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那位顶头上司让我很感失望:瘦小的身材,黝黑的肤色,渗透着古怪神气的脸色……他并未让我联想到一个成功男人的魅力和魄力,我总感觉他很不年轻,似乎接近于不惑之年……
第一天:最初印象
我的那位顶头上司让我很感失望:瘦小的身材,黝黑的肤色,渗透着古怪神气的脸色……
他并未让我联想到一个成功男人的魅力和魄力,我总感觉他很不年轻,似乎接近于不惑之年……所有这一切,都仅是我的猜测。作为一个下属,我很不应该去凭空猜度自己的上司。他的一切,对于我是一张白纸;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的名字—冯毅,他的职业—**家电公司驻陕办事处经理。
按照招聘广告上所刊登的地址,我在这个并不熟悉的城市逛转半天,终于在一幢大厦的第十九楼层找到了招聘处。门口挤满了人,有很多似曾相识的面孔—我们都是这个城市同一所学校的在校学生,而**家电公司促销工作的惟一招聘前提是要求在校大学生。
当我坐在主考官面前,所有感觉像泉水一样咕咕地禁不住冒出来……对他的最初印象,我只能说声“很抱歉”,感觉是十分不好。其中,包括我第一眼看到他,想起一个经常饰演反面配角的香港演员,他们的外表有很多相似之处。
面试时,他提出几个很有难度的问题。但我,已经从前几位应聘同仁手中得到“真题”,精心设计了解决方案,用来对付他的提问—我们将在学校里考试时的相互漏题、传播答案的“习惯”转移到求职中,并且“发扬光大”。有备而来的回答让他很满意,我被录用;而他,成为了我索然无趣、刻板严厉的顶头上司。
若是最初印象成为了未来永恒的印象,那么这三天时间,将是白开水味道的一段时间。故事会像玻璃杯里的白开水,喝完了又被倒满,倒满了又被喝完……即刻味道就是永远的味道,一成不变,也不会改变。
我不想说“然而”,但这已经不太可能,因为“然而”,我决定重新改写—
第二天:转变印象
最初,我很不喜欢我的那位上司。他的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神气古怪,性格苛刻……对他的最初印象,连“一般”都无法勉强称上。
一切都在第二天改变。隔天的时间,一个人可以令他的形象在我的“印象评价法庭”彻底改变,对别人来说很难相信,对我来说更是一个奇迹……但我不得不承认,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误会,更是一个错误。
冯毅,现年23岁(注:他的年轻让我震撼),浙大高材生,工商管理专业出身,曾任浙大学生会主席。他在本公司仅有两年的工作经历,却取得了不菲的工作业绩,因此很被公司看重。这些是我从一位“混熟”的女员工(注:正在暗恋他)的口中“套”出来的。
我是在一种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开始用研究的、虚心的、略带慌乱的眼神注意着他。他与客户交谈的时候,像哲学家一样的智慧头脑,像外交家一样的得体语言,像政治家一样的强硬手腕……另一方面,他对下属说话温柔而缓和,我在他身上挖掘到越来越多的让自己着迷的特征。
一切都变得似乎极富戏剧性,他的缺点已经完全不再存在:在我的眼里,矮小身材显示精干和灵活,黝黑皮肤是健康的颜色,苛刻性格是一丝不苟,古怪神气是有型有个性……
由于他的存在,这份可以视为苦力劳动的工作成为了我快乐的媒介和载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劳累,我只知道我在一次又一次地漠视不堪重负的身体提出的抗议。我拼命工作,不停地向每一位走近、还没来到跟前的人滔滔不绝地介绍**家电公司的促销产品,对他们说“欢迎光临”“谢谢惠顾”……嗓子终于嘶哑、疼痛,我听到自己的声音,陌生而又滑稽。
当然,我因此受到他的赞赏。我一面受宠若惊,一面更加努力地工作,为了获得他的下次赞赏。
第二天过得很快,比想像中的要快,快得很多。已经到了下午5点,也就是说,明天我的这份工作完全结束。到时,他会把工资算得清清楚楚,然后发给这些为他工作的学生(包括我),大家被一视平等。从此以后,我回到我的学校,他继续做着他的经理,或者由于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而再度晋升。
我们将不再见面,我不能找或者找不到任何合情合理的理由。尽管现实中的空间距离,要是用金钱来衡量,不过是两元钱的公交车车费。而他将忘记我,一个普通的、并不出众的女生,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的心思。而他,将会成为我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一个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忧郁胆怯的女生单恋故事的男主角。
按照这样的发展路线,它已经是一个相当可以接受的结局。它应该不会改变,我并不想让它改变……但我很心痛,利益化的商业容不下浪漫!
我不得不再次改写,“埋葬”了前面的幼稚想法—
第三天:最终印象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我的这位顶头上司有点阴森森的。我被录取了,是一个元旦3天假期的家电促销工作,一天25元钱的工资,工作时间12个多小时,许多应聘者因此放弃。
不知道怎样形容工作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应该说是很幸运—我所学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正好小试牛刀。我的上司叫冯毅,有着异常年轻的年龄和非常丰富的工作资历,工作业绩相当不菲,很受公司的重用。
他工作的时候极为认真,这让我对他很有好感,(几乎)让我完全摒弃以前对他的看法。他也似乎,对于我的努力工作和勤奋学习的态度很赞赏。尽管工作很累,但我由于心里踏实而觉得十分愉快。
我想我们之间不会发生什么故事。
工作很快就要结束了,而冲突出现在第三天。
一件极小的事让我触动了公司利益(或者,他的利益—一个商人锱铢必较的利益),他态度很明确地表示我必须为公司而“大公无私”。我的观点是我可以把公私分明做得很好,但我拒绝“大公无私”—作为一个临时促销员,我没有这个义务。
事情发生在那天上午,其实应该称作中午。临近午餐时,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叠车票,这是他这段时间让我在销售点与仓库之间来回跑的车费。我说,“经理,你要给我报销吧!”
他表情奇怪地看着我,“当初并未承诺报销车费,若是你觉得这也要报那也要报,下午就请你别来了!”
我不再说话,我觉得争执并不是好的、明智的行为。我默默地帮着那些专职员工把未卖完的商品收拾好,然后对他说:“我不干了,请你把这两天半的工资结算给我!”
他很平静,我原本想捕捉他脸上闪现的惊诧表情,结果没有实现。
平静,不显露,这也许是一个商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心理素质,用来应付下属职员、应酬生意伙伴、对付竞争对手,甚至对决于上司,做到处乱不惊、处惊不乱、从容把握、收放自如……
于是,我的上司沉默半刻之后,说了很对、很有条理、很有说服力的理由(无非就是,论证他的观点)—按照公司程序,即使是一元钱的额外支出也需要在一个多月之后才能批准下来!我不理解这个公司的人事部门到底有多么庞然,管理制度到底有多么复杂,我也不知道他所表示的一个多月的概念到底是31天还是59天……当然,我已经肯定,他是一个既会玩文字又会玩数字的成功商人。
尾 声
这样的结局让人失望,我们彼此都会给对方留下很不愉快的印象。
但我很珍惜这段经历,如同俗语所说过的一样—“经历,是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