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徽作为我国全面开展生态规划与建设的省份之一,经过6年的努力,生态省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宏伟目标,无疑为安徽生态省建设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文章回顾总结了近6年来安徽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做法,并就今后加快生态省建设提出了建议,指出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省发展的战略部署之中,通过文化、制度、科技等3个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推进和发展生态文明。
关键词:安徽省; 生态省建设;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基本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安徽自2003年开启生态省建设工程以来,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对生态省建设作出了宝贵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为安徽生态省建设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对进一步加快生态安徽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
所谓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对现实生态危机认识不断演进、深化的又一重大成果。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和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的空前扩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第一代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第二代环境问题又相继出现,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这不仅对当代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需求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正如恩格斯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 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人类开始了自己的反思和警醒,寻求建立一种以保护人类地球家园和实现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新的战略行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向联合国提出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概念推向行动,由理论推向实践。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是1994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涉及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追求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人类对生态危机以及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宣言、政策等手段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构建一种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帮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活动中走向理性阶段,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总对策,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良性循环二者统一的基础上。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原始社会,物质生活活动主要是简单的采集渔猎,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盲目地崇拜、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同时,自然界也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连续不断,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步。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的新时代。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能力,极大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达到了极致,人类在分享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如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有关,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3]这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个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认识不断深化、日益全面的产物。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社会的一种崭新追求,它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结构的重要转变。[4] 在生产方式上,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传统的GDP不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生活方式上,生态文明倡导的是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需求的满足,反对过度消费;在社会价值上,生态文明的归宿点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世界的中心,自然被赋予道德地位;在社会结构上,生态文明努力实现更为高度的民主,强调社会正义并保障多样性。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具有全面性、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所谓全面性,是指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只有全面发展这个母系统,人类这个子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高效性是指生态文明在各行业、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生的网络化系统,使物质、能源、信息在整个系统中得到循环利用。持续性是指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5]
二、6年来安徽生态省建设的初步成效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既具有前瞻性和综合性,又富有开拓性和挑战性的系统工程。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安徽”的战略决策,并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2004年初制定公布了指导生态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坚持用20年的时间把安徽建成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省,具体分为3个阶段: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2008-2016年为全面建设阶段,生态省建设走上健康轨道;2016-2020年为提高完善阶段,实现生态省建设三大类24项指标,全省80%以上地市达到生态市建设指标,3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经过全省人民近20年的努力,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生态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使安徽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6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并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安徽设立生态省建设引导资金,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组织实施各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目前,全省林木覆盖率为31.2%;全省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为20.2%;退化土地恢复率为40.5%;主要污染物SO2排放强度为9.3千克,实现生态省建设三个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49.9%、39.1%和32.1%;主要污染物COD排放强度为7.4千克,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低7.4%,实现第二、三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74.4%和62.9%;主要水体国控断面水治理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73.5%,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高3.5个百分点,实现二、三个阶段建设目标的程度分别为70.9%和48.9%;全省17个省辖市中已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目前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天数为351天,比生态省建设三阶段目标值分别多41天、31天和21天。[6] 淮河、巢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安徽省淮河干流水质与2002年相比,有所好转;巢湖流域水质与2002年相比,干流水质无明显变化,支流总体水质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
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安徽坚持产业发展分区布局和分类推进的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培育生态产品品牌,鼓励和支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项目,鼓励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环保资料等产业,实现生产与环境良性互动。目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到10055元,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8500元)高18.3%;实现第二、三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38.3%和22.4%。按2006年不变价计算的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17吨标准煤,低于生态省建设三阶段目标值;综合水耗为207.6立方米,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低22.5%,实现二、三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79.5%和60.4%。开发安全农产品,全省先后被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达1000多万亩,主要农产品中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值为164亿元,实现生态省建设三个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88.2%、30.4%和26.2%。[6]
