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第一部《会计法》诞生及第一次、第二次修订以来,财务会计进入法制化和改革领域中,是财会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就这个问题,财会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了一些探索,这就是——建立财会专业模拟实习室,强化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为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提供“真刀真枪”的实习场所。实践表明,这一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中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一、学生模拟实习存在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主要专业课是《会计学》的教学,按教学计划采取课堂讲解,按章节布置作业。到第四期学年采用进行到工厂、企业实习或在课堂上练习,实施这样的教学程序,尽管也能获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按这教学程序,未能使财会专业学生知识达到:“懂理论,会操作”的要求。因为这程序教学偏重于教师灌注式的课堂讲授,缺少学生自己“做”这一实践性的教学环节。突出问题是学生“理论一大套,实际财会工作干不了。”学生反映说:“尽管学了财会专业,当我们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心里依然不踏实。”社会上反映说:“这样的教学效果,难免出现学了财会专业几年的学生,不如做了几年实际财会工作。”这就说明,要使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具备“懂理论,会操作”的专业素质,非加强实践这教学环节不可。
第二,按这教学程序,未符合财会专业学生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这一要求。众所周知,注重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培养财会人才所需,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财会教育的基本要求。其具体内容有三点:①要求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执行《会计法》,要热爱专业工作,忠于职守,正确行使国家赋予财会人员的职权,全心全意从事财会工作;②要求专业知识掌握达到应有的高度水准,既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企业复杂的经济业务关系,又能为企业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决策意见;③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在财会工作范围内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实现这些要求,关键问题是:“让他们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教训,增长才干。”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做账、算帐、编报表等实践操作,这样的实践操作能提高和改进能力的培养,这样大批的优秀财会人才就会产生。
二、进行模拟实习教学
为了造就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财会人才,财会专业的会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稳定的、便利的进行会计工作全过程操作的实习场所。
1.建立教学会计知识的模拟实验室
实践告诉我们,不建立稳定的会计工作全过程操作实习室,就很难有效地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此,可在实习室布置操作课桌,还配有《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图》、《企业会计科目章》等资料;还配点钞机、钉账机、投影机、实际会计工作用笔、印油,珠算盘等教学工具;同时,还积累和陈列学生实习操作过程全部的账本、实习操作课自我总结报告等。
2.在会计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习。
设计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型企业“宏伟企业”,作为模拟对象,将该企业某月、年经营状况业务内容等相关凭证、报表和各种账户、期末余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和教材内容进行核算操作。
首先,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培养其能力。根据宏伟企业年终结转余额,建新帐簿。根据教材内容和业务灵活处理,计算生产、经营成本,确定企业一个月份的业务和财务成果进行模拟操作。并据此计算和缴纳各种税金,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一次完整的系统的会计核算操作全过程。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分析能力。完成实际操作后,每个学生按照全套核算结果各种报表核算表的情况,结合企业全年生产经营计划展开财务所学的知识方法,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提出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对策。这样的模拟实习,学生的实习操作与到企业实习没有本质区别,从而拆除了课堂和企业财务室之间的障碍,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提前进入了会计角色。
三、模拟实习教学初见成效
我们进行模拟毕业实习,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1.模拟实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们普遍认识到:①模拟实习是巩固专业知识,学到真功夫真本事的关键环节。②今天真刀真枪的实习是毕业后要干的工作。“如果不能完成这实习任务,毕业后很难迈进企业、其他部门财务科室的大门。”这些认识,使学生们能自觉地复习学过的会计基础知识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积极完成自己的实习操作任务。
2.模拟实习,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我们在模拟实习室进行了操作实习,对多数从未见过会计工作的学生,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做一个学期的“会计”工作。这样使学生较快地提高了综合业务运用能力和处理企业经济业务的能力,同学们认为:“通过模拟会计实习,给我们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吃了定心丸,增强搞好会计工作的信心和勇气。”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经过实习操作后,我们毕业后到企业当会计,我们将脸不变色,心不跳,定能担当这项工作”。
3.模拟实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凡要求学生在实习中要操作做到的内容,教师必须先一步做到,否则,就不能担负指导学生的实习责任。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从事会计教学的过硬本领。既能读书,又能实务;既能口讲,又能操作。教师们在实习之前,先一步熟悉实习资料,现场发挥了指导作用。这样做使我们认识到:没有丰富的会计经验,很难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模拟实习需要进一步完善
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进行模拟实习,方法是对的。因为这种实习方式能较好地改造“懂理论、会操作”的财务应用型人才。为此,就需进一步完善如下几方面:
1.领导重视,统一认识,是搞好模拟实习的重要保证。
采取模拟实习形式,不断完善财会模拟室,因此,要搞好模拟实习,就要做一次新的尝试,这一尝试就依赖于领导的重视和统一思想,要与实习指导教师加强了解和沟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模拟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2.要进一步解决好实习指导教师的问题
模拟实习能否提高,关键在指导教师。因为实习内容、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实习能否收到如期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安排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搞好模拟实习,我认为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要过硬;二是对实习期的指导要“共同讨论,专人负责”;三是要明确教师负责上课和负责实习指导是同等重要的;四是要严格实习考核和核对学生实习成果。要建立完整的财会模拟实习室。培养更多的财会技能人才。
3.要进一步解决扩展实习内容
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要求学生从收银员、出纳员做起,然后再做会计处理工作。把学习会计原理和会计实习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实习资料必须不断充实提高,使有关数据更加准确、完善。力求实习内容更加符合现行会计行业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并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尚林、杨明海编写.工业企业会计模拟实习题[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9
