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人生信仰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w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是一位普通百姓,虽然文化不高,但知书达理、心地善良、聪慧能干。她经常教育我说,人这一辈子,如果有能力就做点好事,没能力就做好自己,即使生活再难、日子再苦,千万别做亏心事。也许,这就是她的人生信仰。
  记忆里,一次,妈妈患了重感冒,整天高烧不退、干咳不止,家里因没钱求医急得坐立不安。父亲无奈地站在我跟前说:“儿子,我在给人家拖货,实在请不动假,你陪你妈上趟医院,顺便到县城把衣柜底下积攒的一筐鸡蛋拿去卖了,也好为她抓点药。”
  父亲是一名车夫,为让家人有更好的生活,整天赶着马车在县城东奔西跑,不是拖砖就是送水泥,马鞭在空中甩出去的声响十里之外都能听到。飞速旋转的车轮,来回奔跑的气势,给人感觉生意很红火,其实,一天的劳动所得也就杯水车薪。爹心里清楚,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若不干就断了经济来源,所以,他每天只能死扛。
  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我,见爹抽不开身,家离县医院又不远,便点头答应下来。
  通往医院的路上,天阴沉沉的,我一边吃力地提着鸡蛋,一边用手搀扶着病中的妈妈。她因身体虚弱,在不停地喘粗气,额头浸出了涔涔的汗水,以往矫健的身躯,此刻变得像面条一样柔软。为不让妈妈摔倒,我拼命地挽住她的手臂,累得早已汗流浃背,心紧张得像头顶的天一样压抑、灰暗。
  当我和妈妈步履蹒跚地走到二里岗农机站门口的花坛旁休息时,突然发现脚的正前方有一卷钱。我眼睛一亮,惊叫道:“妈,你看!真是天遂人愿,想啥来啥。”在我看到的同时妈妈也看到了,我跑过去把钱捡起来一数,竟有70多块。当时,猪肉才0.72元一斤,这笔意外之财对咱来说,真不亚于雪中送炭。
  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苦笑着说:“儿子,这钱咱不能要,你看,一叠皱巴巴的毛票,说明人家的境况比咱好不到哪里去,正因为咱穷,就更应该懂得人家的难处。”我了解妈妈,她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懂得生活的艰难,何况在当时的农村,家庭条件都差不多;即使自己很需要钱,也不能做违背良心、损人利己的事。
  在等待失主的过程中,她还因势利导地教育我说:“人既是家庭的一员,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我们都做好自己,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只见一位神色慌张的叔叔跑来:“大姐,请问您捡到钱了吗?”我妈说:“兄弟,你丢了多少?”“76元。”妈妈见他说的与我们捡的数相吻合,二话没说,就把钱还给了人家。
  那位叔叔见到失而复得的钱,激动得“扑通”一下,跪到我妈跟前不停地说:“大姐,这可是给我父亲的‘救命钱’,真不知怎么感谢您!”虽没有更多的溢美之词,但从他憨厚的表情和泪花闪烁的眼眶里,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惊喜和满腔的感激。
  事后得知,那位叔叔相当窘迫,30多岁还家徒四壁、单身一人,为给他父亲治病,欠了一屁股债不说,这钱还是挨家挨户借的。在去医院途中,因心里着急,不知啥时候把钱给弄丢了。
  妈妈把钱还给人家之后,如释重负、心情坦然,脸色渐渐变得红润起来,身上的病似乎也好了一半。
  妈妈不仅性格和善,而且心灵手巧。那年,村里兆昌叔结婚,司仪在婚礼庆典上把一挂鞭炮刚扔出去,我和几个小伙伴就捂着脑袋拼命去抢。当我以闪电般的速度,把一个散落在路旁的“大炮仗”装在兜里,正得意炫耀时,突然“嗵”的一声悶响,一股黑烟伴着火苗从我的腰间蹿了出来。
  我低头一看,不好,上衣口袋着火了,我用手不停地扑打。原来,我抢的是个引信还未熄灭的“活炮”,放到兜里一个哈哈还未打完,口袋就被炸开了“拳头”大的洞。当难闻的焦煳味飘过我的鼻翼、进入我的身体,我的心都碎了,身上的英雄气顿时荡然无存。
