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詹姆逊将马克思主义置放于后现代与消费主义的历史处境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话与耦合,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各种西方理论的“祛伪”,将马克思主
【机 构】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州5106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詹姆逊将马克思主义置放于后现代与消费主义的历史处境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话与耦合,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对各种西方理论的“祛伪”,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导向开放与多元的历史发展路径.詹姆逊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同样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内涵,他坚信文学审美形式与叙事机制背后有隐秘的政治欲望与阶级意识,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不是单纯形式主义的审美,而是在文学文本的寓言结构中发现历史和政治内涵.这种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虽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深层的意识形态要素,进而在文学阅读与接受中获取塑造阶级意识的文化政治力量,但泛政治化的批评很有可能造成阐释的偏执与牵强,导致为某种深度意义的理论解码而损伤文学审美的诗与真.
其他文献
清晰界定国有企业的法律属性是相关法学理论研究的起点.现有相关学说可概称为"单一性理论"与"双重性理论"."单一性理论"的代表性学说为"商事公司说"."双重性理论"则包括"特殊公司法人说""特殊法人说"与"公共企业说"这三种学说.它们均以传统的私法性视角为出发点,其构建的理论框架不足以充分阐释国有企业较之私营企业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之正当性来源.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本质上是一场行政组织私法化的过程,因此国有企业的法律属性应当置于"行政组织私法化"的新型理论框架下重新思考.在此框架下提出的新双重性理论对国有企业的双重
本文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2004-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而实证检验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经济效率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地方政府以低价协议出让工业用地的行为对绿色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资源错配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土地资源配置的扭曲程度相对较低,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弱,其中,对大中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而对超大城市的正向影响则开始显现.
40年前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开启了中国社会史无前例的第一场生育革命.这场生育革命不仅有效地降低了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还形成了只生一个孩子的生育文化.而生育两个孩子,将成为中国社会又一场生育革命的目标和标志.新的社会历史环境、新的生育承担者,给这场新的生育革命带来了不同的特征和困难.当生育政策不再是限制人们生育子女的桎梏时,生育文化的潜在影响力就开始显现出它的巨大威力.尽管生育政策一步步放开,但经由第一场生育革命所形成的"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社会生育文化,却不会很容易、更不会很快地随着生育政策的改变而改变
在全国三线建设中占重要地位的山西小三线工程,目前仍是当代中国史研究、尤其是三线研究的盲区.通过对相关档案的保护性发掘与整理,不仅从职能配置和空间部署上获知其"七厂一库""三枪两弹"的基本格局,以及以吕梁山区为坐标的集中分布态势;而且还明确了它们在筹建、生产、转型与回迁四个时期,不同的存在样态.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小三线独特的地缘政治属性、鲜明的社会历史定位以及剧烈的身份职能切换,又以微观视角,如实地反映了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社会变迁的宏观历史过程.鉴于此,本文将依托山西前进机器厂现存档案,反映山
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鲍德里亚的理论路径经历了由符号价值批判向拟真批判的转换,他在文中彻底颠覆了以能指/所指二元对立关系为前提的价值体系,对作为资本主义象征暴力表征的现代性叙事方式进行了抽象批判.鲍德里亚在社会历史维度建构了全新的拟像-拟真框架,以形而上学的方式论述了后工业社会在超真实场景中的剩余物单向积累效应.在此基础之上,他将拉康的不在场"他者"转换机制引申为拟真诱惑的反讽式再生产策略,由此展现了拟真社会中资本逻辑新的统治形态.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和传统小说观念一直处在发展变动之中,二者存在密切联系.《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对小说的定义,代表着汉唐以来以四部之学为知识结构、以宗经征圣为主导思想的士人小说观念;这一小说观念因士人对正统文化的垄断和对道统的竭力维护,表现得最为稳定,且一直占据学术思想的主流地位.以"说话"为基础而形成的通俗小说定义,与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独立后的文化消费相关联,反映着市民的小说观念;在这种小说观念指导下创作的小说,往往"资于通俗,谐于里耳",采用日常白话来表达,以休闲娱乐为目的,故长期被视
作为人性逻辑的原初起点,"人是有需要的存在者"构成了人生哲学的第一命题.只要将其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里,我们就能从中合乎逻辑地逐步演绎出"人是有意志的存在者""人是价值性的存在者""人是自由意志的主体"等命题,从而为人生哲学深入探讨人生在世的实然性本质规律,成为一门能与其他科学分支并立的人文科学分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晚明阳明学道德良知遭遇发展困境时,方以智深度阐释道与德之关系,以道援德,创造性地提出公道与公德,显示出现代伦理学的萌芽.道与德如君臣(主仆):道主德,公道的特质可赋予公德;德又主道,公德反作用于公道.道与德又如仁体与树用:传统儒学以德为仁体,通过体用互余,可将道视为体,德为用;通过仁生树、树生仁、仁又生树,道与德循环互生,并还原到"生生",以"生生"统贯道与德.公德与传统私德的关系包括由私德向公德的超越以及由公德向私德返回,从而实现两者交相益.
海德格尔后期走向语言哲学,其实是他在发现西方形而上学在完成后走投无路之时唯一可选择的出路.他暗示出来的是,如果我们既不想再束缚于物理学和物理学之后,又不满足于伦理学和伦理学之后,我们面前所剩下来的就只有一条路,这就是语言学或语言学之后.但"语言学之后"已经被语言分析哲学败坏了,造成了语言的逻辑功能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只有语言的诗化功能(非逻辑功能)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海德格尔对语言哲学的看法,标志着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中除分析哲学之外的另一个主要分支,即向诗化的语言哲学突进.然而,海德格尔试
当前我国的环境教育发展仍处于传统教育课程模式之下,但环境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其鲜明的实践性、广泛的公益性要求其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应当有所区别.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教育学提供了"过程性""关系性""多元化"以及"整体性"等思维导向.这种超越实体思维的教学观念为我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维度,环境教育课程应当结合"过程性""关系性""整合性"形成新的研究理路,并在实践课程的设计、构建师生关系和人与环境的关系、整合多学科和课程机制要素等层面,提出方向性的课程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