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长期以来,具有迷宫般身世的艾米莉·勃朗特被称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则成为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在这部迷离奇幻的小说中,多视角的迷宫式叙事结构,使作品弥漫着浓郁的迷宫意识。
关键词 《呼啸山庄》狄达勒斯 迷宫意识 叙事结构。
作为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隐喻和象征的“迷宫意识”,已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中普遍蔓延的主导意识。正如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夫·纳什(Cristopher Nash)在总结当代文学中大量出现的迷宫母题时指出,“迷宫也许代表着整个创造行为”。
迷宫之为迷宫的最大特征在于普遍认可的交通规则的消失,迷宫中的每条道路都包含着含混和歧义,每一条路都指向不只一个可能的方向,“其中的迂回曲折,使进到里面去的任何人都会迷惑地眼花缭乱”。如果说迷宫意象是现代主义文学经常采用的创作手段和文学标志,那么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则是西方文学中较早具有迷宫意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现代性景观的一部小说。长期以来,具有迷宫般身世的艾米莉·勃朗特被称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则成为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在这部迷离奇幻的小说中,充满谜语色彩的地名与人名,多视角的迷宫式叙事结构,双重性格的形象塑造,歧义丛生的文本主题,无不使作品弥漫着浓重的迷宫意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现代性意蕴。本文试图从叙事结构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的迷宫意识。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故事的着眼点和角度,是文学作品叙事策略的关键。因此,珀西·卢柏克说:“小说技巧中,全部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从属于视点问题——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问题。”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一反19世纪以前传统的叙述视角,创造性地撷取了一个异常独特的视角模式:她既没有采用像《简·爱》那样以自传体第一人称“我”的“自知视角”来观察、叙述情节,也不像《傲慢与偏见》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而是借小说中次要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即由房客洛克乌德和女管家丁耐莉分别以第一人称“我”来承担叙述任务,整个小说的宏观结构是由洛克乌德透过丁耐莉的视角来讲述的。为了保证故事的衔接,在故事情节线中断的地方,又常常穿插其他人物的叙述,来补充洛克乌德和丁耐莉有限的视角感知范围以外的信息,以使故事情节尽可能完整。因此,众多叙述者的叙述按着“洛克乌德的叙述→丁耐莉的叙述→其他人的叙述”这样一种层层包容的关系展开,构成了套盒式结构模式,从而构筑起多视角立体框架式结构的叙事迷宫。
《呼啸山庄》全书共由34章组成,艾米莉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罕见的“戏剧性结构”,即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故事从中间叙述,然后向两边展开:对过去的回忆用倒叙,而未来的发展用顺叙。整部小说的叙述时间跨度是31年,即从1771年孤儿希刺克厉夫从利物浦被带至呼啸山庄,到1802年秋小凯瑟琳和哈里顿成为一对情侣为止,作者把叙述的起点安排在1801年的冬天。
前三章是洛克乌德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采用顺序的方式叙述的,洛克乌德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作为“局外人”,他只能以一个不知内情人的陌生眼光来观察、猜测和客观地评判所看到的一切。但在叙述结构上,洛克乌德是个举足轻重的“聚焦人物”(focal character),读者要借助他的视角“进入”《呼啸山庄》的迷宫世界。洛克乌德深夜翻看到的凯瑟琳·恩萧的日记,以及所作的荒诞离奇的恶梦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最大悬念,这些悬念统领着整部小说。因此,从小说的总体布局上说,这3章是开启“迷宫”大门的一把钥匙。第四章至第三十章基本上是对于过去的回忆,采用的是倒叙手法。是丁耐莉应病中的洛克乌德的请求,把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家三十年来的恩恩怨怨一段又一段地讲给他听,再由洛克乌德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向读者转达,丁耐莉的叙述对上述悬念起解码和释疑作用。作家在总体采用双重叙述模式之外,为了保证故事的衔接,在故事情节中断的地方,还巧妙运用第一人称多重视角进行插叙和补叙。如凯瑟琳的日记,伊莎贝拉私奔后写给丁耐莉的信,山庄女仆齐拉向丁耐莉讲述的山庄情形等。第三十一章和三十二章基本上是顺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是洛克乌德叙述的,作品最后两章由丁耐莉讲述,洛克乌德先生收尾。在小说的结尾,希刺克厉夫在对凯瑟琳的极度思念和“顿悟”中神秘地死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喜结良缘,欢爱重回人间。这样作者应用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模式,突破了单一的第一人称手法的局限,使情节显得扑朔迷离、峰回路转,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过去许多评论家指责作品“充满着缺点的结构”。就连十分赞赏这部小说的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也这样评说:“《呼啸山庄》的结构臃肿笨拙,……她要讲的是一个牵涉到两代人的复杂的故事。这是一桩很困难的事,……艾米莉做得不成功。”