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时机及该技术对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将15例小肠移植受者分为3个阶段.1994-1995年为第1阶段(3例),2003-2006年为第2阶段(7例),2007年以后为第3阶段(5例).第3阶段进行计划性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监测,既术后第3天进行首次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此后活检的频次在术后第1个月为2次
【机 构】
:
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2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小肠移植术后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时机及该技术对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将15例小肠移植受者分为3个阶段.1994-1995年为第1阶段(3例),2003-2006年为第2阶段(7例),2007年以后为第3阶段(5例).第3阶段进行计划性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的监测,既术后第3天进行首次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此后活检的频次在术后第1个月为2次/周,术后第2~3个月为1次/周,术后第4~6个月为1次/2周,术后7个月以后为1次/月,在受者出现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和抗排斥反应治疗期间,也进行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结果 15例共进行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255次,移植肠腹壁造口肉眼直视下取材活检21次.以上276份样本中,诊断排斥反应共51份(18.5%),其中诊断不确定急性排斥反应至轻度排斥反应32份(11.6%)、中度排斥反应9份(3.3%)、重度排斥反应10份(3.6%),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份(0.7%),细菌感染2份(0.7%).15例共发生病理证实并需l临床治疗的排斥反应20次,其中不确定急性排斥反应至轻度排斥反应11次、中度5次、重度4次,发生细菌性和CMV肠炎各1次.结论 内镜引导下移植肠黏膜活检及其病理学检查是小肠移植术后诊断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重要手段,有计划的进行该检查对排斥反应有术后监测、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
其他文献
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IAD)是一种以肝内小叶间和中隔胆管缺乏为病理学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病因不明,国内外相关报道少见.本中心对1例IAD患者施行原位肝移植术治疗,效果良好.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和探讨IAD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SYMPHONY研究的结果显示:低剂量他克莫司(Tac)组受者的平均肾小球率过滤(GFR)高于其他3组;低剂量Tac组受者经活检证实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12.3%)较低,与标准剂量环孢素A(CsA)组(25.8%)、低剂量CsA组(24.0%)和低剂量西罗莫司(SRL)组(37.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Tac组移植物存活率(94.2%)最高,其次是低剂量CsA组(93.1%)、标准
器官移植术后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的抗体导致移植物损伤,在体液性排斥反应启动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笔者曾撰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B淋巴细胞活化与抗体介导的移植物排斥反应[1]。
肝移植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多样,许多机会性致病病原体如人类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在肝移植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原虫是具有独特结构和生物学特征的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寄生.蠊缨滴虫是一种昆虫体内寄生的原虫,在肝移植患者中的感染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我院于2010年10月通过痰涂片检查确诊1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蠊缨滴虫感染的患者,现将该例患者的病情特点和诊疗过程总结如下。
虽然外科技术和器官保存技术不断提高,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仍然高达7%~29%,严重影响了受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1].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我们共施行原位肝移植198例,现将肝移植术中胆道重建的有关问题总结分析如下.
目的 采用ProtEx~(TM)外源蛋白修饰技术将外源蛋白FasL修饰于靶细胞,观察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方法 1.将嵌合蛋白FasL(SA-FasL)修饰于大鼠脾细胞,检测蛋白的表达效率及其对脾细胞表面免疫分子的影响;分别以近交系WF大鼠和ACI大鼠作为供者和受者,进行异位心脏移植,按围手术期注射供者细胞的不同将受者分为3组:(1)SA-FasL组(n=23):注射经SA-FasL修饰的供者脾细
随着肾移植例数的增长,近年来国内外各大移植中心的移植物功能丧失及致敏受者也迅速增多.2007年美国器官获取及移植网络(OPTN)和器官移植受体科学登记处(SRTR)的年报显示,在等待肾移植的患者中高致敏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80%)占15.8%.体内预存的高水平的抗HLA抗体不仅可诱发各种类型的排斥反应、延缓移植物功能恢复,而且还与移植物功能丧失相关.目前,对致敏受者的临床处理尚缺乏公认的理想措施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恶性血液病,发病高峰年龄超过60岁,采用传统化疗的患者2年总存活率仅为10%~15%[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AML较有效的手段,但因老年患者的并发疾病多,若行标准预处理强度的allo-HSCT,受者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
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对移植免疫学认识的加深以及强有力免疫抑制剂的问世,器官移植近期效果明显提高.以同种肾移植为例,移植物1年存活率已高达90%以上,但远期效果并未同步提高.为此,更高的长期存活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肾移植1年以后,移植肾功能丧失的原因中,受者带肾功能死亡和慢性移植肾功能异常各占50%.心血管疾病、感染和肿瘤是受者带肾功能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感染和肿瘤与免疫抑制过度有关,
目前,随着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病的增多,联合器官移植的数量也在逐渐上升.器官联合移植后如何预防排斥反应,是从事器官移植研究者致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联合器官移植物可以调节免疫系统,降低免疫反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