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是艺术的一个科目,也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精神文化要素。在经过了时代变迁之后,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舞蹈艺术也进行了整合发展,以期将其艺术精华发扬光大。舞蹈在新的历史时期,经过多方的接触和整合,用新的面貌来面对受众,传承和弘扬了艺术的新精神。
对于我国来说,舞蹈起源于民族舞蹈。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所以他们创造的舞蹈艺术也体现着民族特色。民族舞蹈的流传和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文化,与传统民族舞蹈一起构成了舞蹈的总体,它不仅指所有的民族舞蹈,还囊括了舞蹈发展的新类型。可以说,舞蹈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岁月以后,增添了许多知识和文化内涵,给舞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舞蹈艺术内容的新内涵
舞蹈同音乐一样,都是没有国界的,如何在众多的艺术中独秀一枝,吸引更多的观众,这就要求舞蹈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就是说,现代艺术要求民族舞蹈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样既可以轻易被接受,又可以使舞蹈艺术脱颖而出。
1.民族舞蹈文化中的新特色
所谓民族舞蹈是指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是民族特色的一种形式。民族舞蹈是在人民长期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整理而成的。它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人民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比如多民族的我们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等,民族舞蹈的形式就体现着民族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而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民族舞蹈是民族的,但也是传统的,它能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其优秀的文化历史。因而传统的民族舞蹈也是舞蹈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不可改变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就是一部将原生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整合重构,再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我们所见,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特色的支持,因为它是在与世界对话,它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文化。但是民族的并不全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舞蹈艺术的发展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舞蹈,创造出可以立足于世界的民族舞蹈。在舞蹈艺术传承中保存民族的特色,增加与现代化适应的元素,从而不断丰富本民族舞蹈艺术文化。
2.民族舞蹈文化中的新表达
民族舞蹈是民族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说通过民族舞蹈的表现就能看见民族的一角。但如果可以亲自尝试一下民族舞蹈的表演,也许你可以看见本民族的特色风情,而且对本民族舞蹈的学习还可以加强学者的民族意识。民族舞蹈的体系包括舞蹈动作、服装、内涵等,也可以说每个细节都是民族意识的体现。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就我国各民族来说,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多、色彩之多、花样之奇,已成为民族文化中一个新星,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享有盛誉的。我国各民族传承下来的舞蹈音乐和动作,都是由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族文化。我国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清新、淡雅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3.民族舞蹈艺术创作的新原则
民族舞蹈艺术也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改革的,这样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大量的受众,使民族舞蹈得以传承。那么在改革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保证民族舞蹈艺术不失本色呢?
首先,对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进行分解,将其要表现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分离出来,整理成一个新的舞蹈构建,同时还要利用创意、舞蹈的技艺性和音乐感,改进舞蹈艺术形式,创造易于大众接受的舞蹈艺术作品。而新创作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要体现民族舞蹈的内容和内涵,还要在技艺上有所提高,从而吸引大众视线。比如,民族性的舞蹈艺术要经过重新的整理和编排,才能让原始的舞蹈更具特色,这样才能达到加工、提高的目的。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所创作的作品就符合了这个要求,并且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她创造了《两棵树》的留恋、《雀之灵》的优雅等,这些都是由民族舞蹈艺术演化而来的,这证明了民族舞蹈艺术的深厚底蕴。我们今天看到的《云南映象》就是舞蹈家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甄选了云南具有典型代表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15个月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出了这么一台既具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主力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
