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数学在发展,理念在更新。我们数学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了解数学发展轨迹,吃透教材,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懂得合理地取舍教材,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浸润,才能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关键词 数学 教材 备课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由于数学的自身特征,与客观世界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史的发展也证明,每一次大的科技创新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一、数学教材的发展
尽管数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轰轰烈烈的发展,然而在中国的大地上起步较迟,到了1904年1月,《奏定学堂章程》才把“数学”纳入教学范围,当初的数学称之为“算术”;1961年之前数学教材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名数及其运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1961年,数学教材增添了与比例有关的内容:1978年,教材增加了“代数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还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1994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时,小数数学教材内容基本上划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数与计算”“量与计量”“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题”“比和比例”。到了数学课程标准推出时,再次把教学内容调整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飞速发展,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和新的变化。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清晰地认识数学教学中传统内容和现代化内容传承的关系。
二、现行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
现行的数学教材是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推出的,或许是时代的原因,它突出地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使数学教育真正面向了全体学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或许是基于这个认识,现行数学教材呈现出这样的理念:首先,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现行的教材较为明显地体现出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构建新的知识。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现行教材提供了大量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素材,让学生自己能在数学实践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再次,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现行教材在安排一些必要的知识性的学习内容外,还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内容。最后,体现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现行教材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教材,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挑战性的问题来创设学习氛围,同时还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注。
三、建构备课基本思路
当我们系统地了解到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及现行教材编写的理念后,我们就必须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备课思路。
1.要吃透教材,把握全局。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老师的在备课时就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既要清楚地掌握眼前的知识点,又要把握整册教材、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既要掌握“点”在“面”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研究各部分知识的衔接;既要掌握所授课的教学目标,又要熟练地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
2.突出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往往是所授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难点”是教学中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一节数学课,无论用什么方法、理念、原则,有没有突出重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有没有解决难点,就是衡量一节课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事,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的放矢,各个击破。
3.要善用教材,合理取舍。善用教材,合理地取舍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用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而又不囿于教材,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才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在取舍教材时必须注意两点: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不得随意更改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规律;其次,要注重“实”与“活”的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4.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知识和思想是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两条重要的生命线。数学知识立在明处,架构起数学教材系统,而数学思想藏在暗处,构成数学教材脊梁。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抓住知识点的教学,又要注重数学思想在学生学习中的渗透。只有数学教师在备课、上课时把数学思想当作春雨一样,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渗透、浸润,才能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教师要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汲取新的思想与理念,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备出高质量的课。
关键词 数学 教材 备课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由于数学的自身特征,与客观世界有着紧密联系,所以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代史的发展也证明,每一次大的科技创新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一、数学教材的发展
尽管数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轰轰烈烈的发展,然而在中国的大地上起步较迟,到了1904年1月,《奏定学堂章程》才把“数学”纳入教学范围,当初的数学称之为“算术”;1961年之前数学教材的内容仅仅局限于:“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名数及其运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1961年,数学教材增添了与比例有关的内容:1978年,教材增加了“代数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还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方法。1994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时,小数数学教材内容基本上划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数与计算”“量与计量”“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题”“比和比例”。到了数学课程标准推出时,再次把教学内容调整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飞速发展,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和新的变化。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必须清晰地认识数学教学中传统内容和现代化内容传承的关系。
二、现行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
现行的数学教材是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推出的,或许是时代的原因,它突出地体现了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使数学教育真正面向了全体学生,体现了数学的实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或许是基于这个认识,现行数学教材呈现出这样的理念:首先,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现行的教材较为明显地体现出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构建新的知识。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现行教材提供了大量供学生独立思考的素材,让学生自己能在数学实践过程中,学会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再次,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现行教材在安排一些必要的知识性的学习内容外,还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内容。最后,体现了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关注,现行教材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融入教材,通过有趣的数学故事,挑战性的问题来创设学习氛围,同时还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关注。
三、建构备课基本思路
当我们系统地了解到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及现行教材编写的理念后,我们就必须建构具有自己特色的备课思路。
1.要吃透教材,把握全局。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我们老师的在备课时就必须要有整体观念,既要清楚地掌握眼前的知识点,又要把握整册教材、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和编排体系;既要掌握“点”在“面”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研究各部分知识的衔接;既要掌握所授课的教学目标,又要熟练地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
2.突出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往往是所授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难点”是教学中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一节数学课,无论用什么方法、理念、原则,有没有突出重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有没有解决难点,就是衡量一节课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备课时,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就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事,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的放矢,各个击破。
3.要善用教材,合理取舍。善用教材,合理地取舍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善用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而又不囿于教材,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才能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当然在取舍教材时必须注意两点: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不得随意更改教学目的,违背学科教学规律;其次,要注重“实”与“活”的统一,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4.要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知识和思想是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两条重要的生命线。数学知识立在明处,架构起数学教材系统,而数学思想藏在暗处,构成数学教材脊梁。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抓住知识点的教学,又要注重数学思想在学生学习中的渗透。只有数学教师在备课、上课时把数学思想当作春雨一样,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渗透、浸润,才能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教师要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汲取新的思想与理念,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备出高质量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