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分析并建立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机联系,为教师深挖课程的思政内容提供依据,以更好的方式践行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72
0 引言
高校作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为了使我国电子商务继续发展壮大,不仅需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拥有先进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等道德素养。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是我国未来电子商务事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挖掘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并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育德育人同向同行。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因此,充分把握好机遇期就需要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特点开展创新型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就需要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拥有文化自信,更需要带着普惠的思想帮助别人,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但是现状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更加强调信息技术、经济和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存在严重的重育“才”轻育“德”的现象。在此模式下,学生专业素养虽不断提高,人文家国情怀持续减少。因此,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合理嵌入思政要素,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进行价值引导,才能培养出有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
自我决定理论以一种动态、转化的视角看待动机,并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可以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该理论指出当外部环境提供正向支持性的信息,个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动机的内化过程就会被启动,最终能够有效的促进个体的某种特定行为。自我决定理论既强调个体动机自主性的重要性,又指出外部环境对自主性的影响,这给予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首先,通过外部环境使得学生形成受控动机,而后通过合理的课程教学实施满足学生的三个基本需求激发受控动机内化,最终形成自主性动机,形成具有自主性和持续性的思政学习行为。因此,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内容设计和课堂组织方法设计中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点,以专业知识作为载体,合理嵌入思政元素,实现“才”与“德”相互促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达到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
1.1 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分析并建立电子商务专业课与思想教育的有机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才能继续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拟从下层面建立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联系。
1.1.1 创新精神
电子商务自产生之初到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商务模式、物流配送模式、在线支付方式等经历多次更新升级,新的模式代表着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也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空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完善,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在电子商务的运营、服务、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是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电子商务概论》《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中分析电子商务模式以及供应链的创新与更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2 家国情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振兴乡村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成为重要手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美团等都参与扶贫项目,投入大量物力与人力并取得了成效。在电子商务领域,“家国情怀”体现了将个人成就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在《物流管理》《商务模式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中分析农村物流、生鲜物流、农村电商模式等内容过程中利用案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和社会命运融合在一起。
1.1.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它展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伦理与价值取向。首先,相对于传统商务而言,电子商务的无纸化办公、仓储和办公空间的减少、供应链的缩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能耗。其次,电子商务也推出了闲鱼、转转等平台,推动了二手市场的发展,延长商品的使用。这些体现了电子商务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统一。但是,电子商务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为了实现低成本并高效益的物流而大量使用纸质包装,这些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鼓励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合作开展供应链绿色流程再造,推广使用循环包装袋、环保快递箱等,提高资源复用率。因此,在《电子商务概论》和《物流管理》课程中可以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1.2 以学生为本,教师是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的自主性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当外部环境提供正向支持性的信息,个体的三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动机的内化过程就会被启动。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为本,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群体特色,了解他们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期望和诉求;同时,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把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作为价值的引领者,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应提高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在各项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德育教育自然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2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依据基于上文提出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实施路径,本文依照教学过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2.1 明确课程中的思政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确立的思政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标准。思政目标的确定确立了价值塑造在课程中的地位,对于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师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合理安排有机融合;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从外部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动机,为进一步结合教学过程的实施实现动机的内化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通常,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电子商务教学内容,确定有关价值引领方面的目标,将此作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目标。例如,对于“运筹学”,运筹学学科起源于并发展与西方国家,但是,运筹学思想的应用在我国古代并不罕见,如我国的《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体现着运筹学的思想。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可以确定思政目标为:发现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筹学思想。
2.2 多样化教学方式,知行合一
课堂教学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基本手段,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避免照本宣科,可采用问题驱动或者案例驱动,将理论知识点和思政资源融合其中,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互动式以及探究式学习。以“电子商务概论”中的“订单履行与物流配送”内容为例,在讲授时以京东农村电商为案例,介绍京东电商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分析农村电商的困境,以及京东如何解决商流和物流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将物流配送的基本知识在讨论中传授与学生,同時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结合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设立相关专题,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沿知识,并撰写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点评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梳理内嵌的知识点并探讨思政元素,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以上文提到的“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筹学”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设立专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献、书籍(《孙子兵法》等),通过学生分组报告将我国古代运筹学的思想与近现代运筹学的发展进行分析和了解。
2.3 用多元评价体现课程思政效果
以生为本,就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不能以数量化的成绩化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将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纳入考核体系,实行全方位考核。对于思政内容的考核,应避免学生以应试化的态度学习,重点度量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可利用心理学领域的方法。依据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利用问卷或实验等方法设计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理论知识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更为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反映学生成长情况,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以上文中“电子商务概论”中的“订单履行与物流配送”中确立的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为思政目标为例,可采用以下方式考核。首先,利用国内外被验证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测量量表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在课程的始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统计分析软件为工具,分析课程前后学生的变化,以此来衡量课程效果。
3 总结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这要求电子商务的专业人员不仅具有前沿的知识,更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胸怀全球的责任担当。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分析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生态观建立有机联系,为教师深挖课程的思政内容提供依据;而后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制定了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基本路径,并按照教学过程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践行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的内在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04):186-190.
[2]胡小清,唐炎,黄霞,等.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视角下的体育学习效果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20,40(04):67-77.
