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纪录片poverty,politics and profit既像一个社会调查栏目,又像一个纪录片探案,在这种新颖的模式下,主持人以剥洋葱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由美国贫困项目引起的种种问题:贪污腐败和种族歧视。此片向人们展示了在打着改变贫困旗帜下的种种骗局,终将在资产阶级制度下被依法处置。这种社会调查纪录片,既朴实无华地向我们展示了贫困人民的生活,也为我们揭开了一系列对美国社会的疑问。
关键词:贫困;贪污腐败;种族;教育;经济贫困
如何定义贫困?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标准是千差万别的。贫困的定义很难量化,亚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富国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中将贫困定义为:“缺少那些必需品,不但是维持生活必不可少的商品,而且是按照一国的风俗习惯,即便是最低标准的生活习惯,此人也被认为是不体面的。”他认为贫困是指不能再维持基本生活了。而杰费里·萨克斯(Jeffery Saches)在其著作《贫困的终结》中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地理就是命运。”他认为,贫困的根源是“地理”不够优越导致的。所以贫困的定义不能单纯地靠某一学科的解释。只要有富有,那么就有相对的贫困。
在发达国家也存在贫困现象,这部poverty,politics and profit就是在讲美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建设。
1 刁钻刻薄的提问,令人骇然的真相
此片开头以调查研究为引子,将我们引入它所要“讲述”的故事。严肃的基调,清晰的思路,层层拨开这个百亿贫困建设项目下,高层的不成文的潜规则以及并不为我们所知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交易。这种社会调查研究纪录片在中国并不流行。我们还是习惯以一种纪实的方式,平铺直叙,有的是故宫风花月礼的风景,有的是北京胡同的多姿文化,但种种表象下的肮脏现实,却需要一个眼光独到并敢于实现的导演,以犀利精准的视角,刁钻刻薄的问题,来向观众展现一个“地表下”的真实情况。
此片中的采访对象,有的来自贫困区的有色人种,有的来自失业靠低保生活的困难人群,还有未成年少女,有着早恋早孕的困扰。令人心寒的回答,则是那些住在富人区享受良好工作、教育条件的家庭的全职太太,他们所担忧的是,贫困项目会使不等于自己阶级的贫困人群(黑人)住在自己的社区周围,而使自己陷入更多的麻烦境地,如生活习惯。事实上,从她们尴尬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们最主要担心的是种族问题。片中有一段黑人女孩穿着泳衣在她新入住的社区散步而被警察逮捕的画面。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种族差异是影响贫困的一个因素。所以帮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要面对更多领域的问题。
再说政府工作者,迟迟不愿意实施这项政策的原因是更深层、更复杂的官僚主义的阻碍。电影在前半段给我们埋下种种伏笔和疑问,在后半段向我们一一解答疑惑:人们为什么贫困,因为政策没有给他们优惠和福利。那么当政策给他们优势和条件时,阻碍开始,然后又回到起点,他们当初贫穷、落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2 由片子联想到的贫困文化
2.1 恩格尔系数
在第三世界国家,贫困人群指的是担负不起食物的饥饿人群。从刘易斯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他认为贫困的起源,各种历史背景都可能形成贫穷文化或贫穷亚文化。
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是人们衡量贫困时常常考虑的另外两个指标。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总结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在这个家庭的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这个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支出比例会逐渐下降。可以大致推测,一个国家越穷,人们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恩格尔系数是有缺点的,它测量的是国家的整体水平,而美国的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致使美国的恩格尔系数整体是非常低的,容易误导人们认为美国人都很富裕。所以,用恩格尔系数去衡量美国社会的贫困问题是不准确的。
2.2 美国的贫困文化