其次,以民族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精神进行舞蹈创作。民族舞蹈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因此舞蹈创作不能只研究舞蹈,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精神是它的基础。大众的现实生活、文化等都是舞蹈产生的依据,其中的思想感情、精神表达等都是舞蹈艺术作品的灵魂,然后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艺术作品。正如《云南映象》让我们看到表现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展现62面鼓带来的鼓风鼓韵,以及120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这一切都是直接来自云南当地,保持了它的原始风貌。而诠释了的《云南映象》所呈现的原创精髓、经典重构、现代元素的舞蹈语言,是民族的激情、生命的激情,是来自心底深处饱涨的激情。
最后,用现代化的手法使民族舞蹈艺术与现代社会接轨。如《云南映象》原始而现代。它的内容是原生的,是村民们普通的生活,它的演员是土生土长的,舞者70%来自云南的各个村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它的道具是真实的,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打动人的正是它的原始和真实。《云南映象》的手法是现代的,时尚的手法让古老的东西熠熠生辉,更容易走进现代人的心灵。在民间,其实舞蹈无处不在,在民间,舞蹈是简单的。简单的舞蹈用现代的手法,给人以越是简洁朦胧,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内涵就越丰满的舞蹈形象。 民族舞蹈传播的新途径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民族舞蹈艺术也要适应这个科技化的社会,并利用这个机会将民族舞蹈艺术发扬光大。
1.民族舞蹈传播的优势
如上所述,民族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的优势在于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民族舞蹈的传播过程比较顺利,它以独特的文化优势和独一无二的艺术精神向世界传播了自己的内涵,让世界人民了解民族舞蹈、民族特色、民族人民等。再者,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精华所在,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拓展和进步,基于这两个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播就不可阻挡。民族舞蹈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且带有时代的审美标准,影响着世人的审美观念,引导者时尚的审美概念,所以说民族舞蹈的传播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它的出现不仅是代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2.民族舞蹈传播的新方法
舞蹈是一种可见的真实存在的艺术形式,它是可听可视的一种活动,因而它的传播要有真实存在的记录,让大众感受它的内涵和精神,才能刺激大众的情感共鸣,使其得到传播。民族舞蹈的传播前提是有真实存在的记录,民族舞者必须将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习俗等都记录下来,供大众鉴赏。民族音乐是民族舞蹈艺术的一种象征,它与舞蹈艺术是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播放可以让大众自然而然的想到民族舞蹈的动作和它所想表达的文化。舞蹈动作则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它要体现现实存在的动作,还要用肢体和表情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的转变。而习俗是指一些特定的舞蹈表演,是舞蹈艺术的一种标志,它可以帮助大众加深舞蹈艺术的印象,成为民族的标志,让人看到习俗想到舞蹈艺术或看到舞蹈艺术想到民族特色。总体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首先要将这些民族特色记录下来。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之轻而易举,它可以将民族舞蹈艺术的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将整个舞蹈艺术的表现过程记录下来,供大众鉴赏,还可以将民族舞蹈产生的整个历史记录下来,辅助大众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使之变得通俗易懂。
3.民族舞蹈艺术传播的新手段
目前最常见的传播手段就是大众传媒,它可以最大范围的将信息公之于众。常见的大众传媒有属于平面的报纸媒介、固定时间的电视媒介和全能化的网络媒介。从结果上来看,报纸媒介的传播比较广泛,但没有舞蹈艺术的真实存在感;电视媒介有了舞蹈艺术的真实存在感,但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制约;而网络媒介是没有缺点的一个媒介,它的传播效率和结果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如2005年的《千手观音》的最初亮相于电视媒介,而后由网络媒介进行了保存。所以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要借助于各个媒介的辅助,才能达到全面的传播。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民族舞蹈艺术得到了记录,它的广泛传播只是时间问题。2010年一首网络自拍《春天里》红了旭日阳刚,而他们的传播正是由网络开始的,而后得到电视媒体的追捧,最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知。相对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优势还是很好的,因为他们是民族优秀的、特色的文化传播,给大众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娱乐,丰富了大众的视野和知识。因此只要我们有心将舞蹈艺术发扬,民族舞蹈艺术的兴盛只是时间的问题,大众传媒的影响将是民族舞蹈艺术的重要功臣。
