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在小说的教学中也当如此。但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并不体现在对文本的精细解读,这样的精耕细作有时候会造成对文本的颠覆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新课程追求的创新性,但是对一些经典文本我们很难认同这样的“破坏”。与其破坏,不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小说,让他们通过反复阅读亲近小说,爱上小说。引导学生进行学的活动是体验发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
【关键词】小说;欣赏;学习;活动
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小说教学活动的目标: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的艺术特性。3.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基于《课标》和我们现在采用的教材,我认为,小说教学活动的目标可以定位在: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的兴趣和以小说引发和形成的文化视野。了解外国小说的基本知识,如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场景、虚构等,让学生构建小说文体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多元对话,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在小说的教学中也当如此。但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并不体现在对文本的精细解读,这样的精耕细作有时候会造成对文本的颠覆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新课程追求的创新性,但是对一些经典文本我们很难认同这样的“破坏”。与其破坏,不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小说,让他们通过反复阅读亲近小说,爱上小说。引导学生进行学的活动是体验发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总是尽量以学生“学”的活动为核心。主要有以下的做法:
一、建构知识,提升阅读效能
小说有特定的文体知识体系,围绕文体知识引导学生感知小说,可提升学生阅读领悟小说的能力。特别是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版本已经给我们呈现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案例一 《娜塔莎》
(一).初读小说,认知“人物”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在课文节选的三部分中娜塔莎有哪些举动?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3.你如何评价娜塔莎?
明确:在她身上,活泼、纯洁、天真、充满热情,是可爱的;盲目、执拗、容易冲动,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力,则需要改进。可见,托尔斯泰并没有因为娜塔莎是小说的主角,就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相反,她的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展现出复杂又独特的个性特点。
知识扩展:小说中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二).再读小说,明确小说创作时作者总是时刻注意“贴着人物写”。但我们欣赏小说时要“揣摩人物的心理”、“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1.学生自由诵读,积累感性体验。
2.展示精彩片段,让学生反复诵读:
(1)“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亚!”娜塔莎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2)梳装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亚面前,看了她一眼,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行动描写)
(3)“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在《娜塔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一种文体知识为导引阅读文本,由浅入深,进而关联起其它内容,建构小说阅读的知识体系,达到深度解读文本的成效。
二、激发体验,鼓励个性解读
有些小说文本情感主题鲜明,学生读后一目了然。但在情感内涵背后却有很多值得咀嚼品味的细节,也可作不同角度的多元多义的,符合情理的个性化鉴赏解读。
案例二 《礼拜二午睡时刻》
过程方法目标:思辨母亲形象,体验情感力量。
在这篇小说阅读中,情感目标是阅读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小说所呈现的母爱是鲜明的,学生也是易感知的。但这份母爱又有特性,在细节上可引发学生思辨,作多维度的理解,从体验上升到思辨,阅读就具有了纵深度。
课堂活动:讨论思辨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
“我就是她母亲。”
神父:“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母亲:“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
这组对话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
学生甲:这个母亲袒护自己的孩子。
学生乙:她不责怪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因为儿子的死感到羞辱,这是一种有力量的爱,是一种坚定的生命意志。
学生小结:巴尔扎克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她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日本谚语:“道德在母爱面前相形见绌。”母爱是无边的,母爱是包容的。面对逝子的伤痛,母亲依然坚强,依旧温暖。
感受体验:文章中还有其它关于母亲的描写,我们再次感受这个母亲带给我们的感动。
感受细节:“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学生表达感动:这个贫穷的母亲,面对被枪杀了儿子这么一种巨大的伤害,同时面对可能源于无聊的围观者的窥探,她用“爱”去直面无情冷漠。这是一个自尊坚强的母亲,她面对苦难体现出伟大的承受力。
关于《外国小说欣赏》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两点反思:
1.在教学中选择一个角度使学生由此及彼进行内容和情感迁移,这样的思维活动能有效使学生正确读解文本。
小说教学突出了学生“学的活动”,学生习惯于主动、积极地去解读小说文本,在解读小说文本的过程中学会感悟,获得积累,并提升了视野,滋润其阅读灵性,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评论或原创,从而成为自信而有见地的读者。
在阅读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这种民主实际是张扬学生阅读自由,找回文本被放逐的诗意,培养和树立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而这也真正回到了教育的起始点——立人。
2.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大多时候注重情节,停留在浏览层面,沉不下心来与文本接触,更无法直击心灵深处的共鸣。受自身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的限制,特别是当代社会许多流行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对经典名篇会感到隔膜,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把握还不够精准或深刻,甚至出现较大偏差。这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探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影 新课程背景下的外国小说欣赏课教学探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朱成广 选修教材的实施策略——外国小说欣赏(讲座资料).