贫穷文化的经济特征包括长时期操劳温饱、失业或不充分就业、劳动报酬偏低、从事低技术含量的职业、童工、无存款、经常性现金短缺、家中无食品储存、一日之中依需求而多次少量购买食品、抵押个人物品、借高利贷、邻里间自发(轮流)组织非正式信贷体系,以及购买使用二手服装和家具。片中被采访对象就显然属于这一种形态。对那些认为贫穷就没有文化的人来说,“贫穷文化”这个概念仿佛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此处定义的贫穷文化并不包括因为隔离于世、技术落后、未有社会分层的人们形成的落后状态。[1]片中的贫困群体是指没有平等地享受基本生活、教育、工作、住房的需求的人。而在美国,边缘人物特指吸毒人群。对比第三世界,这些情况都能算作富裕了。而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无论如何,人们都在试图改变,向一种更好的生活奋进。他们不处于温饱线的挣扎,但他们在贫困文化的生活下滋生了文化贫困,就像是惯性使然,一旦在这样一种缺失下生活发展,那么脱离这样的文化贫困,也是如刹车一样,要付出更多的力。①摆脱贫困的发展,有很多种途径,我们且看片中美国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美国人认同竞争的公平性,所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他们眼里是个人能力不同的体现。所以在美国,我们会经常见到通过自己努力打拼成亿万富翁的故事,如Facebook的创始人和谷歌创始人等等。这样的例子在国内是不常见的。正是因为下层的工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上层管理人员,工业社会的流动性也就起来了。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虽然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但它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公认的奋斗精神。
一些学者认为,贫困文化是指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进取的精神,往往使用反社会行为来表达自己或发泄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怒。或者一些种族和群体长期处于高贫困率,因为他们对财富的态度不同。他们不愿意成为中产阶级,也不愿意融入主流社会。正是“贫穷的文化”使他们长期存在。① 1895年,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描述美国的底层贫困人口时曾说:那些社会的垃圾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友谊,他们对平和、礼仪、家庭和睦都完全不了解,他们不信基督,他们的有些不良行为是受贫困本身之外的因素造成的。[1]
美国政府之所以要将这个优惠政策实施在高等社区,就是为了让贫困人口能够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工作机会等等。缪尔达尔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了“地理上二元经济”的消除问题,他认为,由于回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使其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的势头。这时,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变得不经济,资本、劳动力、技术就自然而然地向落后地区扩散,缪尔达尔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有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①片中美国的社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影片在公开这些秘密账目和邮件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波粉丝的关注,我们的窥探欲迫使我们对这样的丑闻抱有很大的兴趣。这也是如何做好纪录片的一样东西——敏感的话题。在主持人问“前任检察官认为这个几百万的贫困项目是个基于信任的项目”时,被采访者有长达十几秒的停顿。这样尴尬的沉默,带给观众的的确是无尽的思考和加深的关注。政府、律师被问到时尴尬不已、窘相百出也是整部影片的吸睛之处。
2.3 教育对贫困的影响
片中提到了如何在扶贫教育的基础上改变文化贫困的现象。贫困问题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消除贫困的途径不能仅靠经济支持,教育的支持或者教育理论的融合是改变这一状态的根本。要将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地理之上综合讨论。中国在扶贫项目“三位一体”中也提到了通过教育来消除贫困的必要性。
片中一位学者表示,脱离贫困意味着远离毒品和犯罪(crime,not felony)。而让青少年接受教育是他们脱离贫困文化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美国虽然人口只有2亿多,但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很高,以此角度来看,美国并不是一个劳动缺乏的国家,而是一个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令美国劳动力衰退的是边缘文化,其最主要的根源是教育不平衡。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年限的延长,随着中等和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提高,社会个人收入不平衡状况将趋于减少。[2]
而这种贫困因为教育跟不上會无限循环。所以政府特意帮助这些家庭有小孩,家长没有正规工作的家庭;小孩会加剧家庭的经济压力,而越是贫穷反而会更刺激贫穷的人生育。这种恶性循环需要干预和打破。政府的干预和鼓励,不仅可以打破由于天灾人祸导致的贫穷,也可以打破由于自身懒惰导致的恶性循环。