他甚至说:“讲《呼啸山庄》这个故事,一个有经验的小说家可能会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深入研究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呼啸山庄》之所以能跻身于世界一流文学作品的艺术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貌似“臃肿笨拙”、实则匠心独具的叙述结构。作家择取洛克乌德、丁耐莉两个人物的双重视角的相互转换来结构小说,使得一个繁杂的故事变得简洁而明晰。如果按传统的叙述手法就会显得更加芜杂、零乱且容易出现与小说主留无关紧要的游离成分,就像布斯所说:“故事无法从一个始终如一的视角来写,否则就要拖到现有长度的三倍。”另外,多视角叙述还成功地避免了作家对外部世界感知经验上的缺陷。最突出的例子是希刺克厉夫出走在外的三年,是希刺克厉夫的性格发展过程就留下一个缺环,形成了故事情节链条上的一个断裂带。但艾米莉巧妙地选择丁耐莉这一“有限的全知”(limited-omniscient)视角来叙述就成功地避免了作者视角必须详尽交代清楚的缺陷,这一缺环由于丁耐莉知识与视野上的局限而被“合情合理”地省去了,反而使希刺克厉夫这个人物性格内涵更为浓缩与丰富,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这是艾米莉多视角叙述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的又一次凸显。
我们之所以说艾米莉的多视角叙事结构具有迷宫意识,是因为无论是不知内情的“局外人”洛克乌德,还是长年生活在封闭偏僻的山庄对外界自然缺乏感知能力的的女仆丁耐莉,都无法让我们相信他们叙述的真实性。作者本人也不直接参与叙述,而是作为局外人巧妙地隐藏于幕后,避开了直接主观评价的局限,令读者无法判断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因此,只有凭借读者自己的判断才能真正破译谜底,走出作者精心设置的叙事迷宫。《呼啸山庄》中多视角叙述模式的运用,是对传统“全知视角模式”的突破与超越,在人类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20世纪现代叙事学的先驱。
参考文献
[1]刘永杰.《呼啸山庄》中地名和人名的意蕴解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2004),79-81.
[2]克利夫斯.呼啸山庄的主题,风格及其结构.晓凤译.文化译丛,1988.
[3]袁若娟.《呼啸山庄》的主旋律:人性的扭曲与复归.外国文学研究,4(1992).
[4]方平.为什么顶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简·爱><呼啸山庄>研究及其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5]向晓红.一个超现实的文本.西南民族学院学报,6(2000),67-70.
[6]蒲若茜.对《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的原型分析.暨南大学学报,2( 1997),107-116.
[7]Nash,Cristopher.World Postmodern Fiction:A Guide.NewYork:Longman,1994.
[8]方平.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译序).艾米莉·勃朗特著,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9]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杨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年.
长期以来,具有迷宫般身世的艾米莉·勃朗特被称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则成为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在这部迷离奇幻的小说中,多视角的迷宫式叙事结构,使作品弥漫着浓郁的迷宫意识。
关键词 《呼啸山庄》狄达勒斯 迷宫意识 叙事结构。
作为现代人类生存状况的隐喻和象征的“迷宫意识”,已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中普遍蔓延的主导意识。正如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夫·纳什(Cristopher Nash)在总结当代文学中大量出现的迷宫母题时指出,“迷宫也许代表着整个创造行为”。
迷宫之为迷宫的最大特征在于普遍认可的交通规则的消失,迷宫中的每条道路都包含着含混和歧义,每一条路都指向不只一个可能的方向,“其中的迂回曲折,使进到里面去的任何人都会迷惑地眼花缭乱”。如果说迷宫意象是现代主义文学经常采用的创作手段和文学标志,那么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则是西方文学中较早具有迷宫意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现代性景观的一部小说。长期以来,具有迷宫般身世的艾米莉·勃朗特被称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则成为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在这部迷离奇幻的小说中,充满谜语色彩的地名与人名,多视角的迷宫式叙事结构,双重性格的形象塑造,歧义丛生的文本主题,无不使作品弥漫着浓重的迷宫意识,从而使作品呈现出现代性意蕴。本文试图从叙事结构方面来解读这部作品的迷宫意识。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故事的着眼点和角度,是文学作品叙事策略的关键。因此,珀西·卢柏克说:“小说技巧中,全部复杂的方法问题,我认为都从属于视点问题——即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问题。”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一反19世纪以前传统的叙述视角,创造性地撷取了一个异常独特的视角模式:她既没有采用像《简·爱》那样以自传体第一人称“我”的“自知视角”来观察、叙述情节,也不像《傲慢与偏见》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而是借小说中次要人物的视角展开叙述:即由房客洛克乌德和女管家丁耐莉分别以第一人称“我”来承担叙述任务,整个小说的宏观结构是由洛克乌德透过丁耐莉的视角来讲述的。为了保证故事的衔接,在故事情节线中断的地方,又常常穿插其他人物的叙述,来补充洛克乌德和丁耐莉有限的视角感知范围以外的信息,以使故事情节尽可能完整。因此,众多叙述者的叙述按着“洛克乌德的叙述→丁耐莉的叙述→其他人的叙述”这样一种层层包容的关系展开,构成了套盒式结构模式,从而构筑起多视角立体框架式结构的叙事迷宫。
