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央视“武林大会”栏目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认为不同传播者有不同的把关角度,均应以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为中心;电视传播的武术内容应反映武术全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文”“武”交汇融合;电视媒介扩大了武术传播的时空范围,还原了“真实武林”,同时对武术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产生了一定冲击;电视媒体要注重对受众的引导作用,使其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视野融合”。
关键词:武术传播;电视媒体;武林大会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2-0101-04
On TV media and Wushu communication——taking “Wulin Assembly” for example
LANG Yong-chun,ZHANG Wen-tao,LI Wei-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7,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s analyzed such basic elements as communicator, communicated content, communicating media and audience in the program “Wulin Assembly” on CCTV-5,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although different communicators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control, they should all focus on communicating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s; Wushu contents communicated by TVs should reflect the whole picture of Wushu, embody the quint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and blend “cultural arts” with “martial arts”; TV media have expanded the space for Wushu communication, and restored “true Wulin”, whereas they produce some impact on the image of Wushu in the eyes of the audience; TV medi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audience guiding function, so that they can produce truly meaningful “visual fusion”.
Key words: Wushu communication;TV media;Wushu Assembly
2007年3月6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办,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承办和制作的“武林大会”正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开播,此栏目的亮相填补了中国最大、最权威的电视媒体没有武术节目的空白,并且开启了传统武术竞技对抗方式的探索之路。“武林大会”设立擂台比武的形式,就是要把以对抗为本质的中华武术回归传统,用擂台这种古老的竞技形式,展现武术魅力、衡量武术高低。“武林大会”独具创意地通过央视公众媒体这个平台,将中华传统武术不同风格特点流派,以同门弟子较技打擂形式向世人展示出来,围绕着武术的核心价值属性——技击,进行节目制作,吸引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特别是传统武术习练者的关注,这是中华武术赛事的创新。电视多画面多角度切换,内容丰富精彩,既有原汁原味的擂台真打实斗,又有拳种传人名家说拳论技,同时还有现场名家拆招讲解评议等特色板块,可以说开辟了武术电视媒体传播的新路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2008年“武林盛典”新闻发布会上,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和韩国易视普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易视普乐公司将对包括“武林大会”在内的中视体育拥有的赛事在韩国进行招商和推广,“武林大会”也将不久与韩国电视观众见面。这次合作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赛事第一次跨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体育赛事的魅力。这在中国本土体育赛事推广和传播史上尚属首次。武林大会的成功,既与栏目的准确定位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强势媒体的大力推动。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该栏目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1传播者
1.1传播者的构成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传播主体。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1]。武术传播是指传播者运用一定的符号对武术信息进行加工,通过媒介传递给传播对象的一个动态行为和过程。武术传播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目前武术的传播主要有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及其下属的省、市、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一些民间武术团体、个人,这些组织或团体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由于官方传播者的特殊身份,其传播效果明显优于民间传播者[2]。电视媒体中的武术传播者除了上述以外,还包括节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以及节目的全体参与人员如选手、评委等。
1.2作为把关人的传播者
“武林大会”栏目所涉及的传播者也包括组织和个人两大群体。相关组织有主办方——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承办方为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各个拳种的民间武术团体、协会等。个人主要是“武林大会”的选手。作为栏目的主办方和承办方担当着武术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是指大众传播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以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3]。在传播学中公认有4类人物是最有效力的信息源。一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权威,二是有关事件的当事人,三是与多数观众社会地位身份相近似的“自己人”,四是受多数观众喜爱和尊敬的知名人士,如演员、体育明星等[4]。“武林大会”栏目的评委以及“名家拆招”板块中的名家都是武术界所熟悉的老拳师或各个拳种的嫡系传人,而参赛选手全部来自于民间业余选手,与多数观众社会地位相似,观众易于产生身份认同。因此,从这两个角度考量,这是“武林大会”选择权威信源成功的地方。但遗憾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作为全国武术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却没有参与到栏目制作中来。
2传播内容
2.1栏目对武术内容传播的侧重点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就有131个拳种,每个拳种又包括形式多样的徒手和器械套路、单练和对练方式、各种辅助性功力练习手段等内容,这些丰富多彩的技术和功法是中华武术的真正代表。“能打”是武术作为技能格斗项目的本质特点,“武林大会”正是通过擂台对抗、功力展示、拳种传人名家说拳论技、现场名家拆招讲解评议等板块,展现武术真打实斗这一中国传统技击项目的精华,吸引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视线。技击内容的选取有利于武术功能的价值回归和全面发挥。“武林大会”以单项拳种为依托,使武术传播内容具有连续性和条理性,对观众理解武术系统的技术体系、程式化的锻炼内容和方法,进而感悟“体用兼备、内外兼修”的运动价值观大有帮助。因为拳种是中华武术的母体,对体悟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同时中国武术拳种所具有的传承性,使它不断地成为一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载体。大众传媒具有“地位赋予”的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大力推广,必将盛行一时,时尚和流行就是这样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为普通大众所效仿和传播的[5]。因此,栏目对武术传播内容的选取对广大电视观众来说会起到极大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武术传播;电视媒体;武林大会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2-0101-04
On TV media and Wushu communication——taking “Wulin Assembly” for example
LANG Yong-chun,ZHANG Wen-tao,LI Wei-y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7,China)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ience of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s analyzed such basic elements as communicator, communicated content, communicating media and audience in the program “Wulin Assembly” on CCTV-5,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inions: although different communicators hav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control, they should all focus on communicating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s; Wushu contents communicated by TVs should reflect the whole picture of Wushu, embody the quint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and blend “cultural arts” with “martial arts”; TV media have expanded the space for Wushu communication, and restored “true Wulin”, whereas they produce some impact on the image of Wushu in the eyes of the audience; TV media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audience guiding function, so that they can produce truly meaningful “visual fusion”.