在中国的20世纪50年代,许多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的观点几乎是众口一词,他们认为,农民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农民既没有经济头脑,又缺乏管理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此,如果派专家深入农村中去,把农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重新配置现有资源,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那么,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产量也会随之增加,贫穷落后的农村就可以乌鸡变彩凤。[3]
舒尔茨认为,政府要出相关政策给予干预,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已不容置疑。但是,政府必须向农业投资,这不仅要注意投向,还要给予农民指导和鼓励。“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片尾,记者再次采访贫困对象,她现在已经有了稳定工作,住房虽然是临时的,但情况有比之前好转很多。这部纪录片还是挽转了很多局面。曝光是一方面,而改善美国贫困人口的生活处境是这部片子最主要的目的。
3 结语
片中的poverty voucher是在社区建造住房以供没有住所的人居住,他们需要为此争取机会。而中途警察、国家官员会阻挠这样的方案的实施,或者用建造追访的钱来建自己的豪宅。记者从资金来源找明这些贪污腐败的去向,然后涉案的两个人锒铛入狱。涉及更高层的人物可能侥幸逃过,但这也算是完美的结局吧。当面对这样的贫困计划时,有多少人是真心想帮助他们,而有多少人是借此机会想从中获利呢!
并不是说有的社会制度完全决定了贪污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但在人情社会中,其实更容易滋生这种贿赂,现实社会的绝大部分人是正义的,他们所言其所见,所见及所做,没有隐藏或歪曲事实,导演要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真相: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黑暗,但丑陋的背后还有真情。贫困并不能很快得到消除,但愿这个乌托邦的社会能短暂地储存人们美好的心灵。
注释:①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
参考文献:
[1] 梁茂信.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丁智明.美国社会中的“贫困”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6.
[3] 袁一民.传播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的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14-18.
[4] 袁一民.向弗洛伊德致敬:真人童话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对梦的解析[J].当代电影,2017(08):173-176.
关键词:贫困;贪污腐败;种族;教育;经济贫困
如何定义贫困?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标准是千差万别的。贫困的定义很难量化,亚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富国论》(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中将贫困定义为:“缺少那些必需品,不但是维持生活必不可少的商品,而且是按照一国的风俗习惯,即便是最低标准的生活习惯,此人也被认为是不体面的。”他认为贫困是指不能再维持基本生活了。而杰费里·萨克斯(Jeffery Saches)在其著作《贫困的终结》中提出这样一个命题:“地理就是命运。”他认为,贫困的根源是“地理”不够优越导致的。所以贫困的定义不能单纯地靠某一学科的解释。只要有富有,那么就有相对的贫困。
在发达国家也存在贫困现象,这部poverty,politics and profit就是在讲美国贫困地区的发展建设。
1 刁钻刻薄的提问,令人骇然的真相
此片开头以调查研究为引子,将我们引入它所要“讲述”的故事。严肃的基调,清晰的思路,层层拨开这个百亿贫困建设项目下,高层的不成文的潜规则以及并不为我们所知的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交易。这种社会调查研究纪录片在中国并不流行。我们还是习惯以一种纪实的方式,平铺直叙,有的是故宫风花月礼的风景,有的是北京胡同的多姿文化,但种种表象下的肮脏现实,却需要一个眼光独到并敢于实现的导演,以犀利精准的视角,刁钻刻薄的问题,来向观众展现一个“地表下”的真实情况。
此片中的采访对象,有的来自贫困区的有色人种,有的来自失业靠低保生活的困难人群,还有未成年少女,有着早恋早孕的困扰。令人心寒的回答,则是那些住在富人区享受良好工作、教育条件的家庭的全职太太,他们所担忧的是,贫困项目会使不等于自己阶级的贫困人群(黑人)住在自己的社区周围,而使自己陷入更多的麻烦境地,如生活习惯。事实上,从她们尴尬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们最主要担心的是种族问题。片中有一段黑人女孩穿着泳衣在她新入住的社区散步而被警察逮捕的画面。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种族差异是影响贫困的一个因素。所以帮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要面对更多领域的问题。
