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循环机制的水利经济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水是生命之源。而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水利经济,则是关乎社会民生的关键因素。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的水利经济运行机制呈现出一些不和谐的问题,制约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构建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给业界人士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迫切性
  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古以来,我国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都是为百姓提供免费供水的福利,作为一种公益性的事业无可厚非。但是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攀升,给水利事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要求。然而,一直延续免费供水的道路,会导致水利事业无法持续发展,缺乏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机制,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2.水利经济体制的运行目标
  水利经济运行至现在,已经从单一的基础性服务设施,发展到我国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就是如此重要的领域,却一直缺乏良性的循环机制,对于堤垸保护费、水电费、水利资源规划费、水土保持规划费没有相应的收费标准,做不到以价格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调节。因此,建立科学的价格收费体系,形成良性循环的机制,是实现水利经济体制的重点目标。
  3.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保障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来配置基础的设备设施,从而服务社会功能需求。但是,目前水利事业却很少补贴自己,造成自身工程设施老化、技术落后、功能缺陷,进入了一定的瓶颈。通过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来突破水利经济发展局限,为水利工程建设筹得充足的资金,提供基础保障。
  二、当前形势下水利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家政策力度不足,缺乏科学侧重关注
  虽然,近年来国家提高了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视程度,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度,但是针对水利经济的扶植政策却少之又少,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完善,难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无法创造水利经济运行的良性环境。加之国家政府财政资金相当紧张,对于水利经济的投入缺乏合理侧重,不能科学配置有限资金,导致很多经济活动无从开展。
  2.水利资金融资失利,经济效益难以回报
  长期以来,水利产业一直被认为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被理所应当的归为政府行为。而对水利经济进行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也是由政府出资与出力,包括进一步的组织、建设与发展。社会企业与个人很少参与其中,贡献宝贵的力量。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大多规模较大,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巨大,仅凭政府财政补贴,很难满足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而且,一般水利投资项目周期较长,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投资收益,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很难吸引社会资金,难以有效补偿水利经济发展。
  3.水利管理体制落后,缺乏科学有效管控
  水利经济运行过程中,大多水利企业缺乏科学健全的管理机制,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在水利事业发展中,一直欠缺科学公平的收费机制,投入资金难以有效回拢;相关社会补偿机制相当不健全,水费计量收费标准不够科学统一,传统免费供水的概念根深蒂固,使得收费行为在城乡都难以实现。同时,对于应对防洪抗旱的措施落实不完善;后期水利工程落成后,服务功能不能完整呈现;在一些小型水库或是水电站,管理体制相当落后等等。综合因素作用下,致使水利经济改革和发展面臨很大的障碍。
  4.水利事业缺乏人才,技术及设施水平差
  当今社会,无论是任何领域,人才都是决定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而在我国的水利经济发展中,严重欠缺专业的水利经济项目管理人才,现有管理人员对于水利工程设施与水利组织建设大多了解不多,无法以先进的理念和方式管理运作水利经济。同时,我国水利事业现有的设备设施性能较为落后,科技含量较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水利发展需求,阻碍着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亟待做出更新换代。
  三、构建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有效策略
  1.完善水利经济政策,提高宏观调控力度
  针对已经暴露出的水利经济扶持政策欠缺问题,国家要着力加强政府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手段。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上,都要充分支持和辅助水利事业的改革发展。同时还要重视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构建,科学指导与合理配置财政和资源,健全和加强水利经济相关立法工作,全面促成水利经济发展运行机制建立。
  2.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增强经济效益产出
  针对水利经济运行资金基础薄弱的问题,政府层面要加大国家财政支出,重点扶持水利经济产业。同时,还要加大水利事业惠及千秋万代的宣传,扩大在群众中的影响力,鼓励社会企业与个人参与到建设水利事业的活动中,吸纳大量的社会资金,全力拓宽水利工程建设的融资渠道,来有效供给水利经济的发展需求。还要加强对水利经济产业的监管工作,将水利事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出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让国家、社会乃至个人能看到切实可见的经济收益,增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的积极性,充实水利经济的资金基础,最终供给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
  3.开拓创新改革体制,形成可持续性发展
  针对当前水利经济发展的制约体制问题,要大力拓宽思路,坚持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健全相关水利经济制度,落实水价计费标准,建立公开透明的收费机制,完善社会公益支出补偿机制,做好抗旱防洪等自然灾害的应对策略,完善工程建设后期的设施保养与功能维护工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健康有序的水利市场,有效拉动水利经济竞争发展,以市场手段为调控,全面提升水利经济的发展实力。
  4.培育专业管理人才,引进设备提高技术
