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这一阶段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养成。逐步培养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养成踏实肯干的学习精神。本文就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如何养成展开探讨,并提出几点可行的措施供各位读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案
引言:小学数学相较其他科目而言较为抽象,需要学生拥有数学思维才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点。因此,小学数学在教学環节时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了解本班同学的学习现状,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运用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一、小学数学学习现状
(一)学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导致在学习上没有一定的自律性。大部分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时并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往往应付了事,这就使得课后作业失去其原本的作用。此外,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回顾总结的习惯,对于这一段时间在数学科目上所犯的错误与取得的进步没有形成反思与评价,导致整体数学知识体系不够扎实。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师的上课内容,自然会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创新
绝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占据大部分时间传授知识,而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却所剩无几,导致学生难以消化新的数学内容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数学老师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课下的沟通交流,导致师生关系较为疏远紧张,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感到压力。更不利于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对待数学科目形成了惰性思维。
二、数学学习习惯养成途径
(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需要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单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是做到全方位培养。包括学生的人格、价值观,都需要老师进行引领与指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摒弃以往唯分数论的片面教学观念,要以全面培养学生为最终目标,逐步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教师而言,要采取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基于本班同学的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和学习状况,能够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设计得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按照层次进行划分,逐步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时,许多学生刚接触这一新的概念需要从基础开始练习。而对于一部分已经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的优等生而言,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布置一些应用题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这样针对性的教学会让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在现有的数学基础上都有显著的提升。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各项新奇的事物都比较好奇。因此数学教师要合理借助学生这一特点,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再展开课堂教学前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在分组时将好学生以及部分后进生进行搭配分组,实施帮带活动。根据组内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小组活动方案,让学生通过活动,对于本堂课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再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对于教室内的一些常见物品例如风扇窗花等进行平移或旋转,并小组讨论经过变形后的图形。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重要的运用价值,从而端正对于数学的学习态度。同时,组内的交流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疑问促进思维发散
在课堂上,数学教师也能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来帮助小学生发散思维。以往的课堂上都是老师单一地讲授,并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为了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开拓思维模式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鼓励学生能够对一道题目用多种解题方法。在学生将其思路展示后教师要及时地点评,并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串联,做到及时复习。或者为接下来要讲的新课进行铺垫,让学生能够逐步融入到课堂的数学学习氛围中,轻松地达到预期的数学学习目标。
(四)及时给予数学学习指导
在学生习惯的养成道路上离不开数学教师的耐心指导,有些学生活泼好动,在上课或者自习时往往不能沉心静气去解答题目。这时就需要教师要多与这部分学生交流。可以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例如一支笔或者一个本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拥有更高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班级内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适合本班同学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从而才能够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参考文献
[1] 邵鹏飞. 让习惯之花绽放 ——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J]. 数学大世界, 2020, (13):29,28.
[2] 于世千. 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0, (10):54.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案
引言:小学数学相较其他科目而言较为抽象,需要学生拥有数学思维才能够理解数学知识点。因此,小学数学在教学環节时需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够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了解本班同学的学习现状,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运用针对性的培养方案。
一、小学数学学习现状
(一)学生未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导致在学习上没有一定的自律性。大部分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时并不能做到注意力集中,往往应付了事,这就使得课后作业失去其原本的作用。此外,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回顾总结的习惯,对于这一段时间在数学科目上所犯的错误与取得的进步没有形成反思与评价,导致整体数学知识体系不够扎实。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教师的上课内容,自然会丧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未能及时创新
绝大部分教师所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占据大部分时间传授知识,而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却所剩无几,导致学生难以消化新的数学内容逐渐丧失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数学老师没有及时与学生进行课下的沟通交流,导致师生关系较为疏远紧张,学生在上课时往往会感到压力。更不利于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对待数学科目形成了惰性思维。
二、数学学习习惯养成途径
(一)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需要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单单只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是做到全方位培养。包括学生的人格、价值观,都需要老师进行引领与指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摒弃以往唯分数论的片面教学观念,要以全面培养学生为最终目标,逐步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对于教师而言,要采取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基于本班同学的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和学习状况,能够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设计得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按照层次进行划分,逐步提升数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时,许多学生刚接触这一新的概念需要从基础开始练习。而对于一部分已经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的优等生而言,可以适当地为他们布置一些应用题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水平。这样针对性的教学会让不同数学水平的学生在现有的数学基础上都有显著的提升。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各项新奇的事物都比较好奇。因此数学教师要合理借助学生这一特点,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再展开课堂教学前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在分组时将好学生以及部分后进生进行搭配分组,实施帮带活动。根据组内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小组活动方案,让学生通过活动,对于本堂课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接受。例如:再学习《图形的运动》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对于教室内的一些常见物品例如风扇窗花等进行平移或旋转,并小组讨论经过变形后的图形。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重要的运用价值,从而端正对于数学的学习态度。同时,组内的交流能够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疑问促进思维发散
在课堂上,数学教师也能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来帮助小学生发散思维。以往的课堂上都是老师单一地讲授,并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为了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开拓思维模式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鼓励学生能够对一道题目用多种解题方法。在学生将其思路展示后教师要及时地点评,并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串联,做到及时复习。或者为接下来要讲的新课进行铺垫,让学生能够逐步融入到课堂的数学学习氛围中,轻松地达到预期的数学学习目标。
(四)及时给予数学学习指导
在学生习惯的养成道路上离不开数学教师的耐心指导,有些学生活泼好动,在上课或者自习时往往不能沉心静气去解答题目。这时就需要教师要多与这部分学生交流。可以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例如一支笔或者一个本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拥有更高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班级内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适合本班同学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从而才能够有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参考文献
[1] 邵鹏飞. 让习惯之花绽放 ——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J]. 数学大世界, 2020, (13):29,28.
[2] 于世千. 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养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0,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