再说政府工作者,迟迟不愿意实施这项政策的原因是更深层、更复杂的官僚主义的阻碍。电影在前半段给我们埋下种种伏笔和疑问,在后半段向我们一一解答疑惑:人们为什么贫困,因为政策没有给他们优惠和福利。那么当政策给他们优势和条件时,阻碍开始,然后又回到起点,他们当初贫穷、落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2 由片子联想到的贫困文化
2.1 恩格尔系数
在第三世界国家,贫困人群指的是担负不起食物的饥饿人群。从刘易斯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他认为贫困的起源,各种历史背景都可能形成贫穷文化或贫穷亚文化。
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是人们衡量贫困时常常考虑的另外两个指标。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总结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当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在这个家庭的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这个家庭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支出比例会逐渐下降。可以大致推测,一个国家越穷,人们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越来越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恩格尔系数是有缺点的,它测量的是国家的整体水平,而美国的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致使美国的恩格尔系数整体是非常低的,容易误导人们认为美国人都很富裕。所以,用恩格尔系数去衡量美国社会的贫困问题是不准确的。
2.2 美国的贫困文化
贫穷文化的经济特征包括长时期操劳温饱、失业或不充分就业、劳动报酬偏低、从事低技术含量的职业、童工、无存款、经常性现金短缺、家中无食品储存、一日之中依需求而多次少量购买食品、抵押个人物品、借高利贷、邻里间自发(轮流)组织非正式信贷体系,以及购买使用二手服装和家具。片中被采访对象就显然属于这一种形态。对那些认为贫穷就没有文化的人来说,“贫穷文化”这个概念仿佛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此处定义的贫穷文化并不包括因为隔离于世、技术落后、未有社会分层的人们形成的落后状态。[1]片中的贫困群体是指没有平等地享受基本生活、教育、工作、住房的需求的人。而在美国,边缘人物特指吸毒人群。对比第三世界,这些情况都能算作富裕了。而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无论如何,人们都在试图改变,向一种更好的生活奋进。他们不处于温饱线的挣扎,但他们在贫困文化的生活下滋生了文化贫困,就像是惯性使然,一旦在这样一种缺失下生活发展,那么脱离这样的文化贫困,也是如刹车一样,要付出更多的力。①摆脱贫困的发展,有很多种途径,我们且看片中美国政府是如何处理的。
美国人认同竞争的公平性,所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他们眼里是个人能力不同的体现。所以在美国,我们会经常见到通过自己努力打拼成亿万富翁的故事,如Facebook的创始人和谷歌创始人等等。这样的例子在国内是不常见的。正是因为下层的工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上层管理人员,工业社会的流动性也就起来了。所以资本主义私有制虽然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但它在一定意义上激发了公认的奋斗精神。
一些学者认为,贫困文化是指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进取的精神,往往使用反社会行为来表达自己或发泄他们对社会的不满和愤怒。或者一些种族和群体长期处于高贫困率,因为他们对财富的态度不同。他们不愿意成为中产阶级,也不愿意融入主流社会。正是“贫穷的文化”使他们长期存在。① 1895年,美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描述美国的底层贫困人口时曾说:那些社会的垃圾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友谊,他们对平和、礼仪、家庭和睦都完全不了解,他们不信基督,他们的有些不良行为是受贫困本身之外的因素造成的。[1]
美国政府之所以要将这个优惠政策实施在高等社区,就是为了让贫困人口能够享受更好的医疗、教育、工作机会等等。缪尔达尔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解释了“地理上二元经济”的消除问题,他认为,由于回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无节制的,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扩大也是有限度的,当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人口稠密、交通拥挤、污染严重、资本过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等原因,使其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济效益逐渐变小,从而减弱了经济增长的势头。这时,发达地区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将变得不经济,资本、劳动力、技术就自然而然地向落后地区扩散,缪尔达尔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有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①片中美国的社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影片在公开这些秘密账目和邮件的同时,也吸引了大波粉丝的关注,我们的窥探欲迫使我们对这样的丑闻抱有很大的兴趣。这也是如何做好纪录片的一样东西——敏感的话题。在主持人问“前任检察官认为这个几百万的贫困项目是个基于信任的项目”时,被采访者有长达十几秒的停顿。这样尴尬的沉默,带给观众的的确是无尽的思考和加深的关注。政府、律师被问到时尴尬不已、窘相百出也是整部影片的吸睛之处。