在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方面,安徽创造性地采取措施,建设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和生态村镇,目前,全省17个省辖市和57个县(市、区)为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安庆市、黄山市、淮北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我省获奖城市数量居全国各省份前列;合肥市、马鞍山市、六安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六安市淠河总干渠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淮南市毛集镇生态环境建设、淮北市城市湿地生态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黄山市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安徽还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即用3-6年时间,在全省建设100个环境优美乡镇,1000个生态村,10000个生态示范户。截止2006年,共建设81个省环境优美镇(乡)、127个生态村,全省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在生态文化的培育方面,通过举办绿色学校、创建绿色家庭、生态安徽建设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使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功能,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积极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心内容的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此外,各类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利用各种环境和资源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了生态省建设社会氛围的初步形成。
三、6年来安徽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做法
回望6年生态省的建设历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成功地探索了一条适合安徽的新路子,安徽的主要做法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划分生态区,突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点。安徽地域辽阔,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原与丘陵相间排列,自北而南依次为准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皖西山区、沿江平原区、皖南山区,分布有序。地貌类型多样,有葱郁的山区,起伏的丘陵,广袤的平原,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安徽省委、省政府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不同功能区的分类发展模式,科学规划省内生态建设的区域布局与功能分区,将全省分为5个生态区,即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沿江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5个生态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点均不同。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重点是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全面整治淮河及其支流,建立沿淮调蓄洪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旱、涝、盐、碱,防止土壤退化;建立低耗、优质、高产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淮河生态防护林、平原农田林网;实施两淮煤矿塌陷区生态复垦工程。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重点是实施水土保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从根本上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易旱问题;治理巢湖污染,重点建设巢湖重要水域功能区。皖西山地生态区,重点是实施封山育林,建设生态防护林;开展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建设金寨、霍山、岳西三县为核心的皖西水源涵养功能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沿江平原生态区,重点是加强湿地和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保护,建设长江生态防护林;开展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建设农牧、农水结合型循环农业经济系统;加快长江流域酸雨治理。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重点是实施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建立祁门、休宁、歙县、绩溪为核心的皖南水源涵养功能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物种保护。[7]这5个生态区的划分,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全省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方针,完善了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可以不断增强各生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2. 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关,加强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加强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关,是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省的重要手段。安徽在生态省建设方面,确立了优先发展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水系、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生态家园、生态文化、能力保障等10大工程约70个大类项目。在这些项目论证、建设过程中,安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资源利用行业的扩张,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设备,提高环境保护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源的产生。第一,严格环境准入,坚持“四不批”,发挥好环境评价的把关与调控作用。对国家严格控制的钢铁、电解铝项目不得审批;对高消耗、高污染的焦化、电石、铁合金项目不再审批新建项目;对纺织、水泥、电力、生物燃料乙醇、煤化工等潜在产能过剩的项目,合理规划,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按照分级审批规定从严审批;对所有已经审批的项目,自审批之日起满6年仍未开工建设的,重新复核审批。第二,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同时计划、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对省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明确监管部门和责任人,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环评审批机构与环境监察机构联动机制、建设项目环境工程监理和建设项目试生产核查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三同时”执行率。2006年,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数5024个,环评执行率为97.1%。共验收建设项目957个,“三同时”执行率为95.9%。第三,开展生态省建设执法检查。2003年以来,安徽省一直严格环境执法,实行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挂牌督办等政策,严厉查处一大批环境违法行为,对任何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坚决做到“四不放过”,即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违法不处理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近些年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7万余人次,检查企业6.8万家(次),对725个企业污染和连片污染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对3292家(次)企业采取了限期整治、停产治理、高限罚款等措施,清理了一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对88名相关人员依法依纪严肃进行了责任追究。
3.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经济活动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流程,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根本途径。[8] 安徽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少化。我们在“生态安徽”网站检索2004-2007年生态安徽建设动态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循环经济”,据初步统计,在4年611条建设信息中,以“循环经济”一词为题的信息有62条。安徽在推进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做法主要有:
第一,在广大农村推行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上带养殖业、下促种植业的循环庭院经济生产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户以建“三结合”(沼气池、厕所、猪圈三位一体)沼气池为基础,发展节本高效的新型生态庭院经济,形成“畜—沼—果(茶)”、“畜—沼—粮(菜)”、“畜—沼—鱼”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截止2006年底,全省建成农村沼气40多万户,总池容320万立方米,年产气量1.6亿立方米。这种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把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具体化为“九节一减”,“九节”是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一减”是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让经过技术培训的农民离土创业,进入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或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对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使农村长期难以解决的脏乱差等生活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建设循环型企业。在冶金、化工、轻工、煤炭、电力、建材与建筑等工业重点行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吃干榨尽“废物”,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和更多的劳动就业。目前,已有19个城市、园区和企业开展首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其中,铜陵市及铜陵有色集团、淮南矿业集团、马钢股份公司、皖北煤电集团、阜南县、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淮北市等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或企业。近些年来,铜陵市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生态工业,削去黑色铜水淬渣山、红色硫酸渣山和白色磷石膏山这“三座大山”,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近10亿元。马钢股份公司从“九五”开始淘汰落后、优化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实施煤气循环利用;建设、完善水处理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全面推广成熟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提升。芜湖奇瑞公司建立了国家惟一的汽车节能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开发了小排量QQ微型车、节能发动机、节能汽车系列产品。循环型企业的资源生产率显著提高,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物产生和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4. 狠抓相关制度建设,建立生态安徽建设的保障机制。首先是加强立法,安徽在2003年提出创建生态省以后,组织编制并经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确保了生态省建设的法律地位。《纲要》是指导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文件,是地区、行业和部门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的依据。同时,按照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复核,抓紧对滞后领域的立法,2003年以来,安徽省制定、修订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林业实施意见》、《安徽生态省建设省级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安徽省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考核管理办法》、《安徽省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安徽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的实施意见》、《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等法律文件,初步建立起生态省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把生态省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动员和吸纳千百万群众广泛参与,推动生态省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成立安徽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省长担任组长,相关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23厅局负责人为成员,设立生态办公室,每年初拟订生态省建设工作计划,年底进行生态省建设工作总结。各市县也成立相应的机构,保证了生态省建设“目标有人定、任务有人做,监督有人管”。