  水利事业单位,要加大水利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可以通过与高校等教育机构合作,定点圈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对在职人员还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其责任观念。同时,还要加强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提升和培训,提高管理的水平。为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构建,提供人员创新的基础保障。此外,还要加大引进高新技术与高性能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换陈旧落后的技术和设施,使得水利工程能真正发挥全面的服务功能,为民福利且实现经济效益。   四、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切入点分析
  1.扭转劣势是重点
  通过前文研究发现,当前形势下我国水利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限制问题,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构建必须转变劣势现状,改善发展水利经济中与社会经济不相适应的环节。具体到加强水利经济认识、更新管理模式、扩充融资途径等内容。各水利部门要在构建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担负起自身岗位职责,每个人各尽其能,一切从水利经济的发展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大家的水利经济可持续发展意识,创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2.改革创新是方法
  水利经济要想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默守陈规是绝不可取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做出变革与创新。通过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优化水利资源的配置。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常态和新方法,构建先进的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革新以前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却忽视后期管理维护的理念,有效降低成本避免浪费;革新无偿或是极低价供水,改变不珍惜宝贵水资源的情况;实行水价改革,大力推广阶梯价供水和定额供水制度,唤醒大众的节水意识。
  3.全民参与是必然
  中国以大河文明,水资源也本是国民生活的福祉,我国水利资源的建设和保护依靠全民的广泛参与,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有待人人贡献。构建良性循环机制的水利经济,必须首先端正社会大众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意识,使大家认识到水利经济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重大作用,是关系切身利益大事。其次要充分调动大家的参与热情,除生产生活离不开水利资源外,农田水利建设,水价征收改革,水資源旅游开发都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最后政府层面要做好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规划与宣传,营造良好的构建机制环境,并向国民传授发展水利经济的方法与策略。
  五、结语
  构建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水利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形势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必然趋势。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不会顺风顺水,良性循环机制构建过程中也面临阻碍重重,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发展遇到的问题,积极努力的去创新改革发展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发挥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效能,来全面实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国强.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构建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 2015-06-02.
  [2]周虎.水利经济如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J].中外企业家, 2016-11-15.
  [3]刘轩昂.论新时期水利经济如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J].财经界(学术版), 2016-01-20.
  [4]张学源.浅谈水利经济如何建立良性循环机制[J].新经济, 2014-07-15.
  [5]沈筱庆.对建立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08-31.
其他文献
喝着香浓的酥油茶,望着屋外乌兰巴托晴朗无云的天空,王先生打开自己的IBM ThinkpadT41,连接BGAN终端30秒后,他已经接入公司内部网开始一天的工作,先打开Outlook接收邮件,同时
文章着重论述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的特征和区别,及资本经营对企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2012年12月1日,由云南省家畜改良工作站、宣威市科协、宣成市畜牧局、宣威市老科协、宣威市农广校共同举办的“宣成市2012年中华蜜蜂科学饲养技术培训”在市政府招待所隆重开
文章论述了创建浙江省苍南县工业园区组合区的背景、意义、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
作者简介  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应用物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是我国新型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2001年后任865计划先进防御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近年来参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已成为"朝阳产业",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将日益倚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各国的事例来看,发展文化产业对都市经济的促进
【摘 要】近几年,适应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外汇管理领域的重点落在了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及业务系统完善上。目前,我国外汇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与监管体系,对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维护涉外经济有序发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管理制度与体系存在监管成本较高、对异常交易定位准确性不够等问题。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外汇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外汇管理、进一步推进主体监管的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党员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核心能力,培养人格素质、德育素质、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提高必须借助合适的培训和自我学习来得以实现。党员队
中国本有着自身历史悠久的平面设计系统,在数千年民族生活的独特形式与情感递变的历程中,积淀了与之呈有机联系的独特视觉经验与视觉经验的表达形式.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