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山路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wei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是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我的故乡既是我出生的乡下,也是我从小读书的县城,它是被一条几十里的山路连接起来的。这条山路,刻着我难以磨灭的记忆!
  我喜欢说自己是在乡下出生的,其实那里并不是一个边远的村寨。说“乡下”,是因为在我孩提时的记忆里,因为交通不便,相对县城而言感到边远。于我而言,这样说更有一种亲切感。我出生在贵州织金县的以那镇上,那时叫以那架区。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已经去世了,从小就跟母亲和奶奶住在一起。我外婆家是在织金县城,父亲也是在县城工作。我童年的时光大部分是那里度过的,因为到了读书的年龄,我就到城里进小学直到如今。少年时我常到乡下的家度过假期,特别是过年。那时候从以那到城里,还真的就像是“进城”,要去一趟可真不容易!最早的时候有一条马路,可是没有班车,后来有了班车每天才往返一趟。要从茶店、八步颠簸绕行一百余里路。坐车的人很多,早早就到街上等候、翘首以盼。班车到中午时才来,可车还没停稳大家就蜂拥而至,售票员简直躲闪不及。车票是1.4元,能买到票坐车的人很少,每次都有十来张票给讲关系的留着,车子不大也不能超载。人们要进城或下乡很多时候都是走路。我从小往返于外婆或奶奶家,也记不清有多少个来回了,但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这六七十里的山路沿途的地名和景物:那些乘凉歇气的垭口、那处泉水汩汩的凉水井、寨子里那棵粗大的桂花树、那些常在路上遇到的熟人。翻山越岭、爬坡下坎也得差不多一天时间。
  我跟父亲一起走的次数最多。从城里去老家时,中途走到板桥公社时,我们都爱在桥边的一户姓陈的人家歇脚吃饭。那户人家卖有挂面、豆腐和糍粑,也给过往的路人提供煮面食、喝茶水的方便。父亲最爱吃的菜,是把他在路边的土里或偏坡上扯的野苦蒜、跟新辣椒、豆豉颗一起烩白豆腐。父亲的胃口一向很好,走得也累,一连要吃几碗饭。他啧啧称道说,就是吃龙肉也没有这样香!好似享用了世上最美的佳肴。那是一个物质贫乏,以票证限量购物的年代,父亲对生活的奢求,也不过如此。吃完饭歇了一会,我们又上路,开始爬寒坡岭了。走这条路要翻过好几道大的山梁,其中最高的是寒坡岭。待我们提着口袋在烈日底下喘着气,慢慢地爬到坡顶时,父亲的背心已湿了一片。我听街坊长辈说过,我爷爷之前娶过两个奶奶,都先后病逝了,也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才又娶了我奶奶。我奶奶生了三个子女,父亲是独子,在家从小被大人宠着,有些娇生惯养。可我看到父亲爬坡时那坚毅的神情,总不太相信他们说的这些话。我和父亲坐在寒坡岭垭口的一棵大树下,远望着夕阳下起伏的群山和层层的梯田,让山风微微的吹拂着,凉快极了!在那里我们坐的时间总要长些。那个垭口,我记得最清。后来,当我读到吴勇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水西悲歌》里,吴三桂迎娶俄妮诺黛的队伍在寒坡岭被打劫的情节时,就会想起我跟已经去世的父亲在那里乘凉的情景。