四、安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整体转型与文明内涵的全面升华,这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从安徽生态省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来看,它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系统的社会-自然-生态一体化工程,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省发展的战略部署之中,通过文化、制度、科技等3个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推进和发展生态文明。
1.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让生态文明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近些年来,安徽的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距离,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建构以人地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面向决策层、企业法人、社会公众、青少年的生态文化,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文化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其一,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组织研究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着力研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大理论性、前瞻性的问题,通过理论创新来破解生态与发展的困境。其二,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将生态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利用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介等传播手段,传输到广大城乡的每个角落,以增强公众的生态优先意识,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其三,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培养公众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行为规范,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其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的生态意识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和认知的特点,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等渠道,引导青少年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青少年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通过以上宣传教育,让坚持走生态产业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各级决策层的共识;让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清洁生产,实现污染减排成为我们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准则;让减少污染物排放,拒绝使用一次性制品,过绿色环保生活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时尚追求;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将生态文明理念扎根于每一个人头脑中,转化到每一个人行动中。
2. 进一步倡行生态治理,实现生态文明管理过程的范式转换。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健康的政治共同体中,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或者民间组织,将公共利益作为最高诉求,通过多元参与,在对话、沟通、交流中,形成关于公共利益的共识,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合法决策。这种多元参与、良性互动、诉诸公共利益的和谐治理形式,就是生态治理。[9]44-46
生态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它追求一种更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冶理,政府部门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和涵养、接续能力,在合理增加资源的有效供给的同时,努力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硬约束。每个公民都应当增强资源节约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块煤。生态治理是一种多元参与的治理。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公民个体,以及企业等,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生态治理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治理。生态冶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动态过程,它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维持在生态可承载的能力之内;生态治理是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生态治理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的基础之上,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互动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倡行生态治理,至少要从3个方面实现生态文明管理过程的范式转换。第一,从生态治疗到生态预防。传统的治理是先有污染后有治理,是对污染的治疗与处理。而现代治理不只是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治理贯穿于管理的全部过程,从一开始就预防污染的发生,或者一旦出现污染,立即纠正;治理的对象不仅是污染,而所有对他人和社会、自然构成影响的行为,治理存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二,从生态局部治理到生态整体治理。传统的生态治理往往由于政府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分化而“分区而治”。这种局部治理的模式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不能有效防止和治理污染。整体治理就是要求把自然生态当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统一协调各层级各地域管理主体的行为,共同承担治理任务,共担治理责任,对因生态治理原因遭受损失的地方予以补偿。第三,从生态政府管制到生态多元治理。政府管制侧重政府对污染的控制,但是生态治理仅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即多元治理。生态治理要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的作用,形成一种合力,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在这种多元治理的格局中,政府无疑处于核心地位,政府不仅要制定政策、加强立法、严格执法,还要引导、培养和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将各种环境保护力量整合起来。[9]62-64 这3个转变说明,生态治理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污染的结果,而是积极主动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增强了生态治理的有效性。
3. 进一步打造生态省的科技支撑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生态省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在内的生态经济体系,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科技支撑体系的创新。其一,技术体系创新。运用系统化技术,一方面,有组织地在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生态化技术及其设施、设备的更新;另一方面,把所有能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资流、减少废物产生的各种技术作为整合对象,进行调配组合,形成系列化、组织化供给。如,运用产业链技术对传统工业开发区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开发区内循环型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高效耦合系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资源消耗减量化,废弃物排放减量化。其二,政策体系创新。由政府推动,通过产业、价格、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提供激励,以利益驱动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维护新技术系统的运营。如,制定生态经济建设指导意见,定期修改和发布优先发展的产业、产品、技术与工艺目录和生态产品标准;培育生态产品牌,鼓励和支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项目,鼓励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环保材料等产业,在投资、融资和其它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其三,科技组织系统创新。一方面,从循环经济共生性出发,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企业在空间的聚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转要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从循环技术系统性需要出发,促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以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生态产业园为依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力量,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10]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Z].200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 ([英])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M].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21-522.
