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设计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少数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本文针对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发展现状以及开发利用策略进行设计探究,提出传承和保护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0069-0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崇左市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7KY1457);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广西职业教育建筑装饰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项目”(桂教职成【2018】37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发展现状
  广西少数民族相对较多,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等40多个民族杂居,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据总体的38%。少数民族以自身的勤劳以及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品,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发展历史悠久,并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尤其是织锦、印染、铜鼓、刺绣等都属于民间特色手工艺的精华,也代表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产业基础发展相对良好,尤其是在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民族工艺美术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广西民族文化企业也相应地增加以及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地扩大。当前广西为了促进民族工艺的长远发展,第一年度都开展一次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八桂天工奖”奖项是广西为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工艺美术人才,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发展而设立的,是广西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奖项。此赛项立足于少数民族,大赛主要是广西的传统手工艺品包括织锦、陶瓷、编织、雕刻等,这已经成为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众多特色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已经逐步进入产业化发展道路,并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这已经成为当地的脱贫致富重要手段。但是整体来讲,对于广西而言,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产业化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和产业效应,这也是受到了众多因素的限制。
  第一,法律保护以及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尽管近年来我国和当地颁布了一系列关于保护工艺美术发展的相关政策,但是这些大多数是指导方针以及宏观部署缺乏较强的操作性,同时在实际发展中又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得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保护的相关政策得不到有效的实施。众多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存活与民间乡村发展存在意识上的差异,使得一些保护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尤其是缺乏自上而下的保护和优惠政策。
  第二,民族技艺传承难度较大。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大多数是采取纯手工制作的方式,整体的传承难度大。尤其是一些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较为复杂,核心技术掌握难度相对较高。在新时期机械化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众多手工艺人逐步转行。而一些年轻人并没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这就导致了一些特色手工艺品的传承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传承人少。此外一些掌握核心技术的工艺大师得不到相应资金的扶持以及补贴,使得这些人的技艺传承责任心和积极性都受到了挫败,这就导致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少数特色手工艺品数量少、规模小以及设备成就等多项问题。
  第三,市场意识较为薄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西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生产以及销售仍然处于原始状态。大多数手工艺人缺乏市场经营的理念,无法主动地开拓市场。这就导致了少数民族的一些特色手工艺品,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竞争态势,经营模式也相对落后。尤其是一些私营文化企业在实际经营中缺乏相应的正确引导,整体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大,对于其常年的规划以及方场是非常不利的。
  二、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发展对策
  第一,保证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可操作性。针对当前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操作性相对较低的问题,在新时期需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并制定一些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地方政府也需要在相关法律的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发展的特殊性来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政策。例如,广西可以针对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来建立优惠政策以及激励政策,使得一些中小文化企业可以获得信贷方面的优惠,并解决其资金运行困难的问题,同时在实际发展中可以建立一些专项资金为充分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来做出相应的贡献。
  第二,传统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在当前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设计以及发展中,需要逐步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的众多特色手工艺品,自身的应用功能正在退化,这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手工艺品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针对这些特色手工艺品进行创新发展时,需要使得其外在包装以及色彩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充分展现出传统民族文化。在产品设计中,需要注意在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浓厚,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展现产品的外在特性以及内在品质,使得这些特色手工艺品的外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并增强众多消费者的认同,从而增加对于民族品牌的忠诚度。
  第三,特色产品开发与科技的融合。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借助于现代科技工艺来改变当前的设计水平,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一是在针对相应产品进行设计时,需要注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自身的科技创新性,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掌握着传统手工艺,在此基础上可以培养其创新意识,让其积极主动地加入技艺创新中。二是在实际创新中也需要注意引进一些科技人才,通过产业政策的优惠来吸引专业人才投入到传统手工艺品研究中,使得一些研究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例如,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改进一些机器设备通过机器来代替传统的手工艺,以织棉用的织机为例,在实际设计制造中,可以通过现代机器来逐步改变木结构的织机。三是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用现代化的装饰方式来美化手工艺品,尽管中国少数民族的手工藝做工十分精美,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其民间产品的特质。因此,在众多传统手工艺当前生产以及销售中包装十分简易,无法吸引现代人的注意力。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现代化装饰的应用,用含有丰富民族传统元素的包装来保证产品的特色化,并不断地吸引众多消费者的注意力。   第四,创新设计形式形成产业化。在实际设计中,也需要注重挖掘特色手工艺品的特色,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和社会化功能,使其实现市场化产业发展,针对当前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应用功能挖掘时需要注重民族元素的挖掘和产业融入市场化理念。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源于当地的生产以及生活需要,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应用功能。但是在现代化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被其他物品所代替,主要原因是创新性不够。在新时期追究环保理念以及怀旧需求的情况下,传统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具有一定的原生性和创新性,这样的创新产品对会受到众多人们的喜爱。因此,在实际发展中需要针对一些高端的消费群体进行挖掘,包括常说的壮锦和精致的藤椅沙发等。此外,在新时期需要从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针对这些手工艺品的设计元素和经济功能进行挖掘,在新时期广西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自身的经济功能逐步被重视,尤其是在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借助于时代背景来将一些特色手工艺品实现产业化发展,并借助于旅游业以及休闲业来充分挖掘这些手工艺品自身的价值,将其作为广西地区少数民族的特色代表,从而来逐步实现全方位的产业化大发展。
  三、结语
  总之,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很多,特色也很明显,这些少数民族的特色手工艺品凝聚了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因此其审美情趣十分独特,可以将其逐步开发为纪念品以及工艺品,從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也可以实现手工艺品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结合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来逐步唤起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自信,使其逐步主动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陈良.壮族织锦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J].美术大观,2018,(10):82-83.
