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解题就要先读题,小学生数学学习经验并不丰富,信息搜集能力、处理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对其而言,读题是一大难关。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学会“溯本逐源”,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探究了在数学教学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提升学生的解题效果。
【关键词】读题能力;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234-02
读题是学生开展解题活动的基本前提。对小学生来说,读题不仅是获取文字信息的过程,更包含分析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选择等重要环节。出色的读题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面对以读题、搜集信息、确定思路、尝试解题为核心的全新读题要求,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再一次受到重视。
1 抓住文字信息,了解读题能力
读题能力是一种在文字中搜集信息、在题目中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问题、题干两大要素着重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让学生形成对文字敏感的良好素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1]。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教学为例,其中有一道应用题:小明说,毫米的长度一定大于分米,这一观点正确吗?此题要求学生进行判断,学生很容易给出结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问题的表述本身就存在问题:毫米和分米都属于长度单位,是一种计量单位,二者只能用大小来形容,不能用“长度”来修饰,且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答案便无法确定,如100毫米和0.01分米,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十分明显。教师在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解题,犯错,然后针对学生的错误指出其在读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失败”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让学生了解读题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2 抓住数字信息,形成读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利用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抓住题目中的数字信息进行读题,通过“有条件的筛选”建立全新的数学读题机制,加快学生的读题速度。在这一环节,读题活动可有针对性地围绕数字信息开展,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数学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中的数字、公式更加关注[2]。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现在有2组工人,一组工人有18人,每人手里有6元钱,另一组工人有192人,每人手里有3元钱,问2组工人一共有多少元钱?题目中包含的信息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读题能力。在训练学生的读题技能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题中的数字信息“区别对待”:将“2组”“6元”“3元”“192人”“18人”分别记录,结合题目的计算要求确定问题的计算顺序。在数字信息被罗列出来后,学生便能确定解题的基本方向:计算各个小组持有钱数的总和,然后将两个钱数相加。直接从数字入手,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思路。部分学生在数学读题活动中首先将题目中的数字记录下来,然后再读题,这是一种筛选信息、梳理思路的有效手段,教师可适当推广,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3 抓住图形信息,深化读题能力
读题能力不能只在某一板块的教学中发挥作用,要积极提升学生的读题技能。教师不仅要强调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要重视直观的几何图形信息,让学生在理解图形、分析图形的同时获取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提升学生的读题速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类问题多以图形搭配数字的形式出现,教师可对几何问题重新处理、加工,以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几何图形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培养自己的读题能力。如题:现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周长之和的一半,问两个图形的面积差是多少?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题时利用几何图形对关键信息进行整理,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已知的,可绘制长方形,并标出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周长之和的一半,计算长方形周长为2×(5+3)=16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为16÷2÷4=2厘米,将其在图形中标记,然后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求出图形面积的差值。利用几何图形展示信息,能节约学生整理信息的时间,实现读题活动的“一气呵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几何题的命题方式较为灵活,部分问题并没有给出题干,而是通过几何图形直接给出问题,如题:如图1所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解答相关问题时,应强调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已知量推导未知量,借助“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减去大三角的面积”这一结论进行计算。几何问题的命题多是直观的几何图形,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题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仅要注意文字,还要关注直观的图形。
4 抓住问题核心信息,强化读题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数学计算的一般技巧,所以,读题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教师应结合问题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先明确掌握“要解答什么问题”这一核心难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建立科学的读题能力培养机制。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与除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开展读题练习活动,如题:一個小数,在与3.5相乘之后得到7.7,在与4.4相除之后得到0.5,问这个小数是多少?在读题过程中,学生尝试利用计算来搜集信息,但对于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整体的读题效率并不能得到保障,教师可带领学生重新表述问题,用更简短的语言描述问题:一个数乘3.5等于7.7,除以4.4等于0.5,问这个数是多少?通过第二次读题,学生会发现问题中的计算条件并不复杂,且给出的数字可作为因数和积、被除数和商来使用。引导学生先从问题入手进行读题,在读题之后进行“逆推”计算,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5 抓住隐藏信息,升华读题能力
部分题目的难度较高,不会直接给出相关信息,而是提供一些“隐藏信息”,这类题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学生往往会走上一段“弯路”,但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来说,这类问题恰是最好的“思维磨刀石”,能提升学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抽丝剥茧”的思维方式重新理解数学问题,也能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让学生能应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读题解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布置证明题:在一个正分数中,当分母只比分子大1时,分母越大,分数的值越接近1,如,
,……请利用扇形统计图证明这一结论。要求学生开展读题练习活动,尝试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一些学生在读题时指出,分数知识和扇形统计图很难联系起来,这一观点无法证明。一些学生则通过实践操作回答问题:按照,,等形式绘制不同的扇形统计图,用颜料给“分子”上色,观察扇形面积的大小关系。这种实践的证明方式虽然足够直观,但耗时较长且有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而部分学生则在读题时发现了题中的隐藏信息:,,这三个分数是可以通分的,通分后比較分子大小,便可以确定结论是否正确。这一过程便属于对“隐藏信息”的挖掘、应用。小学生在掌握了新知识后,在读题时会将题干中的信息向新知识的方向不断靠拢,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适当舍弃信息,合理筛选信息,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读题训练中逐步提升。
总之,读题能力直接反映了学生信息搜集能力、逻辑思维、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分析信息,掌握读题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剔除无用信息,提高读题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0).
[2]张淑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题能力培养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16).