  别人不一定知道,但我心里清楚,这套新衣可是爹妈用省吃俭用的钱换来的。因为自己的冒失,竟捅了一个天大的“娄子”,我不知道该怎样向他们交代,心里愧疚到了极点,紧张得“哇”的一声便哭开了。傍晚,我一个人躲在晒谷场的草堆旁不敢回家。
  当妈妈找到我时,气得把手高高扬起,最后却轻轻地落在我的背上,并反复提醒我说:“儿子,抢鞭炮是件很危险的事,万一伤到手和眼睛,爹妈跟着你受累不说,关键是你还要一辈子遭罪……”
  第二天早上,我坐在床头睡眼惺忪地发现,衣服被炸裂的口袋,已被一块艺术感很强的图案所覆盖,特别是那只可爱的卡通鸭,正迎着金灿灿的阳光,悠闲地游弋在波光粼粼的湖面,让人见了别有一番情趣,口袋已看不出任何破损的痕迹。顿时,我布满愁容的脸一笑,露出两颗大门牙。
  这幅杰作是妈妈在我熟睡之后,坐在昏暗的油灯旁,花了大半夜工夫,把以前做衣服剩的下脚料,剪成小动物的形状,镶嵌在口袋的破损处,再通过穿针引线,来“一俊遮百丑”,让人一看既新潮时尚,又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小伙伴们见了羡慕不已,都夸我妈的手真巧。
  尽管当时家境一般,但因为有妈妈的打理,我和妹妹在衣着穿戴方面,与村里同龄的孩子相比,总会显得干净精神一些。
  20世纪80年代,北方农村院子的围墙,是用土夯或砖砌的,而南方农村院子的围墙,则用篱笆代替。我的老家属湘西北,房屋四周的围墙就是绕房而栽的篱笆。一年四季,房屋四周的空地上,准会栽满绿油油的菜和枝繁叶茂的树。为不让外面散养的鸡鸭等家禽偷吃自家的蔬菜,爹妈便在菜地的外围种上一些万年青、鱼蜡树和插柳树,待长到半人高的时候,再对它们进行一次大的修理和加固,这样,一堵由篱笆构筑的“围墙”就算大功告成。
  所谓修理和加固,其实就是用铁丝、竹竿,把篱笆上那些枝枝蔓蔓、藤藤绕绕,看上去很零乱的东西,进行一次彻底的规整。只见妈妈用拇指粗的竹竿把树的两边牢牢夹稳,慢慢压平,再用力拧紧扎牢,这样,篱笆就变成了一堵牢固结实、密不透风的墙。
  修剪整理之后的篱笆,宛如一排排训练有素、精神抖擞的卫兵,昂首挺立站在房屋四周,特别气派,既杜绝了鸡鸭等家禽对蔬菜的偷袭,又像一道绝美的风景装饰了自家的园子。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做法,尽管不是妈妈的独创,但经过她的改进,便会引来众多父老乡亲的参观和效仿。   每年春季,房屋四周的篱笆上总会爬满五颜六色的牵牛、月季和蔷薇,轻风摇曳中,整个院子姹紫嫣红、蝶飞蜂舞、花香扑鼻,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人行走在篱笆编织的柴门中,再倒映在房前碧波荡漾的池塘里,真有一种人在画中走,画在水中映的情趣和悠然。
  如今,很多有钱人为远离城市的喧嚣,总会想方设法到南方绿树掩映的乡村买一块地,建一栋房,养几只家禽,再躺在院子的长椅上泡一壶茶,沐浴着午后慵懒的阳光,去尽情享受人生的曼妙与悠闲。其实,这些有钱人眼中的欢愉,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实现了,而唯一不同的是,那时因为家穷,根本就没有闲心去留意大自然的恩赐。
  大家都说,妈妈是一位神奇的化妆师,不但可以把平淡无奇的日子过出滋味,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多彩,而且还能把杂乱无章的园子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在她的人生词典里,哪怕条件差一点、生活难一点、日子苦一点,只要能开动脑筋、踏实肯干,保持乐观的心态,依旧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战胜人生的苦难,活出别样的精彩。
  一次,我从老家休假返京,见时间还早,便和两位送行的朋友坐在候机楼的茶座品茗,当我起身到前台结账时,服务员指着墙角红木椅上那位男士说:“您所有的消费,他替你付了。”
  我惊讶地看着那位西装革履、目光炯炯、气宇轩昂的先生,心想,我与他素昧平生,更谈不上有任何交集,八成是搞错了。于是,我决定上前探个究竟,便径直走到他跟前说:“同志,咱俩非亲非故,您为何对我如此慷慨?”