  记得我和弟弟跟奶奶一起从城里回家的那次,走得很慢。奶奶的身体不好,还带着病。她来城里进些小百货逢赶场天摆摊卖。可回去的时候没有车,又要赶回去第二天摆摊卖东西,就只好走路了。那天清早我们吃好饭,带上糍粑和婆婆拿的饼干就上路了。奶奶咳嗽得厉害,我们只好边歇边走,走走停停。一路上奶奶给我们说些以前的事儿。奶奶告诉我,我是在街上遭了一场大火的那年的第二年出世的。那场火好大哦!全街上下的木房都被烧得干干净净,三天以后地上都还是烫的。她说那火势是如何的迅猛、蔓延、惨烈。白天到处是炙烤的热浪、飞扬的灰烬、哭喊和叫骂的声音,夜晚的天被火光照得通红。我亲眼看到后来街上又遭过两次火,竟使得人们都谈火色变,于是就凑钱请端公道士设坛念经作法“扫火星”。我母亲就跟我说起过,她是在临时筑起来的土墙房里坐的月子,下雨的时候就撑着伞,因为潮湿,竟至落下了“风瘫”的病,脚走不了路。我外婆听后,就把她接到城里去医治了很长时间,到底把瘫病给治好了。
  有关我乡下的奶奶跟城里的外婆结为亲家的事情,是姑妈跟我说的,我父亲考到县城里读初中,是寄住在我外婆家开的客栈里。婆婆看他是个读书人,人本份,小伙子也长得好,就应允了这门亲事。那时的城乡差别很大,奶奶家以前虽是有些田土,但土地改革后就也不再是殷实人家。爷爷去世后,一家四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根本拿不出钱迎娶我母亲,幸得我舅爷资助,加之我外婆虽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却也没有嫌贫爱富。街上的人都交口称道,说我奶奶在城里结了一门好亲,着实很羡慕!在路上,奶奶说,当年我母亲出阁的时候坐的是八抬大轿,走的就是这条山路。接回去治病时也是坐着轿子从这条路进城的。我的母亲一生辛劳,面对生活的重压,她备尝了各种艰难与辛酸。走下花轎自己当家立业后,她所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能耐,令乡亲们交口称道。记得,我也跟母亲一起背着米粉,走过这条山路。奶奶对我们说,娃娃,你们的命贵着呢!要好好读书,以后才会有出息!我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还好,那天没有下雨,走到天刷黑的时候,我们终于到了家。我奶奶已经去世好多年了,她是在县城里治病时在医院去世的。我爷爷的坟是在以那乡下,奶奶生前也说过想落叶归根的意思,可是那时公路不畅通,车也很难找。对于我们来说,要把奶奶送回老家安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父亲只好在城外买了块坟地,安葬了奶奶。
  以前,老家的人进县城都得走这条山路,他们走的也很艰苦,可从这条路走出去的老家人,历来在外面出人头地的人却不少。无论从政、经商、为文,有作为的大有人在,他们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发挥着突出的才智,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在我稚嫩的眼光里,老家的人生活是苦涩的,也是坚韧的。那里有一首民谣:“以那架,摇车坝;两头高,中间凹,摇到三十夜打光胯。”这是他们对现实无奈的自嘲,也表现出一种诙谐与达观的态度。在那些清贫而酸涩的日子里,为了生存,为了温饱,他们在自己家里或简易的作坊里,用当地出产的粮食和祖辈传下来的技艺,熬更守夜、起早贪黑地煮酒、熬糖、磨豆腐、打黄耙;他们挖煤、拉车、赶马;栽秧、割谷、犁牛、打耙;他们用大米、包谷的酒糟和豆渣来喂猪、养鸡、养鸭。他们忙家里的、忙地里的、忙外面的,回到家里,他们用袖口揩着额头的汗珠,用木瓢从砂缸里舀水咕咕地喝下,然后端起土碗,大口地吃着包谷饭、老酸汤。看着地里的苗转青、圈里的猪长膘、窝里的鸡下蛋,心里感到很是惬意。不过他们并不满足在自家门前显能或只做当地人的生意,不满足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只赚取着微薄的利润,而是要把自己的东西推销出去,卖给城里的人。于是,他们背着夹箩,走在这条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城里的人喜欢他们用晚米烤的酒,喜欢他们做的核桃糖和用糯米和黄豆做的麻子黄耙,他们做的豆腐干比别处的好,鲜嫩好吃,买的人多,价格自然也要卖得高一些。   