【作者简介】
姚佳(1988~),女,江苏常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读题能力;小学数学;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234-02
读题是学生开展解题活动的基本前提。对小学生来说,读题不仅是获取文字信息的过程,更包含分析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选择等重要环节。出色的读题能力能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面对以读题、搜集信息、确定思路、尝试解题为核心的全新读题要求,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再一次受到重视。
1 抓住文字信息,了解读题能力
读题能力是一种在文字中搜集信息、在题目中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问题、题干两大要素着重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让学生形成对文字敏感的良好素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1]。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和毫米”的教学为例,其中有一道应用题:小明说,毫米的长度一定大于分米,这一观点正确吗?此题要求学生进行判断,学生很容易给出结论: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问题的表述本身就存在问题:毫米和分米都属于长度单位,是一种计量单位,二者只能用大小来形容,不能用“长度”来修饰,且题目中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答案便无法确定,如100毫米和0.01分米,二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十分明显。教师在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解题,犯错,然后针对学生的错误指出其在读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在“失败”的过程中不断进步,让学生了解读题的重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2 抓住数字信息,形成读题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尝试利用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应用能力,抓住题目中的数字信息进行读题,通过“有条件的筛选”建立全新的数学读题机制,加快学生的读题速度。在这一环节,读题活动可有针对性地围绕数字信息开展,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分析数学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中的数字、公式更加关注[2]。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现在有2组工人,一组工人有18人,每人手里有6元钱,另一组工人有192人,每人手里有3元钱,问2组工人一共有多少元钱?题目中包含的信息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读题能力。在训练学生的读题技能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题中的数字信息“区别对待”:将“2组”“6元”“3元”“192人”“18人”分别记录,结合题目的计算要求确定问题的计算顺序。在数字信息被罗列出来后,学生便能确定解题的基本方向:计算各个小组持有钱数的总和,然后将两个钱数相加。直接从数字入手,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解题思路。部分学生在数学读题活动中首先将题目中的数字记录下来,然后再读题,这是一种筛选信息、梳理思路的有效手段,教师可适当推广,以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3 抓住图形信息,深化读题能力
读题能力不能只在某一板块的教学中发挥作用,要积极提升学生的读题技能。教师不仅要强调文字信息、数字信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更要重视直观的几何图形信息,让学生在理解图形、分析图形的同时获取解题所需的关键信息,提升学生的读题速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类问题多以图形搭配数字的形式出现,教师可对几何问题重新处理、加工,以提升学生的读题能力。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利用几何图形为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培养自己的读题能力。如题:现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周长之和的一半,问两个图形的面积差是多少?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题时利用几何图形对关键信息进行整理,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已知的,可绘制长方形,并标出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周长之和的一半,计算长方形周长为2×(5+3)=16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为16÷2÷4=2厘米,将其在图形中标记,然后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求出图形面积的差值。利用几何图形展示信息,能节约学生整理信息的时间,实现读题活动的“一气呵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几何题的命题方式较为灵活,部分问题并没有给出题干,而是通过几何图形直接给出问题,如题:如图1所示,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解答相关问题时,应强调三角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已知量推导未知量,借助“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减去大三角的面积”这一结论进行计算。几何问题的命题多是直观的几何图形,教师在引导学生读题时,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仅要注意文字,还要关注直观的图形。
4 抓住问题核心信息,强化读题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读题能力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掌握数学计算的一般技巧,所以,读题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教师应结合问题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先明确掌握“要解答什么问题”这一核心难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以此建立科学的读题能力培养机制。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的乘法与除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开展读题练习活动,如题:一個小数,在与3.5相乘之后得到7.7,在与4.4相除之后得到0.5,问这个小数是多少?在读题过程中,学生尝试利用计算来搜集信息,但对于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整体的读题效率并不能得到保障,教师可带领学生重新表述问题,用更简短的语言描述问题:一个数乘3.5等于7.7,除以4.4等于0.5,问这个数是多少?通过第二次读题,学生会发现问题中的计算条件并不复杂,且给出的数字可作为因数和积、被除数和商来使用。引导学生先从问题入手进行读题,在读题之后进行“逆推”计算,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5 抓住隐藏信息,升华读题能力
部分题目的难度较高,不会直接给出相关信息,而是提供一些“隐藏信息”,这类题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相关数学知识。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学生往往会走上一段“弯路”,但对学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来说,这类问题恰是最好的“思维磨刀石”,能提升学生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抽丝剥茧”的思维方式重新理解数学问题,也能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选择一些包含隐藏信息的问题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让学生能应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读题解题。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向学生布置证明题:在一个正分数中,当分母只比分子大1时,分母越大,分数的值越接近1,如,
,……请利用扇形统计图证明这一结论。要求学生开展读题练习活动,尝试说明自己的解题思路。一些学生在读题时指出,分数知识和扇形统计图很难联系起来,这一观点无法证明。一些学生则通过实践操作回答问题:按照,,等形式绘制不同的扇形统计图,用颜料给“分子”上色,观察扇形面积的大小关系。这种实践的证明方式虽然足够直观,但耗时较长且有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而部分学生则在读题时发现了题中的隐藏信息:,,这三个分数是可以通分的,通分后比較分子大小,便可以确定结论是否正确。这一过程便属于对“隐藏信息”的挖掘、应用。小学生在掌握了新知识后,在读题时会将题干中的信息向新知识的方向不断靠拢,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构建新的教学模式,适当舍弃信息,合理筛选信息,让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读题训练中逐步提升。
总之,读题能力直接反映了学生信息搜集能力、逻辑思维、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分析信息,掌握读题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学会剔除无用信息,提高读题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立.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课堂指导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0).
[2]张淑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读题能力培养的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16).
【作者简介】
姚佳(1988~),女,江苏常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