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近五年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策略效果评价

来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且造成终身残疾的传染病,2000年10月29日,我国所属西太区成功实现了无脊灰目标。提高和维持高水平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对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持续开展高质量的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及时有效运转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维持高质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是保持无脊灰状态,最终消灭脊灰的重要策略。现将荆门市2001~2005年实施消灭脊灰策略的进展情况分析如下。
其他文献
明确基因型、生长环境和栽培措施对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可以调控淀粉品质。以垦粘1号、苏玉糯1号和苏玉糯5号为材料,研究了拔节期追氮量(0、150kghm-2和300kghm-2)对春季和秋季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季节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大于基因型和拔节期追氮处理。秋季生长条件下的糯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和终值黏度;拔节期适量追氮处理下糯玉米淀粉糊化特性较不追氮差
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处于社会生活边缘,艾滋病打破了这个群体的掩蔽状态,也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新理念、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1同性性行为与同性恋“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
随着炼油厂催化裂化掺渣比的提高,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日益严重,并直接影响威胁到催化裂化装置的正常运行.分析了原料性质、催化剂浓度和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催化裂化沉降器结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