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本文介绍了在高三复习中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高三生物复习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复习法
在高三阶段,生物以复习为主,复习过程不是对高二内容的简单重复,通过高二的学习,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掌握的前提下,我们教师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深化,引导学生注重对知识的整理加工,达到优化重组,使学生形成比较合理的高中知识网络,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高效的复习策略。
一、什么是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我们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
二、复习时如何构建知识网络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网络,通过对比、交叉、串联、图线或表格等方式,建立知识间的“宏观”联系,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下面以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例,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在“光合作用”第一节复习了有关基础知识后,提出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途径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解决当前世界出现的粮食危机?随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光合作用效率与时间、光照面积、科学管理及改良品种。按教室的四组位置每个小组挑选一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求每位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一方面所需的所有学过的知识。由各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随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补充,在学生提问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未提到或注意到的地方进行着重解释。当四组学生完成了相互提问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呈现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主题的知识网络,如下图:
本节内容采用“提出任务—学生小组学习—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纠正、完善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和相互提问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法
知识网络复习法关键是引导学生一起编写具有网络特点的复习教学提纲,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1)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2)重视教材的系统性,以一定的课型为载体,把各章节的关键词进行贯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途径是多样的。在许多教学辅导用书中也有归纳好的知识结构。但要将这些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网络的构建。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方法:
1.核心辐射法
抓住一个核心的知识内容,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例如,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可抓住课本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来构建。如光合作用需要光,主要吸收的是什么光?怎么设计实验证明?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光的强度,光照时间,光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不同光谱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又如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成分包括哪些?这些成分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分布与功能怎么联系?只有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还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等问题。围绕图解联系相关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穿线成珠法
以某一生理过程或现象为线,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这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氮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以“大气中的氮气→植物体中氮→人体中氮→尿素排出体外”为线条,可贯穿、联结相关的内容,比如大气中的氮气被转化为植物体可以吸收的氮的过程有哪些?植物体内合成蛋白质场所在哪儿?过程是怎么样的?合成的蛋白质类型受什么控制?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在人体有哪些变化过程?最终以什么途径形成尿素?形成的尿素是通过什么途径被排出体外的等等。这样,把生物固氮、植物体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代谢、自然界中氮循环等知识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知识链。
3.归类比较法
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将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例如,植物育种的知识分布在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植物细胞杂交育种、动物细胞克隆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法的原理、处理方法、主要优点等可以罗列一张表格中进行比较,联系农业操作实践,巩固已有知识。
4.树形拓展法
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将主要的概念连成主线(树干),然后对主线上各点进行衍射,把其余的知识点放在主线上各点所引出的支线(树枝)上。例如,我们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可将生物研究的多个层次水平排序,形成一条主线: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然后对线上各个点进行衍射,即可得到一个树形知识网络。
构建生物知识网络结构的方法还有:检索表法(如遗传病的判断)、热点归纳法(如生物技术的进展)、层层展开法(如无土栽培)等,在此不加赘述。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同样的知识内容,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构建出各种可以运用的知识网络。
高三复习时教师应在统观知识全局、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本质的东西,进行知识迁移,尽可能将反映知识间内在联系及异同的“骨架”和精髓提炼出来,将相关知识串联成“知识链”,再将知识衍射开去形成“知识网”,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学生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赖倏冬.讨论式学习在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04,(11).
[2]肖邦国.从2004年高考试题谈2005年生物高考复习[J].中学生物教学,2004,(12).
[3]苏康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J].生物学教学,2005,(1).
关键词: 高三生物复习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复习法
在高三阶段,生物以复习为主,复习过程不是对高二内容的简单重复,通过高二的学习,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掌握的前提下,我们教师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华、深化,引导学生注重对知识的整理加工,达到优化重组,使学生形成比较合理的高中知识网络,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高效的复习策略。
一、什么是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是人们在学习和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通过多维度的联系所构成的开放性知识系统。一般认为,知识网络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二是联系的多维性。即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三是网络的开放性。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将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我们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
二、复习时如何构建知识网络
在高三生物复习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网络,通过对比、交叉、串联、图线或表格等方式,建立知识间的“宏观”联系,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下面以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为例,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在“光合作用”第一节复习了有关基础知识后,提出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途径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以解决当前世界出现的粮食危机?随后与学生一起分析,得出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考虑:光合作用效率与时间、光照面积、科学管理及改良品种。按教室的四组位置每个小组挑选一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求每位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一方面所需的所有学过的知识。由各个小组派代表来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随后其他小组可以进行提问和补充,在学生提问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未提到或注意到的地方进行着重解释。当四组学生完成了相互提问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呈现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主题的知识网络,如下图:
本节内容采用“提出任务—学生小组学习—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纠正、完善和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课堂的复习效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和相互提问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法
知识网络复习法关键是引导学生一起编写具有网络特点的复习教学提纲,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1)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2)重视教材的系统性,以一定的课型为载体,把各章节的关键词进行贯穿,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知识和能力同步发展。
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途径是多样的。在许多教学辅导用书中也有归纳好的知识结构。但要将这些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网络的构建。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方法:
1.核心辐射法
抓住一个核心的知识内容,然后围绕这个核心知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例如,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可抓住课本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来构建。如光合作用需要光,主要吸收的是什么光?怎么设计实验证明?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光的强度,光照时间,光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不同光谱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又如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成分包括哪些?这些成分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这种分布与功能怎么联系?只有叶绿体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还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等问题。围绕图解联系相关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2.穿线成珠法
以某一生理过程或现象为线,把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知识链,这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氮是生物体中蛋白质的重要成分,以“大气中的氮气→植物体中氮→人体中氮→尿素排出体外”为线条,可贯穿、联结相关的内容,比如大气中的氮气被转化为植物体可以吸收的氮的过程有哪些?植物体内合成蛋白质场所在哪儿?过程是怎么样的?合成的蛋白质类型受什么控制?人体吸收的氨基酸在人体有哪些变化过程?最终以什么途径形成尿素?形成的尿素是通过什么途径被排出体外的等等。这样,把生物固氮、植物体对矿质离子的吸收和运输、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蛋白质代谢、自然界中氮循环等知识都串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知识链。
3.归类比较法
将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类,将类似的知识进行比较,也是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例如,植物育种的知识分布在必修和选修教材中,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即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植物细胞杂交育种、动物细胞克隆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方法的原理、处理方法、主要优点等可以罗列一张表格中进行比较,联系农业操作实践,巩固已有知识。
4.树形拓展法
根据一定的规律按顺序将主要的概念连成主线(树干),然后对主线上各点进行衍射,把其余的知识点放在主线上各点所引出的支线(树枝)上。例如,我们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可将生物研究的多个层次水平排序,形成一条主线:元素—化合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然后对线上各个点进行衍射,即可得到一个树形知识网络。
构建生物知识网络结构的方法还有:检索表法(如遗传病的判断)、热点归纳法(如生物技术的进展)、层层展开法(如无土栽培)等,在此不加赘述。在构建知识网络时,同样的知识内容,可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养成构建知识网络的良好习惯,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构建出各种可以运用的知识网络。
高三复习时教师应在统观知识全局、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本质的东西,进行知识迁移,尽可能将反映知识间内在联系及异同的“骨架”和精髓提炼出来,将相关知识串联成“知识链”,再将知识衍射开去形成“知识网”,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加强和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并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自己构建一些知识网络,学生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赖倏冬.讨论式学习在高三生物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04,(11).
[2]肖邦国.从2004年高考试题谈2005年生物高考复习[J].中学生物教学,2004,(12).
[3]苏康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J].生物学教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