2.3 教育对贫困的影响
片中提到了如何在扶贫教育的基础上改变文化贫困的现象。贫困问题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消除贫困的途径不能仅靠经济支持,教育的支持或者教育理论的融合是改变这一状态的根本。要将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地理之上综合讨论。中国在扶贫项目“三位一体”中也提到了通过教育来消除贫困的必要性。
片中一位学者表示,脱离贫困意味着远离毒品和犯罪(crime,not felony)。而让青少年接受教育是他们脱离贫困文化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美国虽然人口只有2亿多,但劳动者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很高,以此角度来看,美国并不是一个劳动缺乏的国家,而是一个人力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令美国劳动力衰退的是边缘文化,其最主要的根源是教育不平衡。工资的差别主要是由于所受教育的差别引起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会使因受教育不同而产生的相对收入差别趋于减缓。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年限的延长,随着中等和高等教育升学率的提高,社会个人收入不平衡状况将趋于减少。[2]
而这种贫困因为教育跟不上會无限循环。所以政府特意帮助这些家庭有小孩,家长没有正规工作的家庭;小孩会加剧家庭的经济压力,而越是贫穷反而会更刺激贫穷的人生育。这种恶性循环需要干预和打破。政府的干预和鼓励,不仅可以打破由于天灾人祸导致的贫穷,也可以打破由于自身懒惰导致的恶性循环。
在中国的20世纪50年代,许多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的观点几乎是众口一词,他们认为,农民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农民既没有经济头脑,又缺乏管理知识,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此,如果派专家深入农村中去,把农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重新配置现有资源,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那么,效率可以大幅提高,产量也会随之增加,贫穷落后的农村就可以乌鸡变彩凤。[3]
舒尔茨认为,政府要出相关政策给予干预,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这已不容置疑。但是,政府必须向农业投资,这不仅要注意投向,还要给予农民指导和鼓励。“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
片尾,记者再次采访贫困对象,她现在已经有了稳定工作,住房虽然是临时的,但情况有比之前好转很多。这部纪录片还是挽转了很多局面。曝光是一方面,而改善美国贫困人口的生活处境是这部片子最主要的目的。
3 结语
片中的poverty voucher是在社区建造住房以供没有住所的人居住,他们需要为此争取机会。而中途警察、国家官员会阻挠这样的方案的实施,或者用建造追访的钱来建自己的豪宅。记者从资金来源找明这些贪污腐败的去向,然后涉案的两个人锒铛入狱。涉及更高层的人物可能侥幸逃过,但这也算是完美的结局吧。当面对这样的贫困计划时,有多少人是真心想帮助他们,而有多少人是借此机会想从中获利呢!
并不是说有的社会制度完全决定了贪污腐败现象的严重性,但在人情社会中,其实更容易滋生这种贿赂,现实社会的绝大部分人是正义的,他们所言其所见,所见及所做,没有隐藏或歪曲事实,导演要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真相: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着黑暗,但丑陋的背后还有真情。贫困并不能很快得到消除,但愿这个乌托邦的社会能短暂地储存人们美好的心灵。
注释:①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
参考文献:
[1] 梁茂信.都市化时代——20世纪美国人口流动与城市社会问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丁智明.美国社会中的“贫困”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6.
[3] 袁一民.传播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的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14-18.
[4] 袁一民.向弗洛伊德致敬:真人童话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对梦的解析[J].当代电影,2017(08):17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