Key words: Wushu communication;TV media;Wushu Assembly
2007年3月6日,由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主办,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承办和制作的“武林大会”正式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开播,此栏目的亮相填补了中国最大、最权威的电视媒体没有武术节目的空白,并且开启了传统武术竞技对抗方式的探索之路。“武林大会”设立擂台比武的形式,就是要把以对抗为本质的中华武术回归传统,用擂台这种古老的竞技形式,展现武术魅力、衡量武术高低。“武林大会”独具创意地通过央视公众媒体这个平台,将中华传统武术不同风格特点流派,以同门弟子较技打擂形式向世人展示出来,围绕着武术的核心价值属性——技击,进行节目制作,吸引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特别是传统武术习练者的关注,这是中华武术赛事的创新。电视多画面多角度切换,内容丰富精彩,既有原汁原味的擂台真打实斗,又有拳种传人名家说拳论技,同时还有现场名家拆招讲解评议等特色板块,可以说开辟了武术电视媒体传播的新路径。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在2008年“武林盛典”新闻发布会上,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和韩国易视普乐公司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易视普乐公司将对包括“武林大会”在内的中视体育拥有的赛事在韩国进行招商和推广,“武林大会”也将不久与韩国电视观众见面。这次合作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赛事第一次跨出国门,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体育赛事的魅力。这在中国本土体育赛事推广和传播史上尚属首次。武林大会的成功,既与栏目的准确定位息息相关,更离不开强势媒体的大力推动。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该栏目进行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1传播者
1.1传播者的构成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传播主体。传播者处于传播过程的首端,对信息的内容、流量和流向以及受传者的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1]。武术传播是指传播者运用一定的符号对武术信息进行加工,通过媒介传递给传播对象的一个动态行为和过程。武术传播者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目前武术的传播主要有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及其下属的省、市、县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及一些民间武术团体、个人,这些组织或团体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由于官方传播者的特殊身份,其传播效果明显优于民间传播者[2]。电视媒体中的武术传播者除了上述以外,还包括节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以及节目的全体参与人员如选手、评委等。
1.2作为把关人的传播者
“武林大会”栏目所涉及的传播者也包括组织和个人两大群体。相关组织有主办方——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承办方为中视体育推广有限公司,各个拳种的民间武术团体、协会等。个人主要是“武林大会”的选手。作为栏目的主办方和承办方担当着武术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是指大众传播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以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3]。在传播学中公认有4类人物是最有效力的信息源。一是某个方面的专家、权威,二是有关事件的当事人,三是与多数观众社会地位身份相近似的“自己人”,四是受多数观众喜爱和尊敬的知名人士,如演员、体育明星等[4]。“武林大会”栏目的评委以及“名家拆招”板块中的名家都是武术界所熟悉的老拳师或各个拳种的嫡系传人,而参赛选手全部来自于民间业余选手,与多数观众社会地位相似,观众易于产生身份认同。因此,从这两个角度考量,这是“武林大会”选择权威信源成功的地方。但遗憾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作为全国武术活动的行政主管部门,却没有参与到栏目制作中来。
2传播内容
2.1栏目对武术内容传播的侧重点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体系庞大,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就有131个拳种,每个拳种又包括形式多样的徒手和器械套路、单练和对练方式、各种辅助性功力练习手段等内容,这些丰富多彩的技术和功法是中华武术的真正代表。“能打”是武术作为技能格斗项目的本质特点,“武林大会”正是通过擂台对抗、功力展示、拳种传人名家说拳论技、现场名家拆招讲解评议等板块,展现武术真打实斗这一中国传统技击项目的精华,吸引了广大电视观众的视线。技击内容的选取有利于武术功能的价值回归和全面发挥。“武林大会”以单项拳种为依托,使武术传播内容具有连续性和条理性,对观众理解武术系统的技术体系、程式化的锻炼内容和方法,进而感悟“体用兼备、内外兼修”的运动价值观大有帮助。因为拳种是中华武术的母体,对体悟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同时中国武术拳种所具有的传承性,使它不断地成为一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载体。大众传媒具有“地位赋予”的功能,一种行为如果得到传媒的广泛报道和大力推广,必将盛行一时,时尚和流行就是这样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为普通大众所效仿和传播的[5]。因此,栏目对武术传播内容的选取对广大电视观众来说会起到极大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