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造“4 3”格局
“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实施板块与轴带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进一步有序推进此前形成的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板块”战略;另一方面,增加“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最终形成“四大板块” “三个支撑带”的战略大布局。
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西部地区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为向西南开放创造良好条件;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所以要发挥好产业连接和发展的优势;东部地区主要是制度创新、转型发展和陆海统筹;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活力。
三大新战略是在继续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前提下对其进行拓展、加强和深化。拓展主要就“一带一路”而言。“一带一路”战略将我国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合作的要求,与国内各区域板块的发展战略相对接,从而既能更好地实现各区域板块的发展,又能够将国家总体开放战略落到实处。加强主要就长江经济带建设而言。通过进一步加强黄金水道交通建设,能够促进流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东中西三大区域板块的协调发展。深化主要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个定位,就是要率先改革,取得突破,获得经验,促进全国区域协同发展。
“十三五”时期要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按照“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要求,规划好国内区域与相关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战略对接,重点加强内陆和沿边地区“向西开放”的规划建设,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的互联互通,口岸、边境城镇、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完善,以及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通过内陆沿边开放,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国外资源的利用和国内产品的出口,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摘自《半月谈》
推进新型城镇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要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摘自新华网
全面建成小康倒计时
现在距离2020年只有不到5年,兑现全面小康承诺的时间渐渐逼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别为88.0%、77.7%、71.4%,在此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此后,两年多时间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大变局,紧握历史的接力棒,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跃上了新的台阶。
然而,对照全面建成小康,差距依然明显。例如,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不大;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很艰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总量仍然比较小,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小康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治理欠账比较多,扶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
摘自和讯网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前瞻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生态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时期,“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有如下方面。
生态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资源包括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一是总量控制。特别是煤炭总量控制、耕地总量控制(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制度)、水资源消费总量控制等。二是结构优化。主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等,同时尽可能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还有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结构优化。三是效率提高。不仅是能源利用效率要提高,而且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要提高。
生态环境。一是环境污染治理,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还要注重一些新污染的治理,如光污染、声音污染、电子垃圾污染等的治理。二是生态建设,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荒漠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生态经济。主要包括四个基本内容。一是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产业。二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绿色低碳产业,将生态建设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统一。三是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空间。一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二是国土整治,包括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问题。三是推进新型绿色城镇化,包括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
生态社会。一是生态文化建设,即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问题。二是进行生态行动,让机关、企业、居民各个方面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
整理摘自百度网
“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实施板块与轴带结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进一步有序推进此前形成的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板块”战略;另一方面,增加“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最终形成“四大板块” “三个支撑带”的战略大布局。
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西部地区主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为向西南开放创造良好条件;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所以要发挥好产业连接和发展的优势;东部地区主要是制度创新、转型发展和陆海统筹;东北老工业基地依然要通过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活力。
三大新战略是在继续坚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前提下对其进行拓展、加强和深化。拓展主要就“一带一路”而言。“一带一路”战略将我国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和加强对外合作的要求,与国内各区域板块的发展战略相对接,从而既能更好地实现各区域板块的发展,又能够将国家总体开放战略落到实处。加强主要就长江经济带建设而言。通过进一步加强黄金水道交通建设,能够促进流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东中西三大区域板块的协调发展。深化主要就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一个定位,就是要率先改革,取得突破,获得经验,促进全国区域协同发展。
“十三五”时期要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按照“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要求,规划好国内区域与相关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战略对接,重点加强内陆和沿边地区“向西开放”的规划建设,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的互联互通,口岸、边境城镇、重要节点城市的功能完善,以及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贸和文化交流。通过内陆沿边开放,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国外资源的利用和国内产品的出口,促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摘自《半月谈》
推进新型城镇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快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要建设和谐宜居城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加大“城市病”防治力度,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加快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摘自新华网
全面建成小康倒计时
现在距离2020年只有不到5年,兑现全面小康承诺的时间渐渐逼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别为88.0%、77.7%、71.4%,在此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此后,两年多时间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大变局,紧握历史的接力棒,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深层次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跃上了新的台阶。
然而,对照全面建成小康,差距依然明显。例如,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不大;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很艰巨,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总量仍然比较小,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小康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治理欠账比较多,扶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
摘自和讯网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前瞻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设“生态环境、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时期,“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有如下方面。
生态资源。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资源包括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一是总量控制。特别是煤炭总量控制、耕地总量控制(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制度)、水资源消费总量控制等。二是结构优化。主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等,同时尽可能降低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还有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结构优化。三是效率提高。不仅是能源利用效率要提高,而且土地资源、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要提高。
生态环境。一是环境污染治理,包括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还要注重一些新污染的治理,如光污染、声音污染、电子垃圾污染等的治理。二是生态建设,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湿地保护、荒漠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生态经济。主要包括四个基本内容。一是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三高”产业。二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绿色低碳产业,将生态建设与创新驱动相结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统一。三是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四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空间。一是主体功能区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二是国土整治,包括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问题。三是推进新型绿色城镇化,包括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
生态社会。一是生态文化建设,即要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问题。二是进行生态行动,让机关、企业、居民各个方面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
整理摘自百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