2 葛翠华主编.会计综合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
3 杨泽荣、刘尚林编写.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模拟实习题[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8
一、学生模拟实习存在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主要专业课是《会计学》的教学,按教学计划采取课堂讲解,按章节布置作业。到第四期学年采用进行到工厂、企业实习或在课堂上练习,实施这样的教学程序,尽管也能获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按这教学程序,未能使财会专业学生知识达到:“懂理论,会操作”的要求。因为这程序教学偏重于教师灌注式的课堂讲授,缺少学生自己“做”这一实践性的教学环节。突出问题是学生“理论一大套,实际财会工作干不了。”学生反映说:“尽管学了财会专业,当我们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心里依然不踏实。”社会上反映说:“这样的教学效果,难免出现学了财会专业几年的学生,不如做了几年实际财会工作。”这就说明,要使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具备“懂理论,会操作”的专业素质,非加强实践这教学环节不可。
第二,按这教学程序,未符合财会专业学生应注重能力的培养这一要求。众所周知,注重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培养财会人才所需,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对财会教育的基本要求。其具体内容有三点:①要求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执行《会计法》,要热爱专业工作,忠于职守,正确行使国家赋予财会人员的职权,全心全意从事财会工作;②要求专业知识掌握达到应有的高度水准,既能得心应手地处理企业复杂的经济业务关系,又能为企业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正确的决策意见;③要求能运用所学知识在财会工作范围内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实现这些要求,关键问题是:“让他们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教训,增长才干。”具体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做账、算帐、编报表等实践操作,这样的实践操作能提高和改进能力的培养,这样大批的优秀财会人才就会产生。
二、进行模拟实习教学
为了造就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财会人才,财会专业的会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为学生毕业实习提供稳定的、便利的进行会计工作全过程操作的实习场所。
1.建立教学会计知识的模拟实验室
实践告诉我们,不建立稳定的会计工作全过程操作实习室,就很难有效地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为此,可在实习室布置操作课桌,还配有《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图》、《企业会计科目章》等资料;还配点钞机、钉账机、投影机、实际会计工作用笔、印油,珠算盘等教学工具;同时,还积累和陈列学生实习操作过程全部的账本、实习操作课自我总结报告等。
2.在会计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习。
设计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型企业“宏伟企业”,作为模拟对象,将该企业某月、年经营状况业务内容等相关凭证、报表和各种账户、期末余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和教材内容进行核算操作。
首先,进行实际操作锻炼,培养其能力。根据宏伟企业年终结转余额,建新帐簿。根据教材内容和业务灵活处理,计算生产、经营成本,确定企业一个月份的业务和财务成果进行模拟操作。并据此计算和缴纳各种税金,最后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一次完整的系统的会计核算操作全过程。
其次,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分析能力。完成实际操作后,每个学生按照全套核算结果各种报表核算表的情况,结合企业全年生产经营计划展开财务所学的知识方法,针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提出加强企业资金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对策。这样的模拟实习,学生的实习操作与到企业实习没有本质区别,从而拆除了课堂和企业财务室之间的障碍,加深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提前进入了会计角色。
三、模拟实习教学初见成效
我们进行模拟毕业实习,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初步显示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1.模拟实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们普遍认识到:①模拟实习是巩固专业知识,学到真功夫真本事的关键环节。②今天真刀真枪的实习是毕业后要干的工作。“如果不能完成这实习任务,毕业后很难迈进企业、其他部门财务科室的大门。”这些认识,使学生们能自觉地复习学过的会计基础知识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积极完成自己的实习操作任务。
2.模拟实习,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我们在模拟实习室进行了操作实习,对多数从未见过会计工作的学生,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实实在在地做一个学期的“会计”工作。这样使学生较快地提高了综合业务运用能力和处理企业经济业务的能力,同学们认为:“通过模拟会计实习,给我们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吃了定心丸,增强搞好会计工作的信心和勇气。”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经过实习操作后,我们毕业后到企业当会计,我们将脸不变色,心不跳,定能担当这项工作”。
3.模拟实习,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凡要求学生在实习中要操作做到的内容,教师必须先一步做到,否则,就不能担负指导学生的实习责任。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从事会计教学的过硬本领。既能读书,又能实务;既能口讲,又能操作。教师们在实习之前,先一步熟悉实习资料,现场发挥了指导作用。这样做使我们认识到:没有丰富的会计经验,很难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模拟实习需要进一步完善
建立财会模拟实习室进行模拟实习,方法是对的。因为这种实习方式能较好地改造“懂理论、会操作”的财务应用型人才。为此,就需进一步完善如下几方面:
1.领导重视,统一认识,是搞好模拟实习的重要保证。
采取模拟实习形式,不断完善财会模拟室,因此,要搞好模拟实习,就要做一次新的尝试,这一尝试就依赖于领导的重视和统一思想,要与实习指导教师加强了解和沟通,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模拟实习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2.要进一步解决好实习指导教师的问题
模拟实习能否提高,关键在指导教师。因为实习内容、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实习能否收到如期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教师的安排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搞好模拟实习,我认为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指导老师的业务水平要过硬;二是对实习期的指导要“共同讨论,专人负责”;三是要明确教师负责上课和负责实习指导是同等重要的;四是要严格实习考核和核对学生实习成果。要建立完整的财会模拟实习室。培养更多的财会技能人才。
3.要进一步解决扩展实习内容
在原有内容基础上,要求学生从收银员、出纳员做起,然后再做会计处理工作。把学习会计原理和会计实习很好的结合起来。对实习资料必须不断充实提高,使有关数据更加准确、完善。力求实习内容更加符合现行会计行业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并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尚林、杨明海编写.工业企业会计模拟实习题[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9
2 葛翠华主编.会计综合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
3 杨泽荣、刘尚林编写.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模拟实习题[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