  只见他面带微笑地站起来回答:“老弟,没错,您还记得十年前马家渡那位拉货上桥的车夫吗?”车夫!顿时,我记忆的闸门随之开启:那是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我休假回老家途经马家渡桥边,见一位年龄比我稍大的男子正爬坡拉车,他兩手死死地扣住车把,头几乎贴到地面,倾斜的身体在灯光的映照下,胜似一张拉满弦的弓,他咬牙用劲时,脖子上凸起的青筋像蚯蚓一样蠕动。他的体力已严重不支,千钧一发之际,我健步冲上去使劲一推,他便成功登顶。
  车上桥之后,他一边撩起衣角擦拭额头的汗水,一边气喘吁吁地对我说:“老弟,我的力气已用到极限,如果没有你的及时相助,就可能连人带车滑到路边的深沟里了,最后赔一车粮不说,人还有生命危险。”他不停地向我道谢,好像我帮了他一个天大的忙。
  其实,我只尽了一个路人应尽的本分,根本不值一提。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把此事抛到九霄云外。
  他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印着广东东莞×××厂总经理。显然,当年的车夫,如今已是一家企业的老板。当然,我不会因此给他找丁点麻烦,更不会索取任何回报,最多,只会把这份人生的感动悄悄打包,永久珍藏。
  真没想到,当年的一个举手之劳,竟给对方留下如此美好的印象,也让我在不经意中享受到了一份特别尊重。人们常说,人生的因果就是一个春播秋收的过程。如果把老板的回馈看成一个“果”,那么,这个“因”绝对来自妈妈平时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妈妈在世时常讲:“人只要心存善念、眼里有光,即使穷得一无所有,照样有能力帮助别人;比如:为人指路,微笑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挫折时,给对方一些鼓励和安慰,这都是善的体现、爱的彰显。”与妈妈在一起,总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女儿在大一支教时,当她看到班上几个学生,因家境贫困买不起学习用品时,便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予以资助。这件事虽然很小,但从她微小的举动上,让我看到了她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社会的责任,而她这种习惯的养成,绝对来自家风的熏陶和妈妈的思想传承。
  妈妈一辈子都没有走出田园,不知道外面的车马喧嚣与星辰大海,但她与人为善、思维开阔、格局高远,不仅教会了我知敬畏、懂进退、明事理,而且还让我心里清楚: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即使跌倒,也要看清人生的方向,进发站起来的力量,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财富,让我终身受益。
  回想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所经历的坎坷、遭遇的挫折、陡增的烦恼,都没有让我丢掉做人的良心品质,改变人生追梦的方向,动摇我挑战生活的勇气,这一切的一切,主要得益于我有一位心地善良、乐观开朗、聪明能干的妈妈。她朴实的言行、优秀的品质、坚定的信仰,不仅改变了我的性格、净化了我的灵魂,而且还影响了我的一生。
  遗憾的是,当一切苦尽甘来、条件成熟、乌鸦反哺之时,她却积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每当我行走在家乡的田园、碧绿的菜畦、乡间的小路,或推开老屋的房门,仿佛都能看到她亲切而又忙碌的身影。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曲光辉
其他文献
美国《商业周刊》近日推出了本年度最佳商学院排名,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再次荣登该刊的全美最佳商学院排名榜首。凯洛格这次是第5次排名第一,超过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此外,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连续三次位居第二。  《商业周刊》透露,凯洛格管理学院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共同之处在于:管理人员、教职员工、学生甚至招生人员中普遍存在着纯学术气氛和自信精神。该刊在调查雇用MBA学生的公司中,芝加哥大学的毕业
期刊
一项名为“考生上网10分钟完成报名”的IELTS考务改革,在济南取得成功后,英国文化协会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将联手在全国推行。从10月18日开始,考生能够使用新的IELTS网上报名和付费系统报名参加2005年1月1日以后的IELTS考试。  IELTS的这次考务改革,包括网上报名、网上付费、网上查询考试安排和成绩等,其宗旨是:让考生更加愉快。通过IELTS网上报名和付费系统(新系统的网址为http