走在这条山路上的多是老家的青壮年汉子,还有年轻的姑娘和妇女。老家的年轻女子身段高挑、眼睛明亮、瓜子脸、长长的发辫披到后背、笑起来很温和,露出白白的牙齿,说话的声音很清脆。她们在街上的摊桌前站成了亮丽的风景。不过这种天生的优势好像坡地上的野菊花,只在层层叠叠的山峦间恣意地开放。上苍并没有因此给她们带来格外的福份。她们仍然跟男子一样的下力气、做粗活。她们也同样的背着沉重的夹箩赶乡场、跳花坡、串寨子,走在这条山路上。她们把东西卖到城里,又从城里买回些紧缺的物品,比如香烟、电池、肥皂……从中赚点差价。她们风里来雨里往地走在这条山路上,跟男子一样有揣着血汗钱的快意,也有躲避工商人员阻截的张皇。计划经济时期,在很长的时间里,做生意被视为“投机倒把”、连在家门口发豆芽、烙臭豆腐也得躲躲藏藏。这样进城来回的买卖,自然被视为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是“资本主义尾巴”,抓住一律没收,也没谁敢去说情。好在她们机智敏捷,总结了一些对付的办法,虽然多绕些路,多等些时间,大都没有“中招”,能保住夹箩里“经商”的本钱,也有了生活的希望。但也时常有人不小心被抓住,苦苦哀求没有用,只有面对大山一脸的茫然。老家的人就是这样,在清苦的日子里凭着这样的坚韧走出家门,爬坡下坎、翻山越岭、走過九弯十八拐,要见识外面新奇的世界,并闯荡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如今,昔日被“地无三里平”调侃的贵州,交通状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世人刮目。其高桥飞架、穿洞越涧的高速公路已经县县贯通。我们通往邻县和外地已开通了铁路和数条高速公路。老家的那条山路,已经被宽阔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所替代。外面的世界对老家人而言,已不再遥远。老家的人日子也今非昔比,过得有滋有味,那些苦涩与辛酸已经成为了过去。
  每年清明前后,我们的家人都要从县城去老家上坟。那里,还长眠着我的爷爷、祖辈、亲友;长眠着面容慈祥,悉心关照过我的“老祖祖”,她是我奶奶的母亲,裹着小脚,也许一生都没有走出过那条山路!恍若梦里,我自己开车上高速公路,不过半小时就到了以那镇上,这真是意想不到的事!当我透过车窗,看到两旁熟悉的山峦,看到那条走了几辈人、已经长满了荒草的山路,脑海里总会不断地闪现出那些关于老家的模糊的影像。
  山路,我记忆里的这条老家的山路,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份情感的珍藏!
  ——选自《品读织金》
其他文献
朋友来了,上一杯滚烫的酽茶。议论风生间,茶不断地冲泡,味淡了,意兴已渐阑珊。便依门送客,之后一夜无梦。  以前,也许是环境、职业、年龄的缘故,我习惯于喝白开水,且须是凉的,直如《红楼梦》中刘姥姥般牛饮,籍以解渴而已,全无品茗之雅意,只有饮水的功利性,至于品茶间的清寂、闲适、雅致的意趣,自是无福体会。  2009年春节前,因业务往来去了惠东阿雄的家,一则叙叙分离年余的友情顺带对对往来业务帐目,二则游
期刊
一  像一抹巨大的暗影,伫立在历史的视野里。文字哽咽,停停断断,在辉煌的夹缝里摸索。  雨敲窗打门地,渲泄着莫名的情绪,站在风雨之后,回想风雨。夜雨暗,你洞睁双眼,想要看清黑夜的本质。  朱门豪紫之家暖如春风。红泥小火炉上烹茶煮酒,吟诗作赋,点风评雨,恍若世外桃源;蓬门小户冷如冰霜,居屋似乘船,家无隔夜粮,啼饥号寒,卖儿鬻女,几非人间。  风摧竹林,雨打芭蕉。那一夜,你辗转反侧。水滴声声落在你的心
期刊
一  黎明的光线已经在东方亮起。只是我的头有些晕晕的感觉。细想起来,这都是被昨日烈日暴晒的结果。  饭后我们匆匆地去汽车站买古城到神木红碱淖的车票。  然而不巧得很。我们晚来了几分钟,早上七点四十首发红碱淖的班车已经开走。妻子开始抱怨,怪我起床太迟,又说都是刚才在水果店买那几个小果子时,那个售货员找电子称担搁。我说没事,还有车。买票后我问司机几点出发,他们说:“快了,人满了就走。”我天真地以为真的