综上所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凝聚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其传播的新形势将从新的特色开始,引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并坚持民族舞蹈的特色和优势,将民族舞蹈向世界传播,将民族文化向世界传达,从而振兴整个民族发展。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编校:郑明扬
对于我国来说,舞蹈起源于民族舞蹈。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民族特色,所以他们创造的舞蹈艺术也体现着民族特色。民族舞蹈的流传和发展创造了许多新的形式和文化,与传统民族舞蹈一起构成了舞蹈的总体,它不仅指所有的民族舞蹈,还囊括了舞蹈发展的新类型。可以说,舞蹈艺术在经过漫长的岁月以后,增添了许多知识和文化内涵,给舞蹈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舞蹈艺术内容的新内涵
舞蹈同音乐一样,都是没有国界的,如何在众多的艺术中独秀一枝,吸引更多的观众,这就要求舞蹈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也就是说,现代艺术要求民族舞蹈具有独特的个性,这样既可以轻易被接受,又可以使舞蹈艺术脱颖而出。
1.民族舞蹈文化中的新特色
所谓民族舞蹈是指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是民族特色的一种形式。民族舞蹈是在人民长期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整理而成的。它蕴藏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人民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各式各样的舞蹈来表达。比如多民族的我们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生活环境等,民族舞蹈的形式就体现着民族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舞蹈就以挺胸、拔腰、昂头作为其主要特点,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逐渐形成了昂首、挺胸的体态。而藏族的民族舞蹈中著名的“踢踏舞”,则表现出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以及诗情画意,把藏族与生俱来的西域风情全面的展现出来。民族舞蹈是民族的,但也是传统的,它能流传至今,足以证明其优秀的文化历史。因而传统的民族舞蹈也是舞蹈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不可改变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就是一部将原生的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整合重构,再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我们所见,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特色的支持,因为它是在与世界对话,它向世界诉说着自己的文化。但是民族的并不全是可以接受的,所以舞蹈艺术的发展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族舞蹈,创造出可以立足于世界的民族舞蹈。在舞蹈艺术传承中保存民族的特色,增加与现代化适应的元素,从而不断丰富本民族舞蹈艺术文化。
2.民族舞蹈文化中的新表达
民族舞蹈是民族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说通过民族舞蹈的表现就能看见民族的一角。但如果可以亲自尝试一下民族舞蹈的表演,也许你可以看见本民族的特色风情,而且对本民族舞蹈的学习还可以加强学者的民族意识。民族舞蹈的体系包括舞蹈动作、服装、内涵等,也可以说每个细节都是民族意识的体现。民族服饰文化是民族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就我国各民族来说,民族服饰品种之多、款式之多、色彩之多、花样之奇,已成为民族文化中一个新星,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享有盛誉的。我国各民族传承下来的舞蹈音乐和动作,都是由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族文化。我国民族舞蹈蕴含着蒙古民族的豪放、辽阔、云南各民族的清新、淡雅以及新疆民族的活泼与欢快等等。例如,在进行傣族舞蹈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依据多媒体放映的画面对这个民族的生态环境、服饰风俗进行描述。在讲述完傣族服饰特征之后,老师可以紧接着切入正题,拿出傣族裙让学生们亲自穿着上课,亲身感受一下傣族这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们在外表形态上更贴近人物形象,也能让学生们在学习傣族舞时更快地进入状态,体会服饰带给舞蹈的奇妙感受。
3.民族舞蹈艺术创作的新原则
民族舞蹈艺术也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改革的,这样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大量的受众,使民族舞蹈得以传承。那么在改革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才能保证民族舞蹈艺术不失本色呢?
首先,对于传统的、原生态的民族舞蹈进行分解,将其要表现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分离出来,整理成一个新的舞蹈构建,同时还要利用创意、舞蹈的技艺性和音乐感,改进舞蹈艺术形式,创造易于大众接受的舞蹈艺术作品。而新创作的舞蹈艺术作品不仅要体现民族舞蹈的内容和内涵,还要在技艺上有所提高,从而吸引大众视线。比如,民族性的舞蹈艺术要经过重新的整理和编排,才能让原始的舞蹈更具特色,这样才能达到加工、提高的目的。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所创作的作品就符合了这个要求,并且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她创造了《两棵树》的留恋、《雀之灵》的优雅等,这些都是由民族舞蹈艺术演化而来的,这证明了民族舞蹈艺术的深厚底蕴。我们今天看到的《云南映象》就是舞蹈家杨丽萍出于对舞蹈的热爱和与生俱来的民族特质,用了一年多时间深入云南各地采风,甄选了云南具有典型代表的音乐舞蹈元素,花了15个月精心排演,用独到的视角和想象力倾心构架出了这么一台既具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主力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