  [2]陈良.民族工艺品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J].美术大观,2015,(11):152-153
  [3]陈文苑.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0,37(01):80-86.
  [4]赵立石.基于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艺的文创品牌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9,(12):161-162.
  作者简介:
  陈良,男,广西北流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民族艺术。
其他文献
【摘要】蒋晓云的“民间素人志”系列写作,书写38个民国年间出生的女性故事,描绘百年中国的社会变迁、时代流转和个体命运的起伏。《百年好合》和《四季红》书写眷村外的外省人、流亡女性等“非主流”群体的个人际遇、家长里短、家族兴衰,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蒋晓云;民国素人;《百年好合》;《四季红》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随着人与生态关系的失衡,生态问题已经演变成世界性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来探析人与生态的关系,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以本·阿格尔所构建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切入点,来探析人与生态的关系何以复归于和谐。党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此背景下,以本·阿格尔的独特生态理论为视角,结合我国生态文明建
期刊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在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和革命实践相结合,以便能形成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与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新时期,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亟待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清朝,宗室爵位第一等就是亲王。亲王出身皇家,深居于京师,地位尊崇。与此同时,为了维护皇权,所以有亲王不可入军机处的祖训。然而事从权宜。亲王并非完全被隔离在军机处之外。亲王入职军机处在清朝并不少有,但以祺祥政变为界限,两个时期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亲王;军机处;祺祥政变  【中图分类号】K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9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绝大部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鉴于当前情况,迫切需要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影响涉及范围大且深远,也日益受到各个国家及世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本文意在积极呼吁全社會以及国际充分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加强
期刊
【摘要】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产生,绘画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艺术家为了呈现自己的表达语言和观念的手段。其本身是一个非常包容并蓄的表现形式,技术、材料、文化的摩擦和冲击使得它一直在成长,在当前的艺术环境下,绘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边界在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尤其是后现代艺术作品中,绘画常常不再以一种单独的表现形式出现,影像新媒体、公共装置、行为艺术、综合材料等等现当代艺术形式一再打破各种表现语言之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变化使现代人们在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同时,逐渐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其传承发展的问题却在当今社会中很难延续下去。风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也见证了我国各个王朝的兴衰盛亡,时至今日它依然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由于生活的变化,风筝的历史文化正在被人们遗忘,风筝文化的传承发展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波兰亡国史的出版量大幅下降,国人学者对此的关注程度亦相应降低。直到抗日战争时期,国人的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持续高涨,“亡国史鉴”重新为我国学者所关注,国人书写波兰亡国史再度出现高峰。波兰亡国史在中国的传播,使得“波兰”成为“亡国”的代名词,学者对于波兰的认识也从最初的“亡国”,逐渐转变为“国亡民不亡”。波兰亡国史的书写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及功利性,主要集中于中国出现民族危机的时刻。  
期刊
【摘要】豫剧作为传统文化资源中一部分,凝聚着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与价值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1]豫剧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观,作为精神文明的豫剧发展到今天具有历史意义,更能反映时代特征,豫剧文化以其思想与表现在进行文明价值观培育方面有着优越性,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推进作用,从而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加快精神
期刊
【摘要】《金瓶梅》中有大量关于头饰的描绘,头饰作为女子生活中缺一不可的日常用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髻作为头饰的一种,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彰显阶级结构,展现明代社会生活的百态。本文从《金瓶梅》文本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专著,探寻在《金瓶梅》中?髻的象征作用以及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色等方面的作用,展现了明代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金瓶梅》;?髻;社会生活   【中图分类号】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