期刊
“爸爸妈妈:你们好!我在雅典,一切都好。现在我经测试后被分在英语3级班,这个学校的规模算是很大的,中国学生现在还不算多。学校老师都非常好,教学质量也很高,有美国老师、澳大利亚和英国老师等。学习氛围很轻松,大家什么都可以说,所以我的语言能力和听力应该提高很快。  我们每天能喝到免费提供的咖啡,还有饼干。现在一日三餐都自己动手,加上有时坐公交车,这样的话估计每人每月130欧元的生活费也就足够了。可以有
期刊
过去人们总以为,高中生无论如何都会升入大学。如今在德国,只有一半的高中毕业生选择上大学,另外一半须在20岁以前为自己的将来早做打算。 近几年来,德国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让尚在学校读书的中学生们备感忧虑。为了让自己今后的生活有保证,他们现在就必须早做打算。青少年时代是多梦的季节,但到了十七八岁,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就将他们抛回到冰冷的现实中来,他们的职业理想也变得现实起来。  德国之声电台记者卡琳·兰
期刊
(1) TOEFL考试  TOEFL是“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缩写,音译为“托福”。它是由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处(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简称ETS)主办的为申请去美国或加拿大等国家上大学或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非英语国家学生提供的一种英语水平考试。其目的是测试申请就读美国大学或研究生院的非英语国家学生的英语水
期刊
在院机关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皮肤姣好、双手叉腰、身形微微后仰的约四十多岁的妇女,只要是看到干部模样的人,必定站在干部面前,喋喋不休地反映自己家庭的困难和赔偿的不公。如果是在就餐的时间里,她的要求竟只是求得一碗带荤的菜饭。  对于黄桂花,是在见过几面后才有了印象,后来问了熟识她的人,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黄桂花。在县城拥有一套二间二层带门面的小楼,丈夫患病,但有社保和当地乡镇补贴,儿子和媳妇结婚后在一套
期刊
东航上海至墨尔本航线扩容  上海至澳大利亚墨尔本航线将扩容。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旅游局近日在上海签订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在原有上海直飞墨尔本的航班基础上增加航班密度,计划从2004年11月至2005年3月,每周增加3班上海至墨尔本的正班和2班上海至墨尔本的加班机。由大型宽体飞机空客A340执飞这条航线。  东航2003年12月开通上海直飞墨尔本航线,最初每周2班,后增至每周3
期刊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国民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据统计,目前日本共有高等教育机构1200 多个,其中大学650余所(内设400多个研究生院)、570多所短期大学(大专)、60多所高等专门技术学院,另外还有3000余所专门学校。日本文部省作为国家教育最高行政机关,管辖日本的学校教育。  日本高等教育的基本框架包括: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包括学部和大学院),分别给予包括大学专科、本
期刊
大厝与灯号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人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这是阮乡里大厝的写照。  大厝,牵系着乡里人千丝万缕的血脉,是他们惦记的老家。每一座大厝不知凝聚着多少父辈祖辈的心血。生生世世,一辈又一辈的酸甜苦辣咸都渗透于这里的一砖一石一木里。这里的砖,这里的石,这里的木,也都因此有一股特别的血脉灵气,让从这里走出来的人回头一望,总会有一款情不由衷的眷恋。  与厅堂里悬挂的大红灯
期刊
七点三十分,一阵尖锐的电话铃声把我惊醒,一个陌生的男子在电话里急促地说道:“您的快递,请到你们富贵园四区二号楼后面的消防通道取一下。”  “消防通道?”我刚清醒过来的脑瓜子又蒙了,推了一下先生。其含糊不清地回道:“在咱俩自己住的二号楼旁边铁门那儿。”便转过背又睡了过去。我麻利地起了床,站在窗前朝二号楼望去(最近我一直都睡在一号楼母亲这儿照顾老人小孩),隐约看见左边楼角确有一铁门,便顾不上洗漱,戴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