[3]陶国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53-60.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4.072
0 引言
高校作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为了使我国电子商务继续发展壮大,不仅需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拥有先进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等道德素养。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将会是我国未来电子商务事业的主力军,因此,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挖掘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并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育德育人同向同行。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因此,充分把握好机遇期就需要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特点开展创新型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就需要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拥有文化自信,更需要带着普惠的思想帮助别人,实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但是现状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更加强调信息技术、经济和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存在严重的重育“才”轻育“德”的现象。在此模式下,学生专业素养虽不断提高,人文家国情怀持续减少。因此,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合理嵌入思政要素,在传授知识过程中进行价值引导,才能培养出有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
自我决定理论以一种动态、转化的视角看待动机,并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可以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该理论指出当外部环境提供正向支持性的信息,个体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动机的内化过程就会被启动,最终能够有效的促进个体的某种特定行为。自我决定理论既强调个体动机自主性的重要性,又指出外部环境对自主性的影响,这给予了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首先,通过外部环境使得学生形成受控动机,而后通过合理的课程教学实施满足学生的三个基本需求激发受控动机内化,最终形成自主性动机,形成具有自主性和持续性的思政学习行为。因此,在课程教学计划安排、课程内容设计和课堂组织方法设计中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点,以专业知识作为载体,合理嵌入思政元素,实现“才”与“德”相互促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最终达到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
1.1 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分析并建立电子商务专业课与思想教育的有机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才能继续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拟从下层面建立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联系。
1.1.1 创新精神
电子商务自产生之初到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商务模式、物流配送模式、在线支付方式等经历多次更新升级,新的模式代表着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也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空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完善,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在电子商务的运营、服务、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是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电子商务概论》《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中分析电子商务模式以及供应链的创新与更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2 家国情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振兴乡村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成为重要手段。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美团等都参与扶贫项目,投入大量物力与人力并取得了成效。在电子商务领域,“家国情怀”体现了将个人成就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融为一体,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在《物流管理》《商务模式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中分析农村物流、生鲜物流、农村电商模式等内容过程中利用案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和社会命运融合在一起。
1.1.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它展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态伦理与价值取向。首先,相对于传统商务而言,电子商务的无纸化办公、仓储和办公空间的减少、供应链的缩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与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能耗。其次,电子商务也推出了闲鱼、转转等平台,推动了二手市场的发展,延长商品的使用。这些体现了电子商务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统一。但是,电子商务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为了实现低成本并高效益的物流而大量使用纸质包装,这些造成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鼓励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与快递物流企业合作开展供应链绿色流程再造,推广使用循环包装袋、环保快递箱等,提高资源复用率。因此,在《电子商务概论》和《物流管理》课程中可以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1.2 以学生为本,教师是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政学习的自主性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当外部环境提供正向支持性的信息,个体的三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动机的内化过程就会被启动。因此,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应以学生为本,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群体特色,了解他们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期望和诉求;同时,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把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作为价值的引领者,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直接关系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应提高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意识,在各项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关注道德教育资源,把德育教育自然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
2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依据基于上文提出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实施路径,本文依照教学过程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
2.1 明确课程中的思政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确立的思政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标准。思政目标的确定确立了价值塑造在课程中的地位,对于教师而言,有利于教师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合理安排有机融合;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从外部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动机,为进一步结合教学过程的实施实现动机的内化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通常,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电子商务教学内容,确定有关价值引领方面的目标,将此作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目标。例如,对于“运筹学”,运筹学学科起源于并发展与西方国家,但是,运筹学思想的应用在我国古代并不罕见,如我国的《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思想体现着运筹学的思想。因此,在教学大纲中可以确定思政目标为:发现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筹学思想。
2.2 多样化教学方式,知行合一
课堂教学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基本手段,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避免照本宣科,可采用问题驱动或者案例驱动,将理论知识点和思政资源融合其中,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互动式以及探究式学习。以“电子商务概论”中的“订单履行与物流配送”内容为例,在讲授时以京东农村电商为案例,介绍京东电商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分析农村电商的困境,以及京东如何解决商流和物流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将物流配送的基本知识在讨论中传授与学生,同時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结合知识点和思政元素设立相关专题,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前沿知识,并撰写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在汇报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点评以及与学生的互动,梳理内嵌的知识点并探讨思政元素,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以上文提到的“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运筹学”为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设立专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献、书籍(《孙子兵法》等),通过学生分组报告将我国古代运筹学的思想与近现代运筹学的发展进行分析和了解。
2.3 用多元评价体现课程思政效果
以生为本,就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不能以数量化的成绩化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应将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纳入考核体系,实行全方位考核。对于思政内容的考核,应避免学生以应试化的态度学习,重点度量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情况,在此过程可利用心理学领域的方法。依据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利用问卷或实验等方法设计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理论知识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更为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反映学生成长情况,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以上文中“电子商务概论”中的“订单履行与物流配送”中确立的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为思政目标为例,可采用以下方式考核。首先,利用国内外被验证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测量量表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在课程的始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以统计分析软件为工具,分析课程前后学生的变化,以此来衡量课程效果。
3 总结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这要求电子商务的专业人员不仅具有前沿的知识,更要具有创新精神和胸怀全球的责任担当。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文化自信为切入点,分析电子商务专业理论知识与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生态观建立有机联系,为教师深挖课程的思政内容提供依据;而后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制定了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基本路径,并按照教学过程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法,以期更好地践行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飞.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提升的内在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04):186-190.
[2]胡小清,唐炎,黄霞,等.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视角下的体育学习效果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20,40(04):67-77.
[3]陶国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新时代大学的重要使命[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