其次,以民族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精神进行舞蹈创作。民族舞蹈可以说是现实社会的反映,因此舞蹈创作不能只研究舞蹈,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和精神是它的基础。大众的现实生活、文化等都是舞蹈产生的依据,其中的思想感情、精神表达等都是舞蹈艺术作品的灵魂,然后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艺术作品。正如《云南映象》让我们看到表现云南各民族民间着装的生活原型,展现62面鼓带来的鼓风鼓韵,以及120个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面具,这一切都是直接来自云南当地,保持了它的原始风貌。而诠释了的《云南映象》所呈现的原创精髓、经典重构、现代元素的舞蹈语言,是民族的激情、生命的激情,是来自心底深处饱涨的激情。
最后,用现代化的手法使民族舞蹈艺术与现代社会接轨。如《云南映象》原始而现代。它的内容是原生的,是村民们普通的生活,它的演员是土生土长的,舞者70%来自云南的各个村寨,他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原始的舞蹈基因。它的道具是真实的,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打动人的正是它的原始和真实。《云南映象》的手法是现代的,时尚的手法让古老的东西熠熠生辉,更容易走进现代人的心灵。在民间,其实舞蹈无处不在,在民间,舞蹈是简单的。简单的舞蹈用现代的手法,给人以越是简洁朦胧,想象的余地就越大,内涵就越丰满的舞蹈形象。 民族舞蹈传播的新途径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民族舞蹈艺术也要适应这个科技化的社会,并利用这个机会将民族舞蹈艺术发扬光大。
1.民族舞蹈传播的优势
如上所述,民族舞蹈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它的优势在于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民族舞蹈的传播过程比较顺利,它以独特的文化优势和独一无二的艺术精神向世界传播了自己的内涵,让世界人民了解民族舞蹈、民族特色、民族人民等。再者,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精华所在,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拓展和进步,基于这两个原因,民族文化的传播就不可阻挡。民族舞蹈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且带有时代的审美标准,影响着世人的审美观念,引导者时尚的审美概念,所以说民族舞蹈的传播有着先天性的优势,它的出现不仅是代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2.民族舞蹈传播的新方法
舞蹈是一种可见的真实存在的艺术形式,它是可听可视的一种活动,因而它的传播要有真实存在的记录,让大众感受它的内涵和精神,才能刺激大众的情感共鸣,使其得到传播。民族舞蹈的传播前提是有真实存在的记录,民族舞者必须将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舞蹈、习俗等都记录下来,供大众鉴赏。民族音乐是民族舞蹈艺术的一种象征,它与舞蹈艺术是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播放可以让大众自然而然的想到民族舞蹈的动作和它所想表达的文化。舞蹈动作则是舞蹈艺术的核心,它要体现现实存在的动作,还要用肢体和表情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的转变。而习俗是指一些特定的舞蹈表演,是舞蹈艺术的一种标志,它可以帮助大众加深舞蹈艺术的印象,成为民族的标志,让人看到习俗想到舞蹈艺术或看到舞蹈艺术想到民族特色。总体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首先要将这些民族特色记录下来。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之轻而易举,它可以将民族舞蹈艺术的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将整个舞蹈艺术的表现过程记录下来,供大众鉴赏,还可以将民族舞蹈产生的整个历史记录下来,辅助大众对于舞蹈艺术的理解,使之变得通俗易懂。
3.民族舞蹈艺术传播的新手段
目前最常见的传播手段就是大众传媒,它可以最大范围的将信息公之于众。常见的大众传媒有属于平面的报纸媒介、固定时间的电视媒介和全能化的网络媒介。从结果上来看,报纸媒介的传播比较广泛,但没有舞蹈艺术的真实存在感;电视媒介有了舞蹈艺术的真实存在感,但受到时间和环境的制约;而网络媒介是没有缺点的一个媒介,它的传播效率和结果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如2005年的《千手观音》的最初亮相于电视媒介,而后由网络媒介进行了保存。所以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要借助于各个媒介的辅助,才能达到全面的传播。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使民族舞蹈艺术得到了记录,它的广泛传播只是时间问题。2010年一首网络自拍《春天里》红了旭日阳刚,而他们的传播正是由网络开始的,而后得到电视媒体的追捧,最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知。相对来说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优势还是很好的,因为他们是民族优秀的、特色的文化传播,给大众带来更多的知识和娱乐,丰富了大众的视野和知识。因此只要我们有心将舞蹈艺术发扬,民族舞蹈艺术的兴盛只是时间的问题,大众传媒的影响将是民族舞蹈艺术的重要功臣。
综上所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凝聚了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其传播的新形势将从新的特色开始,引用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并坚持民族舞蹈的特色和优势,将民族舞蹈向世界传播,将民族文化向世界传达,从而振兴整个民族发展。
|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编校:郑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