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煤概论》是针对非采煤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煤矿专业知识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少量精力的投入,全面了解煤矿相关专业的技术与基础知识。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采煤概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采煤概论 立体化教学模式 实施
立体化教学是一种整体层面的教学,它以课程为基本单位,依托教学资源的平台,以能力培养为轴心,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它是对教学形式、教学空间以及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多变互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然而,不论立体化教学模式形成路径如何,其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实施立体化教学模式,也必须紧紧围绕“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两个中心进行。
一、改变智能观念,把握学生的智能特点
智能不仅是心理现象,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立体化的教学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选择与其智能特点和结构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以及教学活动时,必须把握学生智能中的优势智能,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比如如果学生的优势智能是语言智能,则教师可以采取增强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果学生的优势智能是人际关系智能,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的优势智能是自我认知智能,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是多方面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例如在进行《采煤概论》的学习中,可以结合现场的实际教学条件,或者在实验室教学,或者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通过这些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在学习时不必拘泥于讲课方式以及教室的限制。
二、根据专业特征,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方法
《采煤概论》这门课程与实际生产联系密切,比如矿山开拓布置图、采煤掘进设备与掘进步骤等,如果在教学中仅仅采用语言表述,就显得生动性不足,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而教师如果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图画将生产系统以及掘进步骤等进行演示,将生产现场的动态场景展示出来,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网络教学等。例如教师在使用PPT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同时进行板书,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在立体化教学的模式下,教师还应当看到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与不足,要通过综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三、采取多样化的测试手段,形成立体化评价指标
学生评价是评定学生能力的高低,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测定的有效指标。在当前的教育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还要看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确保能够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完整性以及互动性的评价。立体化的评价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除了教师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辅导员等对学生比较了解得人作为评价主体。其次,要充分结合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第三,扩展评价的内容,既要评价学生成绩,同时还要评价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第四,评价标准要公开、透明,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立体化的评价是立体化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立体化的评价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更好调学习策略,明确努力方向。
四、构建立体的反馈体系,对教学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构建立体的反馈体系,教师可以借此更加了解学生,学生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立体的反馈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搭建一定的信息反馈平台,比如可以建立班级QQ群等,学生干部在群中搜集相关反馈信息。其次,利用互动课件实施教学,设置反复反馈练习,准备不同难度的多套练习,用于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第三,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应答测评,分析测评结果。可以在课程教学开始前,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上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在教学中,引入本节课内容,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映,为教学的侧重点提供依据。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必要时要针对采煤的重难点知识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五、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把握了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构建了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以及反馈体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文武,王汉青,王志勇,荣光宗.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王超,陈世江,赵自豪.矿山立体模型在采矿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1).
关键词:采煤概论 立体化教学模式 实施
立体化教学是一种整体层面的教学,它以课程为基本单位,依托教学资源的平台,以能力培养为轴心,动用所有教学要素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它是对教学形式、教学空间以及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多变互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然而,不论立体化教学模式形成路径如何,其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实施立体化教学模式,也必须紧紧围绕“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两个中心进行。
一、改变智能观念,把握学生的智能特点
智能不仅是心理现象,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立体化的教学就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选择与其智能特点和结构相适应的学习方式,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程以及教学活动时,必须把握学生智能中的优势智能,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比如如果学生的优势智能是语言智能,则教师可以采取增强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果学生的优势智能是人际关系智能,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学生的优势智能是自我认知智能,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是多方面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例如在进行《采煤概论》的学习中,可以结合现场的实际教学条件,或者在实验室教学,或者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模型,通过这些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在学习时不必拘泥于讲课方式以及教室的限制。
二、根据专业特征,采用多层次的教学方法
《采煤概论》这门课程与实际生产联系密切,比如矿山开拓布置图、采煤掘进设备与掘进步骤等,如果在教学中仅仅采用语言表述,就显得生动性不足,学生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而教师如果可以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图画将生产系统以及掘进步骤等进行演示,将生产现场的动态场景展示出来,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充分结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网络教学等。例如教师在使用PPT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同时进行板书,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将学生引入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在立体化教学的模式下,教师还应当看到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势与不足,要通过综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三、采取多样化的测试手段,形成立体化评价指标
学生评价是评定学生能力的高低,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测定的有效指标。在当前的教育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能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还要看到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所以,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确保能够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完整性以及互动性的评价。立体化的评价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除了教师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辅导员等对学生比较了解得人作为评价主体。其次,要充分结合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日常评价与定期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第三,扩展评价的内容,既要评价学生成绩,同时还要评价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第四,评价标准要公开、透明,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立体化的评价是立体化教学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立体化的评价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更好调学习策略,明确努力方向。
四、构建立体的反馈体系,对教学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信息反馈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构建立体的反馈体系,教师可以借此更加了解学生,学生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构建立体的反馈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搭建一定的信息反馈平台,比如可以建立班级QQ群等,学生干部在群中搜集相关反馈信息。其次,利用互动课件实施教学,设置反复反馈练习,准备不同难度的多套练习,用于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第三,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应答测评,分析测评结果。可以在课程教学开始前,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上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在教学中,引入本节课内容,观察学生的学习反映,为教学的侧重点提供依据。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反馈信息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必要时要针对采煤的重难点知识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五、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把握了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构建了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以及反馈体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文武,王汉青,王志勇,荣光宗.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视角[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2]王超,陈世江,赵自豪.矿山立体模型在采矿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