅的气质、高尚的品德,与学生平等交流。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教师的权威不是特权而是学生给予的责任;教师的威信来自于对学生的尊重。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的接触中,教师的良好行为都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Thank you"常挂嘴边;"I'm sorry"随时出口。列宁曾说:"如果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共鸣可以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为人师表和人格魅力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
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活动中正日益凸显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大学英语课堂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有着课时多、跨度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并且具有从听说读写译全方位、多层次对学生进行传授和教导的功能。彼得斯说: "不管你是否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正如牧师是上帝的解释者一样,教师也是他所处的时代和国家的伟大道德观念的解释者"。
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对反映西方文化成果、奋斗理想、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健康积极的素材加以评析,剔除当中的糟粕,给学生以正面引导。比如在用短语"be proud of"造句时,如:" We should not only be proud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make our country be proud of us."(我们应不仅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而且要让祖国因为我们而自豪)。又如在学习关于Helen Keller的事迹时,教师应着重强调主人公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胸怀,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生活上的苦难与挫折,激励学生培养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品格;而在学习关于西方文化渊源的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全球视域去关注希腊罗马的神话与哲学,犹太基督的教义与经典,同时关注华夏文明、埃及文明等其他文明的古老与精彩。《圣经》虽是不朽的著作,可宗教的面目却是可圈可点。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使他们认同人类共同具有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构筑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魅力。
当然,英语课程的内容涉及西方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要使学生从深层次上了解西方人的心态,道德,伦理及价值观并作出正确的评判,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单单依靠教师的说明和教导。英语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时刻不忘英语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坚信"积跬步,致千里":通过有计划的安排,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都得到关怀和重视;从集体性和互动性出发,使实践活动成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合作精神的过程。例如安排一些游戏或集体类项目的活动和竞赛,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朝一个目标共同探索、共同努力、共同进步,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交际策略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其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与人共事相处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高校肩负着培养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高校英语教师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与作用。广大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他山之石,助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之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的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张晓琳.高校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9):21-23.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
[3]任燕.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