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之一,在我国唇裂发病率为1.8%[1]。其主要的影响在于使患儿的外貌产生缺陷,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外貌缺陷的恢复程度。双侧Ⅲ度唇裂是唇裂中畸形程度最严重的,外貌缺陷最严重,手术修复的难度也最大。使修复的效果更加完美,一直是医者们努力的目标。我们在双侧Ⅲ度唇裂的修复中,特别注重前唇肌肉的重组,即利用两侧唇的肌肉在前唇内充分缝合,修复前唇肌肉,使上唇的外形(尤其是白唇部分)在术后均能获得较理想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 年以来,共收治双侧Ⅲ度唇裂30 例(男20 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岁,术前未行正畸等治疗(如图1)。
2.手术设计与操作
2.1 患儿全麻消毒铺巾后,先行定点与画线:在前唇定出两侧唇峰、鼻底点及人中点,连接成为切口线,再于两侧唇分别定出鼻底及唇峰点,连接为切口线(如图2)。
2.2 操作: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液行术区局部浸润麻醉,沿切口线依次切开前唇及两侧唇的皮肤、肌肉及粘膜组织,前唇皮肤组织向上翻起,将两侧唇的唇龈沟粘膜切开,作松弛切口,再将两侧唇的肌肉组织充分游离后,拉拢在前唇内充分缝合,修复前唇肌肉,再依次缝合其余切口(如图3~5)。
2 结果
所有患者于1周后拆线,切口愈合良好,上唇红缘连续、完整、较自然,白唇高度两侧对称。鼻孔及鼻翼两侧对称,手术瘢痕不明显,1年后随访,外形效果满意(如图6)。
3 讨论
单侧或双侧完全性唇裂鼻底的修复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鼻底裂开非常宽大的患者显得更加棘手[2]。双侧唇裂口轮匝肌是中断的,而完全唇裂的前唇内肌肉组织是缺如的,上唇形态完全被破坏,此时利用两侧唇的肌肉来修复前唇肌肉组织,可以使上唇的口轮匝肌连续性得以修复,是恢复上唇正常弧度、形态的重要基础。
双侧Ⅲ度唇裂患儿往往伴有腭裂及牙槽骨裂,前唇肌肉的恢复对前突的牙槽骨有一个后推作用,可以对异位犁骨起到部分矫正作用,同时减小腭裂及牙槽骨裂隙,有助于后期修复。前唇肌肉重组不仅是使上唇外形的正常建立,同时也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唇部功能活动的恢复,对于患儿术后正常的语言活动及进食有着极大的帮助。
双侧Ⅲ度唇裂患儿常伴有明显的犁骨异常突起,在唇裂手术前行犁骨矫正,可以减轻手术难度,但大部分患儿均是在未行矫正前手术,这使得唇裂修复时前唇张力极大,早期部分学者在双侧Ⅲ度唇裂修复时因张力大而未行前唇肌肉重组,外观修复效果差,往往需行二期继发畸形整复。而部分学者提出待患儿1~2岁以后,上唇组织量更丰富了再行唇裂手术,这很难满足患者家属的要求,难以接受。中西方人形态的差异,表现在具体每个个体身上[3],中国临床医生细化对患者畸形状况的观察,从而在手术术式选择和设计中有所思考,在应用源自西方学者的唇裂整复方法的过程中,注意并兼顾典型中国人形态特点而加以改进或进行新的设计,从而适应更广泛人群的矫正。本手术通过口轮匝肌重组一次性功能修复双侧Ⅲ度唇裂,上唇动静态的外观都能比较满意,值得推广交流。
[参考文献]
[1]殷红欣,孟粼,王晓峰.改良Millard 术式修复唇裂68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3):2514-2515.
[2]肖文芝,陈涌,刘华,等.下鼻甲粘骨膜瓣在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8):820-823.
[3]石冰.中国人唇裂鼻畸形整复的思路与术式设计[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2):111-114.
[收稿日期]2013-06-20 [修回日期]2013-07-07
编辑/何志斌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 年以来,共收治双侧Ⅲ度唇裂30 例(男20 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岁,术前未行正畸等治疗(如图1)。
2.手术设计与操作
2.1 患儿全麻消毒铺巾后,先行定点与画线:在前唇定出两侧唇峰、鼻底点及人中点,连接成为切口线,再于两侧唇分别定出鼻底及唇峰点,连接为切口线(如图2)。
2.2 操作:用含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液行术区局部浸润麻醉,沿切口线依次切开前唇及两侧唇的皮肤、肌肉及粘膜组织,前唇皮肤组织向上翻起,将两侧唇的唇龈沟粘膜切开,作松弛切口,再将两侧唇的肌肉组织充分游离后,拉拢在前唇内充分缝合,修复前唇肌肉,再依次缝合其余切口(如图3~5)。
2 结果
所有患者于1周后拆线,切口愈合良好,上唇红缘连续、完整、较自然,白唇高度两侧对称。鼻孔及鼻翼两侧对称,手术瘢痕不明显,1年后随访,外形效果满意(如图6)。
3 讨论
单侧或双侧完全性唇裂鼻底的修复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特别是鼻底裂开非常宽大的患者显得更加棘手[2]。双侧唇裂口轮匝肌是中断的,而完全唇裂的前唇内肌肉组织是缺如的,上唇形态完全被破坏,此时利用两侧唇的肌肉来修复前唇肌肉组织,可以使上唇的口轮匝肌连续性得以修复,是恢复上唇正常弧度、形态的重要基础。
双侧Ⅲ度唇裂患儿往往伴有腭裂及牙槽骨裂,前唇肌肉的恢复对前突的牙槽骨有一个后推作用,可以对异位犁骨起到部分矫正作用,同时减小腭裂及牙槽骨裂隙,有助于后期修复。前唇肌肉重组不仅是使上唇外形的正常建立,同时也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唇部功能活动的恢复,对于患儿术后正常的语言活动及进食有着极大的帮助。
双侧Ⅲ度唇裂患儿常伴有明显的犁骨异常突起,在唇裂手术前行犁骨矫正,可以减轻手术难度,但大部分患儿均是在未行矫正前手术,这使得唇裂修复时前唇张力极大,早期部分学者在双侧Ⅲ度唇裂修复时因张力大而未行前唇肌肉重组,外观修复效果差,往往需行二期继发畸形整复。而部分学者提出待患儿1~2岁以后,上唇组织量更丰富了再行唇裂手术,这很难满足患者家属的要求,难以接受。中西方人形态的差异,表现在具体每个个体身上[3],中国临床医生细化对患者畸形状况的观察,从而在手术术式选择和设计中有所思考,在应用源自西方学者的唇裂整复方法的过程中,注意并兼顾典型中国人形态特点而加以改进或进行新的设计,从而适应更广泛人群的矫正。本手术通过口轮匝肌重组一次性功能修复双侧Ⅲ度唇裂,上唇动静态的外观都能比较满意,值得推广交流。
[参考文献]
[1]殷红欣,孟粼,王晓峰.改良Millard 术式修复唇裂68例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3):2514-2515.
[2]肖文芝,陈涌,刘华,等.下鼻甲粘骨膜瓣在完全性唇裂鼻底修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8):820-823.
[3]石冰.中国人唇裂鼻畸形整复的思路与术式设计[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2):111-114.
[收稿日期]2013-06-20 [修回日期]2013-07-07
编辑/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