[4] 徐春.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N].光明日报,2004-2-4.
[5]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6]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2006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Z].2007-5-30.
[7] 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Z].2004-2-13.
[8] 李文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省建设[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1):14-21.
[9] 薜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前沿研究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安徽省科技厅.打造生态安徽的科技支撑体系[EB/OL].[2007-08-17].
(责任编辑无逸)
关键词:安徽省; 生态省建设;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
生态省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生态省建设的基本内涵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善环境质量为前提,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基本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安徽自2003年开启生态省建设工程以来,从理论与实践2个方面,对生态省建设作出了宝贵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为安徽生态省建设注入了新的理论活力,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对进一步加快生态安徽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时代特征
所谓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对现实生态危机认识不断演进、深化的又一重大成果。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和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的空前扩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第一代环境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第二代环境问题又相继出现,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这不仅对当代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需求也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正如恩格斯说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 面对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人类开始了自己的反思和警醒,寻求建立一种以保护人类地球家园和实现自身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新的战略行动。“可持续发展”战略便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夫人向联合国提出的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概念推向行动,由理论推向实践。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标志是1994年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战略,涉及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追求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人类对生态危机以及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宣言、政策等手段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构建一种生态伦理和生态文明,帮助人们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活动中走向理性阶段,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摆脱生态危机的总对策,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和经济良性循环二者统一的基础上。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原始社会,物质生活活动主要是简单的采集渔猎,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盲目地崇拜、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铁器的出现使人类改变自然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同时,自然界也开始对人类进行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连续不断,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步。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的新时代。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能力,极大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达到了极致,人类在分享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诸如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指出,衰落的特别是那些消亡的人类文明,都直接或间接地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协调有关,由于人口膨胀、盲目开垦、过度砍伐森林等造成的对资源的破坏性使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3]这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个新的文明,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认识不断深化、日益全面的产物。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一方面,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也不可能有高度的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人类自身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必须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基本标尺。也就是说,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
生态文明代表着人类社会的一种崭新追求,它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结构的重要转变。[4] 在生产方式上,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传统的GDP不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生活方式上,生态文明倡导的是生活的质量,而不是简单需求的满足,反对过度消费;在社会价值上,生态文明的归宿点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而不是以人为世界的中心,自然被赋予道德地位;在社会结构上,生态文明努力实现更为高度的民主,强调社会正义并保障多样性。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具有全面性、和谐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等特点。所谓全面性,是指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只有全面发展这个母系统,人类这个子系统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和谐性是指生态文明注重人—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高效性是指生态文明在各行业、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生的网络化系统,使物质、能源、信息在整个系统中得到循环利用。持续性是指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5]
二、6年来安徽生态省建设的初步成效