《呼啸山庄》全书共由34章组成,艾米莉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当时罕见的“戏剧性结构”,即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故事从中间叙述,然后向两边展开:对过去的回忆用倒叙,而未来的发展用顺叙。整部小说的叙述时间跨度是31年,即从1771年孤儿希刺克厉夫从利物浦被带至呼啸山庄,到1802年秋小凯瑟琳和哈里顿成为一对情侣为止,作者把叙述的起点安排在1801年的冬天。
前三章是洛克乌德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采用顺序的方式叙述的,洛克乌德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作为“局外人”,他只能以一个不知内情人的陌生眼光来观察、猜测和客观地评判所看到的一切。但在叙述结构上,洛克乌德是个举足轻重的“聚焦人物”(focal character),读者要借助他的视角“进入”《呼啸山庄》的迷宫世界。洛克乌德深夜翻看到的凯瑟琳·恩萧的日记,以及所作的荒诞离奇的恶梦构成了这部小说的最大悬念,这些悬念统领着整部小说。因此,从小说的总体布局上说,这3章是开启“迷宫”大门的一把钥匙。第四章至第三十章基本上是对于过去的回忆,采用的是倒叙手法。是丁耐莉应病中的洛克乌德的请求,把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家三十年来的恩恩怨怨一段又一段地讲给他听,再由洛克乌德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向读者转达,丁耐莉的叙述对上述悬念起解码和释疑作用。作家在总体采用双重叙述模式之外,为了保证故事的衔接,在故事情节中断的地方,还巧妙运用第一人称多重视角进行插叙和补叙。如凯瑟琳的日记,伊莎贝拉私奔后写给丁耐莉的信,山庄女仆齐拉向丁耐莉讲述的山庄情形等。第三十一章和三十二章基本上是顺叙,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是洛克乌德叙述的,作品最后两章由丁耐莉讲述,洛克乌德先生收尾。在小说的结尾,希刺克厉夫在对凯瑟琳的极度思念和“顿悟”中神秘地死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喜结良缘,欢爱重回人间。这样作者应用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模式,突破了单一的第一人称手法的局限,使情节显得扑朔迷离、峰回路转,使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过去许多评论家指责作品“充满着缺点的结构”。就连十分赞赏这部小说的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也这样评说:“《呼啸山庄》的结构臃肿笨拙,……她要讲的是一个牵涉到两代人的复杂的故事。这是一桩很困难的事,……艾米莉做得不成功。”他甚至说:“讲《呼啸山庄》这个故事,一个有经验的小说家可能会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深入研究这部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呼啸山庄》之所以能跻身于世界一流文学作品的艺术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貌似“臃肿笨拙”、实则匠心独具的叙述结构。作家择取洛克乌德、丁耐莉两个人物的双重视角的相互转换来结构小说,使得一个繁杂的故事变得简洁而明晰。如果按传统的叙述手法就会显得更加芜杂、零乱且容易出现与小说主留无关紧要的游离成分,就像布斯所说:“故事无法从一个始终如一的视角来写,否则就要拖到现有长度的三倍。”另外,多视角叙述还成功地避免了作家对外部世界感知经验上的缺陷。最突出的例子是希刺克厉夫出走在外的三年,是希刺克厉夫的性格发展过程就留下一个缺环,形成了故事情节链条上的一个断裂带。但艾米莉巧妙地选择丁耐莉这一“有限的全知”(limited-omniscient)视角来叙述就成功地避免了作者视角必须详尽交代清楚的缺陷,这一缺环由于丁耐莉知识与视野上的局限而被“合情合理”地省去了,反而使希刺克厉夫这个人物性格内涵更为浓缩与丰富,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这是艾米莉多视角叙述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的又一次凸显。
我们之所以说艾米莉的多视角叙事结构具有迷宫意识,是因为无论是不知内情的“局外人”洛克乌德,还是长年生活在封闭偏僻的山庄对外界自然缺乏感知能力的的女仆丁耐莉,都无法让我们相信他们叙述的真实性。作者本人也不直接参与叙述,而是作为局外人巧妙地隐藏于幕后,避开了直接主观评价的局限,令读者无法判断作者的道德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因此,只有凭借读者自己的判断才能真正破译谜底,走出作者精心设置的叙事迷宫。《呼啸山庄》中多视角叙述模式的运用,是对传统“全知视角模式”的突破与超越,在人类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是20世纪现代叙事学的先驱。
参考文献
[1]刘永杰.《呼啸山庄》中地名和人名的意蕴解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2004),79-81.
[2]克利夫斯.呼啸山庄的主题,风格及其结构.晓凤译.文化译丛,1988.
[3]袁若娟.《呼啸山庄》的主旋律:人性的扭曲与复归.外国文学研究,4(1992).
[4]方平.为什么顶楼上藏着一个疯女人——<简·爱><呼啸山庄>研究及其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5]向晓红.一个超现实的文本.西南民族学院学报,6(2000),67-70.
[6]蒲若茜.对《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的原型分析.暨南大学学报,2( 1997),107-116.
[7]Nash,Cristopher.World Postmodern Fiction:A Guide.NewYork:Longman,1994.
[8]方平.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译序).艾米莉·勃朗特著,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9]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杨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