[3]胡建革 我这样教《外国小说鉴赏》 文学教育 2008(10):141.何华,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关键词】小说;欣赏;学习;活动
小说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文学世界的一个庞大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小说教学活动的目标:1.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兴趣,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2.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小说的艺术特性。3.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小说史的大致轮廓以及关于小说的一些创作方法和知名流派,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
基于《课标》和我们现在采用的教材,我认为,小说教学活动的目标可以定位在: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的兴趣和以小说引发和形成的文化视野。了解外国小说的基本知识,如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场景、虚构等,让学生构建小说文体的知识体系。进行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多元对话,培养学生小说阅读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在小说的教学中也当如此。但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并不体现在对文本的精细解读,这样的精耕细作有时候会造成对文本的颠覆性的理解,这种理解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新课程追求的创新性,但是对一些经典文本我们很难认同这样的“破坏”。与其破坏,不如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小说,让他们通过反复阅读亲近小说,爱上小说。引导学生进行学的活动是体验发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途径。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总是尽量以学生“学”的活动为核心。主要有以下的做法:
一、建构知识,提升阅读效能
小说有特定的文体知识体系,围绕文体知识引导学生感知小说,可提升学生阅读领悟小说的能力。特别是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版本已经给我们呈现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案例一 《娜塔莎》
(一).初读小说,认知“人物”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在课文节选的三部分中娜塔莎有哪些举动?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
3.你如何评价娜塔莎?
明确:在她身上,活泼、纯洁、天真、充满热情,是可爱的;盲目、执拗、容易冲动,缺乏理性的分析判断能力,则需要改进。可见,托尔斯泰并没有因为娜塔莎是小说的主角,就把她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相反,她的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展现出复杂又独特的个性特点。
知识扩展:小说中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
(二).再读小说,明确小说创作时作者总是时刻注意“贴着人物写”。但我们欣赏小说时要“揣摩人物的心理”、“描摹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1.学生自由诵读,积累感性体验。
2.展示精彩片段,让学生反复诵读:
(1)“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索尼亚!”娜塔莎说,一边转过头去,用双手抓住头发,替她梳头的女仆来不及放手。(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2)梳装完毕后,娜塔莎穿着从下边露出舞鞋的短裙,披着母亲的短宽服,跑到索尼亚面前,看了她一眼,然后跑到母亲面前去了。她转动着母亲的头,用针别了帽子,刚刚吻到了她的白发,她又跑到替她在缩短裙子底边的女仆们面前去了。(行动描写)
(3)“妈妈,帽子还要偏一点,”娜塔莎说。“我来替你重新别一下,”于是她冲上前去,但是在缩短衣边的女仆们来不及松手,衣边的一块纱被撕了下来。(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在《娜塔莎》的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以一种文体知识为导引阅读文本,由浅入深,进而关联起其它内容,建构小说阅读的知识体系,达到深度解读文本的成效。
二、激发体验,鼓励个性解读
有些小说文本情感主题鲜明,学生读后一目了然。但在情感内涵背后却有很多值得咀嚼品味的细节,也可作不同角度的多元多义的,符合情理的个性化鉴赏解读。
案例二 《礼拜二午睡时刻》
过程方法目标:思辨母亲形象,体验情感力量。
在这篇小说阅读中,情感目标是阅读的起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小说所呈现的母爱是鲜明的,学生也是易感知的。但这份母爱又有特性,在细节上可引发学生思辨,作多维度的理解,从体验上升到思辨,阅读就具有了纵深度。
课堂活动:讨论思辨
“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
“我就是她母亲。”
神父:“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母亲:“我告诉过他不要偷人家的东西吃,他很听我的话。”
这组对话可以看到一个怎样的母亲?
学生甲:这个母亲袒护自己的孩子。
学生乙:她不责怪自己的儿子,也没有因为儿子的死感到羞辱,这是一种有力量的爱,是一种坚定的生命意志。
学生小结:巴尔扎克说:“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她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日本谚语:“道德在母爱面前相形见绌。”母爱是无边的,母爱是包容的。面对逝子的伤痛,母亲依然坚强,依旧温暖。
感受体验:文章中还有其它关于母亲的描写,我们再次感受这个母亲带给我们的感动。
感受细节:“她脸上露出那种安贫若素的人惯有的镇定安详的神情。”
“人们都知道了。”神父的妹妹喃喃地说。
……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谢谢!”那个妇女回答说,“我们这样很好。”
学生表达感动:这个贫穷的母亲,面对被枪杀了儿子这么一种巨大的伤害,同时面对可能源于无聊的围观者的窥探,她用“爱”去直面无情冷漠。这是一个自尊坚强的母亲,她面对苦难体现出伟大的承受力。
关于《外国小说欣赏》以“学”为核心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两点反思:
1.在教学中选择一个角度使学生由此及彼进行内容和情感迁移,这样的思维活动能有效使学生正确读解文本。
小说教学突出了学生“学的活动”,学生习惯于主动、积极地去解读小说文本,在解读小说文本的过程中学会感悟,获得积累,并提升了视野,滋润其阅读灵性,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评论或原创,从而成为自信而有见地的读者。
在阅读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这种民主实际是张扬学生阅读自由,找回文本被放逐的诗意,培养和树立学生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而这也真正回到了教育的起始点——立人。
2.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大多时候注重情节,停留在浏览层面,沉不下心来与文本接触,更无法直击心灵深处的共鸣。受自身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的限制,特别是当代社会许多流行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对经典名篇会感到隔膜,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把握还不够精准或深刻,甚至出现较大偏差。这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探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张影 新课程背景下的外国小说欣赏课教学探究(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朱成广 选修教材的实施策略——外国小说欣赏(讲座资料).
[3]胡建革 我这样教《外国小说鉴赏》 文学教育 2008(10):141.何华,杭州师范大学附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