生态省建设是一项既具有前瞻性和综合性,又富有开拓性和挑战性的系统工程。200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安徽”的战略决策,并成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之一。2004年初制定公布了指导生态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坚持用20年的时间把安徽建成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省,具体分为3个阶段: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2008-2016年为全面建设阶段,生态省建设走上健康轨道;2016-2020年为提高完善阶段,实现生态省建设三大类24项指标,全省80%以上地市达到生态市建设指标,3年内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经过全省人民近20年的努力,全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显著成效,资源合理利用率显著提高,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实力和生态文化底蕴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使安徽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6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并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安徽设立生态省建设引导资金,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组织实施各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目前,全省林木覆盖率为31.2%;全省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为20.2%;退化土地恢复率为40.5%;主要污染物SO2排放强度为9.3千克,实现生态省建设三个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49.9%、39.1%和32.1%;主要污染物COD排放强度为7.4千克,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低7.4%,实现第二、三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74.4%和62.9%;主要水体国控断面水治理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73.5%,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高3.5个百分点,实现二、三个阶段建设目标的程度分别为70.9%和48.9%;全省17个省辖市中已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目前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天数为351天,比生态省建设三阶段目标值分别多41天、31天和21天。[6] 淮河、巢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安徽省淮河干流水质与2002年相比,有所好转;巢湖流域水质与2002年相比,干流水质无明显变化,支流总体水质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
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安徽坚持产业发展分区布局和分类推进的原则,以及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培育生态产品品牌,鼓励和支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项目,鼓励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环保资料等产业,实现生产与环境良性互动。目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万元,达到10055元,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8500元)高18.3%;实现第二、三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38.3%和22.4%。按2006年不变价计算的万元GDP综合能耗为1.17吨标准煤,低于生态省建设三阶段目标值;综合水耗为207.6立方米,比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值低22.5%,实现二、三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79.5%和60.4%。开发安全农产品,全省先后被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达1000多万亩,主要农产品中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值为164亿元,实现生态省建设三个阶段目标的程度分别为88.2%、30.4%和26.2%。[6]
在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方面,安徽创造性地采取措施,建设生态城市、绿色社区和生态村镇,目前,全省17个省辖市和57个县(市、区)为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安庆市、黄山市、淮北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我省获奖城市数量居全国各省份前列;合肥市、马鞍山市、六安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六安市淠河总干渠城区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淮南市毛集镇生态环境建设、淮北市城市湿地生态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黄山市南滨江滨水景观综合整治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安徽还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施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即用3-6年时间,在全省建设100个环境优美乡镇,1000个生态村,10000个生态示范户。截止2006年,共建设81个省环境优美镇(乡)、127个生态村,全省人居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在生态文化的培育方面,通过举办绿色学校、创建绿色家庭、生态安徽建设学术研讨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使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成为全省上下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和监督功能,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积极开展以弘扬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心内容的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此外,各类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利用各种环境和资源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了生态省建设社会氛围的初步形成。
三、6年来安徽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做法
回望6年生态省的建设历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成功地探索了一条适合安徽的新路子,安徽的主要做法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划分生态区,突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点。安徽地域辽阔,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原与丘陵相间排列,自北而南依次为准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皖西山区、沿江平原区、皖南山区,分布有序。地貌类型多样,有葱郁的山区,起伏的丘陵,广袤的平原,星罗棋布的河湖港汊。安徽省委、省政府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不同功能区的分类发展模式,科学规划省内生态建设的区域布局与功能分区,将全省分为5个生态区,即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沿江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5个生态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重点均不同。淮北与沿淮平原生态区,重点是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全面整治淮河及其支流,建立沿淮调蓄洪生态功能区;综合治理旱、涝、盐、碱,防止土壤退化;建立低耗、优质、高产农田生态系统;建设淮河生态防护林、平原农田林网;实施两淮煤矿塌陷区生态复垦工程。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重点是实施水土保持,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从根本上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易旱问题;治理巢湖污染,重点建设巢湖重要水域功能区。皖西山地生态区,重点是实施封山育林,建设生态防护林;开展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建设金寨、霍山、岳西三县为核心的皖西水源涵养功能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沿江平原生态区,重点是加强湿地和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保护,建设长江生态防护林;开展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建设农牧、农水结合型循环农业经济系统;加快长江流域酸雨治理。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重点是实施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水源涵养林;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建立祁门、休宁、歙县、绩溪为核心的皖南水源涵养功能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物物种保护。[7]这5个生态区的划分,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明确了全省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方针,完善了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可以不断增强各生态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2. 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关,加强环境保护的执法检查。加强建设项目的环保准入关,是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省的重要手段。安徽在生态省建设方面,确立了优先发展的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水系、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生态家园、生态文化、能力保障等10大工程约70个大类项目。