期刊
不觉间,树叶都已枯黄,簌簌飘落下来,山上的草也干枯了,给这秋天增添了几分凄凉,静立窗前,看片片黄叶,一份惆怅,一抹回忆,几度春秋……  很小的时候,家里还用的是煤油灯,昏黄的灯光装点了静谧的夜,扑扑的火苗夹杂着浓烈的煤油味,一股股青烟升腾,直冲窑顶,盘旋着,日子久了,窑洞顶就留下了一块黑斑。那时候,母亲总是坐在煤油灯前做针线活,无非是为我和弟弟缝缝补补,要么就是纳千层底。昏黄的灯光下,母亲瘦弱的脸
期刊
一支笔是如此的沉重,沉重到几乎无法提起。用尽整个心力提起了,却又被泪水压弯了腰,不得不慢慢放下。又快过年了,老家的风俗,过年要上坟;祖上的家训,过年要给父母磕头,父母过世要到坟上磕头。  十几棵小松树围绕着一座孤独的坟莹在瑟瑟发抖,她们是我栽的,她们就是我,是母亲面前永远也长不大的我。人未到坟前,泪水已洒落前襟。  那年十三岁,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心中还没有母爱的概念,母亲就在一场车祸中离我而去了
期刊
美丽的本松村  经过七八个小时的奔波,下午近两点的时候,我们终于抵达了改则县物玛乡本松村,也就是阿里地委党校的驻村点。  远远望去,本松村坐落在一望无际的藏北大草原上,周围没有高大的雪山,而是坡度不大的缓坡,更远处是一些小山丘,缓坡上覆盖着稀疏的野草,由于已是深秋,这里的草地呈现出一片金黄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十分辽远而空旷。  趟过一条清澈的小河之后,就进入了本松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
期刊
虽是南方,但一进深秋,便有了些许冬的气息。落叶飘零,冷风飕飕,阴雨连绵,颇让人感觉很是萧瑟。因自身学校的工作大体已经移交给新来的小唐,故而这时间我一般都是静静地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上网,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  日历在无声无息的一页页翻过,日子同样在宛如指缝间的流沙那不经意的一天天度过。  一天,具体的日期已经记不清,从睡梦中醒来,首先听到的是窗外树上叽叽喳喳清脆的鸟鸣声。  打开门,便是一缕灿灿的
期刊
我是个有着很强宿命感的人,我的宿命源于家门前那条谜一样的河流。  河流不大,却险滩深潭密布,时而平缓,时而急湍,春夏发大水,更见浩荡之势。母亲生我时,正是发大水的季节,茫茫雨夜,丘陵山地的偏僻小村庄,一时连接生婆都找不到,更别说送老远的镇上卫生院了。那场大雨铺天盖地,也不知下了多久,汹涌的洪水很快漫上了堤岸,田地、道路、沿河一带村庄全淹了。我家住在河边,洪水转眼就映到了家门口,泥墙的祖屋陆续倒塌。
期刊
一  父亲七岁殁了爹,八岁死了娘,大姐远嫁他乡,细姐当了别人的童养媳。  村尾的山脚下,青瓦黄土坯房,单屋单房,屋的正墙中央,贴着一张毛主席画像,他目光坚定,神情凝重。这就是父亲的家。房子的后面有片翠竹林,竹林的后面,密密麻麻地疯长着一丈多高的苞茅林。一到秋末,白茫茫的茅穗,犹如千万面旗帜连绵起伏,煞是壮观!  我爷爷就是吃观音土胀死的。次年,奶奶也追随而去。奶奶死的前夜,村头的那只乌鸦尖厉地喊着
期刊
初春乍到,旧的一年飘逝荡尽,新的一年又纷至沓来,失去的光阴里似乎经历了许多许多,却又感觉一切如此微不足道。浮浮沉沉在上海打拼多年,做为一个外来工作者有诸多生活语言上的局限与工作中的纠结,个中滋味,如鱼饮水,真是冷暖自知啊!但仍然有一些美好的经历与往事带给我一缕温暖与回味。  今日我又踩着这条上海最著名的滨江大道去赴会一个吉林朋友的宴会,曾经在这条路上我经历了一桩只在电影故事里才有的情景往事……今日
期刊