在这些项目论证、建设过程中,安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资源利用行业的扩张,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设备,提高环境保护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了污染源的产生。第一,严格环境准入,坚持“四不批”,发挥好环境评价的把关与调控作用。对国家严格控制的钢铁、电解铝项目不得审批;对高消耗、高污染的焦化、电石、铁合金项目不再审批新建项目;对纺织、水泥、电力、生物燃料乙醇、煤化工等潜在产能过剩的项目,合理规划,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按照分级审批规定从严审批;对所有已经审批的项目,自审批之日起满6年仍未开工建设的,重新复核审批。第二,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同时计划、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对省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明确监管部门和责任人,实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环评审批机构与环境监察机构联动机制、建设项目环境工程监理和建设项目试生产核查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三同时”执行率。2006年,全省共审批建设项目数5024个,环评执行率为97.1%。共验收建设项目957个,“三同时”执行率为95.9%。第三,开展生态省建设执法检查。2003年以来,安徽省一直严格环境执法,实行区域限批、流域限批、挂牌督办等政策,严厉查处一大批环境违法行为,对任何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的人和事,坚决做到“四不放过”,即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违法不处理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近些年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7万余人次,检查企业6.8万家(次),对725个企业污染和连片污染问题进行了挂牌督办,对3292家(次)企业采取了限期整治、停产治理、高限罚款等措施,清理了一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土政策”,对88名相关人员依法依纪严肃进行了责任追究。
3.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省建设的核心。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经济活动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流程,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省,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的根本途径。[8] 安徽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追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最少化。我们在“生态安徽”网站检索2004-2007年生态安徽建设动态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就是“循环经济”,据初步统计,在4年611条建设信息中,以“循环经济”一词为题的信息有62条。安徽在推进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方面的做法主要有:
第一,在广大农村推行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上带养殖业、下促种植业的循环庭院经济生产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户以建“三结合”(沼气池、厕所、猪圈三位一体)沼气池为基础,发展节本高效的新型生态庭院经济,形成“畜—沼—果(茶)”、“畜—沼—粮(菜)”、“畜—沼—鱼”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截止2006年底,全省建成农村沼气40多万户,总池容320万立方米,年产气量1.6亿立方米。这种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把循环经济“减量化”原则具体化为“九节一减”,“九节”是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粮;“一减”是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让经过技术培训的农民离土创业,进入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或有组织地外出务工。循环经济技术的推广,对于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使农村长期难以解决的脏乱差等生活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建设循环型企业。在冶金、化工、轻工、煤炭、电力、建材与建筑等工业重点行业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吃干榨尽“废物”,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和更多的劳动就业。目前,已有19个城市、园区和企业开展首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其中,铜陵市及铜陵有色集团、淮南矿业集团、马钢股份公司、皖北煤电集团、阜南县、界首市田营循环经济工业区、淮北市等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或企业。近些年来,铜陵市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生态工业,削去黑色铜水淬渣山、红色硫酸渣山和白色磷石膏山这“三座大山”,每年可创经济效益近10亿元。马钢股份公司从“九五”开始淘汰落后、优化工艺结构和产品结构,实施煤气循环利用;建设、完善水处理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全面推广成熟节能新技术、新工艺等措施,能源利用水平大幅提升。芜湖奇瑞公司建立了国家惟一的汽车节能工程研究中心,成功开发了小排量QQ微型车、节能发动机、节能汽车系列产品。循环型企业的资源生产率显著提高,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物产生和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4. 狠抓相关制度建设,建立生态安徽建设的保障机制。首先是加强立法,安徽在2003年提出创建生态省以后,组织编制并经省人大审议通过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确保了生态省建设的法律地位。《纲要》是指导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文件,是地区、行业和部门编制生态建设规划和实施意见的依据。同时,按照生态省建设的要求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复核,抓紧对滞后领域的立法,2003年以来,安徽省制定、修订了《安徽生态省建设林业实施意见》、《安徽生态省建设省级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安徽省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考核管理办法》、《安徽省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安徽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的实施意见》、《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等法律文件,初步建立起生态省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为生态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利于把生态省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动员和吸纳千百万群众广泛参与,推动生态省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成立安徽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省长担任组长,相关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23厅局负责人为成员,设立生态办公室,每年初拟订生态省建设工作计划,年底进行生态省建设工作总结。各市县也成立相应的机构,保证了生态省建设“目标有人定、任务有人做,监督有人管”。
四、安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设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的整体转型与文明内涵的全面升华,这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从安徽生态省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来看,它的建立与完善是一项系统的社会-自然-生态一体化工程,因此,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省发展的战略部署之中,通过文化、制度、科技等3个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推进和发展生态文明。
1. 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让生态文明观念真正深入人心。近些年来,安徽的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距离,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建构以人地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面向决策层、企业法人、社会公众、青少年的生态文化,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文化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其一,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组织研究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尤其是着力研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大理论性、前瞻性的问题,通过理论创新来破解生态与发展的困境。其二,加大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将生态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生态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利用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介等传播手段,传输到广大城乡的每个角落,以增强公众的生态优先意识,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其三,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培养公众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行为规范,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其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的生态意识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和认知的特点,通过创建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基地等渠道,引导青少年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青少年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通过以上宣传教育,让坚持走生态产业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各级决策层的共识;让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清洁生产,实现污染减排成为我们生产经营者的行为准则;让减少污染物排放,拒绝使用一次性制品,过绿色环保生活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时尚追求;把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将生态文明理念扎根于每一个人头脑中,转化到每一个人行动中。
2. 进一步倡行生态治理,实现生态文明管理过程的范式转换。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就是,在健康的政治共同体中,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或者民间组织,将公共利益作为最高诉求,通过多元参与,在对话、沟通、交流中,形成关于公共利益的共识,作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合法决策。这种多元参与、良性互动、诉诸公共利益的和谐治理形式,就是生态治理。[9]44-46
生态治理是一种全新的治理模式,它追求一种更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公正。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冶理,政府部门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和涵养、接续能力,在合理增加资源的有效供给的同时,努力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硬约束。每个公民都应当增强资源节约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块煤。生态治理是一种多元参与的治理。治理的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民间组织、公民个体,以及企业等,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生态治理是一种良性互动的治理。生态冶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动态过程,它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必须维持在生态可承载的能力之内;生态治理是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生态治理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的基础之上,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互动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倡行生态治理,至少要从3个方面实现生态文明管理过程的范式转换。第一,从生态治疗到生态预防。传统的治理是先有污染后有治理,是对污染的治疗与处理。而现代治理不只是治疗,更重要的是预防,治理贯穿于管理的全部过程,从一开始就预防污染的发生,或者一旦出现污染,立即纠正;治理的对象不仅是污染,而所有对他人和社会、自然构成影响的行为,治理存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二,从生态局部治理到生态整体治理。传统的生态治理往往由于政府的区域划分和功能分化而“分区而治”。这种局部治理的模式违背了自然生态规律,不能有效防止和治理污染。整体治理就是要求把自然生态当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统一协调各层级各地域管理主体的行为,共同承担治理任务,共担治理责任,对因生态治理原因遭受损失的地方予以补偿。第三,从生态政府管制到生态多元治理。政府管制侧重政府对污染的控制,但是生态治理仅有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即多元治理。生态治理要求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民的作用,形成一种合力,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在这种多元治理的格局中,政府无疑处于核心地位,政府不仅要制定政策、加强立法、严格执法,还要引导、培养和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将各种环境保护力量整合起来。[9]62-64 这3个转变说明,生态治理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污染的结果,而是积极主动地防止污染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增强了生态治理的有效性。
3. 进一步打造生态省的科技支撑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生态省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在内的生态经济体系,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科技支撑体系的创新。其一,技术体系创新。运用系统化技术,一方面,有组织地在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生态化技术及其设施、设备的更新;另一方面,把所有能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资流、减少废物产生的各种技术作为整合对象,进行调配组合,形成系列化、组织化供给。如,运用产业链技术对传统工业开发区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开发区内循环型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高效耦合系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资源消耗减量化,废弃物排放减量化。其二,政策体系创新。由政府推动,通过产业、价格、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提供激励,以利益驱动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维护新技术系统的运营。如,制定生态经济建设指导意见,定期修改和发布优先发展的产业、产品、技术与工艺目录和生态产品标准;培育生态产品牌,鼓励和支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项目,鼓励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能源、新型建筑材料、新型环保材料等产业,在投资、融资和其它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其三,科技组织系统创新。一方面,从循环经济共生性出发,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企业在空间的聚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转要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从循环技术系统性需要出发,促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以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生态产业园为依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力量,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10]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Z].200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3] ([英])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M].徐波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521-522.
[4] 徐春.生态文明蕴涵的价值融合[N].光明日报,2004-2-4.
[5]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6] 安徽省环境保护局.2006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Z].2007-5-30.
[7] 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Z].2004-2-13.
[8] 李文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省建设[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4(1):14-21.
[9] 薜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前沿研究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安徽省科技厅.打造生态安徽的科技支撑体系[EB/OL].[2007-08-17].
(责任编辑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